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3 09:5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思想,自由的精灵。
——莎士比亚
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
——法朗士
分析显而易见的事情需要非凡的思想。

——怀特黑德
看一看:图中是什么?猜一猜:1+1=?少年读诗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诗如台上观月
老年读诗如庭中赏月想一想:
同样是读诗,感受何以不同呢? 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的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打赌 一个银行老板和一个文人打赌——“如果文人能够连续15年深居在一间屋子里,整天看书,闭门不出,不接待来客,老板就愿意输给他一笔巨款。”文人同意了,于是,日复一日,春去冬来,天天坐在屋里读书,哲学、文学、历史、科学、传记、逻辑……什么书都读,15年期限很快就要满了,银行老板担心破产,顿起杀机。他在一个深夜潜入小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美]罗迦·费·因格 扫清拦路虎: dì
根深 蒂 固

孜孜不倦
qiè
锲而不舍

汲取

不言而喻

héng
持之以恒


思考:“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尽量用课文中的话回答。)因为:
1、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情况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变化。
3、如果认为答案是唯一的,找到答案就会止步不前。头脑风暴创造力只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思考:“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用课文中的话回答。)1、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思考:“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讨论:
做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
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
——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请你联想它的作用和局限,将下文写下去,联想得越多越好。
金钱能买床铺,不能买甜蜜的梦;能买书,不能买记忆;金钱能___,不能____;……练一练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最后一课
一位哲学家带着他的一群学生漫游世界,十年间,他们游历了许多国家,拜访了许多有学问的人,现在他们回来了,个个都满腹经纶。在进城之前,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说:“十年游历,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士,现在学业要结束了,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答:“旷野里长着野草。”哲学家说:“对,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该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他们都没有想到,一心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只要用铲子铲掉就够
了。”哲学家摇摇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哲学
家微微笑了一下,示意下一位。
第三位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他说:“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哲学家站了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以后,按照各自的方法除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再来相聚。”
一年后,他们都来了,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不再是杂草丛生,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围着谷地坐下,等待哲学家的到来,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几十年后,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 ;同样,要想让灵魂净洁,惟一的方法就是 去占领它。种上庄稼用美德1.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的两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每处4个字以内)
2.对哲学家“如何除掉这些杂草”的提问,为什么弟子们的回答都不正确?
3.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该怎样正确地回答哲学家“如何正确地除掉杂草”的问题?
无论是从表面上除去杂草,还是连根挖出杂萆,都只是暂时性的,而不能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要彻底永久地除掉这些杂草,就要把它改变成良田,种上庄稼。4.文中说原来相聚的地方已变成了一片庄稼地。它是怎样“变成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的?
5.一年后,哲学家为什么始终没有来赴约?
6.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准确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
是哲学家用一年时间把荒地开垦成农田种上的谷子。因为哲学家把旷野改造成农田,已用行动和事实给学生们作了回答,所以他不必再赴约作口头回答了。要除掉头脑中错误的、肮脏的思想,只有用正确的、美善的思想去武装。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从他身边经过的人都装着没看见似的走开了。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他又碰到那诗人,很奇怪地问:“你给我写了什么?”那诗人笑笑,念那牌子上他所写的句子:
你们猜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春天就要来了,可我不能见到它。” 寄语: 爱因斯坦说:“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相信大家能做一个21世纪富有创造性思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