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此类算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乘船、分组等需要合理安排的问题,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2、通过分析乘船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发展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合理规划和安排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能准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乘除加、减混合算式。学会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并求解。
难点:理解小括号在改变运算顺序中的作用,能在复杂的实际情境中正确判断是否需要使用小括号以及如何使用小括号来解决问题,避免运算顺序错误。
三、教学方式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学生乘船过河等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索运算方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享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小船和大船的模型或图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乘船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 乘船过河大挑战
讲述有男生 29 人,女生 25 人要过河,一条大船坐 9 名同学,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学生 3 人(即坐 6 人)的故事。
提问:“同学们,如果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忙算一算吧!”
【设计意图】以生动的乘船过河情境引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知识探究 —— 小括号的奥秘
初步计算:引导学生先算出总人数 29 + 25 = 54 人,再计算需要大船的条数 54 ÷ 9 = 6 条。同时展示错误算式
29 + 25 ÷ 9,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让学生明白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应先算除法,而此题需要先算加法,所以不能按照错误算式的顺序计算。
小括号的引入:介绍小括号 “()” 能改变运算顺序,在 29 + 25 ÷ 9 这个算式中,请 “()” 来帮忙,变成 (29 + 25) ÷ 9,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 29 + 25 = 54,再算除法 54 ÷ 9 = 6 条,强调在混合算式里,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船问题计算:提出如果 54 人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的问题。引导学生先算出一条小船坐的人数 9 - 3 = 6 人,再列出算式 54 ÷ (9 - 3),先算括号里的减法 9 - 3 = 6,再算除法 54 ÷ 6 = 9 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括号的使用和运算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对错误算式的分析和小括号的引入,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堂练习 —— 智慧过河大闯关(预计 15 分钟)
表演问题计算:
给出三(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 18 人参加队列和团体操表演的信息,团体操表演时,3 个男生和 3 个女生组成一个图案;排练表演时,同学们站成 4 行。提问:“队列表演中,平均每行站几个人?团体操表演中,36 人能组成多少图案?”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18 + 18) ÷ 4 = 9 人,36 ÷ (3 + 3) = 6 个,巩固小括号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混合运算练习:出示题目 5×(36 - 29)、(46 + 17) ÷ 7、81 ÷ (16 - 7),让学生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独立完成计算,巡视指导学生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注意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问题和混合运算练习,全面巩固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掌握,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细心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 过河技巧总结会(预计 3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小括号在算式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请学生积极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运算顺序和小括号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强化记忆,让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有更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课后作业 —— 生活中的过河问题(预计 2 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过河需要合理安排的问题,并用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和分析,明天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过河(1)》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知识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对小括号的使用理解不够深刻,在计算过程中仍会出现忘记使用小括号或运算顺序错误的情况。在今后教学中应增加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和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和练习,加深对小括号的理解和运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于数量关系的分析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需要引导学生更加仔细地审题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在某些题目上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后续应优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和任务分配,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