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三: 说明文阅读理解 寒假强化练
2024--2025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材料一:
①植物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和空气。温暖有光、水分充足的地方,植物可以长得高大繁茂。而较寒冷或干旱的地方,植物通常长得稀疏低矮。多样植被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它们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
②植被是土壤和大气之间的“水泵”。植物会源源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进入大气,相当于在土壤和大气之间加了一个强大的水泵。特别是根系扎入土壤深层的林木,能直接将深层土壤中的水分输运给大气。
③大气中的水汽增多,意味着湿度增加,可降水量增多。同时,高大的植被会对空气运动产生更强的拖曳力,或者是阻碍作用,能更有效地降低地面风速,抑制地面起沙。再加上植被根系牢牢抓住地表土壤,当仁不让地成为防风固沙的“天然卫兵”。
④植被还是“超级捕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存储起来,并释放氧气,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氧气制造机、碳捕捉器、有机物生成基地。
⑤更重要的是,植被有利于大气颗粒物的吸附和沉降,对净化空气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大部分的植物叶片表皮都生长着一些细毛、黏液、油脂等物品,这种东西可以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
材料二:
①农谚说:“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以其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等通过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了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那么,这座森林“水库”自上而下是怎么调蓄水源的呢?
②首先,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对垂直降雨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的林冠截留率平均值为11%-34%。
③接着,林下灌木与草本截留降水,截留量与其覆盖度成正比。树叶等森林枯落物也为拦截雨水作出贡献,增加林地土壤渗入能力。
④最后,“主角”林地土壤登场 ,它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多孔疏松、透水性强,林地土壤不仅能蓄持雨水,还可以削减洪峰流量,推迟洪峰到来时间,增加枯水期流量,推迟枯水期到来时间,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材料三:
①在第十五届世界林业大会开幕前夕,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2022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报告就森林和树木支持经济复苏和环境恢复的方式提出了以下3种路径:
②其一,遏制毁林,维持森林面积。在2020-2050年期间,通过遏制毁林和维持森林面积,每年可减少约3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为实现到2030年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贡献约14%的减排量,同时还将保护地球一半以上的陆地生物多样性。
③其二,恢复退化土地,扩大农林业规模。通过开展再造林改善15亿公顷的退化土地,同时增加的森林覆盖率又可以帮助额外10亿公顷的退化土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在2020-2050年期间,通过造林和再造林恢复退化土地,每年可以利用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从大气中减少9亿﹣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这相当于每年减少3.25亿辆汽油动力乘用车上路行驶。
④其三,可持续利用森林,构建绿色价值链。有助于满足未来全球不断增长的可再生材料需求,并将通过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安全的生计支撑可持续经济。
⑤报告指出,森林景观的恢复以及农林业有助于生物和景观多样化,并提高土地生产力,同时,植被的恢复可以提高内部收益率和成本效益比,从而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
1.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 )
A.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和空气,多样的植被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资源,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
B.植被对净化空气环境具有积极作用,这是因为所有植物的叶片表皮都生长着可以吸附粉尘和有害物质的细毛、黏液、油脂等物品。
C.材料二图表反映出了我国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覆盖率始终呈增长趋势。
D.生物和景观多样化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以及农林业的发展,植被的恢复可以提高内部收益率和成本效益比。
2.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简要概括植被具有哪些功能?
3.材料三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你的同桌在杂志上看到一句话:“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他不太理解这句话,请你依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为他解答。
5.材料三第②段中的加点字“约”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红细胞的一生
我的简介
①我出生于骨髓,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身长约7微米、厚大概2微米的我,个头很小,身形如同一个边缘厚、中间薄的馅饼。这种形状可以増大表面积,让我最大限度地摄取氧气,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让我具有柔韧性,能够顺畅地通过十分细小的血管。
②到了成熟的年纪,我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开启我的搬运之旅。与一般的人体细胞不同,在血液中,我是没有细胞核的,这意味着我并不携带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
③我浑身都是赤红色的,这是因为我的体内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色素);而我又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血细胞,血液也因我而呈现红色。
我的使命——王牌“搬运工”
①对于身体的各个细胞而言,氧气是必不可少的物资,而我,就是负责把肺部吸入的氧气输送给它们的“搬运工”。
②我有超强的工作能力,这是因为我体内有丰富的血红蛋白。作为血红蛋白“富翁”,我的运氧能力不容小觑!
