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知识整理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十二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知识整理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十二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1-21 15: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十二课时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考点知识清单
考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物质基础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即    、    、
    、    、     、    等。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    。
水蒸气
氢气
氨气
甲烷
二氧化碳
硫化氢
氧气
2.米勒实验(如图)
(1)①模拟的是紫    ;
②模拟    ;
③模拟      ;
④内液体含有     。
(2)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说明,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
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
闪电
降雨
原始海洋
氨基酸
有机物
3.生命起源的过程
(1)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    、紫外线以及     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形成了降雨,这些有机物最终汇集到      中,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      。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      。所以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
(2)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说明有机物能从      形成并被带到地球(宇生说)。
高温
雷电
有机物
原始海洋
有机物
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地球以外
特别提示
1.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生命起源的过程并没有全部得到证实:米勒实验只合成了氨基酸,而不是合成了蛋白质。因此他的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形成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实验证明小分子有机物可以形成
        。但是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进化阶段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
3.现代地球环境不具备生命诞生的原始条件,因此不会再诞生新的原始生命。
小分子有机物
大分子有机物
考点2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    。
2.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是    。
(1)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    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出现在越来越    的地层中。
(2)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与     动物有相似之处,又与     有相似之处。推测鸟类是由古代    动物进化而来的。
化石
比较法
古老
晚近
爬行
鸟类
爬行
(3)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马的前肢、猿的上肢和人的上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  。
(4)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    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    比较,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         ,由        ,由        。
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
纵向
横向
简单到复杂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植物的进化历程
(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两栖类
哺乳类
考点3
生物进化的原因
1.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内容
(1)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2)生存斗争
由于过度繁殖,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
繁殖
生存斗争
(3)遗传、变异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      的特性,这是生物进化的内因。
(4)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只有那些具有     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      的个体则容易被    。
遗传和变异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淘汰
2.自然选择
(1)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     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
           ,这就是自然选择。
(3)生物通过    、    和      ,不断进化。
定向
适应者生存下来
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特别提示
1.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变异,前提是过度繁殖,手段是生存斗争,结果是
     。
适者生存
2.生物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是由环境决定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是有利的变异,由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有利变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3.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外因。
4.不是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变异,而是生物本身就存在着不同的变异,环境的变化对不同的变异进行了不断选择,使得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得以生存下来,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在这个过程中,是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
实验技能闯关
实验
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图解实验
猎物
自然选择
【例】在“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实验中,某生物小组以橙色为背景色,均匀地撒上了橙、蓝、白三种颜色的曲别针各20片,2名同学为捕食者,各抓取10次,假设每个幸存者都能产生2个同样体色的后代,实验后获得了如下表数据。
背景色 纸片色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开始 数目 幸存 者数 开始 数目 幸存 者数 开始 数目 幸存
者数
橙色 橙色 20 17 51 48 144 142
蓝色 20 14 31 93 74
白色 20 9 27 15 45 23
(1)蓝色第二代的开始数目是    。分析第一代到第三代的幸存者数据,你发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说明保护色的形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如果模拟的该物种没有产生橙色变异个体,如果幸存者不能产生相同体色的后代,这一物种会    。这说明保护色的形成还与生物自身的
      有关。
(3)在实验过程中,扮演捕食者的同学在抓取“猎物”的时候要做到   转身凭借视觉不假思索地进行。抓取过程体现的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一优胜劣汰的过程就是     。生物通过      ,     不断进化。
