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时,含答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时,含答案)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22 15:08:51

文档简介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1课时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一方向,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侧,这样的角叫作同位角.
自测1 下列图形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A)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自测2 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60°,当∠2=60°时,a∥b.
3.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自测3 已知直线AB,过直线外一点O,可以作1条与AB平行的直线.
1.如图标注的各角中,属于同位角的是(D)
A.∠1与∠2
B.∠3与∠4
C.∠2与∠4
D.∠1与∠4
2.如图,和∠A是同位角的有∠BED和∠CDE.
3.如图,∠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A.AD∥BC
B.AB∥CD
C.AD∥EF
D.EF∥BC
4.(教材P43T2改编)如图,直线AB,CD分别与直线EF相交于点E,F,∠1=105°,当∠2=75 °时,AB∥CD.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B)
①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⑤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与垂直.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6.如图,直线a∥c,∠1=∠2,那么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b∥c.
[易错提醒:对同位角的概念理解不准确]
7.上图中与∠1是同位角的角有4个.
A基础过关
8.如图,若∠1=70°,要使a∥b,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D)
A.∠2=110°
B.∠3=110°
C.∠4=105°
D.∠5=110°
9.(安顺平坝区月考)如图,要根据“同位角相等”直接判定AB∥DF,下列给出的条件中,正确的是(D)
A.∠1=∠A
B.∠A+∠2=180°
C.∠1=∠4
D.∠A=∠3
10.(教材P42图2-18改编)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当∠2=50°时,a∥b.
12.如图,P,Q分别是直线EF外的两点.
(1)过点P画直线AB∥EF,过点Q画直线CD∥EF;
(2)直线AB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解:(1)如图所示,AB,CD即为所求;
(2)直线AB与CD互相平行,理由: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B能力提升
13.如图,点C在BE上,∠B=50°,CD平分∠ACE.要使AB∥CD,则∠ACB的度数为80 °.
14.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 AE与B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解:AC∥BD,AE∥BF.理由如下:
因为∠1=35 °,∠2=35 °,
所以∠1=∠2(等量代换).
所以AC∥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又因为AC⊥AE,所以∠EAC=90 °.
所以∠EAB=∠EAC+∠1=125 °(等式的性质).
同理可得∠FBN=∠FBD+∠2=125 °,
所以∠EAB=∠FBN.
所以A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素养升华
15.(教材P41图2-16改编)如图,a,b,c三根木棒钉在一起,∠1=70°,∠2=100°,现将木棒a,b同时顺时针旋转一周,速度分别为17°/s和2°/s,则多少秒时木棒a,b平行?
解:设t s后木棒a,b平行,依题意有100 °-17 °t=70 °-2 °t,
解得t=2.
或100 °-(17 °t-180 °)=70 °-2 °t,解得t=14.
当a停止运动时,b还在转动,也就是a回到原位置后,b还在转动,
若a∥b,则70 °-(2 °t-180 °)=100 °或70 °-(2 °t-360 °)=100 °,
解得t=75或165.
故2 s或14 s或75 s或165 s时木棒a,b平行.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1课时 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 ,这样的角叫作 .
自测1 下列图形中,∠1与∠2是同位角的是( )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 .
自测2 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60°,当∠2= 时,a∥b.
3.过直线外一点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自测3 已知直线AB,过直线外一点O,可以作 条与AB平行的直线.
1.如图标注的各角中,属于同位角的是( )
A.∠1与∠2
B.∠3与∠4
C.∠2与∠4
D.∠1与∠4
2.如图,和∠A是同位角的有 .
3.如图,∠1=∠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D∥BC
B.AB∥CD
C.AD∥EF
D.EF∥BC
4.(教材P43T2改编)如图,直线AB,CD分别与直线EF相交于点E,F,∠1=105°,当∠2= 时,AB∥CD.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④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⑤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平行与垂直.
A.0个
B.1个
C.2个
D.4个
6.如图,直线a∥c,∠1=∠2,那么直线b,c的位置关系是 .
[易错提醒:对同位角的概念理解不准确]
7.上图中与∠1是同位角的角有 个.
