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金属
单元复习课
体系脉络构建
中考命题探索
【命题点1】金属材料及铁的冶炼
1.(2024·湖南中考)劳动技术课上,同学们利用胶水、铁丝、彩纸、蜡烛和竹片等材料,制作了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创意灯笼。下列制作灯笼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
A.胶水 B.铁丝 C.彩纸 D.蜡烛
2.(2023·山西中考)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着熠熠生辉的共和国符号。她由铜胎铸字,不易变形。选用这种材料作为印章胎体最大的优点是 ( )
A.硬度较大 B.熔点较高
C.不溶于水 D.形状美观
3.(2023·重庆中考A卷)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 )
①铝合金 ②硬塑料 ③水泥 ④钛合金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4.(2024·湖北中考)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金属材料
B. 熔点高于纯铜
C. 硬度低于纯锡
D. 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
5.(2023·陕西中考A卷)曾在央视新闻联播亮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焰火表演艺术。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熔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
(1)生铁属于 (填“单质”或“合金”)。
(2)烧铁水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入空气,其目的是 。
(3)打铁花在冬季表演更安全,因打开的铁花会迅速降温,这说明金属材料传导热的性能 (填“良好”或“不好”)。
6.(2023·包头中考)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某炼铁厂利用当地的煤炭和赤铁矿石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其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据此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炼铁的原理 ,实际上高炉炼得的铁是生铁,生铁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生铁等金属制品易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
7.(2023·泸州中考)工业上可用焦炭与赤铁矿冶炼铁。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并探究其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 。
(2)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
(3)装置C的作用是 。
(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 。
(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证明已经冶炼出铁。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 (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说明铁已生成。
【命题点2】金属的化学性质
8.(2023·湘潭中考)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铝溶液 D.稀盐酸
9.(2023·广州中考)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
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CoO能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Co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
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10.(2023·赤峰中考)为探究钛合金中钛、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甲试管中钛片无明显变化,乙试管中钛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Al>Ti>Cu B.Al>Cu>Ti
C.Ti>Al>Cu D.Ti>Cu>Al
11.(2023·成都中考)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实验一:水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原因是 。
(2)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 (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 。
(3)实验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方案(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合理即可)
【命题点3】金属资源的保护
12.(2024·滨州中考)下列做法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 )
A.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13.(2023·潍坊中考)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丝生锈、铁丝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点燃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比①③可知: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①②可知: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②③可知: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知: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
重难突破提升
【突破】与金属相关的图像
1.横轴表示时间
(1)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金属被消耗完,若不同金属在相应的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多,曲线的转折点越高;金属越活泼,线段坡度越陡。
(2)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时,酸被消耗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两曲线重合;金属越活泼,线段坡度越陡。
2.横轴表示金属的质量
反应开始时,金属不足,酸过量,若金属在相应的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则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对应的线段陡;随着反应进行,金属足量,酸不足,酸被完全消耗,产生等量的氢气,两曲线最终重合。
3.横轴表示酸的质量
反应开始时,金属过量,酸不足,产生等量的氢气,两曲线重合;随着反应进行,金属不足,酸过量,若金属在相应的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则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曲线的转折点高。
对点训练
1.(2024·重庆质检)将质量相等、形状相同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都生成+2价的化合物),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
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是C>B>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2.(2023·广西中考)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 )第九单元 金属
单元复习课
体系脉络构建
中考命题探索
【命题点1】金属材料及铁的冶炼
1.(2024·湖南中考)劳动技术课上,同学们利用胶水、铁丝、彩纸、蜡烛和竹片等材料,制作了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创意灯笼。下列制作灯笼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B)
A.胶水 B.铁丝 C.彩纸 D.蜡烛
2.(2023·山西中考)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着熠熠生辉的共和国符号。她由铜胎铸字,不易变形。选用这种材料作为印章胎体最大的优点是 (A)