③除了运输氧气,我还担负着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兼职运输电解质、葡萄糖等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④然而,我体内的血红蛋白对一氧化碳可谓“情有独钟”,在我运送氧气的过程中,只要血红蛋白遇到一氧化碳,就会与它结合,且难舍难分。这会导致我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下降,此时,你全身的器官、组织就会缺氧,若情况严重,你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果出现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这些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要马上开窗通风,及时就医。
我是血型的决定者
①你是什么血型?其实,你的血型也是由我决定的。在我身体的表面有一层细胞膜,这层膜上含有特别的糖类和蛋白质,即抗原。抗原的结构不同,血型就会不同,不同类型的抗原构成了A、B、O和AB这四种血型。
我是健康的指示仪
①体检时,医生可以通过我了解你的身体状况。例如,在被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我的比重较大,会逐渐下沉。我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距离,被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如果身体异常,我沉降的速度会加快。另外,在正常的尿液中基本找不到我的身影,如果我在其中大量出现,也说明身体可能有异常。
我的归宿
①世间万物都有寿命,我也一样。做了三四个月的“搬运工”之后,我便会逐渐老化,体力大不如前,这时,如果我仍然留在血液中,就容易使你的血管堵塞。
②因此,衰老的我会返回你的骨髓深处,由白细胞负责“销毁”处理。或者,我也可能会在经过肝脏和脾脏时,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分解,成为胆汁。
③这就是我的故事。与你相比,我的生命周期并不算长。不过,请不用担心,你的骨髓每天都将产生1亿个我。我不断地逝去,也不断地诞生,我会和其他细胞兄弟姐妹们一起,一直守护着你。
6.通读文章,按照提示完成下表。
姓名 外形特点 工作使命 特色能力 最终归宿
红细胞 个头小、① 运输氧气;② ;兼职运输电解质、葡萄糖等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血型的决定者;③ 返回骨髓深处,由白细胞“销毁”处理或成为胆汁
7.请参照课本中“自读”课文的旁批形式,根据括号内的提示,为下面两个句子加旁批。
(1)身长约7微米、厚大概2微米的我,个头很小。(语言特点)
(2)例如,在被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垂直静置一段时间后,由于我的比重较大,会逐渐下沉。我在单位时间内沉降的距离,被称为红细胞沉降率。如果身体异常,我沉降的速度会加快。(说明方法)
8.冬季如果在密闭的房间采用煤炭取暖,就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读了这篇文章,请你向同学讲述:为什么吸入一氧化碳会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应采取的施救措施分别是什么?
四季星空为何不同
①天文预报显示,木星合月、金星伴月、中秋满月等天象将在9月“扎堆”亮相。神秘的星空,静谧深邃又复杂多变——这其中,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开阔;亦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柔美沉醉;还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的情思期盼……
②看似“静止”的星空,为何如此“多变”?事实上,虽说看上去“繁星满天”,但我们能看到在夜空中闪耀的,大多数是恒星,少部分是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如果再细细观察还会发现,这些星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东向西发生“位移”,直至黎明时分,它们已渐渐落到了西边的地平线附近——若是用三脚架和相机来跟踪拍摄,还可以描绘出星星运行的轨迹。
③群星之所以看起来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除了自转,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这么长路程的跋涉,这样的时间流动,就好比从赤道前往两极,一路上的“风景”当然会千变万化——这也是一年四季星空各不相同的原因。
④其实,夜空中的星星是否能被看到,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星星本身的亮度,亮度较暗的星星,即便离得近,也看不到;二是星星离地球有多远,离地球越远,越难被看到。因此,地球上能看到的星星都是那些距离不太远的星星。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星星呢?除了要看当天气象方面的因素,最关键的是要看当时晚上位于地平线上的亮星有哪些。
⑤我们所处的银河系,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盘”,太阳系和周围的星星都在这个“星盘”上,一起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动,太阳系周围的星星基本上是不变的。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当太阳在天空中时,阳光会“遮盖”住其他的星光,因此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晚上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略有差别,公转会导致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星空变化相对应,便产生了四季星空的不同。
⑥春季星空有划过天空的“春季大弧线”和众多的深空天体。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还可以看到北半球唯一一个可以肉眼看到的河外星系——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非常明亮,即使远在距地球254万光年之外,在地球上的我们依然能仅凭肉眼就看到它灿烂的光辉。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地标”——“冬季大三角”,以及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因此冬季也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
⑦天空中除了众多亮星,还有非常炫目的银河。夏季星空的最大亮点,便是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河系的“银心”正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的时间最长——此时的星空,正是“群星闪耀时”。
⑧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一种?
