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
语文试题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做题。
这学期,我们醉心于丁香淡淡的youyǎ(
)的甜香;我们仿佛听到了狼牙山五壮士壮刻
hao mai(
)的口号;我们沉浸在新中国诞生的喜悦之中,那(庄严,庄重)的宣告使人热血枪
éng(
);我们知道了地球向人类kang kal(
)地提供矿产资源:我们听到了伯牙鼓琴
密
而志在太山,鍾子期目“善哉乎鼓琴,
”;我们被兽迅和头(带戴)zhan mào(
的闰土之间的纯真友谊所感动,感受到鲁迅“
,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气势。
1.根据汉语拼音在答题卡上正确书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
2.把括号内恰当的字、词写在答题卡上。
3.回顾课文在答题卡上书写横线上的语句。
4,文中的“哉”是
结构,第九笔是
5.由“醉心于丁香淡淡的甜香”这一短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二、认真读题,按要求作答。
1.下列词语中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
A.绮(g)丽
天籁之音
炽(chi)热
水村山郭(郭:山村)
B.狭隘(yi)
自做自受
刹(sha)那
惟妙推肖(肖:相似)
C.可恶(wù)
余音绕粱
封
讴(ōu)歌
浪淘风簸(簸:颠簸)
i.
D.屹(y)立
默守成规
憧(chong)憬
声色俱厉(厉:厉害)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巫师嘴里念念有词,想利用这些把戏来麻醉人们。
B.每当我犯错时,总是由爸爸唱红脸,他会严厉地批评我。
C.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很多图书馆重新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设计。
D.今年的元旦迎新联欢会上,压轴戏是方明的魔术表演,他的节目真的是别出心裁,赢得台下掌声雷动。
3.下面诗词句中,与其他三句的写法不同的一句是()
A金沙水拍云崖股,大渡桥横铁索寒。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4.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这样可以深
线
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人物描写、小说的情节以及小说的环境描写等方面来感受理解。
C,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读《竹节人》,有关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这
部分内容,要细细地读读。
D.“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移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5.把下面的关联词填人句子中的括号里,最恰当的是()
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再加上水电站大坝截住了河水,
大瀑布水量逐年诚
少。几年过去,大瀑布逐渐枯竭,
在雨季,
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
A.因此无论都B.而且虽然但C但是即使也D.因此即使也
六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4页高邑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期末检测
参考答案
一、(共13分)
1、(5分)幽雅 豪迈 沸腾 慷慨 毡帽
2、(2分)庄严 戴
3、(2分)巍巍乎若太山 无情未必真豪杰
4、(2分)半包围 点
5、(2分)紫色、白色的丁香花开了,簇拥在枝头,微风轻轻拂过,丁香花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淡淡的甜香,那香气仿佛能渗透到人的心里去,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二、(共10分)1、A 2、B 3、D 4、C 5、D
三、(共6分)
1、示例:“太好了,事情终于有眉目了。”她兴奋地拿起电话,“我要给大家报个好消息。”
2、爸爸钓鱼时入了迷。他双眼紧盯着水面,一动不动。旁边有人说话也不理会,身体
微微前倾,恨不能把眼睛贴到水面上,那专注的模样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那片水
域,期待着鱼儿快点上钩。
3、请求他人支持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礼貌诚恳地说明来意;二是要把自己的设想讲清
楚;三是要想办法打消他人的疑虑。
(错一个字此空不得分,共9分)
1、稻 麦 稻花香里说丰年 把酒话桑麻 千里莺啼绿映红
2、五岭逶迤腾细浪 未敢忘忧国 耕当问奴 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五、(共32分)
1、(3分) ② ① ①
2、(2分)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
3、(2分)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已如成人
4、(2分)启示:在学习中要克服困难,刻苦勤学,才能有所成就。(意思对即可)
5、(1分)D 6、(1分)B 7、(1分)C 8、(1分)D
9、(2分)列数字。具体说了在睡眠质量欠佳的人群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入睡困难”。
10、(4分) 略 注意:标题要鲜明,要有倡议的对象,倡议的内容要分点说明(最少两点)还要有署名和日期。(每项1分共4分)
11、(2分)环境 渲染气氛,写出当时天气十分恶劣,为下文作铺垫。
12、(2分) 比喻 龙卷风威力之大以及人在巨大灾难面前的渺小、无助
13、(2分)被吸到高空时 向下坠落时
14、(1分)C
15、(2分)题目不仅点明了父亲为了保护女儿而背朝大地向下坠落,还赞扬了这位父亲对女儿的爱。
16、(4分)这两位父亲都展现了无私伟大的父爱。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中的父亲因为女儿小需要大人的保护,所以当女儿身处险境时,父亲处处为女儿着想;《桥》一课中的儿子已成大人,而且是一名党员,父亲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别人着想,所以他才把自己的儿子从逃生队伍中揪出来,这体现了他作为共产党员的公正无私;最后一刻他又把儿子推上木桥,体现的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六(10分) A D C × ×
七、(30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