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1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1 15:09:21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专题十一 广州本土史
近年来广州中考通常会将广州地区的遗址遗迹、人物、风土
人情等作为情境材料,进行乡土历史的考查,彰显乡土情怀。古
代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清朝
时期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近代广州,是“开眼看世界”的
“窗口”,是反侵略战争的发起地,是中西文明的交汇地。改革开
放后,广州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外贸、先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的窗口。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联系广州乡土历史,厚
植家国情怀。
历史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秦朝 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
南沿海地区,设南海郡,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 秦朝巩固统一的
措施
汉朝 汉武帝设南海九郡; 汉武帝以后开辟海上丝绸之
路,从广州出发 汉武帝大一统;
丝绸之路的作用
三国时期 229 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当时广州属于吴国
的统治区域 三国鼎立
两晋南北
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海外贸易,广州港对外贸
易发展起来 人口迁徙以及江
南地区的开发
线索一
古代广州
历史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隋唐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可达波斯湾;唐朝在广
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海上丝绸之路
的发展以及唐
朝的对外交往
宋朝 (1)宋元时期,手工业兴盛,广州造船业领先世界
(2)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设有“蕃坊”,专
供外国商人居住 宋代南方经济
的发展;宋代海
外贸易
元朝 设立行省制度,由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管辖(今广
东地区) 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巩固
历史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明朝 (1)戚继光率军进入广东等地,重创倭寇
(2)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从广东肇庆入华,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3)粤商与徽商、晋商同为明清时期中国的重要商帮; 明代中外交往
清朝 (1)清朝广东佛山地区的冶铁等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57年,只开放广州
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
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政策以及经济的发展
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广州地位
鸦片战争
时期 (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首先进犯广东;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2)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人民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3)林则徐在广州设立译馆,翻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近代反侵略战争的发起地
“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变法救国之路的探索地
民主革命策源地
线索二
近现代广州
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广州地位
第二次鸦片
战争时期 (1)1856 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第
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广州花县人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
运动 第二次鸦片
战争;资本主
义的扩张性 近代反侵略战争
的发起地
“开眼看世界”
的“窗口”
变法救国之路的
探索地
民主革命策源地
甲午中日
战争时期 (1)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广
东番禺人)壮烈殉国
(2)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领
导维新变法运动,开始了对中国近
代政治民主化的探索 甲午战争;邓
世昌的事迹
百日维新
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广州地位
辛亥革命
时期 (1)1895 年,孙中山、陆皓东等人准备
发动广州起义,最终失败
(2)1911 年,孙中山、黄兴等人举行广
州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 孙中山革命
精神
黄花岗起义 近代反侵略战争
的发起地
“开眼看世界”
的“窗口”
变法救国之路的
探索地
民主革命策源地
北伐战争
时期 (1)1923 年 6 月,中共三大召开
(2)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3)1924 年 5 月,黄埔军校成立,政治
和军事并重
(4)1926 年 7 月,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
伐,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第一次国共
合作和北伐
战争胜利进
军的主要史

时期 典型事件 相关角度 广州地位
抗日战争
时期 武汉会战后期,日军乘广州兵力空虚
之机,占领广州。广州、武汉失陷后,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正面战场的
抗日史实
中国人民的
精神 近代反侵略战争
的发起地
“开眼看世界”
的“窗口”
变法救国之路的
探索地
民主革命策源地
改革开放 1984 年,开放广州等 14 个沿海城市 改革开放
线索三
广州重要历史教育基地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黄埔军校
中山纪念堂
南越王博物院
1.促进古代广州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中央政权对广东进行有效管理。
(2)人口迁移为广东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生产工具。
(3)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贸易的中心之一。
(4)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2.近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发起于广州的原因有哪些?
(1)从历史角度看:清朝闭关锁国后,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
外通商口岸,广州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流的窗口,思想相对比较开
放;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和广州开埠,客观上使广东人
最早接触和学习西方。
(2)从地理角度看:广州处于毗邻港澳的特殊位置,是西方国
家进入中国的交通要道,且澳门在明朝已经被迫开放,西学东渐
对其影响较大。
(3)从人文精神看:广州人富有独立、创新精神。
1.宋代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外国人居住区“蕃坊”,由朝
廷任命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管理,同时还设有外商子弟学校“蕃
)
学”。这反映了宋代(
A.海外贸易发达
C.民族关系融洽
B.经商时间受限
D.娱乐生活丰富
A
2.1839 年 3 月,林则徐抵达广州,称:“察看内地民情,皆
动公愤,倘该夷不知改悔,惟利是图,非但水陆官兵,军威壮盛,
D
即号召民间丁壮,已足制其命而有余。”这表明(  )
A.广州军备精良充足
B.民众为抗英斗争主力
C.禁烟运动成效显著
D.国人具有反侵略意识
3.1981 年 9 月 17 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
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
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要求
)
D
报考的职工有初等英语基础。这反映出当时(
A.广州是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
B.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C.广州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D.深圳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4.(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夕,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战后的
最初几年,广州仍然是对外贸易的最大中心。但是,即使在这个
时候,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进入 19 世
纪 50 年代以后,贸易重心逐渐北移上海。广州这个曾经被西方商
人幻想为“永远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的城市,不到 10 年的光
阴便失去了这一位置。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步成为我国对外政
策的基石,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向也向全方位转变。这一时期,
我国工业化建设所需大量物资因西方一些国家的“经济封锁”很
难获得,急需寻找扩大对外贸易的渠道。此外,由于国内生产关
系的变化,新兴国营进出口企业面临建立海外业务联系的新课题。
1957 年 4 月,广州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
广交会成功创办,迅速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渠道,广州也再度
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龙头。
——摘编自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孟红《追溯广
交会二三事》等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
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最重要的影响?(4 分)
答案: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 分)
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 分)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首届广交会创办的背景。(6 分)
答案:外交政策的调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国内生产关
系的变化;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6 分)
(3)谈谈百年以来广州贸易地位的发展历程给你的启示。(2 分)
影响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任答一点即可,2 分)
答案:城市的兴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政策、经济基础是
5.(8 分)交通状况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
从 16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初期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
转港的国际贸易航线:
航线 出口商品 进口商品
广州—澳门—(印
度)果阿—(葡萄
牙)里斯本航线 生丝、绸缎、瓷器、砂糖、
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
以生丝为最大宗 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白银,其
中以白银为最大宗,仅 1585—1591
年,运入广州的白银约 20 万两
广州—澳门—(菲
律宾)马尼拉—拉
丁美洲航线 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
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
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 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
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
1586—1640 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
白银达到 2025 万比索
广州—澳门—(美
国)纽约航线 丝绸、茶叶和瓷器等 花旗参、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
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航线特点:从广州出发,经过澳门,航线范围越来越
广。原因:清朝闭关锁国,只留广州一处进行对外贸易;商品经
济发展。(4 分)
出口商品特点:出口商品以农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品种
丰富。原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
展。(4 分)
专题十 广东本土史
近年来广东中考通常会将广东地区的遗址遗迹、人物、风土
人情等作为情境材料,进行乡土历史的考查,彰显乡土情怀。古
代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
也是清朝时期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近代广东,是“开眼看
世界”的“窗口”,是反侵略战争的发起地,是中西文明的交汇
地。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外贸、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窗口”。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联系广
东乡土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时期 发展概况
秦朝 广东属南海郡,郡治在番禺(今广州)。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
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汉朝 汉武帝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从此,广州
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确立
隋唐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可达波斯湾。唐朝在广州设市
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线索一
古代广东
时期 发展概况
宋朝 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
商税
明清 (1)明朝将领戚继光率军开赴广东(东南沿海)等地,重创倭寇
(2)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借广东澳门
(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57 年(乾隆年间)只留广州一
处海关通商(广州十三行)
分期 时期 重大事件
晚清 鸦片战争
时期 (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 年 6
月,虎门销烟
(2)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
口,鸦片战争开始
(3)1842 年 8 月,《南京条约》签订,广州被迫开放为
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时期 (1)1856 年秋,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8 年,《天津条约》增开汕头为通商口岸
线索二
近代广东
1.发生在广东的重大事件
分期 时期 重大事件
晚清 维新运动时期 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
辛亥革命时期 1911 年,孙中山、黄兴在广州领导黄花岗起义,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民国 北伐战争时期 (1)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重新解释三民
主义,确立了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2)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将政治教
育与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
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3)1925 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建立了国民革命军。1926
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从广东出发,经过两年多的征
战,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人物 活动
邓世昌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广东番禺人。甲午中日战争时为致远
舰管带,在黄海海战中捐躯报国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领导了戊戌变法。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
木草堂,招徒讲学
2.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活动
人物 活动
梁启超 广东新会人。领导了戊戌变法,提出“诗界革命”“小说
界革命”等主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
孙中山 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市)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
导者。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 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人物 活动
廖仲恺 广东惠阳人。他曾随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参加护法运动;
黄埔军校党代表
叶挺 广东惠阳人。新四军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军事家。他领
导了北伐战争中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北伐名将”
之美誉,第四军亦有“铁军”之称
叶剑英 广东梅县人。他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1926 年任国民革命
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文
化大革命”期间,他为粉碎“四人帮”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外开放 (1)1979 年,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
利条件,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2)1980 年,将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为经济特区
(3)1984 年,广州、湛江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城市
(4)1985 年,将珠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思想创新 (1)1992 年,邓小平在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发表南方谈话,
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
(2)2000 年,江泽民在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003 年,胡锦涛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
线索三
现代广东
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 (1)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2)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3)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4)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促进古代广东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中央政权对广东进行有效管理。
(2)人口迁移为广东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生产工具。
(3)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贸易的中心之一。
(4)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2.近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发起于广东的原因有哪些?