(选自《人民日报》)
9.下列关于四季星空灿烂的原因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四季星空不同的原因在于地球的自转,以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B.星空如此灿烂的原因还在于有许多星星本身的亮度和离地球的近距离。
C.星空灿烂与太阳关系不大,因为太阳在白天出现而星空在晚上。
D.一年四季,星空各有特点,比如春有“春季大弧线”和深空天体,冬有“冬季大三角”及猎户座。
10.第③段“一年要走过约9.4亿公里的路程”句中的“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11.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2.“四季星空,各美其美”,你更喜欢哪个季节的星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喜欢的理由。
(甲)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狮子雕塑
①狮子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传说它是在东汉时期由安息国(今伊朗)传入我国的。狮子被视为狰狞之兽,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人们根据它的凶猛性格,设计出狮子雕塑,并赋予它以特殊的使命–护卫。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古代陵墓和重要建筑物的大门两旁,甚至房梁、屋顶上,都有狮子雕塑,它们守护着主人并显示着主人的威势。
②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不同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
③唐代顺陵位于陕西咸阳城之北,其四方门口左右都有石雕的狮子作护卫。这些石狮造型夸张、体形高大,腿和爪都特别粗大壮实,脚爪扣地,仿佛入土三分,显得非常有力。这些石狮,立者作昂首行进状,蹲者呈张口挺胸势,整体形象使人望而生畏。
④北宋皇陵都统一建造在河南巩县,如今那里留下了大量墓前石像,其中石狮也不少。这些宋代石狮的造型,比起唐代的狮子,更具有写实性,大小更接近狮子原型。狮子的头及头上的卷毛都更接近真实,其四肢和狮身轮廓虽也用了夸张手法,但狮子的整体形象却不如唐代石狮那么威武有力了。
⑤明清时期,建筑中留存下来的狮子雕塑更多,在宫殿、园林、寺庙、王府里,不同造型的石狮子,铜狮子、铁狮子比比皆是。它们的形象更写实了,造型比过去复杂,细部刻画多,四肢有肌肉的起伏,头上有卷毛,身上戴着铃铛,却不注意狮子整体造型的气势,失去了狮子威武的神态。故宫宁寿殿门前的铜狮子,为了强调护门狮子的狞厉,将其腿部的肌肉表现得特别鼓凸,嘴张得很大,露出很尖的牙齿,但这样一来,狮子反而失掉了整体的雄威。
⑥狮子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它的风格特征和那个时代的特征相符合。唐代统一中国,进入了一个政治上相对稳定,经济上繁荣昌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气魄雄伟,突出建筑艺术上的大效果,壮丽而不纤巧。我们从唐代留下来的石狮子上也看到了这种风格。宋代建筑,从技术上看,比前代更趋成熟,但就其建筑艺术风格来看,宋代建筑逐步走向秀丽的方向,在总体上气势大不如前。这个特点在石狮子上也很明显地反映出来了。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政治上保守腐朽,在建筑和其他艺术上都表现出一种追求繁琐绮丽的风气,工艺品上堆砌玉石珍宝,建筑装修上镶嵌珐琅玉石,艺术之高低仿佛与金银财宝的多少成了简单的正比。所以我们发现清朝的狮子有的竟成哈巴狗的形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乙)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②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③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
④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⑤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13.(甲)(乙)两文都跟中国古代建筑有关,各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你探究出两篇选文中不同的说明具体对象中含有的共同的说明要点?
