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现代史(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1 15:09:07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认识世界各国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所作出的努力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知道人口、资源、环境、传染病、社会治理等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知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意义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总体特征 具体表现
和平中有动
荡,发展中
有挑战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但霸权主义、地区冲突仍然存在,新的国际秩序亟待
形成
(2)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给世界带来极大进
步,妇女地位提高,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网络安全、
生态与人口问题仍然严峻
考点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关键词:联合国 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
1.联合国
联合国
纽约
联合国大会
维持和平部队
2.世界贸易组织
和平与发展
跨国公司
全球化
1995
日内瓦
解决贸易争端
政治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实例: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G20 杭州峰会等
考点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关键词:世界多极化 霸权主义 不结盟运动
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
多极化
俄罗斯
和平
不结盟
1961
发展中国家
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1)多极化趋势在两极格局下就已经出现了,当今世界向多极
化方向发展,但并未形成多极化格局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地区冲突和霸权主义依
然存在
计算机
网络与
现代社
会生活 概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_____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
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
影响 (1)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
现代社会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
(2)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
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推动
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__________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
的广泛关注
考点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妇女地位的提高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互联网
信息时代
网络安全
妇女地
位的提
高 表现 (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
女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妇女地位得到
提高(如获得选举权、参加社会工作)
(2)1979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局限
性 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
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
歧视公约
人类面
临的共
同问题 生态
问题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化学污染、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
化、乱砍滥伐森林资源等
人口
问题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和社会问题,
__________问题日益凸显
其他
问题 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跨国刑事犯罪、社会治理
世界粮食
史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
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
递……发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
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改革与完善。发展中国家,特
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
化……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
的基础。
——摘编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等
问题:根据史料,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
发展的原因。(4 分)
素养分析: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将发展经济放在首
位,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发展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联系。史料落实了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核心
素养。
答案: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革;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4 分)
1.世界格局的演变(详见“专题研究本”P41)
世界格局 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
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
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2)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九国公
约》,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
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英、法等国纵容日本侵略中
国,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关键是
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2)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
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努力维护
世界和平,做负责任的大国
2.世界格局对中国的影响
世界格局 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
两极格局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
的方针
(2)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
胜利,打击了美国在亚洲的霸
权主义政策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1)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关键是
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2)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改革开放,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努力增强综合国力;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充分发挥
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努力维护
世界和平,做负责任的大国
世界格局 对中国的影响 认识
多极化
趋势 (1)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
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推
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力量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
国利益的汇合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
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
设,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1)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关
键是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
对比
(2)我们应坚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增强
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
务,充分发挥在联合国中的
作用,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做负责任的大国
考点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1.(2024 年广东)1945—1993 年,全球飞机航班乘客人次从 900
万增至 11.71 亿。1983—1993 年,全球空运货物总量也增加了近 3
倍。这一现象反映的是该时期(
)
D
A.社会信息化
C.文化多样化
B.世界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考点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2.(2023 年广东)从 20 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仅纠集盟友发
