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5张PPT)
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二十一课时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考点知识清单
考点1
遗传的物质基础
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1)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 。
(2)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 。
(3)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 和 实现的,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相似性
差异性
生殖
发育
2.染色体
(1)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会发现细胞核的位置上有许多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
(2)细胞分裂时,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进行 ,然后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使染色体在亲代和子代间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3)生物的体细胞(除 细胞以外的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 。
(4)同种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 的,且
存在。
(5)染色体主要由 和 组成,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染色体
复制
平均
生殖
保持不变
一定
成对
DNA
蛋白质
DNA
DNA
染色体
3.基因
(1)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 片段。
(2)一条染色体上含有 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
。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包含 个基因。
(4)人的体细胞中有 染色体,包含 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DNA
一
基因
成对
成对
许多
23对
46
特别提示
1.生物的体细胞是指除了精子和 以外的细胞。如人的白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都属于体细胞。
2.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
3.有些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如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所以这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是 。
卵细胞
成单
0
4.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在细胞的 中。
(2)1条染色体上有 个DNA分子。1个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
(3)1个DNA分子上有 个基因。
(4)染色体、基因、DNA的关系: 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
片段。
(5)将染色体、基因、DNA填在下图中
细胞核
1
多
基因
DNA
基因
DNA
染色体
考点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
(1)性状是生物体的 、 或 等的统称。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如兔毛的白色或黑色,人的单眼皮或双眼皮等。
形态结构
生理特征
行为方式
相对性状
2.基因控制性状
(1)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中,在核未融合的受精卵中,将 注入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核中,再将融合后的受精卵注入雌鼠的 中,生出的幼鼠个体大许多。这个实验研究的性状是 。应用的是 技术。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
(3)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的,但性状的表现还需要适宜的
条件。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输卵管
鼠的个体的大小
转基因
基因控制性状
基因
环境
特别提示
1.相对性状必须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填“是”或“不是”)相对性状,再如兔的白毛和长毛
(填“是”或“不是”)相对性状。
2.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多种不同表现形式,不一定单纯是两种表现形式。如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这 (填“是”或“不是”)相对性状。
不是
不是
是
(1)父亲是双眼皮,女儿也是双眼皮,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儿子是单眼皮,女儿是双眼皮,这在生物学上称为 。
(2)人的眼睑、酒窝、肤色等在生物学上统称为 。
(3)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在生物学上称为 。
项目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眼睑 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双眼皮
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有酒窝 无酒窝
肤色 正常 正常 白化病 正常
3.几个概念的区别
遗传
变异
性状
相对性状
考点3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
(1)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 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 过程把 传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和
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要减少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基因
生殖
基因
精子
卵细胞
一半
一条
特别提示
1.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受精卵中染色体数量=精子内染色体数量+
内染色体数量。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 存在的。所以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而不是11.5对染色体。
卵细胞
成单
