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老山界》课件(共31张PPT)+配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老山界》课件(共31张PPT)+配套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1 21:30:32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老山界
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经典的叙事性散文《老山界》,它真实地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突破老山界的艰难过程,展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一起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壮丽史诗——长征故事,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重点)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重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难点)
4、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难点)
背景介绍
在1934年12月,红军成功渡过了湘江并进入了越城岭山区。国民党军队根据红军的行动预测了他们前往湘西的计划,并在红军的行进路线上建立了封锁线,意图阻止红军继续北上。面对这一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个新建议,红军决定不按原计划前往湘西,而是改变策略向西行进,这期间必须翻越老山界。这个决定基于三个主要原因:首先,老山界是通往湘西的必经之地;其次,当时的紧迫形势不允许红军选择绕行;最后,国民党没有预料到红军会选择翻越老山界这一行动。
《老山界》是陆定一在1934年冬创作的一篇革命回忆录,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
作者介绍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革命家和宣传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中国革命的多个重要阶段,包括长征。在长征期间,陆定一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其作品《老山界》记录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陆定一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等职,为党的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学识渊博,对文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字词积累
惊惶(huáng)
缴(jiǎo)
苛捐杂税(kē)
酣然入梦(hān)
攀谈(pān)
蜷(quán)
呜咽(wū yè)
咀嚼(jǔ jué)
峭壁(qiào)
骨碌(gū lu)
灌输(guàn)
敦促(dūn)
不可捉摸(zhuō mō)
字词积累
攀谈:指相互交谈,多指在非正式的场合下。
峭壁:指陡直的山崖,形容山势险峻。
骨碌:形容物体滚动的样子。
咀嚼:本意是用牙齿磨碎食物,也比喻对事物反复思考。
呜咽:形容低声哭泣,也可以指水流等发出的低沉声音。
督促:指监督催促,使事情能按计划进行。
灌输:指把思想、知识等逐渐地、反复地输入给人。
苛捐杂税:指过多的捐税,形容赋税繁重。
酣然入梦:形容非常舒适地入睡。
不可捉摸:形容难以猜测或估量,使人难以理解或预料。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思考: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线索:以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为线索。
顺序: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顺序来记叙。
整体感知
2、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老山界的特点,并找出文中描述这些特点的相关语句。高峻和险要
3、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老山界撰写一个简短的注解。
注释:老山界,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与湖南省、广东省交界处,是南岭山脉的一部分,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地区最高峰。在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曾翻越此山,这一壮举成为长征历史上的重要篇章。老山界不仅自然风光壮丽,而且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
整体感知
4、默读课文,根据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地点 事件
第一天 下午
傍晚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二天 黎明
下午
整体感知
4、默读课文,根据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地点 事件
第一天 下午 山沟 动身爬山
傍晚 瑶民家 与瑶民攀谈
天黑 山脚 准备登山
夜里 半山腰 夜行军
半夜 山路上 露宿山路
第二天 黎明 雷公岩 翻越雷公岩
下午 山顶 到达山顶,任务完成
精读课文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的困难,并分析红军战士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在文中做好批注。
行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如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精读课文
睡觉难:露宿山路,条件艰苦,“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红军战士们以苦为乐,“横着心躺下去”,还能 “酣然入梦”,体现了他们乐观的精神。
精读课文
吃饭难:粮食短缺,“昨天的晚饭,今天的早饭,都没吃饱。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然而,他们依然坚持行军,没有被困难打倒。
处境难:后有敌人追击,形势紧迫,“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但红军战士毫不畏惧,奋勇前进。
精读课文
2、红军在困难重重的境遇下,究竟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取得胜利的呢?
红军在困难重重的境遇下,主要依靠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强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对胜利的坚定追求来克服困难并取得胜利。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精读课文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走路难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睡觉难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吃饭难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处境难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困难
应对
精读课文
3、坚强的意志在文中究竟指什么?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①“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这句话表明红军通过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饥饿、疲劳和受伤的痛苦,最终完成了任务。
②“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这句话说明红军队伍虽然行动不便,但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难以翻越的老山界。
精读课文
3、坚强的意志在文中究竟指什么?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
③“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通过拟人的手法,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同时反映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端不满,也从侧面表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精读课文
4、在文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翻越老山界的艰辛,但在文末却提出“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如此对比的用意何在?
其目的是通过对比强调长征途中红军所面临困难的艰巨性,突出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长征精神的伟大。
合作探究
(一)夜晚翻越老山界的部分(从“满天都是星光”到“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1、“奇观”一词具体指代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该段落是如何描绘红军战士的形象的?
合作探究
1、“奇观”一词具体指代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奇观”奇在星光璀璨、山影朦胧的夜景,以及云海翻腾的壮丽景象。它蕴含了作者对红军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合作探究
2、该段落是如何描绘红军战士的形象的?
文段通过语言和心理描写刻画红军战士。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之间的对话和笑声,展现了他们的顽强斗志和乐观精神。同时,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战士们在艰苦环境中的心理状态,从而侧面描绘出他们在山上露营时所面临的困难。
合作探究
(二)夜晚在山上露宿的段落(“半夜里忽然醒来”至“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描述战士们“横着心躺下去”与他们“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是否矛盾?
