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里程表(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3.4《里程表(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1-20 16:3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里程表(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读懂里程表,理解里程表中数据的含义,并能根据里程表中的信息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在里程表问题中的应用,提高数学运算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观察、分析里程表中的数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用画图等方法辅助思考,发展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交通、旅行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思维习惯,以及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关注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里程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的意义,掌握根据里程表计算两地距离的方法。学会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里程表中的实际问题,准确计算不同城市之间的里程。
教学难点:能从复杂的里程表信息中提取关键数据,并正确分析和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尤其是涉及多个站点和不同路线的情况。理解里程表中起点和终点的相对性,以及如何根据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式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火车、轮船等行程的里程表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分享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简单的里程表模型或手绘的里程表示意图,以及不同颜色的笔用于在图上标记和分析。
四、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 里程探秘之旅
展示 “北京 — 西安” 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提问:“同学们,从这张里程表中你们能发现什么有趣的信息呢?让我们一起开启里程探秘之旅吧!”
设计意图:以神秘的里程表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二)知识探究 —— 里程计算方法
保定到石家庄的里程计算:引导学生观察里程表中北京到保定的距离是 146 千米,北京到石家庄的距离是 277 千米。
提问:“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呢?” 鼓励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三个城市的位置关系,然后分析得出用北京到石家庄的路程减去北京到保定的路程就是保定到石家庄的路程,即 277 - 146 = 131 千米。
保定到郑州的里程计算:给出保定到郑州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图上标记出相关信息,按照同样的思路,用北京到郑州的路程减去北京到保定的路程来计算,
即 689 - 146 = 543 千米,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计算方法。
城市间里程关系分析:提出 813 - 689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 813 千米对应的是北京到洛阳的距离,689 千米对应的是北京到郑州的距离,通过画图和分析得出是郑州到洛阳的距离,计算结果为 813 - 689 = 124 千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逐步分析不同城市之间的里程计算问题,让学生掌握根据里程表计算两地距离的方法,学会用画图辅助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课堂练习 —— 里程挑战大行动
长江航线问题:
展示武汉到南京的长江航线示意图及航程信息,提问:“九江到芜湖有多少千米?” 让学生仿照前面的方法,先画图再计算 637 - 269 = 368 千米。
接着问 733 - 637 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航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是芜湖到南京之间的航程,并在图上进行标记和说明。
最后让学生在图中标出一艘客轮从武汉出发,沿航线已经航行了约 600 千米的大概位置,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对航程的估算能力。
混合运算练习:出示题目 653 + 285、700 - 399 + 125、165 + 435 + 377、800 - 672、652 - (97 + 355)、500 - 196 - 204,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巡视指导学生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
路程综合问题:
给出学校、电影院、公园、博物馆、邮局之间的距离信息,让学生完成填空,如博物馆到邮局 371 米,博物馆到学校 586 米,博物馆到公园 816 米。
接着问博物馆到电影院一共 990 米,公园到电影院有多少米?引导学生用总距离依次减去相关路段的距离来计算,即 990 - 371 - 215 - 230 = 174 米。
最后问学校到博物馆和学校到电影院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让学生分别计算出学校到博物馆的路程 371 + 215 = 586 米,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 230 + 174 = 404 米,然后比较得出学校到博物馆路程长,长 586 - 404 = 182 米,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长江航线、混合运算和路程综合问题等多样化的练习题,全面巩固学生对里程表知识和加减法运算的掌握,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细心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 里程表学习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里程表中的数学知识,在计算两地距离时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呢?” 请学生积极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读懂里程表数据和正确选择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强化记忆,让学生对里程表问题有更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五)课后作业 —— 我的里程小调查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调查自己家到学校、附近超市、公园等地方的距离,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里程表,记录下来,明天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里程表(一)》的教学过程中,情境引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在知识探究环节,部分学生对里程表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容易出错。在今后教学中应增加更多的实例和分步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技巧。课堂练习环节,学生在处理多个数据和复杂路线的问题时,思维容易混乱,需要加强引导和训练。小组合作学习在某些题目上效果较好,但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参与度不高,后续应改进小组合作的组织方式,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