2.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1)相对性状有 性状和 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如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如高茎)叫做 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如矮茎)叫做 性状。
(2)一对基因中只要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 性状;只有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表现为 性状。用A、a表示时,表现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 ,表现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 。
(3)我国民法典规定: 血亲和 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近亲结婚后代患 的概率大大增加。
显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显性
隐性
AA或Aa
aa
直系
三代
隐性遗传病
方法技巧
1.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
(1)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若在子代中有“凭空消失”的性状和“无中生有”的性状,则其都是隐性性状。
①高茎×矮茎→高茎,则 为显性性状, 为隐性性状,且亲代都是纯合体,即AA和aa。(注意:此方法只运用于子代个体数量较多的情况,不适用于子代个体数量较少的情况,如人)
②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 为显性性状, 为隐性性状,其中亲代基因都为杂合体,即都为Aa,且后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1,后代基因组成AA∶Aa∶aa=1∶2∶1。
(2)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 性状,占1的为 性状。
高茎
矮茎
高茎
矮茎
3
显性
隐性
2.利用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
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其个体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故可推知其双亲各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如能卷舌的父母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可以判断 是隐性性状,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那么一个a来自父亲,另一个a来自母亲,且父母都能卷舌,一定都有一个A基因,可以断定父母的基因组成都是 。
不能卷舌
Aa
3.遗传图谱
说明:图中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命题角度1:判断显隐性性状
3号和4号正常,7号患病,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性状,可以判断 为隐性性状。
患病
命题角度2:判断基因组成
(1)9号患病,其基因组成是 ,其中一个a来自6号,另一个a来自 号,且5号是正常的,一定有A基因,可以推断5号的基因组成是 。
(2)10、11号都是正常的,一定有A基因,6号的基因组成是aa,只能传递给10、11号a基因,所以10、11号的基因组成是 。
aa
5
Aa
Aa
命题角度3:概率的计算
(1)根据2号的基因组成是aa,可知在遗传过程中,他的后代一定含有一个基因a,再根据5号正常,得出5号的基因组成是Aa,则5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
(2)3、4号如果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 ,正常的可能性为
,患病男孩(或女孩)的可能性为25%×50%=12.5%。
(3)3号、4号正常,7号患病,8号正常,则8号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比例为1∶2,所以8号个体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为2/3。
100%
25%
75%
考点4
人的性别遗传
1.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甲
乙
(1)图 为男性的染色体排序图,其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图 为女性的染色体排序图,其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
(2)就性染色体来说,男性能产生 种精子,一种含 染色体,一种含 染色体;女性只产生 种含 染色体的卵细胞。
(3)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对+XY,则精子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或 。
(4)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22对+XX,则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
甲
XY
乙
XX
2
X
Y
1
X
22条+X
22条+Y
22条+X
(5)
项目 男性 女性
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
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
生殖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
22对+XY
22对+XX
XY
XX
22条+X或22条+Y
22条+X
X或Y
X
2.人的性别决定
XY
XX
X
Y
X
XX
XY
1
1
特别提示
1.无论在体细胞、生殖细胞还是受精卵内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如父亲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 。
2.人的性别是由 决定的,生男生女取决于亲代哪种类型的
和卵细胞结合。性别决定的时刻是受精卵形成时。
3.精子不一定都含有Y染色体。男性产生含X或 染色体的两种精子,且数量是相等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也相等,形成含XY或XX受精卵的概率是相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概率是 的。且每一次生殖过程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内在的联系。如一对夫妻第一胎生了女儿,第二胎生儿子的概率是 。
XY
性染色体
精子
Y
相等
50%
4.判断性染色体的来源
父亲的性染色体是XY,母亲的性染色体是XX,如果后代是儿子,其性染色体是XY,这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母亲没有Y染色体,因此,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 ,那么X染色体就来自 。如果后代是女儿,其性染色体是XX,其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
父亲
母亲
5.计算后代中男孩或女孩患病的概率