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还深度参与利比亚战争、
)
C
叙利亚战争等。美国这一做法(
A.推动了殖民体系的崩溃
B.导致了两极格局瓦解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3.(2024 年广东广州·节选)国际规则要由世界各国共同书写、
共同维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推
行经济霸权主义。②据统计,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后期,
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榨取发展中国家的利润至少为 2500 亿~3000
亿美元。③1964 年,发展中国家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处
理国际经济贸易的一系列新原则和要求,但斗争充满曲折。④1981
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为 6207 亿美元,1986 年下降到 4975 亿美
元,减少了 20%。⑤这固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不足有关,
但不公平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则起着关键作用。⑥1981—1988年,
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计中国)仅为 1.9%,远远
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⑦20 世纪 90 年代以
来,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格
局的变化,并简析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
所做的努力。(6 分)
答案:变化:冷战结束后,世界逐渐走向多极化,全球化进
程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加强。(3 分)努力:积极参与国际组
织和多边机制,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推动“一带一路”
倡议,促进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维
护世界和平与安全。(3 分)
考点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4.(2022年广东)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
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
家能独善其身。为此,世界各国应该(
)
B
A.推进贸易自由
C.增强军事实力
B.追求携手合作应对
D.提高妇女社会地位
5.(2022 年广东广州)当今,互联网通达世界,信息获取更加便
捷,浩繁的信息并不一定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有些人甚至将
剪剪贴贴当作一种新形式的文学活动。这反映了互联网(
)
C
A.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
B.推动文学艺术创新
C.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D.引发生态环境危机
1.(2024 年黑龙江齐齐哈尔)截至 2020 年 9 月,中国军队先后
参加了 25 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向刚果(金)、利比亚、黎巴嫩、
苏丹等地派出维和官兵 4 万余人次。这充分表明中国是(
)
D
A.世界经济推动者
B.先进文化引领者
C.全球环境保护者
D.世界和平维护者
2.1957 年首届广交会,只有 13 家公司参展,采购商来自 19
个国家和地区。2023 年,参展企业达 2.8 万多家,采购商来自全
)
A
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的不断壮大得益于(
A.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
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联合国积极作用的发挥
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3.(2024 年重庆)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
一度超过美国企业。为此,美国通过高额关税和强制规定市场份
)
A
额等措施,打击东芝、日立等半导体企业。这反映出(
A.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
B.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逆转
C.世界两极格局的结束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倒退
4.(2024 年江苏盐城)2021 年至 2023年,乍得、马里、几内亚、
苏丹等 8 个非洲国家至少发生 11 次政变,年均政变数量接近上世
)
A
纪非洲政变高发期水平。材料表明当今世界(
A.和平与发展面临着挑战
B.美苏冷战造成社会动荡
C.世界贸易组织缺乏机制调节
D.环境恶化导致冲突加剧
5.(2024年四川乐山)当今社会,广播电视不断发展和普及,各
种新闻的传播广泛而及时;手机、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的普遍使
用,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近”;“云课堂”“掌上博物馆”
和电子阅读的有益探索,让学习随时随地都能发生。这主要基于
(
)
B
A.交通工具革新
C.教育水平提升
B.信息技术发展
D.生活质量改善
6.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
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
)
C
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他意在唤起人们(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B.重视妇女地位的提高
C.大力保护生态环境
D.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共56张PPT)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
裂、“北约”与“华约”的建立,认识美苏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
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
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道社
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苏联的改革,了解东欧
剧变和苏联解体,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
设的意义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
河主权等史事,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
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
行的斗争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总体特征 具体表现
二战后,美苏之间
开始了长达数十年
的冷战对峙,一些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
调整统治政策;亚
非拉地区的民族解
放运动空前高涨 (1)国际格局:美苏冷战,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
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美、日、西欧三足鼎立,高科技助
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3)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多国,苏联改革没有突
破固有模式,最终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4)亚非拉地区:世界殖民体系崩溃,发展中国家逐渐
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概念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之间既非战争又非________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
国家,称霸的欲望强烈;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
________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视美国为潜在的
防御对象
(2)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
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考点
美苏冷战
关键词: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华约 两极格局
和平
东欧



程 序幕 铁幕
演说 1946 年,英国前首相__________发表了“铁幕演说”,揭
开了冷战的序幕
开始 杜鲁门
主义 提出 ________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
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影响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
式破裂,冷战开始
发展
(运
用) 马歇尔
计划 提出 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
划”,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__________制度
影响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
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
丘吉尔
1947
资本主义



程 冷战
产物 德国
分裂 背景 (1)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
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
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过程 (1)1948 年 6 月,“柏林危机”爆发
(2)1949 年 9 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又称“____________”或“西德”
(3)1949 年 10 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