14.甲文第⑤段,乙文第③段都提到故宫,是哪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15.资料链接: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选自《故宫博物院》)
①结合选文乙,谈谈太和殿的建筑色彩有怎的特点?
②“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句子中的“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冬眠,动物御寒的“超能力”
①冬天来临,当人们拿出棉衣御寒时,自然界的动植物也在用它们的方式准备过冬。冬眠,就是其中颇为特别的一种。冬眠可不是简单的睡眠,它不仅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也是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的热门。
②生物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的冬眠历时4至7个月,为保证冬眠期间能生存下来,它们需要在入眠前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贮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动物依靠在夏、秋季积累于体内的脂肪;仓鼠、松鼠则选择在洞穴内贮存食物。
③哺乳动物冬眠时,生命体征变化明显。比如体温迅速下降、代谢率大幅度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具体来说,冬眠时,北极黄鼠体温最低能降到-3℃,极地松鼠降到5℃,而熊的体温仅降到30℃,睡鼠的体温维持在20℃,这说明,冬眠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不一定伴随着超低体温现象的出现。但在代谢率上,哺乳动物冬眠期间降低幅度均较大,熊降低50%左右,小型哺乳动物甚至降至1%。在心率和呼吸方面,熊的心率从每分钟55次降到10次,呼吸从每分钟8次降到一两次;多纹黄鼠的心率从每分钟200至300次降到三四次,呼吸从每分钟200次降到1次,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这对于一个生命有机体来说,能够让各个器官的运转迅速与之相适应,是一个非常艰难又高级的系统工程。
④虽然在表象上,动物的“冬眠”和“睡眠”差不多,不吃不喝不动,但实际区别很大。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百余种动物被证实有冬眠现象,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无脊椎类动物等。这些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均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而在冬眠时,这些指标则降幅很大,有的动物甚至降到濒临死亡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减少它们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帮助它们度过凛冽的冬季。冬眠可以说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有效策略。
⑤近些年,随着癌症等医学难题陆续增多以及人类宇宙探索的需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迫切地对动物特别是对哺乳动物的冬眠开展深入研究。人们想知道:为什么黄鼠在秋天体重激增而不得糖尿病?熊冬眠时不排泄为什么不会肾衰竭?极地松鼠在醒来后,为什么大脑没受损伤,也没有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科学家希望能尽快弄清楚动物冬眠的这些“超能力”,并应用到人类身上。
⑥依托于信息传播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
⑦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腊学术研究团队在《人类学》期刊发表研究结果,他们在43万年前的人类骨骸中,找到了人类冬眠的证据,经断层扫描与显微镜观察,这些骨头与冬眠动物的骨头有相似的病变和损伤,也就是说,远古人类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来度过寒冬的。尽管这个说法听起来如同科幻小说,但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事实。远古人类是有冬眠的能力的,只不过后来自然环境变好,人类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增强,不再需要通过冬眠这种方式过冬了,这个能力也就退化了。
⑧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人工冬眠”的概念应运而生,并率先在科幻电影中“实现”了。人们在《太空旅客》《流浪地球》等电影中可以看到,为了让太空旅行者完成漫长的星际航行,会把他们放进太空冬眠舱,以冬眠的方式延长他们的寿命。
⑨为了让梦想尽快照进现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研发适用于太空以及医学方面的冬眠技术。
⑩受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的启发,科学家研究出了“人体冷冻法”,即在-196℃的低温下保存整个人体或头部,以期未来的科学技术能够将其复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这种尝试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7年,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贝德福德因癌症身亡几小时后,进行了遗体的冻存处理,保存至今。但有研究者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冬眠复苏后,无法证明储存大脑信息的神经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顺畅。
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但如何将基于动物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人类,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未来,当科学家最终找到人类的冬眠开关时,将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星际航行带来全新的天地。
16.下列说法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冬眠”,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哺乳动物在冬眠时,体温都会下降,有的下降幅度较大,有的下降幅度较小。
C.人类期待获得冬眠“超能力”是为了解决一些现在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以及探索宇宙的需要。
D.最后一段对目前研究人类冬眠技术的成果作了小结,也对未来这一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17.第④段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18.下列文字可以作为例子放在文中,小语同学认为可放在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而小文同学认为可放在第⑩段和第 段之间。你同意谁的观点?说说理由。
1999年,一位挪威的滑雪者不慎掉入冰中,被救起后已没有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苏醒过来。2006年10月,一位攀爬雪山失踪24天才被救援的日本人,在确认新陈代谢已经停滞的情况下经过治疗生命复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①“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②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主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机飞行速度慢、高度低,比较适合短距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多旋翼机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隐蔽性好,适合多平台、多空间使用,如影视航拍、电力跨线作业等。
③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零伤亡、使用方便、机动性能好、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y(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
④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商业上也有广阔的前景……
⑤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未来,无人机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外,还将在建筑承包、快递行业、服装零售行业、旅游度假业、体育和媒体行业、安保和执法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可能与飞机相撞。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运送货物途中货物可能掉落。无人机是一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
⑦我国已经建立无人机技术相关标准,建立健全了无人机飞行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了无人机飞行的违法处理办法、安全事故的责任确定等。这为规范无人机的飞行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9.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简析其作用。
20.本文第④段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用途广泛”的?