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r)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父母均正常,但儿子患白化病,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Rr,父母所生的孩子患病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从遗传图解中看出,这对夫妇生出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 ,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概率各占 ,因此该夫妇再生一个患白化病女儿的概率为 。
25%
50%
12.5%
考点5
生物的变异
1.变异的普遍性
(1)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
(2)不同生物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取决于 基础的不同,其次与 也有关系。
变异
遗传物质
环境
2.变异的类型
(1)可遗传的变异:由 改变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下一代。
(2)不可遗传的变异:单纯由 引起的变异,没有影响到
,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3)根据变异是否对该生物自身生存发展有利,又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传统选育:培育出高产奶牛新品种。
(2)杂交育种:将高产易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 ,选择培育出了高产抗倒伏小麦。
(3)诱变育种:将普通甜椒种子经卫星搭载送入太空,使种子的 发生改变,从中选择培育出品质、产量均明显提高的太空椒。
遗传物质
环境因素
遗传物质
杂交
基因
实验技能闯关
实验1
模拟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
1.图解实验
X
Y
X
男
女
平均
均等
2.注意事项
(1)用来装围棋子的容器是不透明的,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影响,以防干扰实验结果。
(2)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都存在误差,为了减少误差,应对所有小组获得的数据进行求和(或求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对于偏离实验结果过大的统计数据,也应该保留。因为是随机抽取,数据都是合理的,所以不能删除。
【例1】如图甲是人体某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进行如下操作步骤,表格是某班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操作步骤:
①取两个密闭装置(小管下端透明,
只能看到一粒弹珠),一个装白色
弹珠20粒,模拟卵细胞;另一个装
白色与黑色弹珠各10粒,模拟精子;
②将装置正立,摇匀;
③将装置倒立(如图乙所示);
④记录下端看到的弹珠颜色组合;
⑤重复②至④,共10次;统计组合出现的次数。
甲
乙
弹珠颜色组合实验结果记录表
组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比例
白白 2 6 3 5 4 9 6 5 7 5
白黑 8 4 7 5 6 1 4 5 3 5
(1)据图甲可知该人的性别为 性。
(2)图乙中黑色弹珠模拟的是哪条性染色体 。
(3)在做统计数据分析时,对表格中第六组的数据应该保留还是舍弃
。
(4)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小雅为单眼皮,经询问得知小雅的父母均为天生的双眼皮,请推测小雅母亲的基因组成为 (双眼皮由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基因a控制)。
(5)小雅说她的父母准备生第二个小孩,请预测第二个小孩为双眼皮的可能性是多大 。
男
Y
保留
Aa
75%
实验2
探究花生种子大小的变异
图解实验
特别提示
1.实验设计中用花生的长度代表不同的品种。
2.随机抽取大小花生各30粒来做探究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3.大花生长度平均值大于小花生长度平均值,说明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小花生之间长度也有差异,说明这种变异单纯由环境因素引起,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例2】晓刚和同学们去奶奶家玩,奶奶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请他们品尝。他们一边吃着,一边产生了疑问:“花生果实的大小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根据下图中几个人的对话回答问题。
(1)图中四个人的说法,属于假设的是奶奶和 同学的说法。
乙
(2)如果要设计实验验证奶奶的假设是否成立,实验的变量应该是
,实验中大、小两种花生栽培的条件应该是 的。
(3)用于实验的花生种子取样方法应该是( )
A.随机的
B.大、小花生都挑中等大小的
C.大花生挑大的,小花生挑小的
D.小花生挑大的,大花生挑小的
花生的不同品种
相同
A
(4)从“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的角度考虑,最好选用下列哪个数量的花生用于实验( )
A.1粒 B.15粒
C.30粒 D.50粒
(5)晓刚的话是对 同学说的。要比较两种花生的大小,晓刚提出处理数据的方法是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答出一种即可)。
D
甲
计算平均值
求和(或绘制曲线图、绘制直方图)
基础达标练
考点1 遗传的物质基础
1.(2024·滨州)如图是一只果蝇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果蝇为雄性
B.其雌性子代一定遗传了它的X染色体
C.Y染色体内包含两个盘旋在一起的DNA分子
D.红眼果蝇群体内偶然产生了一只白眼个体的现象属于变异
C
2.(2024·成都)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D.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3.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染色体和基因,下列关于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只考虑图中所示基因,该个体一定产生4种生殖细胞
B.E和e这两个基因可以出现在同一个生殖细胞内
C.基因e、f控制的性状不能在该个体表现,但可遗传给后代
D.若该对染色体上的基因E来自父方,则基因F一定来自母方
C
考点2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2024·齐齐哈尔)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短毛与狗的长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小刚的A型血和小明的A型血
D.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
5.喜马拉雅白色家兔,在30 ℃以上的条件下,全身长出白毛;在25 ℃条件下,四肢、耳朵、鼻尖等体温较低的部位长出黑毛,其余部位长出白毛;而普通白色家兔无论在25 ℃还是30 ℃条件下,全身皆为白毛。上述实例说明
( )
A.温度控制着家兔毛色这一性状
B.生物的基因由外界环境条件决定
C.生物基因组成不同,性状也不同
D.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D
6.如图是果蝇生殖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朱红眼基因和白眼基因是成对的基因
B.图中标示了控制果蝇眼色的4个基因
C.基因是成对存在的,且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D.该生殖细胞为卵细胞