国,又称“__________”或“东德”
影响 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联邦德国
民主德国
形成
过程 最终
形成 北约
与华
约成
立 过程 (1)1949 年,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
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______”
(2)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
“华沙条约组织”,简称“________”
影响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
战对峙,____________形成
北约
华约
两极格局
结束 1991 年年底,______解体,标志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实质 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影响 (1)积极: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客观上促
进了科技的发展
(2)消极:长期对峙造成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引发了局部战争,对
人类安全和社会进步造成巨大的威胁
苏联
学习小助手
概念解读:
国际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
内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势;国际格局的
类型主要有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所谓的“极”,指
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华约的成立是两极格
局形成的标志;苏联解体是冷战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关键词:欧洲的联合
美国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
社会保障
制度的建立
马歇尔
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欧洲一体化
计划
全球化
信息化
和平宪法
第二经济
政治大国
大国
福利国家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对“福利国家”制度的利弊的认识:“福利国家”制度有利
有弊,政府在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时,一定要从真正的社会公平
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
这样才能趋利避害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从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中得到的认识:合作才能共赢;战争
会给国家带来灾难,和平稳定的环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要
大力发展经济、科技等,提高综合国力
社会
主义
阵营
的形
成 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2)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东欧 (1)政治:苏联通过情报局控制东欧各国,加强了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按照__________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
(2)经济:苏联通过________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中国 1949年,中苏建交;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考点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关键词: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苏联的改革
东欧剧变

联解体
苏联模式
经互会
苏联
的改
革 人物 措施 影响
赫鲁
晓夫 重点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勃列
日涅
夫 经济上推行“新政策”,为了同
美国展开军备竞赛,把科技进步
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
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
戈尔
巴乔
夫 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总体
效果不佳;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放弃__________指导思想,取消
苏共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__ 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
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
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
势加剧,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马克思主义
多党制
东欧
剧变 时间 20 世纪 80 年代末
实质 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由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为资本
主义制度
表现 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制和__________;在经济上,实行私
有化基础上的____________
社会制度
多党制
市场经济
苏联
解体 时间 ______年年底
原因 (1)根本原因: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长期得不
到纠正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影响 (1)对世界格局: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加速了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对社会主义运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使社会主义
运动陷入低潮
1991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东欧剧变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
(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
(4)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考点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关键词:万隆会议
“非洲年”
古巴革命
巴拿马收回运
河区主权
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尼西亚
和平相处
求同存异
发展中国家
纳赛尔
1960
非洲
纳米比亚

卡斯特罗
社会主义
巴拿马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和非洲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争取民族
独立;拉丁美洲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家主权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历史上的反殖民运动:
18 世纪—美国独立
19 世纪—拉丁美洲独立、印度民族大起义
20 世纪—“非洲年”、古巴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时间 国防支出 邮政支出 教育支出 公路等支出 卫生和福利支出 行政和利息支出
1902 年 28.2% 22.0% 0.7% — 0.2% 47.6%
1913 年 25.8% 27.8% 1.9% 0.5% 0.2% 44.8%
1927 年 17.4% 20.1% 0.5% 2.6% 1.2% 58.1%
1932 年 19.2% 18.6% 0.6% 5.6% 1.2% 57.6%
1936 年 10.2% 8.2% 3.6% 8.8% 5.8% 63.4%
1902—1970 年美国联邦政府在各项职能上支出所占比
史料
重变化表
时间 国防支出 邮政支出 教育支出 公路等支出 卫生和福利支出 行政和利息支出
1940 年 15.8% 8.0% 3.4% 7.9% 7.1% 57.7%
1950 年 41.0% 5.0% 5.5% 1.1% 12.7% 33.9%
1960 年 50.3% 3.8% 1.1% 3.1% 16.1% 24.9%
1970 年 40.5% 3.8% 1.9% 2.4% 24.8% 24.4%
——[美]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剑桥美国经
济史(第三卷)》
问题:根据史料,指出美国国防开支的变化趋势,并简要说
明成因。并以公路等支出所占比重的变化为例,说明美国经济发
展模式的调整轨迹。(8 分)
素养分析:根据表格信息,通过表格中国防支出、公路等支
出数据的变化,将分析定位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下,并结合时代
背景,分析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落实了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答案:趋势:1902—1940年国防支出总体呈下降趋势;1940—
1970 年国防支出呈上升趋势。(2 分)
下降的原因: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
上升的原因:二战爆发,出于战争的需要,尤其是太平洋战场和
欧洲战场的需要,军备支出增加;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
和冷战的爆发,美苏两极对峙下军备竞赛的影响,美国发动局部
战争的需要。(4 分)
发展轨迹:1927—1940 年美国公路等支出增加明显,美国加
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指导。(2 分)
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1)共同原因:①二战后较长时期的相对和平的环境;②高科
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社会环
境比较稳定。
(2)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现代资本主义具有一
定的自我调节和改良能力;③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2.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1)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其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生