A基础过关
8.如图,若∠1=70°,要使a∥b,则需具备的另一个条件是( )
A.∠2=110°
B.∠3=110°
C.∠4=105°
D.∠5=110°
9.(安顺平坝区月考)如图,要根据“同位角相等”直接判定AB∥DF,下列给出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
A.∠1=∠A
B.∠A+∠2=180°
C.∠1=∠4
D.∠A=∠3
10.(教材P42图2-18改编)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
11.如图,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当∠2= 时,a∥b.
12.如图,P,Q分别是直线EF外的两点.
(1)过点P画直线AB∥EF,过点Q画直线CD∥EF;
(2)直线AB与C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B能力提升
13.如图,点C在BE上,∠B=50°,CD平分∠ACE.要使AB∥CD,则∠ACB的度数为 .
14.如图,已知AC⊥AE,BD⊥BF,∠1=35°,∠2=35°,AC与BD平行吗 AE与BF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C素养升华
15.(教材P41图2-16改编)如图,a,b,c三根木棒钉在一起,∠1=70°,∠2=100°,现将木棒a,b同时顺时针旋转一周,速度分别为17°/s和2°/s,则多少秒时木棒a,b平行?第2课时 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都在直线的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 ,则这样的一对角叫作内错角;如果两个角在两条直线内侧,在第三条直线同侧,则这两个角叫作 .
自测1 如图1,∠2的内错角是 ,∠2同旁内角是 .
2.内错角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两直线平行.
自测2 如图2,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1=40°,则当∠2= 时,a∥b;若∠3=135°,则当∠2= 时,a∥b.
1.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内错角是( )
A.∠2
B.∠3
C.∠4
D.∠5
2.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 )
A.∠2
B.∠3
C.∠4
D.∠5
3.如图,已知∠1=∠2,则( )
A.∠3=∠4
B.AB∥CD
C.AD∥BC
D.以上结论都正确
4.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CE的条件是( )
A.∠A=∠ACE
B.∠B=∠ECD
C.∠B=∠ACE
D.∠B+∠BCE=180°
5.如图,如果∠1=60°,∠2=120°,∠D=60°,那么AB与CD平行吗?BC与DE呢?
[易错提醒:注意判定条件所对应的平行线]
6.如图,已知下列条件:①∠1=∠2;②∠3+∠5=180°;③∠1+∠3=180°;④∠2=∠5.其中可以推出a∥b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A基础过关
7.(黔东南州校级期中)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AD∥BC
B.因为∠2=∠3,所以AB∥CD
C.因为∠BAD+∠D=180°,所以AB∥CD
D.因为∠D+∠3+∠4=180°,所以AB∥CD
8.如图,点E在直线AB上,EC平分∠AED,∠DEB=100°,如果要使AB∥CD,那么∠C的度数为( )
A.30°
B.40°
C.50°
D.60°
9.工人师傅对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进行加工,把材料弯成了一个40°的角,然后准备在A处第二次加工拐弯,要保证弯过来的部分与BC保持平行,则第二次弯的角度应是 .
10.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的点C,利用尺规作图过点C作直线DE,使DE∥AB.
B能力提升
11.如图,若∠3=∠4,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1=∠2
B.∠1=∠3且∠2=∠4
C.∠1+∠3=90°且∠2+∠4=90°
D.∠1+∠2=90°
12.如图,将一副三角尺的两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其中∠A=30°,∠D=45°,若绕顶点C转动三角尺DCE,则当∠BCD= 时,DE∥AB.
13.如图,点P在CD上,已知∠BAP+∠APD=180°,∠1=∠2,请填写AE∥PF的理由.
解:因为∠BAP+∠APD=180°( ),
∠APC+∠APD=180°( ),
所以∠BAP=∠APC( ).
又因为∠1=∠2( ),
所以∠BAP-∠1=∠APC-∠2( ),
即∠EAP=∠APF.
所以AE∥PF( ).
C素养升华
14.如图,已知∠ABD和∠BD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BE交CD于点P,∠1+∠2=90°.
(1)AB与CD是否平行?为什么?