B
考点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7.(2024·乐山)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他们再生一个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C
8.(2024·聊城)如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
B.子代细胞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子代体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父方
D.男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
B
9.(2024·宁夏)用高茎豌豆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豌豆性状的表现及数量如图所示。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
A.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B.亲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都是Aa
C.子代矮茎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
D.子代高茎植株的基因组成都是AA
D
10.(2024·宜宾)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如图是小明(9号)家族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的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既体现了生物遗传又体现了生物变异的特性
B.图中每代都有患者,说明白化病是显性遗传病
C.第一代3、4号和第二代5、6号基因组成均为Aa
D.第二代8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组成概率为2/3
B
11.(2024·江西)某同学发现父母都能卷舌,自己却不能。经学习得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由一对基因(H和h)控制的相对性状。据此推测,她和她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 HH B.hh Hh
C.HH hh D.Hh hh
B
12.(2024·重庆)当你漫步于菜市场可能会发现,即便是一个玉米棒子上也有紫、红、黑、黄、白等颜色的籽粒,这是怎么形成的 有同学开展了相关研究性学习。
(1)查阅资料得知,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由图甲中的[①] 和[②] 组成。
(2)有同学将亲代的黄色玉米与黄色玉米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用A、a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从实验结果可知隐性性状是 ,子代中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有 。
(3)考察玉米种植基地获知,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果皮、种皮和胚乳中的多种色素呈现,这些色素是由位于DNA上的 控制。当将各种颜色品种的玉米混种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通过传粉、 ,就会结出各种颜色籽粒的玉米。
蛋白质
DNA
白色
AA、Aa
基因
受精
13.(2024·辽宁二模)“袅袅秋风多,槐花半成实。”槐花,又名洋槐花,每到花期来临时,一串串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其植物体的各部分均可入药,效用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所记载。请据图回答问题。
(1)槐树的繁殖方式多样,其可通过种子繁殖,种子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 条件下,才能萌发。也可利用枝条扦插方式进行繁殖,能较快速地繁育大量新植株。
(2)图一中的槐角是槐树的果实,呈念珠状,槐角由图二中[②] 发育而来。将成熟的槐角剖开,发现里面有多粒种子,这是由于雌蕊子房中含有多个 。
(3)槐花的白色与紫色是一对 。将白色槐花植株与紫色槐花植株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三所示,据此判断 是隐性性状。若用A、a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子二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 。
充足的空气
子房
胚珠
相对性状
紫花
AA或Aa
14.(2024·兰州)静原鸡(别名静宁鸡、固原鸡)蛋肉兼用,是甘宁两地的地方鸡种,被收入国家重点保护品种名录。在饲养过程中需格外注意疫病防控,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杀,若发现病鸡应及时处理。
(1)静原鸡的鸡冠有玫瑰冠和单冠,由一对基因(R、r)控制,为确定鸡冠的遗传特点,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分析表格信息,可判断出静原鸡的单冠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组别3中子代玫瑰冠的基因组成是 。
组别 亲本 子代 1 玫瑰冠 单冠 全是玫瑰冠 2 玫瑰冠 玫瑰冠 75%玫瑰冠 25%单冠
3 玫瑰冠 单冠 50%玫瑰冠 50%单冠
4 单冠 单冠 全是单冠 隐性
Rr
(2)雌性静原鸡体细胞中有39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条。
(3)受精鸡卵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4)给静原鸡接种“新城疫病毒灭活疫苗”可使其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抵御新城疫病毒,这种后天获得的免疫类型是 免疫。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来看,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杀属于 。
39
胚盘
特异性
切断传播途径
15.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峰论坛再次把丝绸之路呈现在世人面前。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再话丝绸之路见证者——桑蚕”的活动。
(1)同学们开展了饲养家蚕的实践活动,在饲养过程中拍摄记录了家蚕的一生,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
,同学们还观察到家蚕的一生一般要经过4次蜕皮,蜕去的“皮”对于家蚕适应陆地生活的主要意义是
。
受精卵(卵)→幼虫→蛹→成虫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在饲养家蚕的过程中,同学们还发现了一只黑色斑的变异个体,引起了高度兴趣,他们请教了蚕茧站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将这只黑色斑个体与多只普通斑个体杂交,产的卵孵化出了867只黑色斑和898只普通斑的家蚕。科研人员用子代个体又进行了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 子代数目/只 黑色斑 普通斑
甲 普通斑×普通斑 0 1432
乙 黑色斑×普通斑 691 690
