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3 海底世界
课标要求 1.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时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4.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特点、海底植物、海底的地形和矿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总目标 1.会认“窃、私”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差”,会写“宁、官”等12个字,正确读写“宁静、器官”等1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特点的。3.理解“窃窃私语”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4.能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是如何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教学过程(第 2 课时)
项目 目 师生活动 媒体作用
创设情境导入(3分钟) 一、海底我回忆1.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潜入海底,一起探索了海底世界的奥妙。这一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学习----23 课,一起来读课题《海底世界》。嗯,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谁还记得?大海的深处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那么课文是怎么样把这个中心意思写清楚的?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海底世界的矿藏。文就是从这五个方面写了,海底真是——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 1.指导朗读,能说出第4、5自然段是怎么围绕一句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的。2.理解“免费的长途旅行”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小步梯度导学 二、海底我介绍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海底光线和声音的奥妙。这一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海底的动物世界中。谁来读一读中心句?2.阅读提示: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圈一圈写了哪几种动物?想一想每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是怎样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动物?3.谁来告诉老师这里一共写了哪几种动物呢?有海参,还有一种像梭子的鱼,还有乌贼和章鱼,还有贝类。4.图片介绍梭子鱼,读准“梭子鱼”。5.那在这一些小动物之中,你最喜欢谁呢?如果让你来代表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你最想来介绍谁?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来,自己试着介绍一下,读一读自己开始吧。生:自由朗读。 ①介绍乌贼和章鱼,出示视频。原来科学家就是根据乌贼逃跑的方式发明了烟雾弹。刚才你们有没有看到乌贼和章鱼逃跑的速度非常快,很快,那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原句。②介绍有些贝类大家好,我是有些贝类,我自己不动,能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你为什么对有些贝类最感兴趣?品读“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读一读,你更喜欢哪句话?自己读一读吧。师:谁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句呢?品析“巴”字,用动作表示。③介绍海参采访你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前行的呀?海参每小时只能前进 4 米,你们感觉它爬得怎么样?朗读指导④介绍梭子鱼你们从哪里感受到梭子鱼游得很快?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地铁的速度每小时 80 米,火车的速度每小时 90 千米,而梭子鱼每小时就能有几十千米,它游得怎么样?梭子鱼的快,谁来读?三、分析写作方法1.在海底的动物世界里一共有 20 多万种小动物,那你们来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偏偏只选择了这 4 类动物来介绍,看看他们的活动方式。2.在这四类动物之中,有的极快,有的极慢,有的是向前游,而有的是向后退的。有的自己游动,而有的自己巴在轮船上面自己不动。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四、介绍海底的植物过渡:这个自然段其实就是通过海底的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以及有些贝类,来把”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个意思写清楚的。嗯,海底的动物很独特,植物也别具一格。1.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海底植物差异也很大?2.这个自然盾是从哪几个方面把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写清楚的呢?是色彩差异和大小差异3.出示图片,欣赏海底植物我们到海底的植物世界中欣赏欣赏,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他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还有红色,还会有什么颜色的?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你会说。五、写作练习1.那刚才我们学习了这两个自然段对比,看看你发现他们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有中心句。他们是都先写了一个中心句,表明这一段要讲什么,然后再分别去写。比如说,写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它就分别去写了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还有有些贝类。嗯,第三段这个植物差异很大,它先写了色彩,然后再写了大小。2.从不同方面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你们太会观察了,那么我们也来运用文中的方法,写一写动物有趣的睡姿,看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呢。六、学习海底的矿藏其实我们的课文除了有动植物,还有丰富的矿藏,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比如说有哪些呢?一起说。煤、铁、石油、天燃气,还有吗?还有稀有金属。就是因为海底有这么丰富的动植物和矿藏,才让我们再次感叹——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当堂达标检测(5分钟) 把海底动物和它们的活动特点连接起来。海参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梭子鱼 靠肌肉伸缩爬行贝类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乌贼和章鱼 巴在轮船底下旅行
巩固拓展延伸(3分钟) 课外小拓展推荐阅读《儿童海洋百科全书》《海底的秘密》,了解更多海底的奥秘。
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1.想想看除了以上动物的不同睡姿,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这种先总后分的方法来写呢?2.推荐阅读《儿童海洋百科全书》《海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