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的提纯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二节 第1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的提纯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20 15:59:55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的提纯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海水晒盐的过程
1.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海水“晒盐”中的盐主要指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
C.海水“晒盐”后得到的粗盐是混合物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2.[新情境·古典文献]《天工开物》中记载:“同一海卤(即海水)传神,而取法则异……潮波浅被地……俟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D)
A.“海卤”的主要成分为NaCl
B.“半日晒出盐霜”是蒸发结晶的过程
C.古代可利用盐霜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D.“煎炼”得到的是纯净物
3.我国是产盐大国,制盐历史悠久,海水晒盐是传统的工艺,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蒸发 池(填“蒸发”或“冷却”),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填标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中水的质量几乎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知识点2 粗盐的提纯
4.(2023·连云港中考)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D)
5.下列关于“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叙述错误的是(C)
A.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
B.在溶解操作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溶解时多加水,可让粗盐加速溶解
D.粗盐除去泥沙后得到的物质不是纯净的氯化钠
6.(2023·青岛中考改编)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Mg2+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7.[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天津和平区一模)通过海水晒盐可得粗盐。粗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及泥沙等杂质。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过滤 。
(2)下列图示表示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有错误的是 C (填标号)。
(3)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4)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MgCl2===
Mg(OH)2↓+2NaCl 。
【B层 提能力】
8.(2024·宁波期末)宁波象山海盐晒制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是近千年中国海盐传统生产技艺的缩影。《新唐书·地理志》等书中已有象山晒盐的历史记载。晒好的盐仍为粗盐,小之做了提纯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操作①是溶解
B.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食盐晶体是混合物
C.操作②时,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D.小之得到的食盐产率偏低,可能是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
9.[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可能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
①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乙是氯化钡溶液
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不溶解
④往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D)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永州中考节选)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这样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交流与表达】
(1)本实验除了使用上述玻璃仪器外,还缺少一种多次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玻璃棒 (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加入盛有10 mL水(密度为1 g·cm-3)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用托盘天平称量剩余粗盐的质量,读数如图所示,其质量是 B (填选项)。
A.0.2 g   B.1.2 g   C.2.8 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加热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 g,则其产率为 86.8%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实验得到的精盐是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第二节 海水“晒盐”
第1课时 海水“晒盐”的过程 粗盐的提纯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海水晒盐的过程
1.下列有关海水“晒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晒盐”中的盐主要指氯化钠
B.海水“晒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
C.海水“晒盐”后得到的粗盐是混合物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2.[新情境·古典文献]《天工开物》中记载:“同一海卤(即海水)传神,而取法则异……潮波浅被地……俟潮一过,明日天晴,半日晒出盐霜,疾趋扫起煎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卤”的主要成分为NaCl
B.“半日晒出盐霜”是蒸发结晶的过程
C.古代可利用盐霜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
D.“煎炼”得到的是纯净物
3.我国是产盐大国,制盐历史悠久,海水晒盐是传统的工艺,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操作a的名称是 。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中水的质量几乎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知识点2 粗盐的提纯
4.(2023·连云港中考)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
B.在溶解操作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溶解时多加水,可让粗盐加速溶解
D.粗盐除去泥沙后得到的物质不是纯净的氯化钠
6.(2023·青岛中考改编)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Mg2+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7.[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天津和平区一模)通过海水晒盐可得粗盐。粗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及泥沙等杂质。粗盐提纯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
(2)下列图示表示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有错误的是 (填标号)。
(3)在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 。
(4)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的目的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B层 提能力】
8.(2024·宁波期末)宁波象山海盐晒制历史悠久,其制作工艺是近千年中国海盐传统生产技艺的缩影。《新唐书·地理志》等书中已有象山晒盐的历史记载。晒好的盐仍为粗盐,小之做了提纯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操作①是溶解
B.经过上述流程得到的食盐晶体是混合物
C.操作②时,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
D.小之得到的食盐产率偏低,可能是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
9.[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某粗盐样品中除含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外,可能还含有少量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
探究二:从滤液1中提取氯化钠固体(该探究中,微溶物不沉淀)
关于以上探究活动,有下列说法:
①试剂甲是碳酸钠溶液,试剂乙是氯化钡溶液
②滤液1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
③若向探究二所得的白色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滤渣不溶解
④往滤液4中加入适量的试剂丙时有中和反应发生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永州中考节选)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这样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Na2SO4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交流与表达】
(1)本实验除了使用上述玻璃仪器外,还缺少一种多次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加入盛有10 mL水(密度为1 g·cm-3)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用托盘天平称量剩余粗盐的质量,读数如图所示,其质量是 (填选项)。
A.0.2 g   B.1.2 g   C.2.8 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 g,则其产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实验得到的精盐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