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海水“晒盐”的原理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溶解度
1.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11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2.(2023·云南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3.有M、N两种物质,20 ℃时20 g水里最多溶解5 g M,60 ℃时100 g水里最多溶解10 g N。则M、N的溶解度大小是( )
A.M>N B.M知识点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4.(2023·枣庄中考)熟石灰广泛用于生产农药、漂白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熟石灰极易溶于水
B.30 ℃时,将1 g熟石灰放入100 g水中可得到101 g饱和溶液
C.60 ℃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 ℃,溶液变浑浊
D.30 ℃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2023·永州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6.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7.(2023·临沂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t2 ℃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45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答一种方法即可)。
知识点3 结晶
8.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8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主题教育·爱国情怀]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面对敌人对食盐的疯狂封锁,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用河水将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解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氯化钠属于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从表中数据发现氯化钠溶解度的主要特点是
。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B层 提能力】
10.[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济南二模)初冬时节,运城百里盐湖“硝花”绽放,晶莹剔透,美不胜收。“硝花”是硫酸钠结晶在盐板上的一种现象。兴趣小组自制“硝花”的实验如图所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中搅拌可以增大Na2SO4的溶解度
B.图2中气温下降到0 ℃有“硝花”析出
C.析出“硝花”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运城盐湖绽放出“硝花”属于蒸发结晶
11.(2024·青岛市南区模拟)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中含有少量c,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B.25 ℃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C.将20 ℃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不考虑溶剂挥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若a为CuSO4,将t ℃时180 g CuSO4饱和溶液冷却到20 ℃,析出胆矾晶体的质量大于50 g
12.[新题型·学科融合](2023·菏泽中考)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5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3.[新情境·古典文献]高台盐池自汉代就盛产湖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等到夏末秋初刮较大的南风时,当地人将池内盐水引入低洼地中,盐可在一夜之间凝结而成。盐池中主要有氯化钠、硫酸钠、泥沙等,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A点的含义为 。
(2)40 ℃时,将30 g硫酸钠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清代《河东盐法备览》记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如果成盐之时不是吹南风,而是吹寒冷的西北风时,则会结出苦味的盐(引起苦味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请解释风向不同,盐池产物不同的原因: 。
若要提纯含少量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则最佳生产的温度范围是 ℃以下。 第2课时 海水“晒盐”的原理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溶解度
1.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C)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11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2.(2023·云南中考)夏季下雨之前,天气闷热,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养鱼池中的鱼往往会浮出水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
A.氧气的溶解度会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B.氧气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向养鱼池中通入空气
D.为了增加养鱼池中的含氧量,可以把养鱼池的水喷向空中
3.有M、N两种物质,20 ℃时20 g水里最多溶解5 g M,60 ℃时100 g水里最多溶解10 g N。则M、N的溶解度大小是(D)
A.M>N B.M知识点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4.(2023·枣庄中考)熟石灰广泛用于生产农药、漂白剂,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熟石灰极易溶于水
B.30 ℃时,将1 g熟石灰放入100 g水中可得到101 g饱和溶液
C.60 ℃的熟石灰溶液降温至20 ℃,溶液变浑浊
D.30 ℃时,熟石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2023·永州中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 ℃时,在100 g水中加入60 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6.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与硝酸钾相似
B.A、B、C三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D.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7.(2023·临沂中考)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0 g。
(2)t2 ℃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45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乙 (填“甲”或“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40 g。
(3)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增加溶质(合理即可) (答一种方法即可)。
知识点3 结晶
8.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8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C)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主题教育·爱国情怀]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面对敌人对食盐的疯狂封锁,机智勇敢,不畏艰险,用河水将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解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将食盐送给了红军。结合下表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回答有关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氯化钠属于 易溶 (填“易溶”“可溶”“微溶”或“难溶”)物质。
(2)从表中数据发现氯化钠溶解度的主要特点是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不大 。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固体,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B层 提能力】
10.[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济南二模)初冬时节,运城百里盐湖“硝花”绽放,晶莹剔透,美不胜收。“硝花”是硫酸钠结晶在盐板上的一种现象。兴趣小组自制“硝花”的实验如图所示,下面分析正确的是(C)
A.图1中搅拌可以增大Na2SO4的溶解度
B.图2中气温下降到0 ℃有“硝花”析出
C.析出“硝花”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运城盐湖绽放出“硝花”属于蒸发结晶
11.(2024·青岛市南区模拟)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若a中含有少量c,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B.25 ℃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b>c
C.将20 ℃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不考虑溶剂挥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D.若a为CuSO4,将t ℃时180 g CuSO4饱和溶液冷却到20 ℃,析出胆矾晶体的质量大于50 g
12.[新题型·学科融合](2023·菏泽中考)木块在硝酸钾溶液中排开液体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实验过程中KNO3溶液的密度保持不变
B.实验过程中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5 ℃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13.[新情境·古典文献]高台盐池自汉代就盛产湖盐,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等到夏末秋初刮较大的南风时,当地人将池内盐水引入低洼地中,盐可在一夜之间凝结而成。盐池中主要有氯化钠、硫酸钠、泥沙等,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A点的含义为 30 ℃时,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
(2)40 ℃时,将30 g硫酸钠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75 g。
(3)清代《河东盐法备览》记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如果成盐之时不是吹南风,而是吹寒冷的西北风时,则会结出苦味的盐(引起苦味的离子是硫酸根离子)。请解释风向不同,盐池产物不同的原因: 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硫酸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当温度下降时,析出的主要是硫酸钠 。
若要提纯含少量杂质氯化钠的硫酸钠,则最佳生产的温度范围是 40 ℃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