42
与背景色颜色一致的后代越来越多,与背景色差异较
大的后代越来越少
环境对生物进行的长期
自然选择
灭绝
遗传和变异
快速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
基础达标练
考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2024·新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
C.越古老的地层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D.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D
2.(2024·河南模拟)如图所示是用以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
A.米勒实验是模拟在原始大气中进行闪电能产生有机小分子,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实验
B.装置A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含丰富的氧气
C.实验后可检验到装置B内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物质
D.该模拟实验能够说明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大气
A
3.(2024·广西模拟)原始生命诞生以来,经过漫长时间的不断进化、繁衍,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C.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B
考点2 生物进化的历程
4.(2024·宁夏)某校学生到博物馆研学,他们参观了恐龙等生物化石并听取了解说员的讲解,对生物的进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恐龙以卵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D.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低等
C
5.(2024·菏泽)如图为生物进化树中的植物进化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乙代表的植物类群分别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B.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甲→乙→原始被子植物
C.自然选择决定原始生命进化成不同种类原始植物的方向
D.从生活环境看,植物进化的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B
6.【模型构建】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三类生物,如图示这三类生物的化石在不同地层中的出现情况,则三类生物的进化关系最可能是
(  )
A.△→□→☆ B.☆→□→△
C.△→☆→□ D.☆→△→□
A
7.(2024·无锡)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证据中,属于直接证据的是(  )
A.古代生物的化石
B.形态解剖学上的证据
C.胚胎学上的证据
D.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
A
8.现在多姿多彩的生物界,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如图表示由a进化成几种古生物的进化历程及相互之间的亲缘关系(字母表示生物种类),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
A.图中最低等的生物是a
B.a只是b、d、e的共同祖先
C.b和c的亲缘关系比b和e的更远
D.c的化石一般不会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B
考点3 生物进化的原因
9.(2024·聊城)据材料记载,我国的家鸡与云南等地的野鸡(原红鸡)都是由古代原红鸡进化而来的。古代原红鸡经过祖先的长期驯化,形成了现在野性退化的家鸡,而现存的野鸡比家鸡更敏捷、更善飞。下列说法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家鸡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野鸡和家鸡的变异并不都是有利的
C.家鸡是人工选择的结果,加快了生物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演化
D.野鸡善于飞行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
10.(2024·泰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米勒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自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C.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食物、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D.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趋向产生有利变异,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D
11.(2024·临沂)“超级细菌”的诞生过程也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①示细菌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由于变异产生少数耐药菌
B.②示随着抗生素使用,耐药细菌因为有利变异而生存下来
C.①~②说明,抗生素使细菌发生了耐药性变异
D.③示随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进化出“超级细菌”
C
12.(2024·烟台)鮟鱇鱼是一种栖息在海底的鱼类,能借助第一背鳍向上延伸形成的肉状突起——“小灯笼”诱捕食物。从进化与适应角度分析,叙述不合理的是(  )
A.鮟鱇鱼的“小灯笼”与深海环境相适应
B.为了诱捕食物,鮟鱇鱼产生了“小灯笼”
C.鮟鱇鱼的“小灯笼”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鮟鱇鱼的牙齿与虎鲸的牙齿功能不同
B
13.(2024·昌平)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着狭窄的海域,但两地的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定向变异导致的
D.岛上生物不进化
A
14.逃逸是鸟类躲避天敌捕食最常用的反捕食手段。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骨连结角度固定,无法向前伸直,所以不能单足行走只能跳跃。这种蹦跳方式也使得麻雀可以较快起飞,逃离被捕食的危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状态下麻雀遇到干扰会惊飞逃逸属于先天性行为
B.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反捕食手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麻雀后肢胫骨与跗骨之间的骨连结属于不活动的骨连结
D.麻雀依靠肺和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可保证较快起飞时氧气的供应
D
15.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观点的是(  )
A.原始鸟类为适应不同环境而进化成现存的各种鸟类
B.深色桦尺蛾与浅色桦尺蛾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状况受自然选择影响
C.草原上狼与野兔的奔跑能力都越来越强,这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鲸的鳍肢和蝙蝠的翼手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基本一致,可推断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
A
16.炎热的夏季,嗡嗡乱飞的蚊子令人生厌,许多家庭都会使用蚊香、驱蚊液、灭蚊片等灭蚊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它们的灭蚊效果变得越来越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蚊香增强了蚊子的繁殖能力
B.蚊子为适应环境产生抗药性变异
C.蚊香对蚊子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
D.产生了变异的蚊子都能生存下来
C
素养提升练
1.(2024·烟台)2024年4月,古生物研究人员在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中发现了一个“变形蛋”,经研究推测“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恐龙蛋是保存在地层中的恐龙的遗体
B.恐龙蛋是研究恐龙的唯一证据
C.“‘变形蛋’可能是鸭嘴龙的蛋”是一种假设
D.恐龙蛋出现的地层比鱼类化石的古老