21.“无人机是一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一句中,“可能”一词能否删除?为什么?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无人驾驶飞机是不载人的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飞机。
B.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零伤亡、坚固耐用、使用方便等优点。
C.无人机用途广泛,可用在军事上、民用上、商业上,被业界宠爱有加。
D.无人机系统中的设备故障、环节差错问题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解决。
参考答案
1.A 2.①植被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
②植被是土壤和大气之间的“水泵”;
③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卫兵”;
④植被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
⑤植被是重要的氧气制造机、碳捕捉器、有机物生成基地。 3.列数字、作比较,
通过列举具体数据,具体准确地突出了恢复退化土地、扩大农林业规模这一举措的作用。 4.森林以其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等通过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了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所以说森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水库”。 5.“约”表估计,左右的意思,说明了通过遏制毁林和维持森林面积,每年可减少36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并非就是36亿吨,“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
1.本题考查辨析信息。
B.根据材料一末段中的“大部分的植物叶片表皮都生长着一些细毛、黏液、油脂等物品,这种东西可以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可知,选项中“所有植物”表述过于绝对;
C.根据材料二我国森林覆盖率调查结果可知,第二次森林覆盖率相较第一次覆盖率是减少的,选项中“始终呈增长趋势”表述有误;
D.根据材料三末段“森林景观的恢复以及农林业有助于生物和景观多样化,并提高土地生产力,同时,植被的恢复可以提高内部收益率和成本效益比,从而提供巨大的经济效益”可知,选项“生物和景观多样化有助于森林景观的恢复以及农林业的发展”主客体颠倒,表述有误;
故选A。
2.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首段中的“它们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和生产生活资料来源”,第②段中的“植被是土壤和大气之间的‘水泵’”,第③段中的“当仁不让地成为防风固沙的‘天然卫兵’”,根据第④段中的“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氧气制造机、碳捕捉器、有机物生成基地”,末段中的“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提炼可得。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辨析及作用。画线句中“9亿—15亿吨”“3.25亿辆”等具体的数据的运用,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句中“从大气中减少9亿—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这相当于每年减少3.25亿辆汽油动力乘用车上路行驶”把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油动力乘用车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比较,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根据本段首句“恢复退化土地,扩大农林业规模”可知,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
4.本题考查提炼信息。根据材料二首段中的“森林以其林冠层,林下灌草层、枯枝落叶层、林地土壤层等通过拦截、吸收、蓄积降水,从而改变了降水的分配形式,使其具有涵养水源的生态服务功能”提炼可得。
5.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约”的意思是大概,左右;表示估计,起限制性作用,原句的意思是通过遏制毁林和维持森林面积,每年可减少大概3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而不是肯定有3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有“约”字可以让语句表述更准确,“约”字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6. 边缘厚、中间薄 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 健康的指示仪 7.(1)“约”“大概”表示不确定,增强了准确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
(2)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红细胞是健康的指示仪,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8.示例:
吸入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遇见一氧化碳时就会与一氧化碳结合,这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下降,这时人全身的器官、组织就会缺氧,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和采取的施救措施:出现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要马上开窗通风,及时就医。