产关系的调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
心(美元取代英镑;美国发起和筹建“关贸总协定”等)。
(3)资本主义内部调整,走向整体联合(欧共体→欧盟)。
(4)资本主义外部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如:建立世界贸易组
织、世界银行、跨国公司、推动生产全球化)。
(5)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时间 一战前 一战后 二战后
地位变化 世界舞台中心 地位衰落,实力下降 衰落→实力增强
变化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主
要发生在欧美地
区;工业革命后
加紧殖民侵略与
扩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
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
的实力,战后出现新
兴的民族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削
弱了欧洲各国的实
力;美苏争霸威胁
其地位,使其走向
联合自强的道路
3.欧洲国际地位的变化
时间 一战前 一战后 二战后
对世界格局
的影响 欧洲各国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加剧,
各国扩军备战,导
致一战的爆发 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美日两国崛起,共产
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
台并影响广泛 推动世界格局
走向多极化
影响欧洲国
际地位变化
的因素 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进步、国际战争、国际格局与国家关系
的变化
考点
美苏冷战
1.(2023年广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
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
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
本。导致美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考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2024年广东)联邦德国、法国等共同体六国的工业总产值在
西方世界的比重从 1948 年的 13%升至 1962 年的 19.8%,出口贸
易总额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也从 1947 年的 11.4% 增至 1962 年的
27.6%。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B
A.苏联解体
C.北约建立
B.西欧国家的联合
D.柏林危机的解决
考点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3.(2023 年辽宁抚顺)1991 年 12 月 25 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
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
)
C
联停止存在。这一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A.“柏林危机”出现
B.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C.两极格局瓦解
D.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
考点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4.(2023年广东)许多非洲国家独立前,是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
或矿产品的出口国,形成了“花生之国”“棉花之国”“可可之
)
D
国”“铜矿之国”等。这表明,上述国家,当时(
A.农业资源丰富
B.自然条件恶劣
C.人口外流严重
D.经济结构单一
5.(2023年广东广州)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殖
民者遭到前所未有的削弱,他们宣称“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
优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史事可以证明该学者观点的是
(
)
D
A.“三角贸易”
C.“光荣革命”
B.美国的独立
D.“非洲年”
6.(2024 年广东广州·节选)国际规则要由世界各国共同书写、
共同维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推
行经济霸权主义。②据统计,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80 年代后期,
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榨取发展中国家的利润至少为 2500 亿~3000
亿美元。③1964 年,发展中国家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处
理国际经济贸易的一系列新原则和要求,但斗争充满曲折。④1981
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为 6207 亿美元,1986 年下降到 4975 亿美
元,减少了 20%。⑤这固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不足有关,
但不公平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则起着关键作用。⑥1981—1988年,
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不计中国)仅为 1.9%,远远
低于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⑦20 世纪 90 年代以
来,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加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20 世纪 50 年代至 80 年代,
发展中国家为摆脱落后状况所进行的国际合作。(要求:至少包括
两个史实)(4 分)
答案:1964 年,发展中国家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提出了处
理国际经济贸易的一系列新原则和要求;1960 年,石油输出国组
织(OPEC)成立,成员国通过合作维护石油价格,争取经济利益。
(4 分)
1.(2024 年福建)为防止德国受苏联的渗透和影响,1946 年,
美国国务卿声称“除了原子弹以外,德国连同它拥有的各种潜力,
也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它。”这体现
了美国(
)
D
A.研发原子弹的需要
C.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B.国家干预政策
D.称霸企图明显
2.(2024 年河北)1947 年 6 月,马歇尔就欧洲复兴计划宣称,
只要欧洲国家走经济合作之路,美国就准备为它们提供援助,这
一计划为欧洲各国的彼此接近与相互合作注入了积极的推动力。
1948 年 4 月,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这个以政府间
模式运作的常设经济合作机构负责管理来自美国的援助。可见,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
A.密切了美、苏战时同盟关系
B.推动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合作
C.使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D.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3.(2024 年江西)20 世纪 50 年代到 60 年代初,法国、联邦德
国和意大利等国经历了“经济奇迹”,发展为稳固的中产阶级
)
B
“福利国家”。“经济奇迹”缘于(
A.非军事化的实行
B.欧洲的联合
C.“经互会”的成立
D.欧盟的建立
4.20 世纪 50—70 年代初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这
)
C
一时期美国、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
B.实施对外经济援助
C.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建立区域合作组织
5.(2024 年江苏扬州)1969 年,联邦德国政府扩大医疗保险和
事故保险的范围,提高养老金、失业津贴和失业救济额的标准。
由此可知,当时该国(
)
C
A.社会矛盾已经彻底消除
B.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C.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D.国家性质出现重大变化
6.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发生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而中
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
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由
此可见(
)
A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前行
B.社会主义遭遇全面失败
C.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阵营不够团结
时间 内容
1961 年 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1967 年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 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7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7.以下是某同学为 20 世纪 60、70 年代整理的部分大事件:
据此判断,他整理的主题是(
)
A
A.两极格局受到冲击
C.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B.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8.(2024 年四川成都)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大事年表
(部分):
)
A
据上表可知,该大事年表聚焦的核心问题是(
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地区冲突的影响
·20世纪40—50年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获得独立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共45张PPT)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初
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
