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1.7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学生版+教师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训练 精讲本】1.7 中国古代史 明清时期(学生版+教师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0 13:30:06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主题特征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君主集权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经济:自然经济继续发展;手工业、商业兴盛,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思想:“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思想 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 对外交流: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
中外联系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中国受到来自西方的侵略威胁;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西方则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点1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取士 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朝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强化皇权 政治 地方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中央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2)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思想 (1)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答卷文体格式是“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经济的 发展 农业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明代青花扁壶
手工业 (1)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2)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1)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1)积极:是中国专制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2)消极: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在明清时期妨碍了社会进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考点2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通过了解明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
郑和下 西洋 前提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概括 1405—1433年,郑和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 抗倭 背景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患日益严重
概况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并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 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易错易混:岳飞的抗金、文天祥的抗元斗争都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他们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是代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侵略的,所以可以称为民族英雄。
  考点3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小说和艺术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1.科学文化
科学 名著 《本草纲目》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药物学巨著,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
《天工开物》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写,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写,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文学 艺术 小说 背景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代表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影响 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画 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戏剧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
2.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由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背景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研究领域 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集中于天文学和理论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方法 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影响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中国落后 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政治上: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3)思想上:八股取士、文字狱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不利于创新 (4)政策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考点4 李自成起义 明朝的灭亡
课程标准: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李自成 起义 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苛重,阶级矛盾尖锐 (2)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
经过 (1)口号: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结果 1644年4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满洲入 主中原 (1)1616年,基本统一女真族各部的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3)1644年,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最后失败
  温馨提示:李自成起义的新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口号明确提出来。
  考点5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廷对西藏的管辖 巩固边疆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统治方针 (1)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台湾 郑成功 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在台 湾的建制 建制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意义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西藏 册封封号 1653年,顺治皇帝赐予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机构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
建立制度 金瓶掣签制度
作用 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西北 边疆 平定准噶 尔的叛乱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稳定了对西北部边疆的统治
平定大、小 和卓叛乱 (1)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清军在新疆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土尔扈特 部回归祖国 (1)概况: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返回新疆 (2)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东北 雅克萨之战 (1)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续表)  
清朝的疆域
  温馨提示:1.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并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元朝、清朝。2.元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朝疆域奠定了我国现代疆域的基础。
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西藏、新疆的关系
  考点6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农业生产 的恢复 和发展 原因 (1)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推广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耕织图》(局部)
表现 不仅内地农业生产发达,边远地区也得到大规模开发
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矿冶、制瓷、制糖、制茶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较有名的有晋商、徽商等
人口的增长 概况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影响 人口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也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态遭受破坏,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考点7 军机处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通过了解清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
军机处 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君权 军机处外景
设立 (1)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文字狱 作用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盛行时期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影响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 (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专制 政策 目的 加强专制统治
表现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不断加剧 的社会 矛盾 表现 (1)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2)腐败之风在军队中蔓延 (3)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 政策 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 (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温馨提示:1.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举措: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2.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演变: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考点8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清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长篇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京剧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1.(2023·武汉)阅读下列图表,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 B)
时间 1369—1398年 (洪武时期) 1403—1424年 (永乐时期)
来华 使节
平均每 年次数 约6次 约15次
总次数 183次 318次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哥伦布远航
2.(2024·武汉)明末清初,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口镇( C)
A.人地矛盾突出 B.工厂制度确立
C.商品贸易兴盛 D.自然经济解体
3.(2024·湖北)与明朝鼎盛时期相比,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变化(见下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D)
明朝鼎盛时期和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A.市民文化丰富 B.禁海令的颁布
C.手工工场成熟 D.社会经济发展
4.(2023·黄冈)【中国古代的经济】(10分)
材料一 宋室南渡以后,南宋政府不断劝谕农民广种春麦,或频下劝种麦的诏令,自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宋,南迁的北方人带着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工具来到南方,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唐朝时期,南方的教育水平开始有明显的提升,科举录取人数上,南方渐渐超过北方。
——摘编自周方高、宋惠聪
《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中心;同时,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活动异常活跃,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等,而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也流行于亚、欧、非三洲。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作用。(4分)
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南方教育水平的提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商贸兴盛的影响。(6分)
特点:商业贸易发达,形成商业网和商帮。(3分)影响: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3分)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8张PPT)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5年中考历史 一轮复习(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1.7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教材知识梳理整合 精讲本


主题特征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君主集权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经济:自然经济继续发展;手工业、商业兴盛,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思想:“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思想
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
对外交流: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