(1)从历史角度看:清朝闭关锁国后,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
外通商口岸,广州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流的窗口,思想相对比较开
放;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和广州开埠,客观上使广东人
最早接触和学习西方。
(2)从地理角度看:广东处于毗邻港澳的特殊位置,是西方国
家进入中国的交通要道,且澳门在明朝已经被迫开放,西学东渐
对其影响较大。
(3)从人文精神看:广东人富有独立、创新精神。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广东为什么会成为改革开
放的前沿?
(1)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产生早,商品经济发达。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1.(13 分)(2024 年广东中山模拟)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
怀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林则徐销烟池遗址
图2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3 黄埔军校
旧址
材料二
洪秀全故居
(广州花都)
邓世昌故居
(广州番禺)
康有为故居
(佛山南海)
孙中山故居
(广东中山)
材料三
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
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
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
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为最。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
件及其历史意义。(4 分)
答案:选择 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选择 2:广州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
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选择 3: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任选一项作答,事件 2 分,意义 2 分,共 4 分)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一处名人故居进行主题研究(除示例),
仿造示例,确定研究主题并提出研究建议。(6 分)
示例:
研究主题: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研究建议:考察孙中山故居,搜集孙中山人物生平,查阅他
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早期革命活动、成立同盟会等资料。
答案:选择 1:
研究主题: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
研究建议:考察洪秀全故居,搜集洪秀全人物生平,查阅他
创办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
制度》等相关资料。
选择 2:
研究主题:邓世昌与甲午中日战争
研究建议:考察邓世昌故居,搜集邓世昌人物生平,查阅他
入读福州船政学堂、黄海海战壮烈殉国等相关资料。
选择 3:
研究主题:康有为与戊戌变法
研究建议:考察康有为故居,搜集康有为人物生平,查阅他
发动公车上书、参与戊戌变法等资料,阅读康有为著述等。
(任选一项作答,研究主题 2 分,研究建议 4 分,共 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之性质,有独立
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为最”的原因。(4 分)
答案:广东对外贸易繁荣;近代开放较早;社会风气相对开
放;涌现出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多。(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籍贯 人数 比率/%
广东 382 83.22
福建 49 10.68
其他 28 6.1
2.(13 分)通过史料实证数据,可以感受海外侨胞心系国家,
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古巴华工籍贯信息统计表:
——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
类别 工作内容
教育 举办战时小学、识字班和农民夜校,培养和发现青年积极分
子;组织干部学习抗战理论知识,进行业务培训,培养队伍
骨干
组织 组织农民抗敌同志会、青年抗敌同志会和抗敌儿童团等,并
且设法掌握乡村武装,成立农民自卫队,训练新兵壮丁
宣传 组织兄弟会、姐妹会、护路队等进行抗日宣传和革命活动;
发动民众协助其破坏公路、调查乡村、宣传国民精神总动员
材料二
1939—1940 年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部分工作:
——摘编自赵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探微》
材料三
1955—1967 年,华侨投资有限股份公司拨出 6050.7
万余元兴办企业 82 项,其中投放在工业方面的占总资金的 79%,
农垦占 13%,旅游服务占 8%。……工业投资中,投资额在 200 万
元以上的有 8 项,包括在广州、徐闻、清远的华侨糖厂及广州苎
麻纺织厂、华建麻袋厂、中山华侨船厂、开平贰肥厂、台山大隆
洞水电站。
——摘编自张丽红《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吸引华侨投资探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古巴华工籍贯分布的主要区域,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 分)
答案:主要区域:集中在福建、广东两省,其中以广东最多。
(2 分)
原因:近代列强侵华,东南沿海最先开放;《南京条约》签订
后,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造成大量贫困人口,迫于生存
压力,出国谋生;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等等。(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工
作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工作的时代意义。(6 分)
答案:主要特点:涉及范围广;围绕抗日救亡展开工作;等
等。(2 分)
意义: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水平,培养了大量抗日骨干;
建立了一系列民兵组织,加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力量;调动了
人们的抗日积极性,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等等。(4 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出华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所
扮演的角色。(2 分)
答案:外出务工者;抗击日寇的爱国者;国内经济建设的投
资者。(2 分)(共25张PPT)
专题四 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
在经济领域,中国古代主要是小农经济,近代以来,传统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民族工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早期实行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板块内容综合性强,在当前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背景下,
经济板块在命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备考本专题要关注以下重
点内容: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伴随经济重心南移,政治文化格局
也发生变动,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
2.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逐渐瓦解,民族工业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影响,20 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逐
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必然性。
4.要对一些概念如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
济、民族工业等有初步的理解。
线索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线索二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含义 近代中国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主要表现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和机器生产开始出现
历程
特点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②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③发展缓慢且艰难曲折,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项目 概况
农业 (1)土地改革:到 1952 年底,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
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社会主义改造:1956 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
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成效显著;到 1983 年,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线索三
现代中国经济
项目 概况
工业及
经济体
制转变
(1)社会主义建设起步(1949—1956 年,向计划经济转变):
①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
②“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项目 概况
工业及
经济体
制转变 (2)计划经济体制(1956—1978年):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中的失误
②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恢复
③“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78—1992年):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③对外开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至今):
①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项目 概况
对外
开放 ①进程: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浦东;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②格局: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项目 概况
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拥有
完整工业体系的工业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不断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与共同原因是什么?
(1)总体特征: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伴随着中国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政治、文化格局也发生变动,体现了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
(2)共同原因: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
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新品种的种植、推广;各民族的
交往、交融与相互学习。
2.中国现代工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工业制造由仿制到自主研发;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
不断优化;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国际化。
3.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原因有哪些?
顺应世界潮流;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状况的正
确判断;人民生活的需要。
时间断面 西汉
(2 年) 西晋
(280 年) 唐代
(742 年) 北宋
(1102 年) 南宋
(1208 年) 明代
(1460 年) 清代
(1820 年)
南方地区
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1.(13 分)(2022年广东)劳动者、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作为生产
力要素,对经济发展作用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
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
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
钢刃农具“銐刀”,谓之“开荒銐刀”用来垦辟荒田。铁
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
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侠《中国
经济通史·宋代经
济卷》
项目二:
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
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
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
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
江南经济史研究之
一:农业篇》
项目三:
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
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
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
北方移民所携农业
技术与中国古代经
济重心南移》
材料二
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
(4 分)
答案:南方地区人口占比总体上不断上升;随着经济重心南
移,中国人口分布重心也逐步南移。(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项目,说明其如何
促进宋代南方农业发展。(6 分)
答案:示例:选择种植技术
说明:宋代时南方人口不断增加,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耕作技术得到提高,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宋代时从越南传入
了占城稻,成熟早,抗寒力强,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宋代时
实行稻麦复种技术,稻麦轮流耕种实现了一年两熟,推动了南方
农业的发展。(6 分,言之有理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
(4 分)
答案:南方政治局面较为稳定;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等等。
(4 分,任答两点即可)
2.(10 分)(2024 年山东菏泽)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
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提供了必要条件,使中国开始自觉地向世界资本主义轨道上靠拢,
启动了早期近代化。
——据周刘波《中外历史纲要》等
(1)写出材料一评述的历史事件,列举该事件中取得的两例工
业成就。(3 分)
答案:历史事件:洋务运动。(1 分)
工业成就: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两例即可,
2 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洋碱”逐步倾销中国市场。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出口中国的“洋碱”减少,民用碱与工业用碱奇缺。
1918 年永利制碱公司成立并计划以海盐作原料制碱,获北洋政府
大总统特批工业用盐免税三十年。1926 年,公司生产出洁白纯碱,
获万国博览会金质奖,震动了整个世界化工业。
——据高寒《“化工之父”的实业救国路——民族企业家范
旭东的成功之道》
(2)根据材料二,概述永利制碱公司成立与发展的原因。(2 分)
答案:外国商品的倾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一
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政府的支持;市场需求大;公
司和个人的拼搏努力;等等。(任答两点得 2 分)
高光时刻一:
众多“第一”为新
中国汽车工业奠基 1953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在长
春举行奠基仪式
1956 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CA10 诞生
高光时刻二:
融入企业血脉 1983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打响“换型改造”攻坚战
1987 年具有当时先进水平的第二代解放牌汽车 CA141 诞生,一汽走
出一条“自主开发,自筹资金,自主建设,不停产改造”的新路子
1991 年一汽-大众公司成立,完成工厂体制向公司体制的根本转变
高光时刻三:
民族品牌在新赛道
上向“新”图强 近年来,中国一汽依创新、深智造、锚低碳、上绿能、精探索、谋
未来,行稳致远;2023 年红旗新能源子品牌的全新车型——红旗
E001、红旗 E202 同步亮相
材料三
——据新华网《一汽 70 年,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高光时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汽高光时刻一、
二的出现得益于我国哪两项重大举措,分别概述这两大举措实施
的意义。(4 分)
答案:高光时刻一:重大举措——“一五”计划;(1 分)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 分)
高光时刻二:重大举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1
分)意义——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认识。(1 分)
答案: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改革创新;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
(任答一点得 1 分)(共23张PPT)
专题八 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与大国发展关系密切,极
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日益走向全球化。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
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和普及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 美国
主要发明 珍妮机、瓦特改进的
蒸汽机等 白炽灯泡、内燃机等 电子计算机、互联
网等
科学理论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
现象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动力、能源 蒸汽机;煤炭 内燃机、发电机和电动
机;石油、电力 核能、太阳能等新
能源
线索一
科技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新式交通、
通信工具 蒸汽机车等 汽车、飞机、电车、电
话、电报等 高铁、互联网等
特点 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
匠的实践经验,科学
与技术尚未紧密结
合;首先发生在英国,
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
慢;以轻工业为突破
口,主要集中在纺织
领域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
紧密结合;几乎同时在
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发生;一些后起的
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
业革命同时进行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在各领域
之间相互渗透;新
技术成为社会生产
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生产
力 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
工场手工业生产,极
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
力水平 机械化逐步普及,新的
生产方式——流水线
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
自动化,并向信息
化、智能化方向发

社会
结构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出现;
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女权运动得
到发展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贫富差距扩
大;绝大多数国家
和地区的妇女都有
了选举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世界
经济
格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
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
形成 经济全球化深入
发展
世界
政治
格局 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
地位;初步形成了东
