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
1.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B)
A.铁 B.铜 C.钠 D.锌
2.(2023·铁岭中考)现有铝、铜、银三种金属,另选一种试剂就可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 (C)
A.稀硫酸 B.硝酸镁溶液
C.硝酸铜溶液 D.硝酸铝溶液
3.(2024·济宁一模)XSO4可溶于水,金属X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C)
A.X+H2SO4===XSO4+H2↑
B.X+CuSO4===XSO4+Cu
C.Fe+XSO4===FeSO4+X
D.Mg+XSO4===MgSO4+X
4.(2024·济宁一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不同的金属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某校实验室为了探究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仅提供以下实验试剂:铁片、镁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将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片和镁片分别放入等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金属片A放入溶液B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的现象是 镁片与稀硫酸反应比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剧烈 ;
(2)写出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 Cu+2AgNO3===Cu(NO3)2+2Ag ;
(3)实验③中的金属片是 铜片(合理即可) 。
知识点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5.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D)
A.氯化钠 B.稀硫酸
C.硫酸镁 D.硫酸铜
6.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RNO3===
3R+X(NO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B.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R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7.(2023秋·曲师大附中期末)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B)
A.AgNO3和Cu(NO3)2
B.Cu(NO3)2和Zn(NO3)2
C.AgNO3和Zn(NO3)2
D.Zn(NO3)2
8.(2023·吉林中考)《天工开物》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在古代的金属乐器之中,钟是最重要的乐器。铸钟的材料,铜为上等,铁为下等。
(1)古代炼铜的方法之一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2)此反应的发生,表现出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铁比铜活泼 。
【B层 提能力】
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倾斜Y形管,锌粒与硫酸铜溶液接触,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析出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经检测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锌粒参加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B.硫酸铜溶液所含阳离子只有Cu2+
C.可推知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锌
D.若用银片代替锌粒,可观察到相似实验现象
10.(2024·榆林一模)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打磨干净、质量相同的锌块和铁块,反应开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甲、乙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一段时间后移走烧杯,杠杆失去平衡,左边高右边低
C.乙中溶液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D.将甲中锌块换为铁块,杠杆一直保持平衡
11.(2024·遂宁中考)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现有一份废铜料(含有金属铜及少量铁和银),化学兴趣小组欲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2FeCl3===CuCl2+2FeCl2;Ag+FeCl3===AgCl+FeCl2
完成下列各题:
(1)步骤2中涉及的操作名称是 过滤 。
(2)溶液A中的溶质是 硫酸、硫酸亚铁 。
(3)步骤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Cl2===FeCl2+Cu 。
【C层 拓思维】
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吕梁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蚀刻画制作方法、废液处理等产生兴趣,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了解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
【查阅资料】
金属蚀刻画所用的材料可以是金、银、铜、不锈钢、铝等金属。在金属蚀刻过程中,使用强酸溶液或某些盐溶液作蚀刻剂从而在金属表面留下痕迹。酸液温度稍高,可以提高金属溶解的速率,缩短蚀刻时间。但酸液温度过高容易使防护的涂层或耐蚀油墨软化甚至溶解,影响蚀刻画的效果。
【分析交流】
(1)同学们通过交流认为:如果使用银板,则不能选择稀盐酸或稀硫酸作蚀刻液,原因是 银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
任务二:模拟制作金属蚀刻画
【设计实验】
根据制作金属蚀刻画的原理,同学们动手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进行制作。
【动手操作】
(2)实验1中,小组同学首先对铝板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除去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合理即可) ;所得铝板蚀刻画中“玫瑰花”的颜色为 紫红色 。
任务三:探究废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2中清洗后的废液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废液中可能含有稀盐酸。
【进行实验】
(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及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 氧化铁(或Fe2O3) 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废液 红棕色固体消失 废液中含有稀盐酸
步骤2: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思评价】
(4)步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 。
(5)蚀刻后的废液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
【成果分享】
