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19 18:3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4学年
宁波市 期末九校联考 高二化学试题第一学期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i-28 S-32 N-14 Fe-56 Mn-55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总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1.宁波博物馆收藏的文物种类丰富,涵盖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到近代以来的各种珍贵文物。以下哪
件文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其他文物区别最大
A.羽人竞渡纹铜钺:展示了“中国龙舟文化之乡”云龙镇龙舟竞渡说的最早起源,是世界上最早
的划桨水上运动记录之一
B.唐越窑青瓷划花卉纹碗:碗内壁划饰着三朵盛放的荷花,碗通体施着光亮细腻的青黄釉,标
志着越窑的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
C.西晋越窑青釉黄鼬把瓷鸡头壶:壶身形状独特,展示了西晋时期越窑青瓷的工艺水平
D.河姆渡文化龟形陶孟:展示了河姆渡文化时期独特的陶器造型和工艺
2.下列含有π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 Na O B. C H C.K CO D. CaCl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
A.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B. HSO 水解的离子方程m式r:aHSO "+H O=H O++SO 2-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 r
D.H O的VSEPR模型:
4.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葵一号”将在珠江口盆地海域使用,其钢铁外壳镶嵌了
锌块,以利用电化学原理延缓外壳的腐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外壳为负极 B.镶嵌的锌块需定期更换
C.该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锌发生反应:Zn-2e=Zn2+
5.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往AlCl 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Al3++4NH H O=[Al(OH)4]+4NH +
B.Fe(OH) 固体溶于HI溶液:Fe(OH) +3H+==Fe3++3H O
C.向H 180中投入Na O 固体:2H 18O+2Na O =4Nat+4OH+18O ↑
D.过量的Ca(OH) 溶液与Mg(HCO ) 溶液反应:
2Ca2++4OH+2HCO +Mg2+=Mg(OH) J+2CaCO J+2H O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1页 共8页
6.碳酸钠晶体(Na CO ·10H O(s))失水可得到Na CO H O(s)或Na CO (s),两个化学反应的能量
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能量 能量 Na,CO (s)+10H O(g)
Na CO,HO(s)+9H O(8 AH
AH,
Na Co;1OH,O(s) Na CO,1OH O(s)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反应1 反应2
A. Na CO H O(s)失水生成Na CO (S):△H=△H -△H
B.向Na CO (s)中滴加几滴水,温度升高
C.碳酸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碳酸钠晶体(Na CO 10H O(s))失水是物理变化
7.下列有关实验图示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浓氨水
器 AgNO,溶液
无水CaCl
生石灰 氨水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的操作 B.图2装置可用于制取干燥的氨气
C.图3装置可用于配制银氨溶液 D.图4表示氧化性物质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u(NH ) ]2+中σ键的个数为16NA
B.60g SiO 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g的SO 中含有NA个S原子
D.2.8g CO和N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4NA
9.从结构探析物质性质和用途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实例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例 解释
A 将95 醇加入[Cu(NH )4JSO 溶液中析出 乙醇极性较小,降低[Cu(NH )4JSO 的溶解
深蓝色晶体
B 铁丝在酒精喷灯上灼烧,焰色无明显变化 铁原子核外电子在灼烧时没有发生跃迁
C DNA中碱基A与T、G与C的互补配对 分子间氢键作用实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
D 酸性:CF COOH>CH COOH -CF 使羧基中氧氢键的极性增大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2页 共8页
10.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NaClO )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SO SO H O ,NaOH
NaCO →溶解 发生器 CO 吸收塔 减压燕发55℃ 冷却,结品 粗产品
母液
A.母液中含有大量的NaCl
B.溶解时需用盐酸代替硫酸以防止引入硫酸根杂质
C.吸收塔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IO +H O =2ClO +O +2H+
D.减压蒸发可降低蒸发温度,防止NaClO 的分解
11.一种亲电试剂的结构如图,其中W、X、Y、Z均为同周期短周期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逐渐
增大。X元素的p轨道中有3个电子,阳离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A.1mol W的最高价含氧酸最多能与3mol NaOH反应
B.第二电离能:YC. WZ 中W为sp3杂化 x.
