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沁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1 15:22:24

文档简介

姓名
准考证号
4.某中学新来了一位风趣的历史老师,他在做自我介绍时说:“我与战国很有缘,我的姓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是在战国七雄中最东边的国家的名称,我的名是在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国家的名称。”
据此推断,这位老师的姓名是


A.齐晋
B.齐秦
C.赵燕
D.秦楚
5.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写道:“秦的统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历史的大趋势…
注意事项:
各国的变法虽然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一一打击旧势力,扶植新势
1.本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
力,这种同一性为统一奠定了基础。”该学者描述了秦统一的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A.背景
B.过程
C.结果
D.影响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6.西汉初年,府库空虚,财政困难。为此,统治者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
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同时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这表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明,汉初统治者的治国政策为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A.民贵君轻
B.依法治国
C.打击豪强
D.休养生息
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
7.下面是以中国古代某位皇帝的年号记录的大事年谱(部分)。据此可知,这位皇帝是
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建元五年
元朔二年
元狩四年
1.清晰的时空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历史至关重要。下图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年代标尺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颁行“推恩令
漠北战役
其中②处应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8.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汉光武帝刘秀是唯一一位同时拥有“定鼎(建国)帝王”与“中兴
距今约
距今约
距今约
距今约
之君”两项头衔的皇帝。与这两项头衔相符合的史实分别为
170万年
160万年
100万年
6000年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山顶洞人
A.西汉建立,和亲匈奴
B.西汉建立,文景之治
2.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一4000年,在遗址发掘出的墓地中,大型墓葬
C.东汉建立,光武中兴
D.东汉建立,黄巾起义
往往随葬陶鼓、玉钺、陶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物:小型墓墓坑狭小,大多没有
9.《汉书·地理志》记载了一条从汉朝的合浦出发,通往西方的海路,这条海路在陆上丝绸
葬具和随葬品,占总数的近90%。这说明
之路不通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公元166年,罗马使节访问东汉就是从海路来的。这
A.黄河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私有制已经出现且阶级分化十分严重
表明
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考古发掘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依据
3.下图中的器物为何尊,其内底部铸有122字铭文,铭文中的“宅兹中国”(大意为周武王
A.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之间有了频繁的往来
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该器物和铭
B.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地位已经超越了陆路
文可以佐证
C.国力增强是汉代对外联系加强的经济基础
D.汉代的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之间互为补充
10.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评价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
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材料中的
“它”指
何尊
“宅兹中国”铭文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地方诸侯势力崛起
A.甲骨文
B.耧车
C.中国的国家认同具有悠久历史
D.商周宗教色彩浓厚
C.造纸术
D.翻车
历史第1页(共8页)
历史第2页(共8页)》18.(1)加强了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了华夏观念: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了局部统一。
山西省2024一2025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西部: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开通的丝绸之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
化交流。(1分)】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北方边境: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取得胜利,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东汉光武帝允许北方各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答案B BC BA DD C D C A C A BD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共同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
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为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等等。(答出任意一点
16.(1)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1分)
得1分,共2分)》
孔子:在政治上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1分)
(3)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
(2)扁鹊:战国时期的名医,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发明了切脉诊法,使用的
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影响: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北魏的封建
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用浓郁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创作出一种新体诗
化进程: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歌“楚辞”:他的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
(4)方式:战争:和亲:设置机构管理;人口迁徙:改革(汉化):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
诗。(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分,共2分)
司马迁: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9.(1)①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奖励耕织。(1分)②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他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
功。(1分)
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2)成功。(1分)商鞅虽然死了,但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
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1分)
(3)图四:《兰亭集序》。(1分)图五:《女史箴图》。(1分)
(3)秦始皇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汉武帝措施:把铸币权
原因: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为书法和绘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经济的发
收归中央,统一俦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展,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为艺术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崇尚艺术,人们对美的
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掌
不懈追求;统治者的推崇。(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控:为其他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7.(1)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出现:原始制陶、纺织等技术发展:使用磨制石器;过着定
(4)③分封制。(1分)④郡县制。(1分)⑤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权力集中于中央;统
居生活:人们的饮食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提高: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
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分,共3分)
历史趋势: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对经济的影响:大量荒地被开垦,增加了耕地面积:促进了手工业与工商业发展:
说明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室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
使土地私有合法化;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国,以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对政治的影响:促使诸侯国势力扩大:(1分)使周天子实力弱化,地位下降。(1分)
郡县制: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在郡下设县,郡和县的长官
(3)东晋社会局面相对稳定: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南迁
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皇帝和朝廷由此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
人口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稻麦双收使粮食产
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量大幅度增加:等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3分)
评分说明:任选两个制度,分别从其内容和影响角度作答得2分,共4分。
历史答案第1页(共2页)
历史答案第2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