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22 19:45:13

文档简介

年级
八年级
科目
语文
任课教师
钟 毅
授课时间
2016、03、14
课题
23、《马说》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教材
分析
《马说》是第五单元的课文。本文以良马喻人才,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愤懑不平之情和穷困潦倒之感充溢其中。
? ? 教材编排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用文字来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同时引发学生对当代伯乐和千里马关系的思考。?
二、学情
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归纳掌握的能力。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 ?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三、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培养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现实。
3、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二者的关系,领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掌握“说”的文体特点,学习文章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难点
理解课文寓意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现实。
1、理解文中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学习托物寓意的写法。
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
五、教学过程设计
28、马 说
一、导入新课
说说跟马有关的成语和诗句
二、解题
“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议论性体裁,注重文采,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马说”即谈马、论马。
投影展示 爱莲说 莲——人 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 托物寓意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作者和背景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嫂抚养。刻苦自学。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五、给生字词注音:
六、听课文朗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朗读前明确读的要求: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韩愈,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七、解释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八、问题探究
1、文章塑造了哪三个形象?其中核心形象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核心形象千里马的什么内容?那么千里马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而针对每一个不幸又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作者只是在谈“马”吗?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作者有什么写作意图?
4、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 二 课 时
练习:
1)、选择注音和解释都有错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石:dàn 十斗为一石?)
B、不以千里称 (称: chēn称号?)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zhǐ同“只”)
D、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huò,有时)
2)、解释加点的词。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②策之不以其 道: ?????????????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才美不外见: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④其真无马耶
4)、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的?????? 家和?????? 家 ?????????(人名),字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 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5)、“说”是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说明????????? 。比如 、 等作品。
6)、选择下列句子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②不以千里称也(著称。)
B、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 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
C、⑤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 ⑥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道理)
D、⑦执策而临之(面对) ⑧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7)、对下列句子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句是 ( )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B.才美不外见
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
C.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D.食不饱,力不足
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马之千里者 D.虽有千里之能
9)、“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丛草为林
C、以至鸟兽木石 D、不以善小而不为
10)、 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
11)、“千里马”是一种比喻,文中把“人才”比作“千里马”。 读完本文,再联系社会实际思考: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真正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六、练习及检测题
1、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①祗辱(??????? )??? ②骈死(???????? )?? ③槽枥(????????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3、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或尽粟一石 :??????????????????????②虽有千里之能 :????????????????
③才美不外见 :??????????????????????④且欲与常马 :????????????????????
3、翻译: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4、《马说》是一篇?????????????????,作者??????????(朝代)???????????????????
(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手法。
七、作业设计
1.课本页一、二、题
2.练习册第课作业。
课件19张PPT。
与“马”有关的成语:
快马加鞭、一马当先、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鞍前马后、一马平川、龙马精神……
马说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一马平川并驾齐驱骐骥一跃马说 韩 愈“伯乐”与千里马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
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
的一种体裁。
《马说》解题:
  “说”是我国古代托物寓意的一种议论体裁,与现代的杂文近似,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即谈马、论马。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2、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lè zhǐrǔpiáncáolìshí sù dànsìxiànyé
cè给下列生字词注音: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Shí 吃(一顿)Sì 通“饲”,饲养。Shí 吃 食Sì 通“饲”,饲养。解释下列词语
听一听课文朗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通“饲” 喂
通“现” 表现
通“才” 才能
通“耶” 表示疑问
相当“吗” 解释通假字小组翻译展示,其余学生补充。问题探究1、文章塑造了哪三个形象?其中核心形象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核心形象千里马的什么内容?那么千里马遇到了哪些不幸的遭遇?而针对每一个不幸又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作者只是在谈“马”吗?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作者有什么写作意图?
4、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马 说伯 乐千里马食马者千里马的
遭 遇食马者······外见祗辱于······称也策之不······无马以 马 喻 人
托 物 寓 意意图:揭露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与昏庸。情感:抒发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痛惜愤怒嘲讽伯 乐: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人 才食马者:愚昧昏庸的统治者希望同学们:
发扬龙马精神、策马扬鞭、
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