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14 故宫博物院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知识 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
重点 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法 引导 点拨 探究 教具 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检查词语,组织默写,点评作业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问本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本节。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5~8段,思考: 第六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 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词语默写,明确本文的写作顺序。明确任务朗读课文5-8段。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二 限时完成 ,引导明确:两个“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问题导读: 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引导明确: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明确:两个“立足点”,个别回答,说说其写作的顺序,思考探究本段的写作重点。当堂交流。 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三 组织学生自由探究: 问题 1 皇帝宝座的安排有何讲究? 2 介绍太和殿为什么多次写龙 组织当堂交流。引导共同明确: 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
原因: 一 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 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 二 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 。 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明确问题,自由探究个别发言,其余补充,共同明确太和殿在建筑上的代表性、龙在古代帝王心中的地位。 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四 当堂练习:55页阅读二中17-20题。组织当堂明确说明文中的顺序及常用的说明方法。 当堂练习,个别作答。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五 课堂小结:说明文中详略的安排。布置作业:55页轻巧夺冠12-16题。 明确课文的重点,写作的特点。明确作业。
板书设计 14 故宫博物院 5-8段:两个“立足点”--方台--顺序: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 - --雕金盘龙--顺序:向下、向周围写。 - 6段: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太和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和龙--突出皇权。
常用的说明方法--八种。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14 故宫博物院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情感态度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
重点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难点 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教法 引导 点拨 合作探究 教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课前准备: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预习14课。 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能力,激发阅读的兴趣。
一 点评作业完成,从学生收集情况交流导入本节,书课题,展示补充相关的图片。明确故宫与苏州园林的在色彩上的不同点。 明确作业完成,展示相关的图片与资料,初步说说对于故宫的印象。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 组织学生朗读本课中生词,读准字音。播放课文朗读,组织听读课文,划出文中介绍的主要建筑。个别指导。 明确要求,朗读文后生词,听读课文,划出重点词语。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三 组织学生交流划出的建筑物,引导明确所在的方位。个别指导。播放相关的资料展示,明确课文中介绍的顺序。完成课后一题中的图。 交流划出的建筑物,明确所在的方位。观看相关的资料展示,明确课文中介绍的顺序。完成课后一题中的图,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提问:本文采用了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说明顺序?
点评发言,明确: 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明确问题,个别回答,共同明确空间顺序。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五 引导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板书 关键词。 明确课文的层次,共同概括各层次的意思。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六 课堂小结:本节的主要内容,布置课下练习本课中生词, 作业:轻巧夺冠54页1、2、3题。 明确本节内容及课下作业。
板书设计 14 故宫博物院 层次: ( 空间顺序) 总(1、2 ): 概括其位置、历史、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 分(3~15)一层:“前三殿”。 - (4)殿前建筑→(5~8)太和殿 - →(9)中和殿→(10)保和殿。 - 二层:“后三宫”(12-14):分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 三层: 御花园(15)。 总( 16 ) 总体概括,强调其艺术特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