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诗经》两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24《诗经》两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3 19: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诗经》两首关雎蒹葭《诗经》介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诗经”六艺”风: “风土之音曰风”,是各国的土乐民歌.
雅: “朝庭之音曰雅”,是朝庭里的乐歌,分 “大雅”和 “小雅”.
颂: “宗庙之音曰颂”,是宗庙演唱的祭歌,有 “周颂” “鲁颂” “商颂”.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即陈述铺叙.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言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进入新课:
辨析字词读音雎鸠 窈窕 淑
好逑 参差 荇
寤寐 芼(jū jiū)(yáo tiáo) (hǎo qiú)(cén cí)(shū)(xìng)(wù mèi)(mào)3:请全班同学朗诵课文关 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 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lè 之。jūjiūyǎotiǎoxìngwùmèi
雎鸠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荇菜 关 雎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逑:配偶。 第一行以起兴手法开篇,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由此奠定了全篇的抒情中心。
起兴:就是触景生情,因事寄兴。
此处,写鸠鸟鸣叫,既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气氛。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 第二章:诗歌以眼前景物为比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第四、五章是描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叁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
辗转反侧。流:寻求,择取。寤:睡醒。寐:入睡。 思服:思念。 第二行:诗歌以眼前景物为比喻,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挑选、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淑女难以追求,以及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行:通过对君子求之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致描写,极其逼真地表现 了这位君子对心目中恋人的痴情和执着。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友:亲近。乐:使快乐。芼:择取。 第四、五行是虚写这位君子在想象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诗歌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这位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异常。
诗歌通过对这种幻想的烘托渲染,将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受挫
幻想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结构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引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第三章(最后八句)愿望: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表达了希望与姑娘成婚的美好愿望。 小结中心: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二、韵律和谐:
1、 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写作特色:
音乐性强蒹 葭蒹葭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宛 在 水 中 央 。
蒹 葭 萋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主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
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
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Jiān JiāSù huí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jīchí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接的地方
跻:登,上升
坻:水中小洲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sìzh?采采:茂盛,众多
未 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涘:水边
右:弯曲
沚:水中沙滩
《蒹葭》译文: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化做白霜。
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
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闪着银光。
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在水中高地上。
变幻不定的芦苇莽莽苍苍,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
我所怀念的人啊,她就在水的那边。
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迂回曲折,道路漫长。
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宛如在水中小洲上。《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写景: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越深。《蒹葭》的
艺术特色: 1、重章叠句。三章只是通过一字
之易,一韵之转,表现了反复咏唱
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谈谈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兴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比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