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
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
魁祸首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
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
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
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
原因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总体特征 具体表现
经济大危机使资本
主义制度面临空前
的挑战,不同国家
应对举措不同 (1)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美国依靠罗斯福新政
走出困局
(2)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
路,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
难,也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
考点
罗斯福新政
关键词: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1.经济大危机
1929
1933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企业
持续时间长
学习小助手
概念解读:
生产相对过剩:社会生产的商品超过了劳动人民的购买能力,
造成了产品剩余,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背景 (1)1929 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沉重打击
了美国经济
(2)美国总统胡佛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实施 1933 年 3 月,__________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
目的 (1)直接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2)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
主要
内容 项目 具体措施
整顿金融
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
行信用
加强对工
业的计划
指导 通过《________________》,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
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
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
法权益
调整农业
政策 通过《______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
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全国工业复兴法
农业调整法
主要
内容 项目 具体措施
推行“____
______”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
机会
建立社会
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___________制度;建立
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特点 采用____________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实质 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以工
社会保障
代赈
国家干预
积极
影响 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
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________________,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
性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宏观调控能力
考点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关键词: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德国法西斯专政
日本法西斯
专政
墨索里尼
凡尔赛条约
希特勒
国会纵火案
欧洲战争策源地
广田弘毅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亚洲战争策源地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意大利在一战后就已经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时间在经济大危
机之前。在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建立法西斯政权的是德国和日本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关键词:闪击波兰 珍珠港事件 《联合国家宣言》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开罗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时间 ______年 9 月—______年 9 月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主要原因: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推动德、日
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3)催化因素:西方大国推行“____________”,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野心日益膨胀
(4)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和日本的压制,引起两国
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交战
双方 法西斯国家(以德国、意大利、日本为主)—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中
国、美国、苏联、英国为主)
1939
1945
绥靖政策
主要
战场 中国战场(东方主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及太平
洋战场等
主要
进程 序幕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揭开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全面
爆发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________,英、
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逐步
扩大 (1)欧洲西线战场:1940 年,德国进攻北欧、法国,轰炸英国
(2)苏德战场:1941 年 6 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军民顽强抵
抗,赢得了_______________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
波兰
莫斯科保卫战
主要
进程 最大
规模 太平洋战场: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位于________的美
国海军基地,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
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走向
联合 1942 年 1 月,《______________》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
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
战争的形势
转折
点 1942 年 7 月—1943 年 2 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
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德军投降。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珍珠港
联合国家宣言
斯大林格勒
保卫战
主要
进程 走向
胜利 (1)意大利投降:1943 年 7 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
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2)诺曼底登陆:1944 年 6 月,美、英等盟国军队成功登陆法
国诺曼底,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
的夹击之中
重要
会议 开罗
会议 1943 年 11 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
随后发表《____________》,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
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
等,归还中国
欧洲第二战场
开罗宣言
主要
进程 重要
会议 雅尔塔
会议 (1)时间、参会者:1945 年 2 月;美、英、苏三国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2)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3)主要内容: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
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
__________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 3 个月内,
参加对日作战
波茨坦
会议 1945 年 7 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
议。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发表了敦促日
本投降的《______________》,公告重申《开罗宣言》
的条件必须实施
联合国
波茨坦公告
主要
进程 战争
结束 德国
投降 (1)1945 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
德国本土作战
(2)1945 年 5 月 8 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____________结束
日本