6.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①根据“我的简介”第①段“身长约7微米、厚大概2微米的我,个头很小,身形如同一个边缘厚、中间薄的馅饼”可知,红细胞外形特点为边缘厚、中间薄。故填:边缘厚、中间薄。
②根据“我的使命——王牌‘搬运工’”第③段“除了运输氧气,我还担负着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的责任”可知,红细胞的工作使命包括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故填:把各处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回肺部。
③根据“我是健康的指示仪”第①段“体检时,医生可以通过我了解你的身体状况”可知,红细胞还是健康的指示仪。故填:健康的指示仪。
7.①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定性:“约”“大概”表约数,起限制修饰作用。带词解句:句中用“约7微米”“大概2微米”来描述红细胞的身长和厚度,说明这并非精确数值,只是接近的估计。说明语言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
②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该句列举了在被检血液中加入抗凝剂,垂直静置后观察红细胞沉降情况,身体异常时红细胞沉降速度会加快的例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将红细胞如何作为健康指示仪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到红细胞沉降率与身体健康状况的关联,使说明更具说服力,有力地说明了红细胞是健康的指示仪。
8.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根据“我的使命——王牌‘搬运工’”中第④段“我体内的血红蛋白对一氧化碳可谓‘情有独钟’,在我运送氧气的过程中,只要血红蛋白遇到一氧化碳,就会与它结合,且难舍难分。这会导致我运输氧气的能力大大下降,此时,你全身的器官、组织就会缺氧,若情况严重,你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如果出现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这些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要马上开窗通风,及时就医”可知,一氧化碳中毒是因为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导致运氧能力下降,器官组织缺氧;中毒症状有头痛无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施救措施为马上开窗通风并及时就医。据此回答即可,答案不唯一。
示例:因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遇到一氧化碳会与之结合,且难以分离,导致红细胞运输氧气能力大大下降,全身器官、组织缺氧,从而引发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有头痛无力、恶心呕吐甚至意识模糊。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马上开窗通风,并及时就医。
9.C 10.不能删去。“约”表示大概、大约,说明地球一年走过的路程是一个近似值,如果删去,就变成了确切的9.4亿公里,与实际情况不符,“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银河系比作一个巨大的“星盘”,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银河系的形状以及太阳系和周围星星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关系,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12.示例一:我更喜欢冬季星空。因为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冬季大三角”和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看起来非常壮观,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
示例二:我更喜欢夏季星空。因为夏季星空有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河系的“银心”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时间长,此时的星空群星闪耀,非常美丽。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根据第⑤段“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当太阳在天空中时,阳光会‘遮盖’住其他的星光,因此只有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天晚上出现在天空中的星星略有差别,公转会导致地球上四季的变化,与星空变化相对应,便产生了四季星空的不同”可知,太阳对星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决定了我们只能在晚上看到星星,并且地球的公转(受太阳影响)导致了四季星空的不同。
故选C
10.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约”的意思是:大约,用于对数量的推测,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即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的路程大概有9.4亿公里,说明这个“9.4亿公里”只是一个估测的数据,并非准确精确的数据,倘若去掉,原句变为“地球还在围绕着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要走过9.4亿公里的路程”,那就意味着地球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一年走过的路程为准确的9.4亿公里,不仅与事实不一致,也是不科学的,因此“约”这个词恰恰显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结合“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星盘’”可知,此句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银河系”比作一个巨大的“星盘”,因为银河系离我们的生活实际有些遥远,人们无法亲眼看到其具体样子,因此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生活中常见的“盘”来比喻“银河系”使得“银河系”的形态和样子更加具体生动,太阳系、星星和银河系之间的关系更加明晰,更加容易为读者了解,同时增加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开放性回答。