中外联系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中国受到来自西方的侵略威胁;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西方则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取士 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朝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强化皇权 政治 地方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强化皇权 政治 中央 (1)废除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2)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思想 (1)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答卷文体格式是“________”,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丞相
八股文
经济的 发展 农业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明代青花扁壶
手工业 (1)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2)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1)北京和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南京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1)积极:是中国专制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2)消极: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在明清时期妨碍了社会进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
系;通过了解明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
郑和下 西洋 前提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 西洋 概括 1405—1433年,郑和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沿岸
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红海
戚继光 抗倭 背景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患日益严重
概况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_____九战九捷,并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 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_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台州
葡萄牙
易错易混:岳飞的抗金、文天祥的抗元斗争都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他们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是代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侵略的,所以可以称为民族英雄。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小说和艺术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科学 名著 《本草纲目》 明代医药学家________写成的药物学巨著,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
《天工开物》 明代科学家________编写,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明代科学家________编写,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1.科学文化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文学 艺术 小说 背景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代表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影响 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画 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戏剧 _____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 汤显祖
2.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由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宫城即________(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紫禁城
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背景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研究领域 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集中于天文学和理论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方法 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影响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中国落后 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政治上: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3)思想上:八股取士、文字狱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不利于创新 (4)政策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李自成起义 明朝的灭亡
课程标准: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李自成 起义 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苛重,阶级矛盾尖锐
(2)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
经过 (1)口号: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结果 1644年4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满洲入 主中原 (1)1616年,基本统一女真族各部的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________(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3)1644年,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最后失败
温馨提示:李自成起义的新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口号明确提出来。
后金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廷对西藏的管辖 巩固边疆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统治方针 (1)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台湾 郑成功 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______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在台 湾的建制 建制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________,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意义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荷兰
台湾府
西藏 册封封号 1653年,______皇帝赐予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______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机构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
建立制度 金瓶掣签制度
作用 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顺治
康熙
驻藏大臣
西北 边疆 平定准噶 尔的叛乱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稳定了对西北部边疆的统治
平定大、 小和卓叛乱 (1)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__________,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清军在新疆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概况: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返回新疆
(2)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伊犁将军
东北 雅克萨之战 (1)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___________》,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清朝的疆域
尼布楚条约
温馨提示:1.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并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元朝、清
朝。2.元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朝疆域奠定了我国现代疆域的
基础。
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西藏、新疆的关系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农业生产 的恢复 和发展 原因 (1)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推广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修建堤坝、
渠堰、海塘 《耕织图》(局部)
表现 不仅内地农业生产发达,边远地区也得到大规模开发
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矿冶、制瓷、制糖、制茶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较有名的有____________等
晋商、徽商
人口的增长 概况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影响 人口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也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态遭受破坏,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军机处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通过了解清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
军机处 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君权
设立 (1)______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作用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雍正
文字狱 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盛行时期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影响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
(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专制政策 目的 加强专制统治
表现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表现 (1)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2)腐败之风在军队中蔓延
(3)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 政策 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
(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__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广州十三行
  温馨提示:1.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举措: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2.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演变: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清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长篇 小说 ________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京剧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曹雪芹
道光
1.(2023·武汉)阅读下列图表,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 )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哥伦布远航
B
2.(2024·武汉)明末清初,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口镇( )
A.人地矛盾突出 B.工厂制度确立
C.商品贸易兴盛 D.自然经济解体
C
3.(2024·湖北)与明朝鼎盛时期相比,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变化(见下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市民文化丰富
B.禁海令的颁布
C.手工工场成熟
D.社会经济发展
明朝鼎盛时期和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D
4.(2023·黄冈)【中国古代的经济】(10分)
材料一 宋室南渡以后,南宋政府不断劝谕农民广种春麦,或频下劝种麦的诏
令,自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宋,南迁的北方人带着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工具来到南
方,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唐朝时期,南方的教育水平开始有明显的提升,科举录取人数上,南方渐渐超过北方。
——摘编自周方高、宋惠聪
《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中心;同时,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活动异常活跃,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等,而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也流行于亚、欧、非三洲。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商贸兴盛的影响。(6分)
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南方教育水平的提升。
特点:商业贸易发达,形成商业网和商帮。(3分)影响: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3分)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第七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主题特征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君主集权空前强化并达到顶峰 经济:自然经济继续发展;手工业、商业兴盛,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思想:“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禁锢了思想 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 对外交流: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中国人民开始反殖民、反侵略斗争
