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背影 表格式教案(共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7背影 表格式教案(共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2 12:47:15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7 背影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 了解写作背景,掌握文中重点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 培养学生梳理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 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 掌握文中重点生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难点 梳理课文的写作顺序与文章中记述的事件。
教法 引导 朗读 探究 复述 教具 多 媒 体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用孟郊的《游子吟》带学生走进亲情的世界,由感受母爱到谈论父爱,导入本节,组织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展示的幻灯来了解作者。 朗诵《游子吟》,走进亲情的世界,说说母爱的表现,谈论父爱的形势,结合资料明确作者。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二 播放朗读,布置学生听读课文,划出文中生词,个别指导。结合展示明确课文中生词,组织齐读积累。 听读课文,划出文中生词,共同朗读,积累。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三 组织朗读课文一段,找出本段中关键语句“我最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点拨其在结构中的作用--领起下文。板书 关键词语。 朗读课文一段,明确其中关键语句及作用,共同概括本段。 培养学生的阅读 梳理能力。
四 布置学生朗读课文(2—7) 合作阅读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内容的复述。个别指导。当堂进行复述,点评发言,引导明确:1“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2 父子离别的地点、时间。进而引导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倒叙。 朗读课文(2—6) 合作阅读进行内容的复述。当堂进行,小组补充,共同明确见面的背影、时间、地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梳理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五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限时完成,组织学生朗读这些语句,说说感动之处。点拨学生的发言。 明确要求,自主朗读,划出语句,当堂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阅读感知 能力,体味文中浓浓的亲情。
六 课堂小结:本节的主要目标,进行当堂练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轻巧中的基础题1-5题。 布置课下作业: 写一个亲人让自己感动的瞬间, 字数约100字。 轻巧中1、2、5题。 当堂练习,明确课下作业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
板书设计 7 背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影 一 朱自清,字 , 现代 、 、 、 。
主要作品 。 二 第一部分(1 ) 开篇点题,点出背影
- 第二部分(2—6)回忆往事--浦口依依惜别
- 第三部分(7 ) 别后思念
三 见面的背景-- 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惨淡、父子离别。 四 写作顺序--倒叙。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7 背影 第三节
教学目标 知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物来表情达意的写法。
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作文能力。
情感态度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 探究细节描写对于表达中心、表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作用;
难点 如何选取典型材料来表情达意。
教法 引导 探究 练习 点评 教具 无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组织学生回忆文中几次写背影之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引导找出各自的位置,明确其详写之处,组织学生探究作者选用背影来表情达意的好处。当堂发言,点评。 回忆文中几次写背影之处,明确其详写(虚写、实写)之处,自由发言。 体会文章选 取典型事例来表情达意的写法。
二 引导归纳文章中写流泪之处,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品味,归纳文中的“我”的心路历程,引导明确:“我”奔丧时的痛苦、绝望--到南京后的不谙世事--车站上暗笑父亲迂腐--看父亲买橘子时的感动、后悔--北来后的思念与牵挂、愧疚。 找出文中几次流泪之处,结合课文说说各次流泪的原因,共同归纳作者的心路历程。 体会文章中贯穿全文的感情变化,体会子女对于父爱的理解。
三 点拨文章的写法--渲染、铺陈的写法,选择典型形象的写法,倒叙的写法,引导自由诵读全文。 明确文章的写法。自由诵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与当堂诵读能力。
四 话题讨论: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孩子吗?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说自己的看法。动笔写出当堂交流。点评发言,引导交流亲身经历的故事。 明确话题,当堂交流,限时完成写作,交流看法与事例。 将课文与学生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来理解父母的爱,教育学生要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五 课堂小结: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无微不至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他们忙里忙外,思前虑后,图的是什么呢?他们什么也不图,只求儿女平平安安。布置课下作文,写一写对于父母的爱由不理解到理解的小故事,采用倒叙的手法。字数约500字。 明确父母之爱无处在,明确课下作文及要求。 教育学生要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板书设计 7 背 影 一 写背影: 第一次:点题的背影; 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详写) 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虚写) 二 流泪:1 奔丧时的痛苦、绝望--2买橘时的感动、后悔 --3 离别时的难舍难分--4 北来后的思念与牵挂、愧疚。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7 背影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行为描写。
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
情感态度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重点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难点 分析文中买橘子一情节,体会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的“背影”的。
教法 引导 探究 归纳 点评 教具 多 媒 体 视频朗读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提问本文中涉及的常识,检查词语默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导入本节。 组织朗读文章前1-3段,引导明确课文中铺垫。 (文章开头从徐州、扬州、南京写来,时间由远而近,四次重复祖母的亡故和父亲丢职而造成经济上的亏空,气氛越来越浓), 点拨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25年10月,当时“我”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我”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我”为走投无路而绝望。)
点出“我”对父亲的同情和父亲对“我”的宽慰。 明确本节中词语及常识,明确任务进行个别朗读,找出文中所写的悲凉的气氛。 培养学生的阅读积累习惯。体会文中渲染的悲凉气氛。
二 布置播放朗读布置学生边听边划出文中表现父亲对于儿子关心的语句,个别指导。 明确目标进行听读,划出重点语句。 培养学生的阅读学归纳能力。
三 组织学生分析课文的4-6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 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语句,点拨文中父亲的“不放心”、“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嘱我路上要小心”、“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语句中包含的父爱,归纳父亲的心路历程: 不送与送--上车后将诸事安排停当, 还想跟儿子多待一会儿--老境的凄凉、颓唐与对儿子、孙子的惦记。 朗读相关语句, 归纳其中体现的父亲对于儿子的关爱。梳理父亲的心路历程。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体会父亲的爱子情切。
四 引导重点朗读父亲买橘子一段。找出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父亲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点评发言,引导明确 --肖像、动作, 组织细细品味这些语句,归纳父亲 --动作的艰难、不辞辛苦。 点拨“我”对于父亲的暗笑,前文中渲染的家境,引导明确“我”的流泪中包含的内容 --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 播放视频朗读,组织品味文中父子情深,诵读本段。 朗读父亲买橘子一段。 找出对于父亲的描写采用的描写手法,个别发言,共同明确 肖像、动作描写。读读“我”的流泪,自由发言,说说其中包含的内容。当堂诵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体会父子间深沉的亲情。
五 课堂小结: 对于人物刻画的方法及独特的视角,点评学生的作文,进行优秀作文选读。布置课下作业:修改写亲情的作文片断。轻巧中阅读题。 明确课文的写作手法,选读作文,明确课下要求。 提高作文水平。
板书设计 7 背 影 ( http: / / www.21cnjy.com ) 1 段: 点题,引出背影; 2-3段: 父亲的卸职和奔丧。(渲染的悲凉气氛)
4-6段:父亲送我过江进站上车、父亲给我买橘子。
对父亲的描写--肖像、动作--动作的艰难、不辞辛苦。- 父子 - “我”的流泪--被父亲的感动 - 情深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