wZ
D.最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12.常温下,向50mL溶有0.1 mol Cl 的氯水中滴加2mol-L1的NaOH溶液,溶液pH随所加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H↑
A.测得a点对应溶液中c(Cl)=100c(CIO),则1K (HCIo)=101 /c
B.可用pH计测定b点对应溶液的pH b
4
C.c点对应溶液中:c(Na+)>c(OH)>c(CH)>c(CIO)>c(H+) fa
0 100200 *V(NaOH)/mL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13.二茂铁[(CsHs) Fe](结构如图1)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
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思维新领域。已知二茂铁的熔点是173℃(在100℃以上能升华),沸点是
249℃,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乙醚等有机溶剂。下列说法不正 H H
确的是 H HFe C C-
A.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B.1个CsHs'中含有11个σ键 H H
C.在二茂铁中,C Hs与Fe2+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共价键 图1 图2
D.环戊二烯(CsH )的结构式如图2,则分子环戊二烯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用sp3杂化
14.某课题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解耦氨分解的新型可充电Zn-NH 电池,能实现NH 到
H 的高效转化。已知Mo CNiCu@C电极上充放电循环的总反应为2NH =3H +N ,工作原理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直流电源
A.放电时的Mo C/NiCu@C电极电势小于锌箔电极 交换膜
锌箔 Mo,C/NiCuac
B.放电时,Mo C/NiCu@C电极反应式:
2NH -6e'+6OH=N +6H O
[Zn(OHD,
C.交换膜可用阴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电路中转移2mole,左室溶液质量减少65g
1mol·t1KOH() 1mol·I1KOH(m)
0.l-thCH,ooo),Z( 0.2mel·L1NH HP(g)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3页 共8页
15.可溶性钡盐有毒,但医院中常用硫酸钡为内服造影剂。
已知:Ksp(BaCO )=5×10 、Ksp(BaSO )=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饱和BaCO 溶液中存在:c(Ba2+)=c(HCO )+(CO 2)
B.向BaCO 、BaSO 的饱和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 ,溶液中c(CO 2)/c(SO 2)不变
C.误食少量1×10- mol/L的BaSO 溶液会导致重金属离子中毒
D.若每次加入IL2mol/L的Na CO 溶液,至少需要5次可将0.2mol BaSO 转换为BaCO
16.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是解决温室效应、发展绿色能源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
一。常温常压下利用铜基催化剂实现单个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的反应机理和能量变化图如
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eV/mol可用于表示焓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80
H.O CO (g)
CuZnO 1.40
④ Zro 1.00
相对能量/eV 0.60cO.(goH 3H.g 0.20+3H(8)CH OH ①6H -0.20 反应历程
③ -0.60 CH OH(g)
1.00 co +HO(g)HO +6HCo
ci②LHCOo* -1.40-1.80 +5H" CH,O CH OHH,0+H+OH+HCH
+H O°
A.总反应的焓变△H约为-1.20eV/mol
B.二氧化碳制甲醇过程原子利用率小于100%
C.该历程的决速步反应为HCO0°+4H'→CH O'+H O
D. CO →HCOO*过程中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17.非金属的卤化物水解可以分为亲电水解和亲核水解,实例及部分机理示意如下。发生亲电水解
的条件是中心原子显负电性且带有孤电子对,能接受H O的H*的进攻,如:
ain9反m
发生亲核水解条件是中心原子显正电性且有空的价层轨道,空轨道用以容纳H O的配位电子,如:
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Cl 和SiCl 水解过程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变
B.基态Si原子核外有14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C.推测CCl4比SiCl4难发生亲核水解
D.已知AsCl 的水解产物为H AsO 和HCl,推测其水解类型为亲电水解
18.向一系列恒容但体积各不相同的恒温且温度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 2mol
NO ,容器中发生反应:2C(s)+2NO (g)=N (g)+2CO (g),在相同时间内测得各容器中NO 的
转化率与容器体积(ViA. ab曲线上的点均已经达到平衡状态,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80 b
B.容器内的压强:Pa:Pb=6:7 60
40
C. c点的气体的颜色一定比b点深 NO 的转化率% 20
D.b点的平衡常数大于a、c两点 oL K
容器体积L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4页 共8页
19.污水处理厂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氨氮废水进行生物脱氮。向氨氮废水中持续通入空气,在活性
污泥中某些细菌的作用下,依次发生转化NH①→NO →NO;—→N 。某科研团队研究
了pH对氨氮氧化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0 70 70
60 60 60
s0 Cso 50
浓度/(mg·L)40望貌 三 浓度/(mg-L)
40
2
10 10 三10
60 120180 240 300 吆60 120T80 240 300 60 120 180 240 300
时间/min 时间/min 时间/min
(a)pH-65 (b)pH=70 e)pH=7.5
A.pH=6.5条件下,氨氮氧化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2O +2OH=NO +3H O
B. pH=7.0条件下,0~180 min反应①的平均速率为v(NH A)=0.33mg/(L·h)
C. pH=7.5条件下,0~90 min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平均速率相等