丙 黑色斑×黑色斑 1 062 351
①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家蚕的普通斑和黑色斑被称为 。
②组别 的实验结果可帮助我们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研究发现,家蚕的斑纹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若用字母A表示这对基因中的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可推断同学们最初发现的黑色斑变异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
相对性状
丙
Aa
考点4 人的性别遗传
16.(2024·黑龙江)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男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22对+X
B.22条+X或22条+Y
C.22条+XY
D.44条+XY
B
17.(2024·福建)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亲的卵细胞类型决定孩子性别
B.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C.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女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44+XY
18.Y-STR检测技术是通过比较Y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来进行个人识别,常用于公安侦查工作。从男性体内提取的以下细胞中,不一定能用于此技术检测的是( )
A.精子 B.白细胞
C.神经元 D.口腔细胞
B
A
19.(2024·无锡)下列有关色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色盲是一种遗传病
B.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D.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其父亲
D
20.(2024·上海)唐氏综合征患者的智力发育迟缓,该病是因常染色体异常造成的。一对夫妇生育了一名唐氏综合征患儿,其染色体排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和 。
(2)据图可知该患儿性别为 。
(3)从染色体的形态和组成分析,该患儿的第 号染色体出现了异常。
(4)如表是上述家庭成员的部分遗传性状的调查结果。
家庭成员人体性状 爸爸 妈妈 患儿
有耳垂/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妈妈无耳垂,患儿无耳垂,这种人体性状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称为
,这种现象实质是妈妈把控制耳垂性状的 (填“蛋白质”或“基因”)传递给了患儿。
DNA
蛋白质
男性
21
遗传
基因
考点5 生物的变异
21.(2024·吉林)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修剪后的树冠呈球状
B.暗处培养的韭菜叶片发黄
C.染色体加倍的甜菜含糖量高
D.某人单眼皮手术后变成双眼皮
C
22.(2024·成都)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
B.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
C.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
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
D
23.(2024·巴中)一对单眼皮夫妇到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医生询问家族遗传病史后,绘制了某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如图甲(图中5、6号为该对夫妇),同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胎儿进行了该遗传病筛查,检测结果及参考标准如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代4号患病,而其后代6号正常,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图乙检测结果可知胎儿 (填“患”或“不患”)该遗传病,因此可推断该遗传病是由 (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如果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5号的基因组成为 。
(3)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变异
患
隐性
Bb
37.5%(或3/8)
素养提升练
1.(2024·湖南)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呈螺旋状
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染色体的组成有DNA和蛋白质
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D
2.(2024·长沙)肤色正常和白化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a控制)。一个白化病患者(其父母肤色正常)和一个肤色正常的人婚配,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白化病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
B.该患者的子女一定患白化病
C.患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
D.该患者的子女一定含a基因
D
3.红绿色盲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现有一对表现型均正常的夫妇,已知妻子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他们生的是女儿,则有可能是色盲
B.儿子体内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母亲
C.父亲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只能传递给女儿
D.若所生孩子为男孩,其患色盲概率为50%
A
4.(2024·昌平)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水渠旁的小麦比大田中间的长势好
B.路灯下植物落叶时间比自然环境晚
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容易变黑
D.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D
5.(2024·聊城)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圣女果的果实有红果和黄果两种,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A 红果×黄果 全是红果
B 红果×红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C 红果×黄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A.B组子代出现红果和黄果属于可遗传变异
B.根据A组和B组可以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