C
2.(2024·临沂)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米勒实验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证明了无机物能形成原始生命
C.在地质年代晚近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D.通过对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比较,推测它们可能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B
3.(2024·兰州)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大气中含有甲烷、氨、氧气和水蒸气等
B.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C.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D.脑容量的逐渐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A
4.自然界中大概有60%的高等植物表现出自交不亲和性,抑制自交、促进异交,从而使得自然界更为丰富多彩。例如多种蔷薇科果树,包括梨、苹果、李、杏、甜樱桃等,都存在自交不亲和性类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同一品种间相互授粉不能结果,必须不同品种间相互传粉才能获得应有的产量和品质
B.蔷薇科果树的自交不亲和性类型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落到梨花雌蕊柱头上的苹果花粉一定不会萌发,柱头上的梨花花粉也不一定都会萌发
D.人工辅助授粉是解决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之一
B
5.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生活环境上看,是由陆生到水生
B.“超级细菌”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越古老地层中的化石,其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D.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
B
6.大多数动物都不喜欢取食带苦味的食物。野外自然生长的黄瓜中多数是叶和果实均带有苦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为了不被啃食产生了带有苦味的变异
B.带有苦味的黄瓜容易被啃食而淘汰
C.带苦味的黄瓜后代有更强的繁殖能力
D.在野外环境下,苦味黄瓜更易生存下来
D
7.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农业害虫时,刚开始用效果较好,后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效果越来越差。下列有关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种杀虫剂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B.这反映了害虫对环境的适应
C.害虫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农业害虫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A
8.(2024·云南)海南角螳是海南特有的一种螳螂,经过长期的进化,其体色和苔藓的颜色相似,有助于它们生活在长满苔藓的岩壁或者树干上。下列叙述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海南角螳为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异
B.海南角螳可以随环境改变体色
C.与苔藓颜色相似的海南角螳更易存活
D.海南角螳与其他螳螂之间不存在生存斗争
C
9.(2024·吉林)小刚收集到四种“鱼”的图片,依据它们的主要特征拼出脊椎动物进化大致历程,如图所示,其中摆放正确的是(  )
A.鲫鱼 B.鲸鱼
C.娃娃鱼 D.鳄鱼
A
10.(2024·湖北)虹鳚(wèi)是生活在某地溪流中的一种鱼,在溪流上游群体中,体色鲜艳个体的比例大于下游群体。经调查发现:①该溪流下游的水比上游深,聚集了更多虹鳚的捕食者;②捕食者更容易发现并捕食体色鲜艳的虹鳚;③雌性虹鳚更喜欢与体色鲜艳的雄性虹鳚繁殖后代。根据上述调查,关于上下游虹鳚群体中体色形成的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虹鳚体色与基因没有关系
B.虹鳚体色只由溪流深浅决定
C.体色鲜艳的虹鳚生存机会更大
D.捕食者对虹鳚的体色进行了选择
D
11.(2024·凉山州)地球上“第一只鸟起飞,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我国辽宁,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馆,馆中的“中华龙鸟”和“辽宁古果”等众多化石让人震撼不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生物总是从体型小的进化到体型大的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
近形成的地层里
B
12.(2024·广安)现代马的进化过程有比较完整的化石证据。如图是马及其前肢的进化过程示意图,以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现代马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
C.现代马的形态、前肢特征是主动适应环境的结果
D.从始祖马到现代马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B
13.(2024·河北)狗由古代狼经长期驯化而来。科研人员对比狗和狼的面部肌肉,发现大多数狗的眼周围多了两块肌肉,如图所示。这两块肌肉相互配合使狗能表现出“可怜巴巴”的表情,但哈士奇没有旁侧眼睑牵拉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推测有的古代狼眼周围有这两块肌肉
B.控制这两块肌肉的基因可遗传给后代
C.狗“可怜巴巴”的表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哈士奇与其他品种狗的表情可能不同
C
14.(2024·无锡)农业技术人员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防治农业害虫,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呈上升趋势,表示害虫的数量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起了    作用,从而使害虫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在此过程中,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一般具有一些微小的    ,即产生耐药性。
逐渐增多
选择
变异
(2)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使用杀虫剂Ⅰ若干年后,某些害虫还能生存下来,这种适应的形成是      的结果。
(3)在使用杀虫剂Ⅱ后,新的具有       的个体重新适应环境,从而害虫数量会再次增多。
自然选择
抗药性变异(或有利变异)
15.(2024·河南模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野桑蚕经过数千代的培育,形成了现在的家桑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过度繁殖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桑蚕通过    生殖方式繁殖后代,它们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外因。野桑蚕的体色和树干很相近,这种体色被称为保护色。一般情况下家桑蚕的幼虫成活率比野桑蚕的幼虫成活率
   (填“高”或“低”)。
有性

(3)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也是人们生产育种的基础。家桑蚕体色有黑色的与淡赤色的,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代 淡赤色×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 黑色×黑色
子代 全为淡赤色 黑色∶淡赤色≈1∶1 黑色∶淡赤色≈3∶1
根据实验    可判断淡赤色为隐性性状。如果用A和a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实验二中亲代家桑蚕的基因组成为     。

Aa和aa
(4)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家桑蚕的产丝能力强一些,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这是人工选择的结果。野桑蚕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将卵分散产在桑树上,有利于它的生存,这是     的结果。
(5)以上观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它能比较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自然选择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