不矛盾。“横着心躺下去”反映了战士们面对艰苦环境时的坚定和勇气,而“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则表现了他们经过一天劳累后,能够快速适应环境并迅速恢复体力的能力。这两者展现了红军战士既坚强又具有适应力的特质。
合作探究
4、“半夜里……还是睡不着。”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绘半夜露宿的情景的?请找出关键的词语来感受。
作者通过描述半夜露宿的情景,运用了“浑身打着颤”、“把身子蜷起来”等关键词语来生动地描绘了战士们在寒冷的夜晚中的感受。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战士们所面临的艰苦环境,也展示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困难的无畏态度。
合作探究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天上闪烁的星星……包围得像一口井”。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上闪烁的星星”比作“宝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夜空中星星的璀璨和美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将“四周的高山”比作“矗立的巨人”,“山谷”比作“一口井”,不仅突出了山势的险峻,也暗示了红军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尽管困难重重,但“矗立”的山势无法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也无法改变他们必胜的信念,体现了红军战士的坚定意志和不屈精神。
合作探究
6、句子“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不可捉摸的声响比作春蚕在咀嚼桑叶、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山泉在呜咽、波涛在澎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听到声音后的感受,表现了山谷的寂静和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
合作探究
(三)下山的段落(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得透底”)
7、作者对沿途景色进行了最后一次描写。请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最后一次描写的景物特点是清新、秀丽、宁静,如“路旁的溪水潺潺地流着”和“清得透底”。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课文主旨
《老山界》这篇课文的主旨思想是表现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文章通过具体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展现了红军战士们在面对艰难险阻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现了他们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
拓展延伸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我们今天学习《老山界》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习《老山界》在当代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让我们铭记历史,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而且通过红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激励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鼓励我们坚持理想信念,勇于克服困难,不断追求进步。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个人梦想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作业布置
1、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学习《老山界》后的体会和收获,不少于 300 字。
2、课外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长征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书籍推荐: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红军长征史》
《长征》
《红星照耀中国》
课程结束
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下册第6课 老山界
(教案中的答案具体见课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重点)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重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难点)
4、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课件PPT、投影仪等。
生:提前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经典的叙事性散文《老山界》,它真实地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翻山越岭、突破老山界的艰难过程,展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一起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壮丽史诗——长征故事,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二、检查预习
1、背景介绍。(课件P4)
《老山界》是陆定一在1934年冬创作的一篇革命回忆录,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历程。
2、作者介绍。(课件P5)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革命家和宣传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中国革命的多个重要阶段,包括长征。
3、字词积累。(课件P6-7)
惊惶(huáng) 缴(jiǎo) 苛捐杂税(kē)
酣然入梦(hān) 咀嚼(jǔ jué) 峭壁(qiào)
……
灌输:指把思想、知识等逐渐地、反复地输入给人。
苛捐杂税:指过多的捐税,形容赋税繁重。
酣然入梦:形容非常舒适地入睡。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课件P8)
思考: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2、根据课文内容,描述老山界的特点,并找出文中描述这些特点的相关语句。(课件P9)
高峻和险要
3、结合课文内容和注释,为老山界撰写一个简短的注解。(课件P9)
4、默读课文,根据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完成以下表格:(课件P10-11)
时间 地点 事件
第一天 下午
傍晚
天黑
夜里
半夜
第二天 黎明
下午
四、精读课文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红军在翻越老山界时遇到的困难,并分析红军战士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在文中做好批注。(课件P12-14)
2、红军在困难重重的境遇下,究竟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取得胜利的呢?(课件P15-16)
3、坚强的意志在文中究竟指什么?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课件P17-18)
4、在文中,作者详细描述了翻越老山界的艰辛,但在文末却提出“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如此对比的用意何在?(课件P19)
五、合作探究
(一)夜晚翻越老山界的部分(从“满天都是星光”到“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课件P20-22)
1、“奇观”一词具体指代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该段落是如何描绘红军战士的形象的?
(二)夜晚在山上露宿的段落(“半夜里忽然醒来”至“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课件P24-26)
3、描述战士们“横着心躺下去”与他们“一会儿就酣然入睡了”是否矛盾?
4、“半夜里……还是睡不着。”作者是如何生动地描绘半夜露宿的情景的?请找出关键的词语来感受。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天上闪烁的星星……包围得像一口井”。
6、句子“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音……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三)下山的段落(从“我们一口气跑下去”到“清得透底”)(课件P27)
7、作者对沿途景色进行了最后一次描写。请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六、课文小结
1、课文主旨。(课件P28)
《老山界》这篇课文的主旨思想是表现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拓展延伸。(课件P29)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我们今天学习《老山界》有什么现实意义?
3、作业布置。(课件P30)
①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学习《老山界》后的体会和收获,不少于 300 字。
②课外阅读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或文章,进一步了解长征的历史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