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1.2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学生版+教师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1.2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学生版+教师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0 13:28:46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主题特征 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从产生到逐渐瓦解;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并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并发展 思想文化:出现早期文字以及青铜文化,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外联系 东西方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中国奴隶制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 西周的分封制
  课程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殷等 汤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2.西周分封制
目的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对象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1)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 (1)积极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崛起,大国争霸兼并
  温馨提示: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比较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禅让制 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德之人为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制度。传说时代,尧传给舜,舜又传给禹
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的历史,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分封制 “授民授疆土”,并规定受封者相关权利义务。加强了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统治
  考点2 青铜器 甲骨文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青铜工艺 特征 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代表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 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书写载体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考点3 春秋时期的经济 诸侯争霸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时间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生产力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概况 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影响 (1)积极:①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②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消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也对社会生产造成破坏
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4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时间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商鞅 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孝公)
内 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商鞅铜方量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评价 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
都江堰 时间 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 都江堰示意图)
人物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智慧 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影响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商鞅变法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考点5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黄帝内经》 扁鹊
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及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老子   生平 老子像 (1)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思想主张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孔子 生平 (1)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中年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3)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像
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方面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教育方面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代表人物 及思想 代表人物 简介(学派及代表作)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 儒家、《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庄子 道家、《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径》 时间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地位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扁鹊 生平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成就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儒家思想地位变迁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兴盛不衰的原因
(1)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等。
(2)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的追求和信奉等。
1.(2023·荆州)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A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2.(2023·宜昌)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B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大禾人面方鼎 D.四羊方尊
3.(2023·随州)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D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4.(2023·黄冈)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5.(2024·武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观念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践行?孔子说有,这个观念就是“恕”。孔子认为,“恕”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表明孔子主张( B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以法治国 D.民贵君轻
6.(2024·湖北)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道之以政 D.有教无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1.2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讲本


主题特征 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从产生到逐渐瓦解;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并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并发展
思想文化:出现早期文字以及青铜文化,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外联系 东西方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中国奴隶制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夏商周的更替 西周的分封制
  课程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
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____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殷等 汤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2.西周分封制
目的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对象 根据______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1)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
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 (1)积极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崛起,大国争霸兼并
血缘
温馨提示: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比较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禅让制 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德之人为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制度。传说时代,尧传给舜,舜又传给禹
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的历史,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分封制 “授民授疆土”,并规定受封者相关权利义务。加强了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统治
青铜器 甲骨文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青铜工艺 特征 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代表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
青铜器
甲骨文 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
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开始
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商朝
书写载体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春秋时期的经济 诸侯争霸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时间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生产力发展 铁制农具和______出现
概况 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影响 (1)积极:①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②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__________
(2)消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也对社会生产造成破坏
牛耕
民族交融
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时间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商鞅 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______阶级的势力增强
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孝公)
地主
商鞅 变法 内容 政治 (1)确立__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________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县制
度量衡
商鞅铜方量
商鞅 变法 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评价 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
都江堰 时间 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
都江堰示意图
人物 秦国蜀郡郡守______ 智慧 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影响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李冰
温馨提示:商鞅变法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黄帝内经》 扁鹊
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及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老子   生平 (1)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老子像
思想主张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道家
孔子 生平 (1)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中年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
为各国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
理编订文化典籍
(3)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______》一书 孔子像
论语
孔子 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方面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教育方面 创办______,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私学
“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代表人物 及思想 代表人物 简介(学派及代表作)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墨子》 主张“______”“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 儒家、《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兼爱
“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及思想 庄子 道家、《______》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庄子
《黄帝内径》 时间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地位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扁鹊 生平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成就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儒家思想地位变迁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兴盛不衰的原因
(1)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等。
(2)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的追求和信奉等。
1.(2023·荆州)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A
2.(2023·宜昌)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大禾人面方鼎 D.四羊方尊
B
3. (2023·随州)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D
4.(2023·黄冈)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C
5.(2024·武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观念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践行?孔子说有,这个观念就是“恕”。孔子认为,“恕”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表明孔子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以法治国 D.民贵君轻
B
6.(2024·湖北)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
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道之以政 D.有教无类
A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主题特征 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分封制从产生到逐渐瓦解;从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经济:铁器、牛耕出现并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并发展 思想文化:出现早期文字以及青铜文化,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中外联系 东西方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中国奴隶制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考点1 夏商周的更替 西周的分封制
  课程标准: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1.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亳、殷等 汤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
2.西周分封制
目的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分封对象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宗亲和功臣等
内容 (1)周王: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作用 (1)积极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崛起,大国争霸兼并
  温馨提示: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比较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
禅让制 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贤德之人为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制度。传说时代,尧传给舜,舜又传给禹
世袭制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父位,开始“家天下”的历史,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分封制 “授民授疆土”,并规定受封者相关权利义务。加强了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维护了统治
  考点2 青铜器 甲骨文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
青铜工艺 特征 商周时期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
代表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 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书写载体及汉字的演变历程
考点3 春秋时期的经济 诸侯争霸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时间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生产力发展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概况 分封制逐步瓦解;周王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诸侯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影响 (1)积极:①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②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2)消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也对社会生产造成破坏
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
  考点4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时间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商鞅 变法 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目的 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秦孝公)
内 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商鞅铜方量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性质 一场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评价 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
都江堰 时间 公元前256年,战国后期 都江堰示意图)
人物 秦国蜀郡郡守李冰
智慧 充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
影响 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 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商鞅变法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考点5 老子 孔子 百家争鸣 《黄帝内经》 扁鹊
课程标准: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及思想;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老子   生平 老子像 (1)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学说集中在道家经典《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
思想主张 (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2)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孔子 生平 (1)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中年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3)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像
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 “仁”,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政治方面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教育方面 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
“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代表人物 及思想 代表人物 简介(学派及代表作) 思想主张
墨子
墨家、《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孟子 儒家、《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庄子 道家、《庄子》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法家、《韩非子》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径》 时间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地位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扁鹊 生平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成就 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儒家思想地位变迁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兴盛不衰的原因
(1)自身原因:自我调整,吸收其他学派优点;强调社会稳定和谐,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求;人才不断涌现,学术传承延续等。
(2)社会原因: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需要;政府提倡与鼓励;官学、私学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广大民众的追求和信奉等。
1.(2023·荆州)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A )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2.(2023·宜昌)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B )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大禾人面方鼎 D.四羊方尊
3.(2023·随州)下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冰箱”。它可说明( D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
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
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4.(2023·黄冈)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C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5.(2024·武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观念一个人一生都应该践行?孔子说有,这个观念就是“恕”。孔子认为,“恕”就是人与人相处,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表明孔子主张( B )
A.无为而治 B.仁者爱人
C.以法治国 D.民贵君轻
6.(2024·湖北)孔子曰:“仁者人也。”他认为应当关爱、尊重他人,有同情心,还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这体现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道之以政 D.有教无类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