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选择 《拍手歌》
教材 分析 第二组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和“语文园地二”组成,是一组陶冶情操的好教材。《识字2》中出现的12个词语都是说学生课外活动的。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栽花种草、观察气象,这些活动是学生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场景歌》描写的是描述物体的数量词,让学生学会更精准的表达。《树之歌》使学生懂得不同季节的大自然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树木感悟美好自然,并拓展了相关简单易懂的谚语。《拍手歌》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拍手形式的儿歌,并感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田家四季歌》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季节不同的农作物生长过程,感悟四季轮回。《语文园地二》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善于表现,体验学习的快乐。
学情 分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在教学时,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有所不同,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识字写字上,重在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要把识字、写字与朗读指导有机结合,对课文内容不必作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单元 教学 目标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40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树木、动物、农家生活地知识,体会大自然地美丽景色和儿童的快乐生活,体会农民地辛苦和快乐,教育学生珍惜农民地劳动成果。 4.在归类识字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 5.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雀、锦”等8个生字;会写“丛、熊”等2个字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2.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认识动物,培养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3.通过朗读儿歌,试着创编说话。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玩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图我猜。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儿歌,争取读正确、读流畅。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书上的拼音把它读准确。读完后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抽查朗读情况。 3.认识词语“世界”指全部、所有、一切。“世界”是指这个地方所有的、全部的东西。(板贴“世界”词卡) 三、认识儿歌中的小动物。 1.找出儿歌中的小动物。 3.了解小动物。 四、发现规律,进行识字 1.动物朋友要回家了,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请你拿出作业纸,咱们完成第一题。 我为动物朋友找找家(找一名同学到前面分类) 2.你们和他的分类一样吗?这是鸟类的家,这里有……这是兽类的家,这里有…… 3.你们是怎么帮动物朋友找到家的 ?有什么秘诀?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小结:记住隹、鸟,我们就可以记住这一类的字。我们在认识字的时候,用相同的部件去识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五、熟读成诵,升华主题 1.我们把动物朋友都送回家了,我们再回到课文里,同桌两个读一读,一人读一小节。 2.多种方式朗读儿歌。镂空背诵。 3.发现可以很快记住儿歌的秘密。 预设:发现一:每一句结构相同、节奏相同。 发现二:从“你拍一”到“你拍十”。 发现三:除第二节,每一节读起来会押韵。第二句:伙伴儿。 4.读着读着你发现这首儿歌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要保护动物) 是的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的动物朋友今天给小朋友写了一封信他们有些字不会写,就用拼音了。 5.抽生读动物朋友的来信。 六、书写生字,展示交流。 丛 熊 观察怎么才能写好? 展示环节。 七、拓展小结 儿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一代代传下来。希望同学们也能将这首儿歌教给你的朋友、弟弟、妹妹,长大后教给你们的孩子,将有趣的儿歌传承下去,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分层布置作业 1.基础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加强作业:仿照课文试着创编一小节关于动物的拍手歌。 3.拓展作业:搜集一则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拍手歌》是本册教材集中识字单元的一首儿歌。本课共十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形式多轻快活泼,目的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达到识记生字的教学目标。这首儿歌不仅描绘了大小动物在自然界自由生活的美好情境,还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它告诉我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一、学习效果 本课看图、识字、猜字谜都力求遵循从儿童的生活、语言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我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识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用相同的部件去识字。同时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成功之处: 《拍手歌》一课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用游戏的方式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感受语言文字上。并引导带着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并把朗读指导贯穿始终,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并对学生创造性说话进行了重点引导。 三、不足之处: 在学习能力方面,虽然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但是二年级孩子的知识面还比较窄,对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敏锐度不高,自我展示的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能力也需重点培养。 四、改进措施: 1.指导学生朗读时读出节奏,并注意韵律。拍手歌节奏感很强,指导学生朗读时,一方面要根据标点停顿,另一方面,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本课形式上是儿歌,每两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末尾押韵。指导朗读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体会课文押韵和灵活换韵的特点。所以一定要立足课本,挖掘语文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片等资源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2.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巩固识字成果。还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识字。如:拍,拍手,同学们喜欢玩拍手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