(共51张PPT)
找春天
春天到了,谁知道有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背一背。
2 找春天
你知道春天有哪些景物?
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聆听朗读,走进课文。边看课文,边听,边圈画不认识的字。交流不认识的字。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画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自主认读。
脱 袄 寻 羞 姑 遮 掩
识字闯关
tuō
ǎo
xún
xiū
ɡū
zhē
yǎn
“遮”是翘舌音。
“羞”是一只丑丑的小羊害羞了。
“寻”是一个朝左横躺着的“山”加“寸”组成的。
读1—3自然段。第一关:
探出头 嫩芽 音符 解冻
叮叮咚咚 触到 杜鹃
tàn
nèn
fú
jiě
chù
dù juān
dīnɡ
猜字谜。
一只虫子长了脚。
——触
读4—8自然段。第二关:
认识杜鹃花
棉袄
“袄”是衣字旁,衣字旁的字多与衣服有关,如“被、裙、衫”。
嫩芽 音符
都表示事物名称
袄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嫩芽 音符
交流识记加点词的方法,并理解词义。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我们触到了她。
动作轻、快。
动作慢。
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读出了什么?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连用两个感叹句,以欢呼起笔,饱含着惊喜。
再读课文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冲(chōnɡ)向 下课了,孩子们冲向操场。
冲(chònɡ)着 姐姐一边向我招手,一边
冲着我大喊。
“野”的写法: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右边不要多加一撇写成“矛”。
继续思考:怎么才能读出“我们”寻找春天的急切和喜悦呢?
朗读第1自然段,语速稍快,后面一句“春天来了”要读得更响亮一些。
读第2自然段,关键要重读“脱掉、冲出、奔向”,语速要稍快,注意节奏。
冲
娘
姑
吐
桃
柳
编儿歌:中字旁边两点水(冲)。
加一加:女+古=姑;女+良=娘。
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且都应写得左窄右宽。
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左右相平。注意“女”字作偏旁时字形的变化。
书写指导:女字旁的提收笔在横中线。“良”的最后一笔在书写时要收敛一点,不宜太舒展。
书写指导:“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卯”的第三笔是撇。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兆”字先写撇再写点、提。
◇第2课时◇
听写,巩固词语。
春天 寻找 姑娘
野花 柳枝 桃花 杏花
填空感知。
春天来了!我们_____了她,我们_____了她,我们_____了她,我们_____了她。
看到
听到
闻到
触到
孩子们找到了春天吗?春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哇,找哇。
遮掩——遮遮掩掩 躲藏——躲躲藏藏
摇晃——( ) 蹦跳——( )
什么时候你会害羞?
孩子们留心观察大自然。
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小朋友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害羞
仔细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朗读指导:朗读时头脑里要有“害羞的小姑娘”的画面,“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要读得轻而缓。“找哇,找哇”,重音落到“找”上,语气词“哇”要读得气息深长,读出期待之情。
我们找到了( ),
它就像是春天的( )。
快速默读第4—7自然段,思考:孩子们仔细找哇找,在哪里找到了春天?
我们找到了( ),
它就像是春天的( )。
探出头的小草
眉毛
我们找到了( ),
它就像是春天的( )。
早开的野花
眼睛
我们找到了( ),
它就像是春天的( )。
点点嫩芽
音符
我们找到了( ),
它就像是春天的( )。
叮咚的小溪
琴声
小草 眉毛
“眉毛”“眼睛”“音符”“琴声”分别指的是什么?
春天的
野花 眼睛
春天的
嫩芽 音符
春天的
小溪 琴声
春天的
朗读指导:根据疑问句句式的特点,这四句话的重音分别落在“眉毛”“眼睛”“音符”和“琴声”上,要读出孩子们找到春天后又惊奇又喜悦的心情。
用温柔绵长的声音把“眉毛”轻读、轻吐出来,“眉”的读音拖长,“毛”读得轻而短,表现出小草稀稀疏疏的样子,给人美好、亲切的感受。
“眼睛”的“眼”读音拖长,“睛”读得轻而短,尾音上扬,突出找到野花的喜悦之情。
“符”的读音可拉长,尾音上扬。
“声”的读音拉长,尾音上扬,表现小溪的欢快。
图片欣赏:百花盛开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用春风、柳枝、春雨等春天的景物,仿照下面句式练习说话。
(什么事物)(干什么),那是春天的(什么)吧?
柳枝在河边随风起舞,那是春天婀娜的腰肢吧?
迎春花在阳光下灿烂地开放,那是春天的笑脸吧?
燕子在空中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自由读第8自然段,思考:“我们”是怎么找到春天的?
“看到”“听到”“闻到”“触到”四个动词告诉我们寻春的时候不光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触摸。要读得越来越快,音量越来越高,表现不断地发现春的美好的喜悦之情。
继续思考:看着、听着、闻着、触摸着,孩子们又找到了什么呢?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她”是谁?读了课文,你觉得她是什么样子的呢?
她是春天。她像个小孩子,调皮、可爱、活泼、美丽……
这些句子把春天当成了人来写,你能把春的活泼读出来吗?
朗读时,要根据文字内容变化节奏与音调。“荡秋千”要读得轻快,“摇哇摇”要读得舒缓。
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试着用“她在……”的句式说一说。
她在小溪、池塘里游哇游;她在柳枝上荡哇荡。
寻
杏
荡
观察这三个字的异同。
它们都是上下结构。但是,“寻”是上窄下宽,“杏”是上宽下窄,“荡”是上扁下宽。
书写指导
“寻”,第四笔是长横,下面的“寸”要托得住上面的“ヨ”;
“杏”,上面“木”的竖画要稍短,撇捺要舒展,包住下面的“口”;
“荡”,上下结构,第七笔要一气呵成。
以“春天的校园”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仔细观察春天的校园,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春景说出来。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出门找春天
小草 眉毛
野花 眼睛
嫩芽 音符
溪水声 琴声
看 听 闻 触
找春天
春天的样子
找到了春天
脱 冲 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