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形
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
团,导致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 世界多极化趋势
发展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所处
的社会阶段 康乾盛世末期,中国正
处于封建社会的全盛
时期,后逐渐开始下滑 封建社会末期,中国
的国门逐渐被打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中国成为独立自
主的国家,有了良好
的发展环境
中国受到的
冲击或影响 英国在完成第一次工
业革命后,对中国发动
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加快了侵略与
瓜分世界的步伐,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影响下,科技成为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
核心力量,但我国的
科技实力明显落后
于世界先进水平
线索二
三次科技革命下的中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的应对 中国人认识到西方科
学技术的先进,掀起了
洋务运动,并派遣留学
生出国深造,学习西方
先进的科学技术 中国人认识到只学
习西方先进科学技
术不足以挽救中国,
开始了政治方面的
探索,开展政治改良
和政治革命,推行实
业救国 实行改革开放,大力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推动科技和教
育发展;制定一系列
发展高科技的计划,
如“863 计划”,努
力缩小与发达国家
的科技差距
含义 经济全球化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活动冲破国与国的界限,使世界经济
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发展
历程 新航路开辟 带来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
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第一次
工业革命 火车和轮船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联系
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电话、汽车、飞机的发明,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
交流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进行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
步发展
20 世纪八九
十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线索三
经济全球化
表现 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
的影响增大;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影响 利 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
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弊 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
常处于不利境地;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
响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拉大
对策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
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促进经济的高
速发展
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①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
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
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③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
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实力强大的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
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2)第二次工业革命:①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
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
飞猛进的增长。②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③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3)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远远超过了前两次科技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
能化,使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1.(8 分)(2024 年湖北)【能源科技与创新】
材料一
17、18 世纪,热力学发展起来。瓦特研读了有关热
力学书籍,站在先驱者肩膀上,终于改进出新的蒸汽机,从而把
工厂从选址限制中解放出来,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蒸汽机
不仅代表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更使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
结果,能源科技进一步发展。电磁学理论的建立,推动发电机的
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热力学的成熟使
蒸汽机日益完善,并促成内燃机的诞生,石油成为重要能源。
——摘编自焦娅敏、张贵红主编《能源科技史教程》
材料三
石油、天然气等储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设法节约
和开发新能源,才能应对能源危机。在 21 世纪能源战略中,中国
不断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在世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贡献了力
量。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成功改进蒸汽机的
原因和影响。(4 分)
答案:原因:热力学的发展;瓦特的认真研究。(2 分)
影响: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使工厂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带来整个工业领域的革命,使工业革命向更纵深处发展;促进了
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 分)
(2)根据材料二,写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科技发展的
表现。(2 分)
答案:发电机的诞生;电力成为新的能源;内燃机的诞生;
石油成为重要能源。(任答两点即可,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应对当今能源危机的合
理化建议。(2 分)
答案:我们要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避免浪费;要加快能
源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2 分)
2.(10 分)(2024 年江西)人类不断向未知世界探索,世界大了,
世界也小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29年,里贝罗绘制的《世界地图》,囊括迄今所
知一切地方,翔实绘制了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的海岸线和岛屿,
首次展现了太平洋的真实跨度和连续的北美洲海岸线。
——摘编自席会东《皇家秘图的帝国掠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图绘制范围的扩大源
于哪一历史事件。请从世界联系的角度评价这一事件。(4 分)
答案: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2 分)
评价: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孤立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世界观念逐渐确立起来。(2 分)
材料二
美国“阿波罗 11 号”飞船驾驶员迈克尔·柯林斯基
说道:“我在1969年飞向月球,当我看到眼前小到可以用大拇指
盖住的地球,不禁笑了起来。”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丛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69 年美国飞船飞向月
球的背景。(2 分)
答案:美苏冷战对峙,美国、苏联在科技领域展开竞赛,促
进了美国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极大地促
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2 分)
材料三
21 世纪初,电子通信等技术极大消除了时空隔阂,
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跨国流动成为常态,各国成为全球
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地球村”所呈现的世
界经济发展趋势。(2 分)
答案:经济全球化。(2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们对地球认知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 分)
答案: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由分散孤立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等等。(任答两点
即可,2 分)(共29张PPT)
专题六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
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
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当中,1921 年,中国共产
党应运而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
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推出自己成
熟的科学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内涵,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
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程 事件 概况
建立与
初期探索 五四运动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中共一大 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国民革命 中共三大、第一
次国共合作、北
伐战争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合作,进行
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
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线索一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
历程 事件 概况
土地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
起义、创建井冈
山革命根据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
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毛泽东等人创建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打响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
开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
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红军长征、遵义
会议 面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
开始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
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红军长征的胜利,保
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历程 事件 概况
全民族
抗战 西安事变和平
解决、国共第二
次合作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其和平解决,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
时局的关键。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
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
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以
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
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广泛开展抗日
游击战争 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一方
面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另一方面深入敌占区,广泛开
展抗日游击战争
历程 事件 概况
争取和
平民主 重庆谈判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中国共
产党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
人民解
放战争 三大战役、南京
解放 1946 年,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7 年夏,刘邓大
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
幕。从 1948 年 9 月到 1949 年 1 月,中共中央先后发
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
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占领南
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领域 相关史实 影响
民主法治
建设 (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
平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正式确立
(2)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
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
法》颁布实施
(4)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民主法治建设
是社会进步、
经济发展、人
民当家作主以
及进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要保障
线索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建设成就
领域 相关史实 影响
经济建设 见“中国从古至今的经济”专题
统一大业 (1)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
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199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199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4)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交往日益密切 祖国统一大业
取得重大进展
领域 相关史实 影响
国防建设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1970 年,我
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成功,1971 年,导弹驱逐舰研制成功;
2012 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2019 年,
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交接入列,2022 年,“福建
舰”举行下水命名仪式
(2)1966 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 年更名为火箭军,
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3)新时代,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成
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
现革命性重塑 为维护国家
主权、领土完
整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
设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证
外交成就 见“对外交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专题
领域 相关史实 影响
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1964 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 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20 世纪 60 年代,我国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20 世纪 70 年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屠呦呦领
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4)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等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
举世瞩目的成就
(5)国家制定了“863 计划”“973 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
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多项科技发展计划 科学研究水平
不断提升,促
进了国民经济
的发展,使我
国的综合国力
不断提升
领域 相关史实 影响
交通建设 (1)“一五”计划时期: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兴
建宝成、鹰厦等铁路 30 余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3)改革开放后: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018 年,港
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我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私家车普及;
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 交通建设取得
巨大成就,提
升了国家治理
水平,同时加
强了中国与世
界的联系
社会生活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均有
很大进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2021 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的变迁,
见证了时代的
进步,凸显了
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
党诞生的
会议 中共一大: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
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伟大转折
的会议 (1)遵义会议:1935 年召开,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
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
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年召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
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线索三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
确立指导思
想的会议 (1)中共七大:1945年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中共十五大:1997年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3)中共十六大:2002年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中共十八大:2012年召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5)中共十九大:2017年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分析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国内因素。
(1)国际: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
济全球化潮流;等等。
(2)国内: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制定恰当政策,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重视科技和教育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
融入世界;等等。
2.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召开的会议中,你得到了怎样
的认识?
