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板书“开国大典”。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
2、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2、谁来读?
3、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紧紧抓住描写毛主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到了气氛的热烈庄严。可究竟是什么激动着人们的心,使他们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呢?就让我们依顺序品读交流这些描写群众反应的语句,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吧
4、研读第五自然段。
(1)谁先来读第五自然段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在朗读句子的过程中相机理解“一齐”。)
(2)他强调了“排山倒海”,强调了“一齐”。从这“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
(3)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4)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
(5)想读的同学一齐读!
5、研读第七自然段。
(1)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3)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相机指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读法。
(4)女生读第一句,男生读第二句。
(5)你们的激情感染了我,使我情不自禁也想读,听张老师读。听出不同了吗?哪一句更好?(相机指导学生感受“反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6)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
(7)“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板书:新中国在今天成立了)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8)你读得很认真,可是老师感觉你的朗读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缺乏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当我们理解了第六自然段的三四两句时,一定会对这声宣告有更深的理解。(指名读这两句话。)
(9)放CAI。激情讲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谁再来读这句宣告?(指名读。)
(10)接读第七自然段。
(11)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放CAI)
(12)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
6、研读第八自然段。
(1)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指名读)
(2)还是“一齐”。如果你们就是这30万人中的一员,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你会怎样做?
(3)你们也不约而同地脱帽肃立,抬头瞻仰。这是为什么?
(4)千言万语就化作这一句,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5)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度过了64岁的生日。在这64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放CAI
(6)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激动着你的心灵。来,孩子们,拿起笔,把最使你激动的那一个场面写下来吧!你也可以像作者那样,一方面描写主要人物,一方面描写群众反应。(交流写话)
(7)无数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四、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1、此时,我们才会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生读板书)
2、下一节课,让我们再从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走进开国大典,感受开国大典吧!
五、版式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群众进场,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三个部分,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3.整体了解作者记叙开国大典的方法,初步学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小结。
2.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重点研读
1.学生默读典礼之前“会场布置、群众进场”,典礼之后“阅兵式”、“群众游行”的段落,进一步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
2.交流学习体会:
板块一:会场布置、群众进场。
(1)指名分节读课文1──4自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2)引出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体会参加人数多、会场布置隆重、群众热情高涨。
(3)随机学习重点句。
句子一: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句子二: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4)感受热情,指导朗读。
板块二:阅兵式。
(1)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句子三:两个半钟头的检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①抓重点词谈感受,想象画面。
②播放视频:1949年阅兵盛况,感受场面。
③感情朗读,再现万众欢腾的场面。
板块三:群众游行。
(1) 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2)
(3)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4)
句子四: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①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②想象画面,体会人民的幸福心情。
③感情朗读,感受情感。
(三)课堂小结,回顾全文。
(四)迁移运用,学写场面。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