C.C组亲代和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都是Aa
D.C组子代中黄果占25%
D
6.(2024·烟台)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其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0+X或20+Y B.41+X
C.41+Y D.20+XY
A
7.(2024·广西)南瓜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果皮的白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E、e)控制,果皮白色(E)对黄色(e)为显性。如图表示把甲植株(EE)的花粉人工授粉到乙植株(ee)的雌蕊柱头上,用乙植株果实的种子培育出子一代丙植株的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甲的遗传信息通过花粉传递给丙
C.丙植株可结出白色果皮南瓜(EE)
D.若种子经太空辐射,则丙可能出现可遗传的变异
C
8.取两个蒜头,用清水培养。甲放在阳光下,乙放在遮光处。一段时间后,甲长成了绿色的蒜苗,乙长成了黄白色的蒜黄。下列说法中,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B.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
C.环境可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D.蒜苗和蒜黄不是同种生物
B
9.(2024·乐山)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2对,其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32对、32对、32对
B.32条、32条、32条
C.32条、32条、32对
D.32对、32对、32条
C
10.“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铜陵白姜因鲜姜呈乳白色而得名,是安徽省著名特产,安徽铜陵地处117.8度、北纬30.8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白姜优质种质资源区和优质名产区,白姜引入我市之后大面积种植发现白姜品质有所改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陵白姜的品质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B.引入铜陵白姜的“母姜”种到地里即可长出新姜,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白姜品质的改变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D.我市种植出的新姜与铜陵白姜的品质不同属于可遗传变异
C
11.(2024·黑龙江)羊的皮毛白色(A)对黑色(a)为显性性状。如果一对白羊交配后生下一只黑色小羊,那么这对白羊的基因组成是( )
A.Aa和Aa B.Aa和aa
C.AA和Aa D.AA和AA
12.(2024·绥化)一对夫妇,第一胎生育的是男孩,那么他们第二胎生育女孩的概率是( )
A.25% B.50%
C.75% D.100%
A
B
13.(2024·湖南)果蝇的长翅、残翅受一对基因控制,如图甲、乙所示。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二代)果蝇的性状和占比如图丙所示。请回答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 性状。
(2)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是 ,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4)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杂交。若其子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 ,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若其子代
,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 ℃的环境中培养,会得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性
③
3∶1
①②
1∶1
全部为长翅
基因和环境
14.(2024·昌平)甜瓜口味香甜,营养丰富,但有的甜瓜具有果把,影响口感。回答下列问题:
(1)从植物体结构层次看,甜瓜果实属于 ,由多种组织构成。
(2)对果把部位进行显微观察,发现A区域细胞体积小、数量多,细胞壁较
(填“厚”或“薄”),B区域的“筋络”较多,这些负责运输营养的“筋络”属于 组织。这些特点导致果把口感较差。
器官
厚
输导
(3)研究人员将无果把甜瓜和有果把甜瓜进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
①无果把和有果把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②分析杂交结果, 是显性性状。若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则子一代有果把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
(4)研究发现,控制果把有无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2号 上,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该研究为进一步改良甜瓜种质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对性状
有果把
Aa
染色体
15.(2024·临沂)在探索生物遗传规律的历程中,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或植物的杂交实验。其中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总结出了遗传规律,被誉为遗传学的奠基人。下面是开展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选择。实验材料的选取是孟德尔研究成功的关键。选择豌豆的原因是:①豌豆是严格的闭花受粉植物(花朵在开放前即完成自花传粉)。②豌豆相对性状明显,如高茎和矮茎、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等,每一对相对性状都是由 控制的。
(2)实践探索。孟德尔在研究中抓住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每次只选用一对相对性状展开研究、为保证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豌豆个体杂交,他采取的方式是 。
基因
人工杂交授粉
(3)下面是某研究小组根据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开展豌豆杂交的相关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豌豆种子的形状是由基因R和r控制,R对r是显性的)
组别 亲本 子代 父本 母本 圆粒 皱粒
A 圆粒 圆粒 125 40
B 圆粒 皱粒 152 149
C 皱粒 皱粒 0 102
①根据组别 的结果,能推断显性性状是 。
②B组中,父本的基因组成是 ,若用B组子代的圆粒和C组子代的皱粒进行杂交,后代中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 。
(4)理论应用。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不断培育新的品种,请列举两例用上述方法培育新品种的例子: 。
A
圆粒
Rr
1∶1
杂交水稻、杂交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