中外联系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中国受到来自西方的侵略威胁;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西方则逐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考点1 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强化皇权 八股取士 经济的发展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明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朝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强化皇权 政治 地方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中央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2)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又成立了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思想 (1)明朝提倡尊孔崇儒;考试题目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答卷文体格式是“八股文”,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了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经济的 发展 农业 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明代青花扁壶
手工业 (1)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2)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商业 (1)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2)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1)积极:是中国专制社会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
(2)消极:君主个人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容易造成决策的随意和行政的专断,极易出现暴政、腐败现象;在明清时期妨碍了社会进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性及其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民主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考点2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通过了解明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
郑和下 西洋 前提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概括 1405—1433年,郑和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戚继光 抗倭 背景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患日益严重
概况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并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葡萄牙攫取在 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易错易混:岳飞的抗金、文天祥的抗元斗争都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政权之间的斗争,他们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戚继光、郑成功是代表中华民族抗击外敌侵略的,所以可以称为民族英雄。
  考点3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小说和艺术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认识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明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1.科学文化
科学 名著 《本草纲目》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的药物学巨著,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
《天工开物》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编写,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译成多国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写,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文学 艺术 小说 背景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代表 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
影响 规模宏大,结构严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画 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等
戏剧 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
2.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明朝为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修筑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也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北京城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由一条纵贯南北的中轴线对称展开,形成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明清时期中西方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背景条件 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没有建立新的学科体系 出现近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研究领域 集中于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集中于天文学和理论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方法 采用实验方法,重点放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上
影响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中国落后 的原因 (1)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政治上:专制集权高度强化 (3)思想上:八股取士、文字狱束缚了中国人的思想,不利于创新 (4)政策上: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考点4 李自成起义 明朝的灭亡
课程标准: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
李自成 起义 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赋税苛重,阶级矛盾尖锐 (2)直接原因:陕北连年灾荒
经过 (1)口号: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 (2)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结果 1644年4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自杀,明朝灭亡
满洲入 主中原 (1)1616年,基本统一女真族各部的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大清(3)1644年,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最后失败
  温馨提示:李自成起义的新特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口号明确提出来。
  考点5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廷对西藏的管辖 巩固边疆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册封达赖和班禅以及设置驻藏大臣等中央政权在边疆地区的各种举措,认识西藏地区、新疆地区、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清朝对全 国的统治 统治方针 (1)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台湾 郑成功 收复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在台 湾的建制 建制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意义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西藏 册封封号 1653年,顺治皇帝赐予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喇嘛“达赖喇嘛”的封号。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设置机构 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
建立制度 金瓶掣签制度
作用 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西北 边疆 平定准噶 尔的叛乱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稳定了对西北部边疆的统治
平定大、小 和卓叛乱 (1)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清军在新疆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土尔扈特 部回归祖国 (1)概况: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返回新疆 (2)意义: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东北 雅克萨之战 (1)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2)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续表)  
清朝的疆域
  温馨提示:1.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并统一的全国性政权——元朝、清朝。2.元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清朝疆域奠定了我国现代疆域的基础。
历代中央政府与台湾、西藏、新疆的关系
  考点6 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的经济改革,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
农业生产 的恢复 和发展 原因 (1)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推广种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3)治理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耕织图》(局部)
表现 不仅内地农业生产发达,边远地区也得到大规模开发
手工业和 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矿冶、制瓷、制糖、制茶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较有名的有晋商、徽商等
人口的增长 概况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影响 人口的快速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但也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生态遭受破坏,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考点7 军机处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清朝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通过了解清朝的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因。
军机处 原因 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君权 军机处外景
设立 (1)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2)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文字狱 作用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盛行时期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影响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 (2)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专制 政策 目的 加强专制统治
表现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不断加剧 的社会 矛盾 表现 (1)官僚体制日益腐败 (2)腐败之风在军队中蔓延 (3)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 (4)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社会危机重重
闭关锁国 政策 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 (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1757年,下令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温馨提示:1.中国封建社会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举措: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2.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演变: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考点8 《红楼梦》 昆曲 京剧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小说、戏曲的繁荣,知道清朝文学艺术的特色。
长篇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 明朝万历末期,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达顶峰;清朝中期以后,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京剧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1.(2023·武汉)阅读下列图表,促成来华使节次数变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原因是( B)
时间 1369—1398年 (洪武时期) 1403—1424年 (永乐时期)
来华 使节
平均每 年次数 约6次 约15次
总次数 183次 318次
A.张骞通西域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哥伦布远航
2.(2024·武汉)明末清初,汉口镇沿汉水至入长江口一线发展,绵延十余里,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棉花市场和茶叶集散地,百姓所需的米、盐、油、木材、布匹、药材等从全国各地集中于此。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口镇( C)
A.人地矛盾突出 B.工厂制度确立
C.商品贸易兴盛 D.自然经济解体
3.(2024·湖北)与明朝鼎盛时期相比,清朝前期人口数量有了很大变化(见下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D)
明朝鼎盛时期和清朝前期人口数量变化情况)
A.市民文化丰富 B.禁海令的颁布
C.手工工场成熟 D.社会经济发展
4.(2023·黄冈)【中国古代的经济】(10分)
材料一 宋室南渡以后,南宋政府不断劝谕农民广种春麦,或频下劝种麦的诏令,自东汉末年开始到南宋,南迁的北方人带着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工具来到南方,推动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唐朝时期,南方的教育水平开始有明显的提升,科举录取人数上,南方渐渐超过北方。
——摘编自周方高、宋惠聪
《略论宋代的农业技术推广》
材料二 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中心;同时,长途贸易和大宗贸易活动异常活跃,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国通过陆、海两条对外贸易渠道,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等,而中国的瓷器、茶叶等也流行于亚、欧、非三洲。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和《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作用。(4分)
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南方教育水平的提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简要说明商贸兴盛的影响。(6分)
特点:商业贸易发达,形成商业网和商帮。(3分)影响: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3分)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