投降 (1)1945 年 8 月上旬,_______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________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2)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3)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
战争
性质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欧洲战事
美国
苏联
影响 (1)对人类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文明造成巨大伤害
(2)对战后和平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对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4)对世界格局:战后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世界逐渐形成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5)对科技: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1)一战后决定建立的国际组织是国际联盟,二战期间决定战
后成立联合国
(2)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日本签署
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史料
1929—1932 年无疑是一道深谷……如今在思想和知识
界及政治舞台上,共有三股势力争霸。马克思共产主义是其一……
第二种势力则是改良式资本主义……至于第三股势力所走的路线,
就是法西斯路线了。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问题:根据史料,概括霍布斯鲍姆将1929—1932年喻作“一
道深谷”的理由。(4 分)
素养分析:史料准确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特征。
1929—1932 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并蔓延到欧洲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不同的国家为解决危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美国通过罗
斯福新政,改革生产关系,日本、德国则走上了法西斯侵略扩张
的道路。由此来看,史料是对整个单元内容的描述,体现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落实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
观念等核心素养。
答案:经济: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对世
界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政治:资本
主义民主政治和法西斯(极权政治)两种不同模式出现分野。(4分)
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与雅尔塔会议的相同点及启示
(1)相同点:①由少数大国操纵,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②都
损害了中国的利益;③都形成战后新的世界格局;④都体现了现
代国际关系的新特点,即通过国际会议协商解决问题或矛盾。
(2)启示:①国际政治格局演变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
物;②弱国无外交,必须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项目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
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和政治危机 美国受到经济大危机
的打击,社会矛盾
尖锐 “文化大革命”十年对
社会经济、政治造成了
严重破坏
领导人 列宁 罗斯福 邓小平
特点 利用市场与货币关系
发展经济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
扭转经济形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2.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项目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影响 巩固了政权,缓解了
危机,促进了经济的
恢复与发展 美国逐渐走出了经济
大危机,对资本主义
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
国力大大增强
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遭遇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大胆创新
(2)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都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启示 不同制度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但应该从国情出发,实
事求是
考点
罗斯福新政
1.(2023 年广东)1938 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
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 40 美分,最高工时每周 40 小时,
加班工资增半。但这一法案并未把海员、渔民、家仆及农业工人
)
等列入在内。材料表明美国(
A.全面粗暴干预经济危机
C.并未普遍实现公平劳动
B.阶级矛盾根本消除
D.社会已经分崩离析
C
2.(2022 年广东广州)1920 年至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加
了 50%以上,但工人的平均工资和就业总人数几乎未变。据此可
知,当时的美国(
)
A
A.工人购买力下降
C.贫富差距已消除
B.法西斯势力上台
D.独立战争已爆发
考点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3.(2024年山东聊城)《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中写道:“一些
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
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二战前“一些大国”(
)
B
A.遏制经济危机
C.抵制纳粹势力
B.推行绥靖政策
D.倡导欧洲和平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
4.(2023 年广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
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
)
B
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表明(
A.战场形势变幻莫测
B.科技改变战争形态
C.海洋战争成为关键
D.战术战法灵活多变
5.(2023年广东广州)1944 年 6 月 12 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中
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时致词说,各位到延安时,正遇着欧洲开辟了
第二战场,“第二战场的开辟,其影响不仅在欧洲,而且将及于
)
A
太平洋与中国。”可见,第二战场的开辟(
A.体现了《联合国家宣言》的精神
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促进了欧洲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D.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计划实施
1.20 世纪 30 年代早期,在纽约联合广场,35 000人挤在一起
聆听共产党人的演说;而在俄亥俄州的游行中,示威者的口号是:
“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人和农民的共和国。”这反映了
(
)
B
A.共产党人的势力日渐壮大
C.美国的民主制度走向衰亡
B.经济危机引发民众抗议
D.美国工农之间矛盾尖锐
2.(2024 年江苏宿迁)1933 年 3 月 4 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
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为了完
成“首要任务”,他采取的措施是(
)
B
A.整顿金融体系
C.调整农业政策
B.实行“以工代赈”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3.(2024年云南)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 17 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
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该法的实施(
)
A.整顿了金融体系
B
B.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调整了农业政策
D.解决了商品生产过剩问题
4.(2024年山西)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第二次世
界大战的起因与 1919—1920 年之间签订的和平条约的失败相关。
和平条约制造出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埋下了会滋
)
A
生罪恶的种子。”对作者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凡尔赛体系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B.《凡尔赛条约》使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C.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
D.华盛顿体系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国间矛盾
5.右图为 1942 年苏联的宣传画《电闪雷鸣》,创作者意在
强调(  )
D
A.德国“闪电战”在二战初期就难以维系
B.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C.苏联战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给德国造成沉重打击
6.1942 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
签署了一份文件,以下列举了其中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该文件
的发表(
)
B
A.使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B.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标志着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成立
D.促进了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7.(2024 年河南)20 世纪 40 年代初,苏联西部的工厂被迫搬迁
