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奇妙的克隆 表格式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4.17奇妙的克隆 表格式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2 12:15:49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17 奇妙的克隆 第 二 节
教学目标 知识 掌握科普说明文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的特点。 弄懂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及奥秘。
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 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重点 弄懂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及奥秘,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难点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
教法 引导 探究 点评 练习 教具 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情况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织学生上前面板书本课中词语,其余默写。点评,点评作业中关于克隆的认识,导入本节。 布置学生阅读第三个部分, 问题导读: 1 克隆绵羊多利的创造过程是怎样的? 2 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用时 6分钟) 个别板书,共同默写本课中词语。明确要求,自读课文第三个部分。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二 引导找出文中的语句,组织复述其克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过程,点评学生的概括与自由发言。 导入问题 3 课文在介绍动物克隆的成就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引导学生将第二、三部分结合起来概括其说明的顺序。 (用时 15分钟) 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复述,其余补充,明确其反映的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 组织阅读第四部分,引导说说克隆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造福人类的表现有哪些, 点评 发言。 进行延伸阅读轻巧中73页《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一文, 组织话题讨论: 你赞成克隆人技术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当堂写出自己的想法,并当堂发言,其余同学自由发言,组织学进行评价,点拨。 (用时 15分钟) 阅读文段,进行归纳,个别发言,其余补充。阅读文段,选择自己的话题,思考写下自己的观点,当堂发言,点评。 增加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四 课堂小结: 克隆知识知多少?点评学生的发言 布置课下小作文: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
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说说你的感受。
(字数不限) 说说自己的收获,其它同学补充。明确课下作业。 增加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17 奇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 的 克 隆 一 动物克隆的成就:鱼类→两栖类→哺乳类(鼠、绵羊) - 说明顺序:由低级到高级、研究的深入。 二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表现: 讨论:克隆人技术 - A 赞成 ? B 反对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17 奇妙的克隆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 积累相关的词语,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 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重点 梳理课文介绍的内容及介绍的重点,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难点 什么是克隆,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教法 引导 探究 点评 教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点评上节的作业 ,导出问题: “有一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学专家要到我们学校来做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希望了解哪些与克隆有关的知识?”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引导板书发言的重点。 组织学生跳读课文,抓住文章的小标题,看看课文到底介绍了哪些与克隆有关的内容 。 (用时 5分钟) 自由发言,明确目标,跳读课文,归纳课文的重点内容。 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二 组织学生说说各标题及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决的问题,引导板书关键词。 组织学生自读第一部分, 找出语句来说明 1 克隆是什么? 2 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下定义、举例子、引用) 点评学生发言,引导明确说明顺序 (从生物现象写起、从词源上追溯原意, 紧承前文 从植物“克隆”写到动物的“克隆”。又以猴毛变猴来作结)点拨引用文学作品的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用时 10分钟) 个别回答,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朗读并解释,其余补充。自由发言。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三 组织学生阅读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前后。 引导说说 1 实验对象有哪些?(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 2 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 3 这部分中采取的说明方法(列数字 、举例子)听取发言,共同明确这部分的顺序--时间顺序。 (用时 15分钟) 阅读第二部分,说说自己的理解,共同明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感悟高新科技的神奇和科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 材料补充:世界克隆史,组织学生阅读。
引导当堂练习:72页,1-4题。 点评学生的练习。(用时 8分钟) 明确要求,个别答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巩固 能力。
五 进行课堂小结:本节的内容。布置课下作业:轻巧1、2、3题。结合课文谈谈对于克隆的认识。 明确课下作业。
板书设计 17 奇 妙 的 克 隆 报告:1 什么是克隆 --下定义、举例子、引用(作用--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2 怎么进行克隆。
3 克隆有什么意义。 (二)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1 实验对象--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 - 2 说明方法(列数字 、举例子) - 3 顺序--时间顺序。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