D.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增大pH有利于提高氨氮氧化速率
20.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说法或解释
向10mL0.1mol/LNa S溶液滴 开始有白色沉淀
A 加2mL0.1mol/LZnSO 溶液,再 产生,后产生黑色 不能说明Ksp(ZnS)>Ksp(CuS)
加入2mL0.1mol/L CuSO 溶液 沉淀
混合过程中削弱了
B 常温下,将10mL苯与10mL 所的混合溶液的CH COOH混合 醋酸分子间的氢键,且苯与醋酸体积为20.2mL
分子间的的作用弱于氢键
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试管里滴
C 加2滴K [Fe(CN) ]溶液,然后 无明显现象 K [Fe(CN) ]比较稳定,不能电离
出Fe3+
再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
将SO 气体通入 FeCl 溶液中 溶液先变为红棕 Fe3+与SO 络合反应速率比氧化
D (已知含[Fe(SO )6]3+的溶液呈 色,过一段时间又 还原反应速率大,但氧化还原反
红棕色) 变成浅绿色 应的平衡常数更大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0分)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古代用高温煅烧绿矾和胆矾的方法来制备硫酸。请回答:
(1)①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
②基态硫原子有▲种空间运动状态。
(2)煅烧胆矾可得三氧化硫,液态三氧化硫有单分子:SO 和三聚体(SO )两种形式,固态三氧
化硫易升华,易溶于水,主要以三聚体和无限长链(SO )。两种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_ 9 9o
A. SO 中心原子为sp2杂化,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o 0 0 ●流原子
B.环状(SO )3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 O O 6 O O0氧原子o
C.单分子SO 和链状(SO )。均是分子晶体 环状(SOJ 链状(SO,J
D.链状(SO )。中sp3杂化的氧原子为3n个
(3)H S 和H O 中,已知键角∠HSS<∠HOO,请说明理由▲;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5页 共8页
(4)FeS 的晶胞如图所示,若其晶胞边长为a nm,则FeS 晶体的密度为
▲ g/cm3(列出表达式即可)。 ●Feos
22.(10分)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利用“接触法”制硫酸,并利用硫酸渣(主
要含Fe O 、Al O 、SiO ,其它杂质不考虑)生产铁基颜料铁黄(FeOOH)
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so:4倔化剂Sso 吸收-so.
黄铁矿 燃烧
空气 氨水
空气
硫酸渣 酸溶 还原 过滤 氧化 过滤 一系列 FeOOH操作
pH=3-4
硫酸溶液 FeS, 滤渣I 滤液IⅡ
(1)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还原”步骤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S +2Fe3+=3Fe2++2SI
B. SO 和SO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通到CaCl 溶液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C. FeOOH、FeS 中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氟氢化钾(KHF )与发烟硫酸反应可生成氟磺酸(HSO F),说明硫酸的酸性大于氟磺酸
(2)“氧化”中,生成FeOOH的离子方程式为▲;为获得纯净干燥的FeOOH,“一系列操
作”为▲、▲。 760
(3)“酸溶”过程中p(溶液的质量浓度)及F(溶液的酸度)与w(H SO
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溶液的质量浓度恒定时, 0ws
随溶液的酸度增大,所需硫酸的质量分数_▲(填“增大”“减
20
小”或“不变”)。 1 19521020 180
(4)设计实验方案检验硫酸渣中的金属元素▲。 F 19 165
23.(12分)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丙醇、卤代烃和塑料。
(1)工业上用丙烯加成法制各1,2-二氯丙烷,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反应原理为:
I. CH =CHCH (g)+Cl (g)=CH CICHCICH (g) △H =-134kJ/mol-
Ⅱ. CH =CHCH (g)+Cl (g)=CH =CHCH Cl(g)+HCI(g) △H =-102kJ/mol-
请写出CH =CHCH Cl(g)与HCl(g)加成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研究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 =CHCH 和Cl ,分别在A、B两种不同催化剂
作用下发生反应I,一段时间后测得CH CICHCICH 的 产率/%
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40 B
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代号) 30
20 A
A.使用催化剂B的最佳温度约为450℃ 10 P
B.相同条件下,改变压强不影响CH CICHCICH 0L
100200 300400 500 温度/℃
的产率
C.两种催化剂均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H不变
D.P点对应的一定是该温度下CH CICHCICH 的平衡产率
②在催化剂A作用下,温度低于200℃时,CH CICHCICH 的产率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
主要原因是▲。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6页 共8页
(3)C H (g)=C H (g)+H (g)△H>0,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在总压强分别为pi和p2时,测
得丙烷及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80 P
0 a
平商时物质的量的分数 000 bP e
10 P d
500 510520530540550560570 580 590
温度/℃C
①pi▲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起始时充入一定量丙烷,在恒压pi=0.2MPa条件下发生反应,在Q点对应的温度下该反
应的平衡常数Kp=▲M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
分数)。 CH 电源- 8
(4)以稀磷酸为电解质溶液,以石墨为电极,利用太阳能电池将 7× Y
CO 转化为丙烯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电解池中的交换膜为
co + H,PO H,PO