到内陆,机器被安置在露天环境里就开始了工作;妇女们也被征
)
D
召到工厂、矿场等从事生产。这些举措是为了(
A.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B.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D.全力反抗法西斯侵略
8.(2024 年江苏连云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严
重的灾难,战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人们流离失所。这段材料反
映了二战的(
)
D
A.历史背景
B.主要过程
C.重大战役
D.重要影响(共51张PPT)
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
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
的巨大灾难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知道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背景与过程,理解十
月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知道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和国际联盟,了解
战后战胜国建立的世界秩序及其局限性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
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
和主要问题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通过了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
脱运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分析两次世界
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总体特征 具体表现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第
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被称为“凡尔
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新秩序
(2)十月革命爆发,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
专政的国家建立并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关键词: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帝国主义战争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英德
德国
英国
扩军备战
学习小助手
概念解读: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主
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英、法等老牌资本
主义国家占有广阔的殖民地,但经济发展缓慢;新兴的美、德、
日等国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发展,但海外市场狭小。这就造成
了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由这
种不平衡引起的
2.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
帝国主义
优势地位
民族觉醒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考点
十月革命
关键词:二月革命 列宁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社会主义
革命
沙皇专制统治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苏维埃政府
列宁
红军
农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
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是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发生在一战期间,推翻了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是社会主义革命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近现代史上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
(1)1861 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列宁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
(3)1991 年年底,苏联解体,俄罗斯由社会主义国家转变为资
本主义国家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时间、地点 ______年 1—6 月;法国巴黎 ______—1922 年;美国华盛顿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矛盾重
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
英、美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
考点
一战后的世界秩序
关键词: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
华盛顿会议
《九国
公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19
1921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参与国/
主要国家 战胜国,英、法、美为操纵国 美(主导国)、英、法、日、意、荷、
比、葡和中国等九国
议题 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调整和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
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核心内容 (1)协约国与德国签订《_____
__________》
(2)决定建立____________ (1)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
______》(针对中国问题)等条约
(2)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凡尔
国际联盟
公约
赛条约
九国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主要
条约 名称 《凡尔赛条约》 《九国公约》
主要
内容 (1)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2)军事: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
国实行____________,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
国陆军的人数
(3)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4)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
赔款的总数
(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
国瓜分 宣称尊重中国
的主权、独立与
领土完整,建立
并维护各国在
中国的商务实
业__________
原则
义务兵役制
机会均等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主要
条约 名称 《凡尔赛条约》 《九国公约》
影响 同其他一系列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
系,它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
洲统治的新秩序;重创德国,激起了德
国人的复仇情绪 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
“________”等目的,使
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
实现,然而中国仍未摆脱
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
支配的局面
门户开放
项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国际
秩序 形成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
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实质 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
国际关系体系
影响 积极: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以及在东亚和
________地区的统治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局势出现了暂时的和平与稳定,客观上有利于战后世界经
济的发展
消极(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太平洋
学习小助手
知识链接:
1920 年 1 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宗
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实际上是英、法
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联合国成立后,国际联盟于 1946
年宣告解散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苏联模式
粮食税
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
商品经济
工农联盟
五年计划
工业国
高度集中
重工业
消灭富农
集体农庄
新宪法
计划经济体制
项目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
的矛盾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埃及经济快速发展,资
产阶级逐渐壮大。战争
结束后,埃及人民要求
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1910 年,墨西哥发生
资产阶级革命。1917
年,墨西哥政府颁布了
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
宪法,但未得到有效实
施,墨西哥社会、经济
发展缓慢
考点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
关键词: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卡德纳斯改革
