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26 三峡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知识 分析文中景物的特点,掌握本文写景的特点。
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 体味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1 梳理三、四两段的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 2 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 ,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难点 体味本文写景的特点,诵读全文。
教法 引导 探究 归纳 点评 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点评作业,组织当堂默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前两段,收齐。 进入第三段的学习。组织齐读课文,点拨本段中重点词语。 进行质疑与解答,当堂诵读与检查。 板书本段中重点词: 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 清荣峻茂 (用时 15分钟) 学生齐读第3段,想像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培养阅读梳理能力与当堂诵读能力。体味春冬景物的优美。
二 组织学习第4段写三峡 ( http: / / www.21cnjy.com )秋景。 齐读与个别朗读结合,布置限时找出本段中写到的景物,点评板书---林,涧,猿鸣。 引导用文中语句来说说各自的相关语句及含义,点拨课下注释中重点词语。探究引用的语句及作用。引导明确:生动地体现了猿声的凄凉 (用时 10分钟) 齐读与个别朗读,找出景物,朗读相关语句,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其余点评,共同明确秋景的特点:凄凉、肃杀。 培养阅读梳理能力与当堂诵读能力。体味秋景的凄美。
三 点评学生对于景色的想象作文,选读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优秀之作。 组织品味写景的妙处。 点拨明确: 1.正面写山“连”的特点,侧面烘托山“高”。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的特点。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既从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用时 10分钟) 选读作文,说说其中的优点。品味文中的语言,自由发言,共同明确文章写景的方法--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俯察与仰观相结合。 学培养阅读品味能力 体味写景的方式及作用。
四 组织学生自由诵读本文,小组间互相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 课堂延伸:课后练习题,引导明确表达方式的不同。 布置课下作业: 1 诵读全文,进行课下默写。 2 轻巧中阅读题。 3 抄写本课课下重点词语及解释。 明确目标,自由诵读。明确课下作业。 培养学生当堂诵读的习惯。
板书设计 26 三峡 写景:三段:春冬 素湍绿潭 悬泉瀑布 清荣峻茂 - 四段: 秋峡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写景的方法---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 俯察与仰观相结合。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26 三峡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 掌握文中的词语, 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能力 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 体味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前两段的内容。
难点 梳理文章前两段的内容,当堂诵读。
教法 引导 诵读 归纳 点评 教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导语: 电视里不断报道三峡移民乔迁新居的消息,当你为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时,你可曾想追溯三峡的过去,一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呢? 导入本节,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明确本文的出处及作者相关内容,重点明确《水经注疏》的常识。 (用时 5分钟) 观看图片,明确相关的常识。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 播放朗读,组织学生初读课文,注意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停顿,初步理解文句。 逐段进行,点拨学生的朗读,结合课下注释明确各段中生词,组织个读与齐读各段,限时进行各段主要描写对象的概括 。点评发言,板书关键词(山、夏水、春冬之水、秋水)。 (用时 15分钟) 明确要求,进行自读,个读与齐读各段,个别回答,共同明确描写的对象。 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激发探究的兴趣。
三 展示幻灯明确本课中的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字(阙、转)、古今异义词(襄、良)及注释, 组织自读,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逐段进行,引导明确第一二段中重点词语,结合课下注释指导学生的翻译,点拨第一、二两段中景物的特点: 1段:山的峰峦重迭,雄峻险拔; 2 段:夏水:江流湍急 。 结合进行两段的再读与诵读。 当堂进行检查与齐诵。 (用时 18分钟) 明确本课中的通假字及重点词,个别翻译前两段,共同明确,个诵与齐诵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体味三峡景色之美。
四 课堂小结: 整体感知课文描写的顺序(由总写山到分写不同季节的水。) 布置课下作业: 完成轻巧中基础题1-3题。 想象: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字数不少于100字。 诵读默写前两段。 明确本文中的描写顺序。明确课下作业。
板书设计 26 三峡 1 段:总写 山峰峦重迭,雄峻险拔; 2 段:分写 夏水:江流湍急 ; 3 段:分写 春冬之水; 4 段:分写 秋水 通 假 字 1 阙 通 , ; 2 转 通 。 古今异义词 1 襄 2 良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