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单元复习课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单元复习课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20 23:46:11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单元复习课
体系脉络构建
中考命题探索
【命题点1】海洋化学资源
1.(2024·烟台中考)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2024·滨州中考)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B.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命题点2】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3.(2024·烟台中考)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 ℃时,将50 g“果蔬洗盐”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4.(2024·龙东中考)如图,依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 ℃时,将30 g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 g 。
(2)通过改变温度,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降温 (填“升温”或“降温”)。
(3)乙中含有少量甲时,最好采用 蒸发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乙、甲、丙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
a.t2 ℃时,将甲、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样多
b.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 ℃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在t1 ℃~t3 ℃,可配制出甲、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命题点3】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5.(2024·云南中考)某溶液可能含有HCl、Cu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d点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
B.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C.c点到d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总质量在减少
D.原溶液含有HCl、CuCl2和CuSO4
6.(2023·潍坊中考)“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从不同角度完成对NaHCO3性质的学习。
(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盐 (填“碱”“盐”或“氧化物”)。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根据图1分析该反应的微观实质: 氢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 。
(2)图2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并推测: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产生白色沉淀 。
(3)灭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备用品。泡沫灭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X↓+6CO2↑,X的化学式为 Al(OH)3 ,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Al3+、HC (用符号表示)。
(4)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Na2CO3和两种常见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CO2↑ 。
【结论】NaHCO3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还能与部分盐反应,且受热不稳定。
【应用】(5)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HC,下列物质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石灰水 B.食醋 C.纯碱 D.食盐
重难突破提升
【突破】化学工艺流程
解答工艺流程题的思路有以下五个“看”:
(1)看实验目的:问题、试剂等都是为实现实验目的开展的。
(2)看试剂的作用:看加入的试剂能与流程中的什么物质反应,是与一种物质反应还是与多种物质反应。
(3)看加入的试剂是适量还是过量:过量的目的何在,过量的物质会进入下一流程,判断能与什么物质反应。
(4)看流程(框图、箭头):过滤原理及涉及的仪器、结晶方法、循环物质的确定、回收物质、实验方案的评价。
(5)看问题: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写化学式还是写物质名称、写化学方程式还是描述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对点训练
(2024·烟台福山期末)海水晒盐可得到大量粗盐,某氯碱厂用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法制取NaOH,H2和Cl2还可用于制盐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H2和Cl2制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2+Cl22HCl
B.精制时去除粗盐中的Ca2+、Mg2+、S,依次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OH、Na2CO3、BaCl2、HCl
C.电解时的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该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脱盐工序是利用NaCl和NaOH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得到NaCl晶体和NaOH溶液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单元复习课
体系脉络构建
中考命题探索
【命题点1】海洋化学资源
1.(2024·烟台中考)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杯中的水是淡水
B.该过程中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该过程中用到蒸馏的方法
D.获取淡水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2024·滨州中考)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洋中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B.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海水淡化只能得到淡水,剩余物质不再有任何利用价值
D.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类,其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镁
【命题点2】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3.(2024·烟台中考)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碳酸钠属于易溶物质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 ℃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 ℃时,将50 g“果蔬洗盐”放入100 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4.(2024·龙东中考)如图,依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 ℃时,将30 g丙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2)通过改变温度,将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填“升温”或“降温”)。
(3)乙中含有少量甲时,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时,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 ℃时,将甲、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样多
b.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 ℃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c.在t1 ℃~t3 ℃,可配制出甲、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
【命题点3】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5.(2024·云南中考)某溶液可能含有HCl、Cu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组成,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d点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
B.b点对应的溶液中有三种溶质
C.c点到d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溶质总质量在减少
D.原溶液含有HCl、CuCl2和CuSO4
6.(2023·潍坊中考)“宏观-微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从不同角度完成对NaHCO3性质的学习。
(1)NaHCO3的水溶液pH>7,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填“碱”“盐”或“氧化物”)。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请根据图1分析该反应的微观实质: 。
(2)图2是向Na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微观示意图,请分析并推测: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OH)2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3)灭火器是航母上的必备用品。泡沫灭火器的原料之一是NaHCO3,其反应原理为Al2(SO4)3+6NaHCO3===3Na2SO4+2X↓+6CO2↑,X的化学式为 ,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减少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4)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Na2CO3和两种常见氧化物,化学方程式为 。
【结论】NaHCO3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还能与部分盐反应,且受热不稳定。
【应用】(5)Ca(HCO3)2溶液中存在Ca2+和HC,下列物质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石灰水 B.食醋 C.纯碱 D.食盐
重难突破提升
【突破】化学工艺流程
解答工艺流程题的思路有以下五个“看”:
(1)看实验目的:问题、试剂等都是为实现实验目的开展的。
(2)看试剂的作用:看加入的试剂能与流程中的什么物质反应,是与一种物质反应还是与多种物质反应。
(3)看加入的试剂是适量还是过量:过量的目的何在,过量的物质会进入下一流程,判断能与什么物质反应。
(4)看流程(框图、箭头):过滤原理及涉及的仪器、结晶方法、循环物质的确定、回收物质、实验方案的评价。
(5)看问题:根据问题寻找答案——写化学式还是写物质名称、写化学方程式还是描述实验现象、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对点训练
(2024·烟台福山期末)海水晒盐可得到大量粗盐,某氯碱厂用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法制取NaOH,H2和Cl2还可用于制盐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2和Cl2制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2+Cl22HCl
B.精制时去除粗盐中的Ca2+、Mg2+、S,依次加入试剂的顺序为NaOH、Na2CO3、BaCl2、HCl
C.电解时的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该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脱盐工序是利用NaCl和NaOH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得到NaCl晶体和NaOH溶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