项目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概况 (1)第一次:1920年,______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1922 年发生
暴力事件,运动停止
(2)第二次:1930 年,甘地
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
动。这次运动主要采取不
服从形式,所以又被称为
“_______________”。后
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
双方妥协 1918 年,________
等人开始领导埃及
争取独立的运动,
这些人后来发展为
华夫脱党。1922 年,
英国政府被迫有条
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1934 年,__________
当选为墨西哥总统,
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
状况,保证宪法的实
施,他推动了一系列
改革
甘地
文明不服从运动
扎格鲁尔
卡德纳斯
项目 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及华夫脱运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意义 (1)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
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
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
(2)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
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
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
导权 华夫脱运动为埃及
民族民主运动的进
一步发展奠定了基
础 改革体现了 1917 年
宪法的要求,巩固了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的成果,为墨西哥社
会、经济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学习小助手
易错提醒:
(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但并没
有赢得印度的自治
(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属于民族独
立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史料
列宁于 1921 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
地区恢复资本主义……对于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
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
前进两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你是否认同史料中的观点?请对该史料进行评析。(6分)
素养分析:从史料内容看,本史料是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从设问来看,采用“评析”的设问方法,要求学生既要“评”,
即明确表达对观点的态度,如“同意”“不同意”,也要“析”,
即分析说明理由,落实了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的核心
素养。
答案:我同意该观点。俄国十月革命后,经济异常困难,社
会矛盾激化。列宁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
发展生产,为此,1921 年春,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
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等,调动了生
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
济稳步发展,使苏俄更好地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我认为新经
济政策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它推动苏俄最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6 分)
20 世纪上半叶带有强权色彩的国际会议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世界秩序
1.(2024 年广东广州)2010 年 10 月 3 日,德国政府结清了最后
一笔赔款债务 6990 万欧元,履行了《凡尔赛条约》规定的赔款义
)
务。德国的这笔赔款缘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
C.联邦德国的成立
B.经济大危机
D.马歇尔计划
A
2.(2024年广东)《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初,人们称它为“结束
所有战争的和平条约”。但后来史学家们称它是“结束所有和平
)
C
的条约”,其依据是该条约(
A.未得到国联批准
B.稳定了欧洲局势
C.激化了多种矛盾
D.遏制了军备竞赛
考点
十月革命
3.(2024 年广东广州)世界社会主义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
1848—1917 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巴黎公社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等重大事件。这一时
)
C
期,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
A.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
B.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
C.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
D.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
考点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2021 年广东)1921 年,列宁曾就新经济政策说过,如果不
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就不可
能建立正常的关系,就不可能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
期建立十分巩固的经济联盟。列宁强调的是(
)
B
A.加快农业集体化的紧迫性
C.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可能性
B.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性
D.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时间 电影名称 主要内容
1921 年 《虔诚的维杜罗》 通过史诗反映甘地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1943 年 《命运》 “印度母亲”的美丽与悲惨现状形成对比
考点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5.(2024 年广东)下表是20世纪20—40年代印度拍摄的两部电
)
影的简介。这两部电影都(
A
A.表达了民族独立愿望
C.肯定不结盟运动的意义
B.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
D.歌颂了“万隆精神”
1.(2024 年四川遂宁)2024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10 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85 周年,某同学在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
后,绘制了下图所示的思维导图。由此可知,他认为战争爆发的
主要原因在于(
)
A
A.国家利益
B.文化冲突
C.宗教矛盾
D.种族歧视
2.(2024 年安徽)1917 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
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
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
)
B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
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3.(2024 年山东烟台)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
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讨价还价,终
于在 1919 年 6 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
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解决了欧洲、非
洲和西亚战后秩序问题。由此可见,该会议(
)
A
A.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
C.消除了各参战国之间的矛盾
B.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
D.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
4.(2024 年陕西)苏联从 1928 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
1940 年,短短 12 年间,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 5.5 倍,年平均增长
率达到 16.9%,其中重工业增长 9 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21.2%,
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 70%以上。出现这一结果的
原因是(
)
D
A.同美国开展军备竞赛
C.实施新经济政策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
5.(2024 年江西)1940 年,斯大林迫切地敦促人民缩小与西方
在生产力方面的差距,“放慢速度意味着落后,落后意味着挨
)
B
打!”斯大林如此迫切是为了(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应对法西斯的扩张
C.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D.推动东欧各国改革
6.(2024 年江西)1930 年,印度甘地号召向“食盐进军”,带
领民众到丹迪海边自取海水制盐,反对英国殖民当局垄断食盐生
)
C
产。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华夫脱运动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不结盟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