(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解决了中
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
了前进方向。
(2)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能够依据国情及时调整策略。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诸多成就,谈谈你的认识。
(1)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18 分)(2024 年天津)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平津战
役纪念馆时强调对中国革命战争史要学而时习之。为践行总书记
讲话精神,津门中学开展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任务一
【寻找红色基因打卡地】
(1)寻找红色基因打卡地,除了网络查找,你还有什么好的方
法?津门中学选取了井冈山和延安作为红色基因打卡地,他们选
取的理由分别是什么?(6 分)
答案:方法:他人推荐、实地考察、书籍记载及课堂所学等。
(2 分)
选取井冈山。理由: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
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2 分)
选取延安。理由:延安是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2 分)
任务二
【缅怀革命先驱李大钊】
学习小组参观中国共产党天津历史纪念馆后,搜集了李大钊
在天津的部分活动。
·1917年以来,李大钊多次到天津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大批的爱国青年。
·1920年,在李大钊亲自指导下,以新生社为基础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同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又悄然来津,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发出了先声。
·1924年,李大钊协助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
(2)根据上述内容,指出李大钊为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党组织
的建立作出了哪些贡献?李大钊身上有什么精神是我们应该继承
和发扬的?(6 分)
答案:贡献: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了一大批爱国青
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协助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
执行委员会。(4 分)
精神:坚持真理,践行初心,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等。(2 分)
任务三
【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
(3)学习小组参观后制作了一期手抄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右
侧的版面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6 分)
重温平津战役
A.战役实施图:解放军实行分割包围,1949年1月15日攻下天津。经过谈判,1月30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B.国民党军天津城防部署图:中共地下党几经周折绘制,送出城外,为人民解放军的炮弹装上了眼睛。
C.戎冠秀雕塑:老人将她的两个儿子和三个孙子相继送上前线,她自己在后方全力支前。
D.英烈名录墙:镌刻着7030名烈士的姓名。 守住红色江山
依据左侧的信息列出平津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共地下党的作用;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等等。(6分)
歌曲名称 创作时间 部分歌词
《保卫黄河》
(《黄河大合唱》选曲) 1939年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没有共产党就
没有新中国》 1943年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2.(12 分)(2024 年四川成都)歌声礼赞着时代,歌曲承载着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部分优秀歌曲表:
歌曲名称 创作时间 部分歌词
《歌唱祖国》 1950年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的前程万丈光芒……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0年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春天的故事》 1994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七子之歌——澳门》 1998年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歌曲名称 创作时间 部分歌词
《天路》 2002 年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新的天地》 2017 年 你和百姓同心同行,就像树木扎根大地……我们
自信,我们前行,看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天地……
——选自《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优秀歌曲 100 首》
(《光明日报》2019 年 06 月 17 日 09 版)
(1)学校计划在今年国庆节前夕举办一场“歌声里的历史记
忆”歌咏会。请从材料中任选一首歌曲,从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
思想内涵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该歌曲进行推介。(要求: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达清晰)(4 分)
答案:示例:《歌唱祖国》创作于1950年,正值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一周年之际,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和立志为
祖国繁荣富强奋力拼搏的爱国之情。该作品曲调豪迈雄壮,节奏
铿锵有力,情感深厚宽广,歌词朴实真挚,实现了时代性与民族
性、艺术性与群众性的完美统一,成为朝气蓬勃的新中国形象的
生动写照。该作品经常被选用在国庆庆典、国家重要的内政外交
活动及对外文化交流中,成为亿万中国人民久唱不衰的“金曲”
和跨世纪的音乐经典之作。(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幅名为“歌声里的历史
记忆”的思维导图。(要求:①任意选取表中的部分歌曲,至少提
炼出四个主题;②在每个主题后至少列出一首对应的歌曲名称;
③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结构清晰,符合逻辑)(8 分)
答案:主题(每个 1 分,共 4 分,总分不超过 4 分);歌曲名称
(与主题对应正确每个 1 分,同一主题不重复给分,共 4 分,总分
不超过 4 分)。
示例:(共28张PPT)
专题十 广东本土史
近年来广东中考通常会将广东地区的遗址遗迹、人物、风土
人情等作为情境材料,进行乡土历史的考查,彰显乡土情怀。古
代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有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
也是清朝时期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近代广东,是“开眼看
世界”的“窗口”,是反侵略战争的发起地,是中西文明的交汇
地。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外贸、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窗口”。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注意联系广
东乡土历史,厚植家国情怀。
时期 发展概况
秦朝 广东属南海郡,郡治在番禺(今广州)。灵渠是世界上第一条
船闸式人工航道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汉朝 汉武帝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从此,广州
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地位确立
隋唐 海上丝绸之路从广州出发,可达波斯湾。唐朝在广州设市
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线索一
古代广东
时期 发展概况
宋朝 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
商税
明清 (1)明朝将领戚继光率军开赴广东(东南沿海)等地,重创倭寇
(2)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租借广东澳门
(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757 年(乾隆年间)只留广州一
处海关通商(广州十三行)
分期 时期 重大事件
晚清 鸦片战争
时期 (1)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1839 年 6
月,虎门销烟
(2)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驶进广东海面,封锁珠江
口,鸦片战争开始
(3)1842 年 8 月,《南京条约》签订,广州被迫开放为
通商口岸
第二次鸦片
战争时期 (1)1856 年秋,英军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2)1858 年,《天津条约》增开汕头为通商口岸
线索二
近代广东
1.发生在广东的重大事件
分期 时期 重大事件
晚清 维新运动时期 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
辛亥革命时期 1911 年,孙中山、黄兴在广州领导黄花岗起义,鼓舞了
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民国 北伐战争时期 (1)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重新解释三民
主义,确立了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2)1924 年 5 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将政治教
育与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
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3)1925 年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建立了国民革命军。1926
年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从广东出发,经过两年多的征
战,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人物 活动
邓世昌 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广东番禺人。甲午中日战争时为致远
舰管带,在黄海海战中捐躯报国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
领导了戊戌变法。19 世纪 90 年代,康有为在广州开办万
木草堂,招徒讲学
2.重要历史人物及其活动
人物 活动
梁启超 广东新会人。领导了戊戌变法,提出“诗界革命”“小说
界革命”等主张,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
孙中山 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市)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
导者。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 年,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国同盟会;领导了辛亥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人物 活动
廖仲恺 广东惠阳人。他曾随孙中山反对袁世凯,参加护法运动;
黄埔军校党代表
叶挺 广东惠阳人。新四军的领导人之一,杰出的军事家。他领
导了北伐战争中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获“北伐名将”
之美誉,第四军亦有“铁军”之称
叶剑英 广东梅县人。他曾参与筹建黄埔军校,1926 年任国民革命
军新编第二师师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文
化大革命”期间,他为粉碎“四人帮”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外开放 (1)1979 年,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众多的有
利条件,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2)1980 年,将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设立为经济特区
(3)1984 年,广州、湛江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城市
(4)1985 年,将珠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思想创新 (1)1992 年,邓小平在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发表南方谈话,
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极大地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
(2)2000 年,江泽民在广东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2003 年,胡锦涛在广东提出科学发展观
线索三
现代广东
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 (1)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2)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
(3)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4)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促进古代广东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中央政权对广东进行有效管理。
(2)人口迁移为广东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
生产工具。
(3)广东是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贸易的中心之一。
(4)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2.近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首先发起于广东的原因有哪些?
(1)从历史角度看:清朝闭关锁国后,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
外通商口岸,广州成为东西方之间交流的窗口,思想相对比较开
放;鸦片战争后,英国割占香港岛和广州开埠,客观上使广东人
最早接触和学习西方。
(2)从地理角度看:广东处于毗邻港澳的特殊位置,是西方国
家进入中国的交通要道,且澳门在明朝已经被迫开放,西学东渐
对其影响较大。
(3)从人文精神看:广东人富有独立、创新精神。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广东为什么会成为改革开
放的前沿?