(6)通过探究,同学们了解了制作蚀刻画的原理及技艺,并将制作心得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同学们认为成功制作金属蚀刻画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蚀刻液种类之外,还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 蚀刻液的用量(合理即可) 。 第2课时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A层 练基础】
知识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
1.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
A.铁 B.铜 C.钠 D.锌
2.(2023·铁岭中考)现有铝、铜、银三种金属,另选一种试剂就可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该试剂是 ( )
A.稀硫酸 B.硝酸镁溶液
C.硝酸铜溶液 D.硝酸铝溶液
3.(2024·济宁一模)XSO4可溶于水,金属X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一定错误的是 ( )
A.X+H2SO4===XSO4+H2↑
B.X+CuSO4===XSO4+Cu
C.Fe+XSO4===FeSO4+X
D.Mg+XSO4===MgSO4+X
4.(2024·济宁一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在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不同的金属其化学性质也不同。某校实验室为了探究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仅提供以下实验试剂:铁片、镁片、铜片、稀硫酸、硝酸银溶液,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将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铁片和镁片分别放入等体积的稀硫酸中;
②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③将金属片A放入溶液B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的现象是 ;
(2)写出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③中的金属片是 。
知识点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5.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
A.氯化钠 B.稀硫酸
C.硫酸镁 D.硫酸铜
6.X、R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RNO3===
3R+X(NO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可能是Fe,R可能是Cu
B.X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前后R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7.(2023秋·曲师大附中期末)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
A.AgNO3和Cu(NO3)2
B.Cu(NO3)2和Zn(NO3)2
C.AgNO3和Zn(NO3)2
D.Zn(NO3)2
8.(2023·吉林中考)《天工开物》记载“凡钟为金乐之首”,在古代的金属乐器之中,钟是最重要的乐器。铸钟的材料,铜为上等,铁为下等。
(1)古代炼铜的方法之一是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此反应的发生,表现出铁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是 。
【B层 提能力】
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倾斜Y形管,锌粒与硫酸铜溶液接触,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析出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变浅,经检测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粒参加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
B.硫酸铜溶液所含阳离子只有Cu2+
C.可推知金属活动性顺序:铜>锌
D.若用银片代替锌粒,可观察到相似实验现象
10.(2024·榆林一模)如图所示,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打磨干净、质量相同的锌块和铁块,反应开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B.一段时间后移走烧杯,杠杆失去平衡,左边高右边低
C.乙中溶液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D.将甲中锌块换为铁块,杠杆一直保持平衡
11.(2024·遂宁中考)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现有一份废铜料(含有金属铜及少量铁和银),化学兴趣小组欲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2FeCl3===CuCl2+2FeCl2;Ag+FeCl3===AgCl+FeCl2
完成下列各题:
(1)步骤2中涉及的操作名称是 。
(2)溶液A中的溶质是 。
(3)步骤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C层 拓思维】
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2024·吕梁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蚀刻画制作方法、废液处理等产生兴趣,开启了项目化学习之旅。
任务一:了解金属蚀刻画的制作原理
【查阅资料】
金属蚀刻画所用的材料可以是金、银、铜、不锈钢、铝等金属。在金属蚀刻过程中,使用强酸溶液或某些盐溶液作蚀刻剂从而在金属表面留下痕迹。酸液温度稍高,可以提高金属溶解的速率,缩短蚀刻时间。但酸液温度过高容易使防护的涂层或耐蚀油墨软化甚至溶解,影响蚀刻画的效果。
【分析交流】
(1)同学们通过交流认为:如果使用银板,则不能选择稀盐酸或稀硫酸作蚀刻液,原因是 。
任务二:模拟制作金属蚀刻画
【设计实验】
根据制作金属蚀刻画的原理,同学们动手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进行制作。
【动手操作】
(2)实验1中,小组同学首先对铝板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所得铝板蚀刻画中“玫瑰花”的颜色为 。
任务三:探究废液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2中清洗后的废液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废液中可能含有稀盐酸。
【进行实验】
(3)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及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 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废液 红棕色固体消失 废液中含有稀盐酸
步骤2: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反思评价】
(4)步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蚀刻后的废液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
【成果分享】
(6)通过探究,同学们了解了制作蚀刻画的原理及技艺,并将制作心得与其他同学进行了分享。同学们认为成功制作金属蚀刻画除了选择合适的材料、蚀刻液种类之外,还要注意控制的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