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18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之 恐龙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 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重点 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难点 理解课文 中说明的事理,梳理说明的顺序。
教法 引导 朗读 点拨 教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布置学生课前查找相关的资料。 课下查找 1 “大陆漂移假说”; 2 板块构造学说 培养学生的阅读查找信息的能力,激发探究的意识。
一 从恐龙的灭绝话题中导入本节。展示相关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片,组织学生观看,欣赏,提出话题: 南极为何发现了恐龙的化石? 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明确: 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2-14段。 (用时 8 分钟) 说说相关的话题,观看图片,明确话题,自读课文,找出本段中的关键语句,明确要求,自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激发探究的意识。
二 话题导读: 这些段落中谈到了哪些话题? 引导明确: 1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 点评发言,引导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说明话题1 由何而知。 结合学生查找的结果说说 “大陆漂移假说”与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 (用时 15 分钟) 明确话题,自主找出,个别发言,其余补充。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与表达能力。
三 总结文中的科学知识,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明确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证明的科学观点--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组织学生阅读第15段,明确本段所做的总结。 (用时 8分钟) 说说文中介绍的科学知识,共同明确,朗读第15段,说说其中证明的道理。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四 组织学生回读全文,思考全文的说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序。点拨明确: 引出说明内容→阐述→总结 总说-分说-总说的逻辑顺序。 (用时 5分钟) 回读全文,思考说明顺序,个别发言,共同总结明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五 点拨文中的说明方法:以2-14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中重点语段为例,引导明确 : 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引导思考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点拨明确:生动形象的说明 “板块构造”理论。(用时 5分钟) 结合文中语句明确说明的方法,个别发言,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并说明使用的说明方法。其余点评。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六 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说说学习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收获,点评明确课下作业: 1 预习第二篇; 2 练习两文中出现的生词。 3 轻巧中基础题1-4题。 (用时 5分钟) 说说学习本文的收获,明确课下作业。
板书设计 18 恐龙无处不在 -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 1 段 :用科学观点引出说明内容。 总说
2~14段:阐述说明内容--发现推究原因。 分说
1 5 段: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总说
说明方法: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18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之 被压扁的沙子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 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重点 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难点 理解课文 中说明的事理,梳理说明的顺序。
教法 引导 朗读 探究 点拨 教具 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点评学生的作业,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话题: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 组织说说,点评导入本节。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第1至第4段),找出文中针对其灭绝的两种不同的观点。 引导明确: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用时 5分钟) 明确话题,自由发言,共同明确本节的主要 内容,自读课文,个别说明,共同明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组织学生继续自读课文第5、6自然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确研究此问题的目的-- 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 组织学生自读第7至第10自然段,找出中心话题--“斯石英”,说说其特点。点评明确。 (用时8分钟) 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说说其中的问题,其余补充,共同明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三 组织自读第11至第13段,找出“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石英”的形成过程、及出现的地点,引导明确这一切说明的问题--撞击产生斯石英;事实证明,火山喷发不会产生斯石英,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点拨学生的疑问。 (用时8分钟) 自读课文明确课文这部分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明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
四 点拨上面斯石英的研究对于哪种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有利? 组织阅读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引导明确: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 F 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用时8分钟) 思考说说自己的理解,明确目标,自主读文,个别说说自己的想法,共同明确。 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五 引导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科学发现→观点产生→科学研究发现→印证观点。 这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点拨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用时8分钟) 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及常用的说明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
六 小结:比较两文同样提到了恐龙,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说明的问题。 组织学生说说学习这类知识的必要性--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布置课下作业: 75-76页6-10题。 比较阅读,明确各自说明的问题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 2篇 :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明确必要性及课下作业。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18 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压扁的沙子 - 说明顺序 :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 1--4段:两种观点--“撞击说”和“火山说”。 科学发现 5--6段:研究的目的--学术问题、存亡问题。 →观点产生 7- 10段:中心话题--“斯石英”。 11-13段:撞击产生斯石英; →科学研究发现 14-最后:研究证明“撞击说” →印证观点。 - 说明的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