(1)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产生早,商品经济发达。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1.(13 分)(2024 年广东中山模拟)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厚植家国情
怀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1 林则徐销烟池遗址
图2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图3 黄埔军校
旧址
材料二
洪秀全故居
(广州花都)
邓世昌故居
(广州番禺)
康有为故居
(佛山南海)
孙中山故居
(广东中山)
材料三
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
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
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
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为最。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
件及其历史意义。(4 分)
答案:选择 1: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选择 2:广州黄花岗起义;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
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选择 3: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任选一项作答,事件 2 分,意义 2 分,共 4 分)
(2)根据材料二,选择一处名人故居进行主题研究(除示例),
仿造示例,确定研究主题并提出研究建议。(6 分)
示例:
研究主题: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研究建议:考察孙中山故居,搜集孙中山人物生平,查阅他
提出三民主义、领导早期革命活动、成立同盟会等资料。
答案:选择 1:
研究主题:洪秀全与太平天国运动
研究建议:考察洪秀全故居,搜集洪秀全人物生平,查阅他
创办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
制度》等相关资料。
选择 2:
研究主题:邓世昌与甲午中日战争
研究建议:考察邓世昌故居,搜集邓世昌人物生平,查阅他
入读福州船政学堂、黄海海战壮烈殉国等相关资料。
选择 3:
研究主题:康有为与戊戌变法
研究建议:考察康有为故居,搜集康有为人物生平,查阅他
发动公车上书、参与戊戌变法等资料,阅读康有为著述等。
(任选一项作答,研究主题 2 分,研究建议 4 分,共 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之性质,有独立
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为最”的原因。(4 分)
答案:广东对外贸易繁荣;近代开放较早;社会风气相对开
放;涌现出的近代著名历史人物多。(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籍贯 人数 比率/%
广东 382 83.22
福建 49 10.68
其他 28 6.1
2.(13 分)通过史料实证数据,可以感受海外侨胞心系国家,
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古巴华工籍贯信息统计表:
——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
类别 工作内容
教育 举办战时小学、识字班和农民夜校,培养和发现青年积极分
子;组织干部学习抗战理论知识,进行业务培训,培养队伍
骨干
组织 组织农民抗敌同志会、青年抗敌同志会和抗敌儿童团等,并
且设法掌握乡村武装,成立农民自卫队,训练新兵壮丁
宣传 组织兄弟会、姐妹会、护路队等进行抗日宣传和革命活动;
发动民众协助其破坏公路、调查乡村、宣传国民精神总动员
材料二
1939—1940 年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部分工作:
——摘编自赵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探微》
材料三
1955—1967 年,华侨投资有限股份公司拨出 6050.7
万余元兴办企业 82 项,其中投放在工业方面的占总资金的 79%,
农垦占 13%,旅游服务占 8%。……工业投资中,投资额在 200 万
元以上的有 8 项,包括在广州、徐闻、清远的华侨糖厂及广州苎
麻纺织厂、华建麻袋厂、中山华侨船厂、开平贰肥厂、台山大隆
洞水电站。
——摘编自张丽红《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吸引华侨投资探微》
(1)根据材料一,指出晚清古巴华工籍贯分布的主要区域,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 分)
答案:主要区域:集中在福建、广东两省,其中以广东最多。
(2 分)
原因:近代列强侵华,东南沿海最先开放;《南京条约》签订
后,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造成大量贫困人口,迫于生存
压力,出国谋生;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等等。(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工
作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工作的时代意义。(6 分)
答案:主要特点:涉及范围广;围绕抗日救亡展开工作;等
等。(2 分)
意义: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水平,培养了大量抗日骨干;
建立了一系列民兵组织,加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力量;调动了
人们的抗日积极性,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等等。(4 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说出华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所
扮演的角色。(2 分)
答案:外出务工者;抗击日寇的爱国者;国内经济建设的投
资者。(2 分)(共23张PPT)
专题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21 年 2 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
程教材指南》,“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
芽,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系统化、长效化、制度化
的重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近年文化自信命题的重要
题材。备考时应注意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根植于本土,有着自身的发
展道路和独特的风格。
2.多样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体现了各民族文化
的多样性。
3.吸纳性:中华文化具有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具
有很强的包容性。
4.凝聚性: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特质,有着巨
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5.连续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承上启下,不断发
展,有顽强的生命力。
时期 相关内容
春秋 老子和孔子 ①孔子: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②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线索一
中国古代与近代思想演变
时期 相关内容
战国 百家争鸣 ①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
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②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
家,提倡节俭
③道家: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
独立的人格
④法家: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
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西汉 确立儒家
正统地位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新文化
运动 儒家思想
受到挑战 新文化运动提倡思想革命,提倡新道德,抨击封建旧道德
方面 成就
科技 青铜
铸造 商朝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其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四大
发明 造纸术 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唐朝时外
传,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元朝时不断改进,西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近代化的进程
指南针 战国时已发现磁石指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经阿拉
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广泛用于军事,对欧洲
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
变革
线索二
中国古代科技与建筑工程
方面 成就
科技 医学 ①东汉名医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治未病”的思
想,被后世称为“医圣”
②东汉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③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
著作
数学 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历法 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方面 成就
建筑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灵渠 秦朝开通,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交通
大运河 隋炀帝开通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故宫 明朝北京城的核心——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
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长城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既是当时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又是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方面 成就
文字
演变 甲骨文―→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草
书、楷书、行书
著名书法家有汉魏时期的钟繇、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兰亭集
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史学 《史记》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记述了从传说
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线索三
书法、文学与艺术等发展
方面 成就
史学 《资治
通鉴》 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文学 唐诗 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词、
元曲 宋代代表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代表为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明清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方面 成就
艺术 绘画 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画,其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代表作品《步辇图》;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品《送子天王图》
雕塑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京剧 道光年间形成,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有利于加深国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提高民族素养;
有利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2.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批判继承。
3.我们应如何在传承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创新表达方式是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融合发展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保障。
1.(13 分)(2024 年广东)书藏古今,传承文明。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下文物展示了部分承载文字的中国古代书写材
料。
刻有文字的甲骨
青铜利簋及铭文
居延汉简
材料二
古代书目是指图书分类目录,一个时代书目的多寡,
与图书事业的盛衰密切相关。
——摘编自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
书名 作(译)者 简介
《天工开
物》 宋应星 全面总结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后
传到国外,被译为日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本草纲
目拾遗》 赵学敏 收录了《本草纲目》未载的多种药物,以
及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
《几何原
本》 利玛窦与
徐光启合译 译自古希腊数学著作,“点”“线”“三
角形”等术语就是在这个译本里定下来的。
材料三
下表是明清时期编撰的部分科技类图书信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书写材料的共同局
限,以及突破该局限的中国古代重大发明。(4 分)
答案:局限:刻画不易、价值昂贵、材料笨重、获取困难。
(3 分)
重大发明:造纸术。(1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图书事业兴盛的原
因。(6 分)
答案:活字印刷术等印刷技术的普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市
民阶层的兴起;政府重视文教事业发展,改革科举制,文化繁荣。
(6 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科技类图书的新特点。(4 分)
答案:多为总结性著作;吸收借鉴西方科技文化成果。(4 分)
2.(10 分)(2024 年内蒙古包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经过西周至东
汉末一千两百余年的发展,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形成。现存的中医
药古籍近9000种,在浩如烟海的医学著作中,不乏集大成者。更
为可贵的是,古代医者在行医过程中追求“大医习业”“大医精
诚”的精神。日本、韩国等国的传统医学都是在中医理论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王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中医药文化自信》
材料二
晚清民国时期,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医药事业
发展举步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确定“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中医药事业得到新发展。屠呦呦带领科
研团队,受中医药文献启发,提取出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解决
了抗疟药物失效的难题。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世界掀起中医药文化热潮。
——摘编自刘金红等《中医药政策发展脉络回顾及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中医药发展的
特点,并举出两例代表性的成就。(4 分)
答案:特点:历史悠久;著作多;蕴含着可贵的精神品质;
影响周边国家医学发展。(2 分)
成就:华佗的“麻沸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中医药文化热潮的
原因。(4 分)
答案:国家重视中医药学发展;中医药博大精深,影响大;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
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维护人类公共卫生安全,也需要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4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发展建言献策。(2 分)
答案:国家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
要坚定文化自信。(任答两点得 2 分)(共25张PPT)
专题九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的浩劫,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复习本专题,需要厘清两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同时把中国对
战争的反应纳入考查,要了解战争爆发的过程以及原因,从中把
握各国在战争中的意图以及战后的意图,树立和平发展的理念,
以及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危机意识。
比较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1918 年 1931—1945 年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主要战场 在欧洲战场形成了东线、西
线和南线三条战线,后扩大
到非洲、亚洲等地 中国战场(东方主战场)、欧洲西线战场、
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
线索一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比较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大战役 1916 年,德、法凡尔登战役
(“绞肉机”) 1941 年 10 月莫斯科保卫战、1941 年 12
月珍珠港事件(最大规模)、1942 年 7 月
—1943 年 2 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转折
点)、1944 年 6 月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
战场开辟)、1945 年柏林战役
结果 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同盟国战败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法西斯轴心国
集团失败
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新式武器 坦克、潜艇等 原子弹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比较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响 对世界 ①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
地位
②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
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
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④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①给人类社会文明带来巨大灾难
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转换成以美
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欧洲丧失优势地

③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
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④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
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

⑤苏联国力增强,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⑥客观上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比较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响 对中国 ①中国参加一战,为协约国
胜利作出巨大牺牲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

②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
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
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时期 国际格局 概况
一战
后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建立 由 1919 年的巴黎和会和 1921—1922 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签
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
作用 确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暂时调
整了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战后相对稳定的国
际关系格局
局限 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胜国
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
民地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
线索二
战后的国际格局
时期 国际格局 概况
一战
后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瓦解 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
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1939 年,德国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1941 年 12 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
顿体系彻底崩溃
二战
后 两极格局 建立 1947 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1955 年,“华约”
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实质 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
的烙印
时期 国际格局 概况
二战
后 两极格局 影响 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
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冲击 西欧(欧洲的联合)、日本、中国、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壮大
特点 政治上两种不同制度相互对立;军事上两大军事集团对抗;
经济上两种类型经济并行发展;两大集团之间长期对峙、
竞争但又相对稳定
结束 1991 年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瓦解
时期 国际格局 概况
当今 多极化
趋势 背景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
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仍存在很多冲突
主要
力量 “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
国家或国家联盟)
主要