(2)试探究∠2与∠3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第2课时 利用内错角、同旁内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两个角都在直线的内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异侧,则这样的一对角叫作内错角;如果两个角在两条直线内侧,在第三条直线同侧,则这两个角叫作同旁内角.
自测1 如图1,∠2的内错角是∠3,∠2同旁内角是∠4.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自测2 如图2,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1=40°,则当∠2=40 °时,a∥b;若∠3=135°,则当∠2=45 °时,a∥b.
1.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内错角是(B)
A.∠2
B.∠3
C.∠4
D.∠5
2.如图,与∠1是同旁内角的是(D)
A.∠2
B.∠3
C.∠4
D.∠5
3.如图,已知∠1=∠2,则(B)
A.∠3=∠4
B.AB∥CD
C.AD∥BC
D.以上结论都正确
4.如图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CE的条件是(C)
A.∠A=∠ACE
B.∠B=∠ECD
C.∠B=∠ACE
D.∠B+∠BCE=180°
5.如图,如果∠1=60°,∠2=120°,∠D=60°,那么AB与CD平行吗?BC与DE呢?
解:AB∥CD,BC∥DE.
理由如下:
因为∠1=60 °,∠ABC=∠1,
所以∠ABC=60 °.
又因为∠2=120 °,
所以∠ABC+∠2=180 °.
所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又因为∠2+∠BCD=180 °,
所以∠BCD=60 °.
因为∠D=60 °,
所以∠BCD=∠D.
所以BC∥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易错提醒:注意判定条件所对应的平行线]
6.如图,已知下列条件:①∠1=∠2;②∠3+∠5=180°;③∠1+∠3=180°;④∠2=∠5.其中可以推出a∥b的是③④(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A基础过关
7.(黔东南州校级期中)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C)
A.因为∠1=∠4,所以AD∥BC
B.因为∠2=∠3,所以AB∥CD
C.因为∠BAD+∠D=180°,所以AB∥CD
D.因为∠D+∠3+∠4=180°,所以AB∥CD
8.如图,点E在直线AB上,EC平分∠AED,∠DEB=100°,如果要使AB∥CD,那么∠C的度数为(B)
A.30°
B.40°
C.50°
D.60°
9.工人师傅对一个如图所示的零件进行加工,把材料弯成了一个40°的角,然后准备在A处第二次加工拐弯,要保证弯过来的部分与BC保持平行,则第二次弯的角度应是40 °或140 °.
10.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外的点C,利用尺规作图过点C作直线DE,使DE∥AB.
B能力提升
11.如图,若∠3=∠4,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D)
A.∠1=∠2
B.∠1=∠3且∠2=∠4
C.∠1+∠3=90°且∠2+∠4=90°
D.∠1+∠2=90°
12.如图,将一副三角尺的两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其中∠A=30°,∠D=45°,若绕顶点C转动三角尺DCE,则当∠BCD=105 °或75 °时,DE∥AB.
13.如图,点P在CD上,已知∠BAP+∠APD=180°,∠1=∠2,请填写AE∥PF的理由.
解:因为∠BAP+∠APD=180°(已知),
∠APC+∠APD=180°(平角定义),
所以∠BAP=∠APC(等量代换).
又因为∠1=∠2(已知),
所以∠BAP-∠1=∠APC-∠2(等式的性质),
即∠EAP=∠APF.
所以AE∥P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素养升华
14.如图,已知∠ABD和∠BD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E,BE交CD于点P,∠1+∠2=90°.
(1)AB与CD是否平行?为什么?
(2)试探究∠2与∠3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AB∥CD.理由如下:
因为BE,DE分别平分∠ABD,∠BDC,
所以∠1=∠ABD,∠2=∠BDC.
因为∠1+∠2=90 °,
所以∠ABD+∠BDC=180 °.
所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2+∠3=90 °,理由如下:
因为DE平分∠BDC,所以∠2=∠EDP.
因为∠1+∠2=90 °,所以∠BED=90 °.
所以BE⊥DE.所以∠PED=90 °.
所以∠3+∠EDP=90 °.
又因为∠2=∠EDP,所以∠2+∠3=90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