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0 23:2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以“场景、树木、动物”“农事”等识字主题申联起了本单元识字、写字与多音字,旨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识字学词。《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教学时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本单元的生字都是生活中的常用字,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对课文内容不必作深入的理解与分析。要准确把握写字要求,要加强易错笔画、笔顺的指导和形近字的辨析,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在美观方面不作过多要求,要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看图等方式,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感受大自然之中树木种类的丰富。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运用部首归类、形声字特点、组词等多种方法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看图等方式,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感受大自然之中树木种类的丰富。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PPT课件 书写练习纸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壮”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1至4行,初步了解树木的特点,仿照课文句式尝试创编儿歌。
3.背诵课文前4行,感受树种的丰富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情境导入:准备给校园的树木挂名牌
2.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儿歌
1.出示读文要求: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抽生逐句朗读课文,生生评价、正音。
三、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
①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②圈一圈,课文一共写了几种树。
2.出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叫出它们的名字。
四、品读儿歌
 1.课文中这么多树,你喜欢哪棵树,为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引导
杨树高:
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杨树?(抽生交流自己眼中的杨树)
你猜猜杨树有多高呢?(抽生猜,师补充)
榕树壮:
说一说你了解的榕树的样子(学生自由说)
课文怎么写得?出示句子,理解“壮”
生活中“壮”是什么样子?(我们班哪位同学壮,找两位学生对比,哪个壮?)
榕树壮,是怎样的壮?(高大、茂盛)
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出示图片)你们猜猜这是几棵树?(简介榕树)
相机指导书写“壮”字。
梧桐树叶像手掌
梧桐树的树叶很像手掌。(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梧”字;通过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你还观察过哪些树叶的形状呢?(拓展我会说:柳树叶)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你们在哪里见过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自由交流)
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认识“装”字:对比“壮”和“装”,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拓展延伸:
绿色的衣服是披绿装,那红色的衣服是披什么装呢……
你还知道哪些树也是四季披绿装呢?(如我们校园里的树木:竹子、桂花树、广玉兰;还有常见的香樟树、冬青树、红豆杉等)
仿照课文说句子:如竹子四季披绿装……
六、练习背诵,巩固识字
1.练习背诵课文前四行。
2.出示图片挂树牌。(前6种树)
3.出示木字旁的生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4.游戏:摘橙子(识字组词)。
七、指导书写
1.出示5个木字旁生字。
2.学生观察字形结构,交流书写易错笔画。(重点强调“枫”字)
3.师范写,生练写,互评。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这节课作者从样子、叶子、颜色这几方面写树木的不同特点,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写树木的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2.课后作业
①正确、规范书写本节课学习的6个生字并组词;
②仿照课文前四行继续创编儿歌;
③同桌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了解的树木,并积累它们的名称。
【板书设计】
树之歌
11种树木 样子
树叶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