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趋势 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
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不可逆转
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促进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谈谈你对 20 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斗和妥协的产物。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关键力量是大国之间综合国力的对
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
矛盾。
主题:世界格局的演变
主持人 ××× 小组分工 …… 活动时间 ×年×月×日
1.(8 分)(2024 年江苏宿迁)九年级一个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某一
历史主题进行合作探究。请你共同参与。
步骤一
方案设计
甲组
素材 素材① 1922 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
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乙组
素材 素材② 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
“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
——1947 年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素材③
“黄鼠狼”给“鸡”
拜年
步骤二
素材整理
丙组素材 素材④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
步骤三
问题探究(要求: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一起
参与问题的解决)
(1)甲组设问:请指出素材①中“公约”的名称。(1 分)
答案:《九国公约》。(1 分)
(2)乙组设问:请指出素材②中的演说对美苏关系的影响。通
过素材③中的漫画,分析作者对美国的“援助”持何种态度?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 分)
答案: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
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 分)
态度:否定。原因:中美意识形态分歧;美国利用马歇尔计
划控制西欧。(2 分)
(3)丙组设问:请依据素材④,概括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
(2 分)
答案:多极化趋势。(2 分)
(4)主持人总结并提出问题:请你为本次探究活动拟定一个恰
当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请每位同学再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
题。(2 分)
答案:主题:世界格局的演变。(1 分)
问题: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中国应如何面对当今世界多极
化趋势;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任答一点得
1 分)
科技革命
典型成果
早期蒸汽机车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第一台计算机
时代发展 “蒸汽时代” A B
2.(10 分)(2024 年山东菏泽)某校九年级(一)班的同学聚焦“世
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展项目学习。请你帮助他们完善项目报
告。
【项目报告一
科技之变】
(1)请仿照示例将表格填充完整并说明科技革命与时代发展的
关系。(3 分)
答案:A.“电气时代”;B.“信息时代”。(2 分)
关系:科技革命顺应并推动时代发展,时代发展要求进行科
技革命并促进科技不断的发展。(1 分)
【项目报告二 秩序之变】
资料卡
从时间纵向观察20世纪国际秩序(格局)的演变,上半叶,由于一战而“建构”,由于二战而“解构”,由于停战而“重构”;下半叶,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几近半个世纪的“对峙”,又由于苏联的解体而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据刘新宇等《在世界格局新变化中聚焦“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资料解读
“建构”:
“重构”: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资料卡中“建构”“重构”指的是什么?试对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发展加以解读。(4 分)
答案:“建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
顿体系;“重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2 分)
解读: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
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
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
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
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
向发展。(2 分)
【项目报告三
治理之变】
——据刘洋《国际联盟的当今价值研究》等
(3)分析“全球治理方案演变”示意图,完善项目报告三。
(2 分)
答案:联合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2 分)
(4)综合上述项目报告,就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提出你的建议。(1 分)
答案:倡导各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协商
解决国际争端;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
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任答一点即可,1 分)(共32张PPT)
专题七 大国发展史与大国关系
在近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
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
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专题是世界史备考需
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备考时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1.掌握英、美、日、俄等世界大国崛起的过程、原因及对世界
形势的影响。
2.掌握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英法关系、英德关系、美日关系、
法德关系、英美关系、苏美关系,以及各国与近代中国的关系,
这些大国关系构成了他们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性影响。
阶段 史实 影响
崛起 文艺复兴 为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
化基础
科学理论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
人之一;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的观点,在生物科学
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世界主要大国发展历程
线索一
1.英国史
阶段 史实 影响
建立
霸权 殖民扩张 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大洲,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在殖民地掠夺的资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原始资本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
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次工
业革命 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
业国家,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阶段 史实 影响
走向
衰落 第二次工
业革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缓慢,被美国、德国赶超,丧
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第一次世
界大战 赢得战争的胜利,但实力被削弱。战后与美、法等国推
动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经济大危机 沉重打击了英国的经济
第二次世
界大战 成为战胜国,但实力被大大削弱,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最终被美国取代
复兴与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接受美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加入北约,在
政治和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依附者;1973 年加入“欧共体”,1993 年欧
盟成立后,成为其重要成员国之一,英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际
地位提高;2020 年,英国正式“脱欧”,进入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
阶段 史实 影响
奠基与
立国 美国独立战争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促进
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7 年美国宪法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
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扩张与
起飞 侵略中国 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天津条约》《通商
章程善后条约》等,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美国南北战争 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
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
了条件
2.美国史
阶段 史实 影响
重建与
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经
济大国
巴黎和会与华盛
顿会议召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战后与英、
法两国操纵巴黎和会,主导华盛顿会议,参与构
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危机与
调整 经济大危机 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沉重打击了美国的
经济
罗斯福新政 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
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阶段 史实 影响
称霸与
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参加雅尔塔会
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影响深远
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
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积极
推行冷战政策,与苏联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唯一超
级大国 (1)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
“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一个以美国
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
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领域 概况
思想 启蒙运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宣扬理性主义,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政治、 
经济、 
军事 (1)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2)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3)1871年,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3.法国史
领域 概况
政治、
经济、
军事 (4)18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先后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①加入协约国,积极扩军备战;②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中击败德国,后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③操纵巴黎和会,参与瓜分德国,并参与构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①战前推行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②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③1967年,参与组建欧共体;1993年,欧共体发展成为欧洲联盟
阶段 史实 影响
沙俄 彼得一世改革 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
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农奴制改革 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英、法组成三国协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月革命 1917 年 3 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4.俄国(苏联)史
阶段 史实 影响
苏俄
(联) 十月革命 1917 年 11 月,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
政的国家;十月革命后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新经济政策 1921 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
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
经济稳步发展
工业化和
农业集体化 1928—1937 年,先后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
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进行大规模
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苏联模式 1936 年,苏联公布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促进
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阶段 史实 影响
苏俄
(联) 第二次世界
大战 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参与主
导雅尔塔会议,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开始冷战对峙;1955 年,华约成
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苏联改革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苏联先后经历了赫鲁晓夫改革、勃
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91 年年底,苏联解体
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
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重要力量
阶段 史实 影响
改革
自强 大化改新 从 646 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
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明治维新 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
改造日本。通过改革,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
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两次工业
革命 19 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经济迅速发展,综合
国力显著增强
5.日本史
阶段 史实 影响
侵略
扩张 法西斯专政
的建立 (1)1936 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2)1940 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法西
斯同盟正式建立
发动侵华
战争 (1)1931 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
部侵华
(2)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
阶段 史实 影响
侵略
扩张 第二次世界
大战 (1)1941 年 12 月 7 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
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2)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战后
崛起 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68 年,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谋求政治大
国地位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
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
不安
线索二
大国关系
1.美俄(苏)关系
2.法德关系
3.英美关系
4.美日关系
1.简述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或对中国的启示)。
(1)从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的政策。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
(3)重视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5)抓住机遇,努力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6)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分析影响大国关系变化的因素。
国家利益的博弈;国家实力的消长;国际格局的变动;意识
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等等。
1.(16 分)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拉丁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
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历史学家塔西佗却说:“他们
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
把它称之为‘和平’。”把“罗马的和平”描绘成一种实行残忍
的军事征服和毁灭的政策。
——摘编自[美]霍华德·斯波德克《全球通史:从公元前 500
万年至今天》
(1)根据材料一,简要评价罗马帝国的统治。(4 分)
答案:罗马帝国的统治充满了劫掠、屠杀、掠夺、毁灭,给
人们带来巨大灾难。但其法制建设,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4 分)
材料二
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
先机。它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凭借一支
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开始将商业触角伸向全世界。迄 20 世纪初叶,
英国占有殖民地已达 3350 万平方公里,约为地球陆地面积的 1/4,
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成为“日不落帝
国”给世界带来的影响。(6 分)
答案:英国的商业遍及全世界;很多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
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任答三点即可,6 分)
材料三
美国已不可能重新获得它在(20 世纪)50 年代的主导
地位,同样,再设想哪一个国家会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之后取得像
美国战后那样的特殊地位,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核时代的战争完
全不同于过去的战争,而且与之相比更具有毁灭性。如果我们要
展开合作的话,就将肯定是没有霸权的合作。
——摘编自[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
的合作与纷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说
明。(6 分)
答案:观点:美国的霸权正在逐渐消失。(2 分)
说明:美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成为世界的霸主与当时的世界
形势有关,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的冲击较小,社会经济
发展良好。战争中大量的军需订单使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世界
的霸主。但是随着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的崛起,和平对
话、交流成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主流。因此,美国的霸权将不复存
在。(4 分)
2.(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
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
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
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
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
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
材料二
《独立宣言》发表之后,各州先后制定了州宪法,
美国建立之后,各州各行其是,矛盾重重,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
软弱无力。1787 年,各州代表齐聚了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制
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后制定出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
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
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我们的人民是在那一股热情澎湃的激流中获得解
放。可是在那以后,我们都被遗弃了,变得孑然一身……那为保
障我们的民权和财产权而日益显得必不可少的选举权,却被用暴
力和欺骗的方法从我们手中夺走了……与此同时,白种人进行着
一种有计划的阴谋来摧残黑人的教育,在那大吹大擂的所谓“普
及教育”的制度下,现今美国有三分之二的黑人儿童却没有机会
进学校读书……
——摘自谢德风等选译《1765—1917 年的美国》
(1)材料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什么诉求?《独立宣言》由谁起
草?(3 分)
答案:诉求: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天赋人权);
人民有权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主权在民)。(2 分)
起草者:杰斐逊。(1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依据 1787 年宪法建立的