▲(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 交换膜
24.(8分)铋酸钠(NaBiO )是一种浅黄色不溶于冷水的固体。它常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实验室
利用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氧化Bi(OH) ,制备NaBiO 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
Bi(NO,)溶液
a0浓盐酸
N b
足量的
今 NaOH~
溶液 冰盐水 NaOH
磁力搅拌器 不 溶液
A
B C D
实验步骤如下
I.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
IⅡ.关闭活塞a和b,打开活塞c,缓慢加入Bi(NO ) 溶液,装置C中有白色固体生成,一段时
间后关闭活塞c。
Ⅲ.开启磁力搅拌器,打开活塞b,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关闭活塞b。
IV.打开活塞a,通入N 一段时间,取下装置C中的三颈烧瓶,将混合液过滤、洗涤、干燥得
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
(2)步骤II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NaBiO 测定溶液中Mn2+含量。
在试管中加入VmLMnSO 和H SO 的混合液,然后加入一定量的NaBiO ,充分反应分离
出剩余的NaBiO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淀
粉溶液,用cmol-L'Na S O 溶液滴定生成的I ,至终点时消耗溶液V2mL。
(已知:Mn2++NaBiO +H+→Na++MnO +Bi3++H O、MnO +I+H+→Mn2++I +H O、
I +S O 2-→S O 2+F,以上反应均未配平)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7页 共8页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②混合液中Mn2+的含量为▲_mgmL-1(用含Vi、V 、c的代数式表示);在滴定过程
中,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填标号)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有液体溅出
b.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达到终点无气泡
25.(10分)钛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的重要材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还有Fe O 、FeO、
硅酸盐等杂质),制备Ti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Fe Na CO
钛铁矿. 溶液1酸浸 沉降(TiO2°,Fe2",Fe3分离溶液2
溶液3
(FeTiO ) (TiO2)
TiO ·nH O
操作1 操作2 煅烧
废渣 绿矾 TO
nAric 氯化
焦炭、C
说明:“酸浸”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FeTiO 中Fe的化合价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浸”可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 B.溶液1中加入铁,一定只有Fe3+被还原
C.操作2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D.“煅烧”可以用陶瓷坩埚
(3)请结合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溶液3中加入 Na CO 粉末的作用:▲。
(4)高温时“氯化”还可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
(5)TiCl —→Ti反应中氩气的作用是▲。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试题 第8页 共8页
2024学年
宁波市 期末九校联考 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小题3分,总计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A D B D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C B A C A D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1.(10分)
(1)①3d (1分)②9(2分)
(2)BD(2分)
(3)二硫化氢和过氧化氢分子的中心原子均采用 sp3杂化,O的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对成
键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更强,导致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作用更大,从而使键角更大(杂化
类型1分,电负性大1分,斥力大1分,知识性错误不给分,共3分)
(4)4×(56+32×2)×1021/(a3NA)(2分)
22.(10分,每空2分)
(1)BCD(答对2个给1分,3个给2分)
(2)4Fe2++8NH ·H O+O =4FeOOH↓+8NH4+2H O(写成NH 和H O也对);洗涤、干燥
(有错不给分)
(3)增大
(4)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
沉淀,证明含铁元素;过滤后向上清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铝
元素(铁元素、铝元素检验各1分,未溶解扣一分)
23.(12分)
(1)CH =CHCH Cl(g)+HCI(g)=CH CICHCICH (g)△H =-32kJ·mol-1(2分)
(2)BD(2分);温度较低、催化剂的活性较低,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小(2分)
(3)大于(1分);0.025MPa(2分)
(4)阳(1分);3CO +18e-+18H+==C H +6H O(2分)
24.(8分)
(1)恒压滴液漏斗(1分)
(2)Bi(OH) +Cl +3OH +Na+=NaBiO +2CI+3H O(2分)
(3)滴入最后一滴(或半滴)标准液,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1分)!e2(2分)
bd(2分)
25.(10分)
(1)+2(2分)
(2)AB(2分)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第1页 共2页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2++(n+1)H O=TiO ·nH O+2H+,加入的Na CO 粉末与H+
反应,降低了溶液中c(H+),促进水解平衡向生成TiO ·nH O的方向移动(2分)
(4)TIO +2Cl +2c高温TiC+2co
(5)隔绝空气,防止金属镁、钛与空气中的氧气等高温下反应
宁波市九校联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 第2页 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