A.硬度较大 B.熔点较高
C.不溶于水 D.形状美观
3.(2023·重庆中考A卷)为了提高导弹的运载能力,增大其结构强度,弹体外壳材料通常选择 (C)
①铝合金 ②硬塑料 ③水泥 ④钛合金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4.(2024·湖北中考)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越王勾践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锡合金。下列有关铜锡合金说法正确的是 (A)
A. 属于金属材料
B. 熔点高于纯铜
C. 硬度低于纯锡
D. 铜、锡均能与稀硫酸反应
5.(2023·陕西中考A卷)曾在央视新闻联播亮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焰火表演艺术。其原理是将生铁烧至熔化成为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
(1)生铁属于 合金 (填“单质”或“合金”)。
(2)烧铁水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入空气,其目的是 使焦炭燃烧更充分(合理即可) 。
(3)打铁花在冬季表演更安全,因打开的铁花会迅速降温,这说明金属材料传导热的性能 良好 (填“良好”或“不好”)。
6.(2023·包头中考)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某炼铁厂利用当地的煤炭和赤铁矿石作为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其主要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据此回答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CO2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炼铁的原理 Fe2O3+3CO2Fe+3CO2 ,实际上高炉炼得的铁是生铁,生铁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生铁等金属制品易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刷漆等 。
7.(2023·泸州中考)工业上可用焦炭与赤铁矿冶炼铁。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并探究其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喷灯加热前,先打开活塞K1和K2,关闭K3,将气囊中N2鼓入。通N2的目的是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
(2)通适量N2后,关闭活塞K1和K2,打开K3,点燃酒精喷灯进行实验。B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 澄清石灰水 (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氯化钙溶液”)。
(3)装置C的作用是 收集一氧化碳气体 。
(4)当A装置药品完全变黑后,停止实验。移走酒精喷灯停止加热前的操作是 先把K3关闭 。
(5)用简单的化学方法证明已经冶炼出铁。取少量黑色产物于试管中,滴加 稀硫酸 (选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或“硫酸铜溶液”),观察到 有无色气体产生 ,说明铁已生成。
【命题点2】金属的化学性质
8.(2023·湘潭中考)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下列溶液中,有明显现象的是 (B)
A.氢氧化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硫酸铝溶液 D.稀盐酸
9.(2023·广州中考)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B)
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
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
B.CoO能与稀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
C.Co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H2
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
10.(2023·赤峰中考)为探究钛合金中钛、铝、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甲试管中钛片无明显变化,乙试管中钛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A.Al>Ti>Cu B.Al>Cu>Ti
C.Ti>Al>Cu D.Ti>Cu>Al
11.(2023·成都中考)利用如图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1)实验一:水的作用是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 。实验中,观察到发出白光后铁丝并未燃烧,原因是 火柴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气,使氧气不足 。
(2)实验二:两个反应均生成了 氢气 (填物质名称)。比较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从试剂角度需考虑:①加入同样大小的铁片和铝片;② 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 。
(3)实验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Cu(NO3)2+2Ag 。再补充一个实验可得出Cu、Fe、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并进行实验,补全下表。
实验方案(可用图示)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合理即可) 无明显变化(要与实验方案对应)
【命题点3】金属资源的保护
12.(2024·滨州中考)下列做法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A)
A.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
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
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13.(2023·潍坊中考)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丝生锈、铁丝燃烧的影响因素,进行如下实验(点燃操作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对比①③可知:水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B.对比①②可知:氧气是铁丝生锈的条件之一
C.对比②③可知:氧气是铁丝燃烧的条件之一
D.对比③④可知:铁丝形状能影响铁丝的燃烧
重难突破提升
【突破】与金属相关的图像
1.横轴表示时间
(1)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时,金属被消耗完,若不同金属在相应的生成物中的化合价相同,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多,曲线的转折点越高;金属越活泼,线段坡度越陡。
(2)足量金属与等量酸反应时,酸被消耗完,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两曲线重合;金属越活泼,线段坡度越陡。
2.横轴表示金属的质量
反应开始时,金属不足,酸过量,若金属在相应的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则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对应的线段陡;随着反应进行,金属足量,酸不足,酸被完全消耗,产生等量的氢气,两曲线最终重合。
3.横轴表示酸的质量
反应开始时,金属过量,酸不足,产生等量的氢气,两曲线重合;随着反应进行,金属不足,酸过量,若金属在相应的生成物中化合价相同,则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曲线的转折点高。
对点训练
1.(2024·重庆质检)将质量相等、形状相同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都生成+2价的化合物),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C)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
C.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是C>B>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2.(2023·广西中考)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100 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D)
阶段测评,请使用 “单元质量评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