联邦制共和国是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3 分)
答案: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
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
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3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的人权状况。这种人权状况与材料
一中关于人的基本权利的规定并不一致,这说明了什么?(4 分)
答案:人权状况:存在种族歧视(有色人种和白人之间权利不
平等)。(2 分)
说明:美国自己的人权问题都没有解决好;美国没有资格在
人权问题上对别国指手画脚;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
(任答两点得 2 分)(共26张PPT)
专题三 对外交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对外关系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总体
特点是外交与国力密切相关,也与统治者的政策相关,同时国际
环境也会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本专题所涉及的外交包括
中国古代的外交、近代屈辱的外交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
外交,在备考当中需要注意:
1.古代外交侧重点在汉唐丝绸之路、宋元海上丝绸之路、郑和
下西洋和闭关锁国。要认识开放性外交带来的积极影响。
2.近代外交应从中国政府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两个角度去理解
以屈辱为主的近代外交,同时应注意,这一时期中国外交艰难地
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3.现代外交侧重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下,中国的外交逐步化被动为主动,实现了从点、线、面到全方
位,从周边到世界,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和平共处到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转变。
时期 史实 作用
西汉 张骞通西域 加强汉朝和西域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
汉武帝时期开辟海上交通,
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东汉 甘英出使大秦 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丰富了中华文化
唐朝 遣唐使 遣唐使回国后,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
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
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 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
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
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线索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时期 史实 作用
宋元
时期 宋代海路交通发达;宋代鼓励海外贸
易,设置市舶司 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和两宋时
期经济的繁荣
元朝时马可·波罗来华;陆路和海路
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马可·波罗行纪》反映了中国的富
庶,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促
进新航路开辟
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输往
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
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西方的药物、
天文、数学等传入中国 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
要作用
时期 史实 作用
明朝 1405—1433 年,郑和率船队 7 次下西
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 30 多个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红海沿岸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
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明朝中期,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先
后消灭了浙东、福建、广东地区的倭
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维护了国家稳定,保证了东南地区人
们的正常生活
时期 史实 作用
清朝 1662 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
收复台湾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台湾
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685 年和 1686 年,康熙帝命令清
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1689 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
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归属
中国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面对西方的侵略,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也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
展进程
时期 史实 影响
1840—
1901 年 列强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
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
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北洋政
府时期 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
败 引发了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代
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921—1922 年,华盛顿会议 中国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
益,但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
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线索二
中国近代的外交
时期 史实 影响
南京国
民政府
时期 1942 年,美、英、苏、中等 26 个
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之一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中
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
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
地位得到提高
1943 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
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
时间 成就 影响
20 世纪
50 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
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
交关系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
部环境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年底,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
次提出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
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
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方针:1955 年,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
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线索三
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
时间 成就 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 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合国
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
利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
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
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
中美正式建交。1972 年,中日
正式建交 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
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时间 成就 影响
改革
开放后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
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1)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
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举办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不断提高,成为维
护和促进世界和
平、稳定与发展的
坚定力量,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着日
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外交
发展历程 积极交往—闭关锁国—屈辱外交—积极交往,大国担当
实现
路径 (1)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2)走和平发展道路;(3)构建新
型国际关系;(4)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5)弘扬全人类共
同价值
中国
行动 (1)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2)落实“三大全球倡
议”;(3)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共同行动;(4)为各领
域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影响 为改革和完善国际治理体系提出了中国方案,对当代国际
关系的影响积极而深远
线索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从中国古今外交发展过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外交成就取得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独立。
(2)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
(3)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取得外交成就的可靠保障。
(4)统治者的外交战略与思想对外交发展极其重要。
2.在与世界不同国家的交往中,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我
们应该如何保护本民族的文明特色?
树立文化自信,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
的内涵;坚持发展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国家要注意对民族特色
文化的保护。
1.(16 分)(2024 年四川宜宾)探索中西方交往的历史,为中国的
发展和对外交往提供借鉴。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两条路线在交往的主要方式上有何
不同。(2 分)
答案:“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往来;“新航路”:血腥暴
力与侵略掠夺。(2 分)
(2)任选一条路线,提取其中至少两个相关联的信息,结合史
实,阐述“文明交往”所产生的影响。(6 分)
答案:选择“丝绸之路”:中国丝绸之路开辟以后,成为中
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
流。(6 分)
选择“新航路”: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
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促进了沿途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过渡,同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世
界有力地联结为一个整体。(6 分)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入实施,涉及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东牵亚太
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人口约 44
亿。2013 年以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多个自贸区相继
成立。在自贸区内,对外贸易变得更加自由和便利。2015 年 12
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
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旨在为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
支持。
——摘编自沈传亮《新时代·中国梦的提出与新的开局》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全球化潮流,中共
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交流的举措和启示。(8 分)
答案:举措: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推动共
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对
外经济贸易,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
局。(4 分)
启示:我们应该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
大制度型开放,发展数字贸易,改善营商环境,继续推进高水平
对外开放。(4 分)
2.(16 分)(2024年天津)屈辱与抗争,探索与开拓,智慧与方案,
从中国外交看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
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期间,
中国代表提出《凡尔赛条约》中关于山东问题的相关内容,损害
了中国利益,应予以取消。出于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考虑,美、
英两国对中国的要求表示支持,加之中国人民的坚持斗争,中国
最终收回了在山东的大部分权益。
——摘编自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收回在山东的大部分权
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
国陷于何种局面。(6 分)
答案:原因: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外交的努力;列强之间
存在利益纠纷;中国人民坚持斗争。(4 分)
局面:使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 分)
材料二
我们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
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
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
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
能友好合作呢?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 年
4 月 19 日)
(2)材料二中周恩来的讲话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凝结成
了哪一精神的重要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对亚
非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 分)
答案:精神:万隆精神。(2 分)
影响:提高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
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2 分)
材料三
随着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世界面临的不确定
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仅靠
一个村社或者民族或者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适时提
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摘编自牟成文《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
战。中国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什么理念?(6 分)
答案:共同挑战:网络安全问题;生态与人口问题;霸权主
义与地区冲突等。(4 分)
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 分)(共28张PPT)
专题五 中国近代化探索
近代化亦称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还包括教育、社会生活、外交、国防军队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
化是中国人顺应时代潮流而进行的伟大变革,是内外因素共同作
用的产物,更是中国人主动选择和探索的结果。1840—1949 年,
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列强侵略与
中国人民的反抗。二是中国的近代化,即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
放、国家发展和富强。中国近代的救亡图存与近代化紧密相连,
中国近代化进程自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启动,经历了学器物、学
制度到学文化三个阶段。从宏观上看,经历了学欧美、以俄为师、
走自己的路三个阶段。备考时要把近代化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
延伸到当代进行的改革开放,国富民强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结果,
救亡图存彰显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线索一
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
进程 内容
经济工
业化 洋务
运动 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兴办新式学校,创办新式海军,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线索二
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
进程 内容
政治民
主化 戊戌变法 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学习日本,主张建立君主立
宪制,最终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
的影响
辛亥革命 是政治民主化的一次伟大尝试;学习美国,主张建立民
主共和制,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的序幕,创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封建帝
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文化
近代化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民主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辛亥革命 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新文化运动 提倡民主和科学,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
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五四运动 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进程 内容
教育近
代化 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并派遣留学生,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创办北洋西学学堂、南洋公学,向日本派遣大量留学生
③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④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⑤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成为其最为重要的阵地之一;1920年北大首次招收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⑥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培养出具有新式思想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⑦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设立多所学校,工人农民子弟、青年学生接受教育,成为抗日救国的骨干力量
进程 内容
军事近
代化 ①洋务运动时期,创办军事工业、新式海陆军、军事学堂,成立海军
衙门,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学习军事技能
②戊戌变法时期,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由于变法失败,并未实
施)
③清朝末期,编练新军
④国民革命时期,建立黄埔军校,成立国民革命军
社会生活
近代化 社会风俗:剪辫易服,改称呼,变礼仪;采用新式交通;通信工具传
入;报刊、电影等逐渐普及
进程 内容
外交近
代化 ①1858年,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②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外交走向近代化
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④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⑤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⑥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九国公约》,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⑦1945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经济上: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推动中国的经济近代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2)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民主革命运动奠
定了阶级基础。
(3)思想上: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资产阶级思
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4)社会生活上:冲击了旧的生活习惯和礼仪,有利于社会生
活的近代化。
2.中国近代化探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哪些?
