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1-20 16:07:03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海水中的物质
1.(2024·扬州中考)海洋是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B.海水经过滤可获得饮用水
C.海水经蒸发可获得粗盐
D.利用海洋潮汐能可以发电
2.蓝色的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进军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的海洋测量部门对南海某区域的海水进行抽样测量,其中海水中常见离子含量如下表:
离 子 Cl- X S Mg2+ Ca2+ K+
g/1 000 g海水 19.10 10.62 2.66 1.28 0.40 0.38
(1)经分析,上表中常见阳离子X的离子符号是 。
(2)海水中镁元素主要以MgCl2和 (填化学式)两种形式存在。
(3)取这种海水500 g,其中所含Ca2+的质量相当于 g贝壳(假定其中成分全部为CaCO3)中所含钙的质量。
知识点2 海水淡化
3.下列方法可用来淡化海水的是( )
①蒸馏 ②过滤 ③多级闪急蒸馏法 ④使海水结冰脱盐 ⑤膜法 ⑥加入明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模拟海水淡化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体积变大
C.延长导管可使冷凝效果更好
D.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得到的水是否为淡水
5.[学科素养·宏微结合]蒸馏法和膜分离法是两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所示)。
(1)图1,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一段时间后,装置左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2,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分子的 (选填“间隔”或“种类”)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3 海底矿物
6.海底蕴藏着数百种矿产资源。下面列举的各种资源属于海洋矿产资源的是( )
①海洋石油和天然气 ②海底煤矿
③锰结核 ④海滨矿砂和沙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24·泰安期末)坚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海洋治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的自净化能力很强,可以将各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B.“可燃冰”燃烧后无残渣和废气,储量丰富,但是开采时要注意防止造成污染
C.海洋资源储量丰富,可以在沿海建各种大型化工厂,无限制地提取海洋化学资源
D.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B层 提能力】
8.海水淡化有助于应对淡水短缺,下列方法能对海水进行淡化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表面海水的化学资源十分丰富,组成如图1所示。把海水蒸干时,能获得多种盐分,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其中氯化钠约占海洋盐类总重量80%,海水“晒盐”是当今人类获得食盐的最主要手段。海水淡化是人类获得淡水的有效途径之一,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2所示。可燃冰是一种海底新型矿产资源,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1)每100 g海水最多可获取Ca元素质量为 g。
(2)写出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
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B.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市政供水
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可以肆意开采
D.海水蒸干后,水分子间隔变大
【C层 拓思维】
10.海洋——地球生态的守护者和资源宝库。
(1)海洋的“氢矿”
中国科学家把海水淡化与电解水结合起来,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聚四氟乙烯薄膜能有效隔离海水中的可溶物,液态水可向内部电解装置扩散,相当水净化过程中的 操作。
②写出水电解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海洋的“盐矿”
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来源于海水。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现有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6%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g水后,转化为氯化钠饱和溶液。
(3)海洋的“生态”
海水养殖废水中含有氮元素,超标会使海洋发生“赤潮”,利用SND工艺脱氮的效果如表:
项目 15天 30天 60天 90天
进水氨含量 50.21 48.21 45.21 46.54
出水氮含量 22.56 8.75 6.45 5.44
脱氮率 55.1% 81.9% 85.7% —
15天的脱氮率计算过程为×100%≈55.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脱氮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海水中的物质
1.(2024·扬州中考)海洋是宝贵的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B.海水经过滤可获得饮用水
C.海水经蒸发可获得粗盐
D.利用海洋潮汐能可以发电
2.蓝色的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进军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的海洋测量部门对南海某区域的海水进行抽样测量,其中海水中常见离子含量如下表:
离 子 Cl- X S Mg2+ Ca2+ K+
g/1 000 g海水 19.10 10.62 2.66 1.28 0.40 0.38
(1)经分析,上表中常见阳离子X的离子符号是 Na+ 。
(2)海水中镁元素主要以MgCl2和 MgSO4 (填化学式)两种形式存在。
(3)取这种海水500 g,其中所含Ca2+的质量相当于 0.5 g贝壳(假定其中成分全部为CaCO3)中所含钙的质量。
知识点2 海水淡化
3.下列方法可用来淡化海水的是(D)
①蒸馏 ②过滤 ③多级闪急蒸馏法 ④使海水结冰脱盐 ⑤膜法 ⑥加入明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⑤
4.从浩瀚的海洋里获取淡水,对解决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是实验室模拟海水淡化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B)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沸点不同
B.蒸发过程中,水分子获得能量,分子体积变大
C.延长导管可使冷凝效果更好
D.可以用硝酸银溶液检验得到的水是否为淡水
5.[学科素养·宏微结合]蒸馏法和膜分离法是两种常用的海水淡化方法(如图所示)。
(1)图1,加压后钠离子、镁离子等不能通过反渗透膜。一段时间后,装置左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2,海水蒸发冷凝得到淡水的过程中,分子的 间隔 (选填“间隔”或“种类”)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3 海底矿物
6.海底蕴藏着数百种矿产资源。下面列举的各种资源属于海洋矿产资源的是(D)
①海洋石油和天然气 ②海底煤矿
③锰结核 ④海滨矿砂和沙砾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2024·泰安期末)坚持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推进全球海洋治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海洋的自净化能力很强,可以将各类污水直接排放到海洋中
B.“可燃冰”燃烧后无残渣和废气,储量丰富,但是开采时要注意防止造成污染
C.海洋资源储量丰富,可以在沿海建各种大型化工厂,无限制地提取海洋化学资源
D.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B层 提能力】
8.海水淡化有助于应对淡水短缺,下列方法能对海水进行淡化的是(D)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地球表面海水的化学资源十分丰富,组成如图1所示。把海水蒸干时,能获得多种盐分,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其中氯化钠约占海洋盐类总重量80%,海水“晒盐”是当今人类获得食盐的最主要手段。海水淡化是人类获得淡水的有效途径之一,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2所示。可燃冰是一种海底新型矿产资源,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1)每100 g海水最多可获取Ca元素质量为 0.04 g。
(2)写出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
(3)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D (填序号)。
A.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
B.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市政供水
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可以肆意开采
D.海水蒸干后,水分子间隔变大
【C层 拓思维】
10.海洋——地球生态的守护者和资源宝库。
(1)海洋的“氢矿”
中国科学家把海水淡化与电解水结合起来,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聚四氟乙烯薄膜能有效隔离海水中的可溶物,液态水可向内部电解装置扩散,相当水净化过程中的 过滤 操作。
②写出水电解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
(2)海洋的“盐矿”
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来源于海水。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现有
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6%氯化钠溶液,蒸发掉 86.4 g水后,转化为氯化钠饱和溶液。
(3)海洋的“生态”
海水养殖废水中含有氮元素,超标会使海洋发生“赤潮”,利用SND工艺脱氮的效果如表:
项目 15天 30天 60天 90天
进水氨含量 50.21 48.21 45.21 46.54
出水氮含量 22.56 8.75 6.45 5.44
脱氮率 55.1% 81.9% 85.7% —
15天的脱氮率计算过程为×100%≈55.1%,根据以上数据写出脱氮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时间越长脱氮率越高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