(1)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2)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
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5)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16 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防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
究活动,设计了以下任务,请你参与。
任务一
材料一
【自主梳理——早期军事近代化】
19 世纪 60—90 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
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
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 年 安庆内军械所 ▲________
▲________ 1865 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 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 年 广东水师学堂
(1)请完善表格“▲”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洋务派“推行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举措。(6 分)
答案:人物:李鸿章;口号:“自强”。(4 分)
主要举措:创办军事工业;培养新式陆、海军。(2 分)
任务二
材料二
【情境再现——人民军队新型化】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
要求,先后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古田会议解
决了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铸造了人民军队的军魂。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
要(2018 年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
败后,为创建新型人民军队所做的成功探索。(选取两幅及以上图
片,简要说明)(5 分)
图1 南昌起义朱德手枪实物
图2 三湾改编旧址
图3 井冈山纪念馆
图4 古田会议决议案
答案:图 1: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
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
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图 2: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我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
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开始形成。
图 3:1927 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
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
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使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图 4: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解决了中
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中建党、建军的历史性难题,对中国革
命产生深远影响。(5 分)
任务三
材料三
【成果汇报——钢铁长城筑国防】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
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在国防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在国防建设
上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对国防近(现)
代化建设的认识。(5 分)
答案:主要原因:国家高度重视国防建设;大批科学家的艰
辛付出;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3 分)
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找到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正
确道路;国防现代化的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现代化
建设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防现代化建设要适应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2 分)
时间 事件
1866 年 左宗棠在福州城郊选址建设船政,同年求是堂艺局开始
招生,后改称船政学堂,聘请欧洲教习执教,培养出詹
天佑、邓世昌等名人志士
2.(12 分)(2024 年广东肇庆模拟)历史信息是社会发展变迁的缩
影,人们在时空的流变中,感受家国情怀。下表为中国船政文化
博物馆展览中福州马尾船政局的部分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时间 事件
1867 年 船政在马尾设立水师,调用“闽中旧撤炮舰”10 艘,招
募精壮水勇二三百人
1869—
1871 年 以船政所造“万年清”号蒸汽动力军舰为基础,编练第
一支近代化舰队
1877 年 船政向欧洲派遣首批留学生包括严复、刘步蟾等,学习
海军、制造以及矿务、国际法等专业,成为我国近代首
个全面实施的留学计划
时间 事件
1912 年 船政制造和教育部门分离。船政制造部门被命名为福州
船政局
1917 年 设立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培养飞机、潜艇制造和驾驶人
才。成立海军飞机制造工程处,开始研制飞机。两年后,
我国第一架国产水上飞机“甲型一号”在马尾问世
1941—
1944 年 福州船政局多次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日军两次占领工
厂,大肆洗劫破坏
时间 事件
1949 年 马尾解放,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福州接管组接管马
尾造船所厂区
1952 年 全国院系调整,勤工、商船、高航学校(原船政艺圃)师生
分别并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和江苏科技
大学
1958 年 成功自行研制两辆履带式拖拉机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表格中 1866—1877 年福州马尾船政局
的创办与发展得益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 分)
答案:洋务运动。(2 分)
(2)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展览厅拟设立“工业制造”“近代教
育”“近代海军建设”三个分展厅,如果你是布展人员,请为展
览厅拟定一个合适的会展主题。(2 分)
答案:历百年风雨,载强国之梦。(其他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3)如果邀请你作为博物馆讲解员,请你从“工业制造”“近
代教育”“近代海军建设”三个分展厅中选择一个分展厅,结合
表格中任意两则以上素材,撰写一份讲解词,介绍福州马尾船政
局发展的史实和意义。(撰写讲解词时,需结合对应的时代背景,
不得照抄原文)(8 分)
答案:示例:
“近代海军建设”分展厅讲解词:福州船政局把造船与人才
培养相结合,1866 年左宗棠奏请求是堂艺局招收学员,为近代海
军发展和轮船制造培养人才,体现了这一时期洋务运动中“自
强”的目标,为近代海军输送了第一代战舰指挥和驾驶人才,如
甲午海战中的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定远号巡洋舰管带刘步
蟾等爱国将领。同时福州船政学堂主动向西方学习,为培养先进
人才,聘请外籍教员,1877 年组织第一批学生留学深造并全面实
施留学计划,这些学员学成归国后,为我国近代海军建设、军事
法律和科技的发展都作出巨大贡献。(8 分)(共22张PPT)
专题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国历史以“大一
统”著称于世,虽然历史上存在多个政权并立的时期,但统一是
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交融形成的具有丰富内
涵的联合共同体,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
备考本专题,要关注以下内容:
1.中华文明的三大特征: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和延绵不断。
2.历代中央政府对国家统一的制度建设,其核心是中央集权的
加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主要体现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
权力博弈。
3.历代对新疆、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治理措施,体现了
“大一统”国家强大的治理能力。
4.鸦片战争后,在近代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人的民
族意识逐渐激发与发展,近代意义上的民族意识从缺失到激发再
到空前高涨。
阶段 特征 相关史事
春秋战国
时期 多民族交融
的开始 兼并战争和争霸战争大大加快了国家统一的步伐;
各诸侯国同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的过程
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秦汉时期 大一统国家
的建立与巩
固 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巩固了
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
民族交融 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与中原汉族交融;北魏孝
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
血液
线索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阶段 特征 相关史事
隋唐时期 民族关系大
发展 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
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唐
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宋元时期 民族关系进
一步发展 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大
大加强。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政权之间有战
有和,但以“和”为主流;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元朝设置行省管辖辽阔的疆域,民族关系进一步发
展,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
与发展 明太祖废丞相,设三司;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
制空前加强,对西藏、新疆、蒙古、台湾等边疆地
区的治理能力空前提高
时间 地区
新疆 西藏 台湾
两汉 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②公元前 60 年,西域都
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
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③东汉时期派班超经营
西域
④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 —
三国
时期 — — 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
达夷洲
线索二 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时间 地区
新疆 西藏 台湾
隋唐
时期 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
都护府 通过和亲政策(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与吐蕃“和同
为一家” 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元朝 — 设立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
元朝的行政区域 设置澎湖巡检司
时间 地区
新疆 西藏 台湾
明清
时期 ①乾隆时,平定回部
大、小和卓叛乱,设
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地区
②1876 年,左宗棠进
军新疆。最终打败阿
古柏,收复除伊犁以
外的新疆领土;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
立行省 ①顺治帝、康熙帝分别册封
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确立
中央政府册封制度
②1727 年,雍正帝设立驻藏
大臣,乾隆时制定“金瓶掣
签”制度 ①1662 年郑成功收复
台湾,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②1895 年,《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时间 地区
新疆 西藏 台湾
民国
时期 — — ①1943 年,《开罗宣言》明确规
定日本归还所窃取的中国领土
②1945 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
台湾回归祖国
③1949 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
退台湾,两岸至今尚未统一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时期 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建
立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①1951 年,西藏和平
解放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1965 年建立西藏
自治区 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
针,两岸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
切,“九二共识”是当前两岸交
往的前提
时间 相关内容
甲午战败后 近代意义上的民族群体性觉醒
辛亥革命后 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发展为“五族共和”
五四运动后 民族意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意识空前高涨;1937 年国共两
党共祭黄帝陵,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
线索三
民族交融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四次民族交融:(见“基础过关本”P54)
2.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
1.概括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因素。
(1)相对闭合的空间地理环境。
(2)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3)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4)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
2.简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产生的影响。
(1)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民族凝聚
力。
(3)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简述我国从古至今民族关系发展的启示。
(1)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历史的主流。
(2)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
友好交融的结果;我们应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自觉履行维
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3)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富强、民族兴盛。
1.(11 分)(2024 年江苏常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
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
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多民族演化而来
时间长,并非一时形成
通过杂居、交往和交流等方式形成
多民族长期交融而成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华夏民族所尊崇的人文初祖。根据材
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5 分)
答案: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2 分)
特点:多民族长期交融而成(或华夏民族是由错居杂处的众多
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交融形成的)。(3 分)
/
材料二
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
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一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
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摘编自杨清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
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
一统格局的历史表现,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
具体措施。(4 分)
答案:历史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确立了
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尊崇儒术,使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
统一;等等。(2 分)
具体措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推行兴边富民行动;等等。(2 分)
/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2 分)
答案: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
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等。(2 分)
2.(10 分)(2021 年广东)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充满互动
与交融、从多元到一体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之名,初本专指匈奴,后为北族通称,以其形貌
相同,不可无以为别,故以方位冠之。乌丸、鲜卑之先,称为东
胡是也。其后循是例,施诸西北,则曰西胡,曰西域胡……其居
地可以屡迁,俗尚亦易融合,惟形貌之异,卒不可泯,故匈奴、
乌丸、鲜卑等,入中国后,胡名遂隐,惟西域人则始终蒙是称焉。
——摘编自吕思勉《读史札记·胡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称“胡”的民族具体有哪些。分析“胡”
由北族通称变成仅指西域人的原因。(4 分)
答案:民族:匈奴、乌丸、鲜卑。(2 分)
原因:北方民族内迁,与汉人交融;西域人容貌不易改变,
故保留“胡”名。(2 分)
/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杜甫《黄河》
  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
——白居易《西凉伎》
唐代胡人俑 ( 甘肃
庆城穆泰墓出土)
材料二
(2)提取材料二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3 分)
答案:胡人;唐代;高鼻,深目,紫髯(多须);西北。(任答三点即可,3 分)
材料三
沙陀族建立的后唐、后晋与后汉王朝,并未带来严重的种族
歧视与压迫,反而历经摸爬滚打促成了各民族的融汇。恰恰在这一时期之后,所谓“蕃兵胡将”问题,河北、河东地区的“胡化”问题,不再成为纳入士大夫视野的严重问题。活动在中原地区的沙陀、粟特、回鹘等民族,有许多就地融入了汉族社会。
——摘编自邓小南《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五代宋初“胡”“汉”
观念有何变化。(3 分)
答案:隔阂与偏见减少;民族交融加深;“胡”“汉”观念
逐渐淡薄。(3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