结合第⑥段“春季星空有划过天空的‘春季大弧线’和众多的深空天体。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还可以看到北半球唯一一个可以肉眼看到的河外星系——仙女星座。仙女星座非常明亮,即使远在距地球254万光年之外,在地球上的我们依然能仅凭肉眼就看到它灿烂的光辉。冬季星空亮星较多,有显著的‘地标’——‘冬季大三角’,以及辨识度很高的猎户座,因此冬季也是观赏星空的好时机”和第⑦段“天空中除了众多亮星,还有非常炫目的银河。夏季星空的最大亮点,便是璀璨的银河高挂天空,银河系的‘银心’正位于人马座方向,人马座在夏夜空中逗留的时间最长——此时的星空,正是‘群星闪耀时’”可知,四季的星空各有特点,春季星空可以看到春季大弧线,秋季星空有“秋季四边形”和明亮的仙女星座,冬季星空亮星较多,还有猎户座,夏季星空则是璀璨明亮的。结合不同季节的星星的特点阐述自己喜欢的原因即可。
示例一:我喜欢夏季的星空,因为夏天的星空有璀璨的银河,此时的星星又多又亮,就像是一条星星之河在天空中流过,充满梦幻和浪漫,令人浮想联翩。
示例二:我喜欢春天的星空。春天的星空我能看到“春季大弧线”,顺着北斗星延伸过去,就像是一个平滑的大圆弧,海鸥很多深空天体,十分有趣。
13.甲文时间顺序,乙文空间顺序。共同点:风格和产生的原因;甲文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乙文我国古建筑物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不同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14.举例子。甲文用故宫宁寿殿的铜狮子具体清楚地说明了明清时代,明清时期,建筑中留存狮子雕塑更多,造型比过去复杂,细部刻画多,却不注意狮子整体造型的气势,失去了狮子威武的神态。乙文通过列举故宫、天坛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的特点。 15.①太和殿的以红、黄为主要色调建筑色彩风格,体现了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鲜明活泼的特点;
②不能删去。“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说明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如果删去不符合客观实际,变成只有色彩这个特点,“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及比较阅读。
第一问,说明顺序
甲文:根据第②段“从历史的发展来考察,不同时期的狮子雕刻具有不同的风格”以及第②至⑤段分别介绍唐代、北宋、明清时期狮子雕塑的相关内容可知,甲文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阐述不同历史阶段狮子雕塑的特点等情况。
乙文:根据第③段“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第④段“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可知,乙文是按照空间顺序,先介绍北方建筑色彩运用的特点及原因,再介绍南方建筑色彩运用的特点及原因。
第二问,共同的说明要点
根据甲文第③段“唐代顺陵位于陕西咸阳城之北,其四方门口左右都有石雕的狮子作护卫。这些石狮造型夸张、体形高大……整体形象使人望而生畏”介绍唐代狮子雕塑风格,第④段“宋代石狮的造型,比起唐代的狮子,更具有写实性……狮子的整体形象却不如唐代石狮那么威武有力了”介绍宋代狮子雕塑风格,第⑤段“明清时期……它们的形象更写实了,造型比过去复杂……却不注意狮子整体造型的气势,失去了狮子威武的神态”介绍明清狮子雕塑风格,且第⑥段“唐代统一中国”“宋代建筑”“清代尤其到了清末期”对各时期风格形成原因从当时政治、经济、整体艺术风气等方面做了分析,可知甲文阐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狮子雕塑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根据乙文第③段“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说明北方建筑色彩风格及形成原因,第④段“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说明南方建筑色彩风格及形成原因,可知乙文阐述了我国古建筑物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不同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故两文共同的说明要点是风格和产生的原因。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分析。
甲文:根据第⑤段“故宫宁寿殿门前的铜狮子,为了强调护门狮子的狞厉,将其腿部的肌肉表现得特别鼓凸,嘴张得很大,露出很尖的牙齿,但这样一来,狮子反而失掉了整体的雄威”可知,作者通过列举故宫宁寿殿的铜狮子这一具体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且具体清楚地说明了明清时期建筑中留存狮子雕塑的特点,即造型比过去复杂,细部刻画多,但不注意整体造型的气势,失去了狮子威武的神态。
乙文:根据第③段“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可知,文中列举故宫、天坛的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北方的建筑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的特点。
15.①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资料链接“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以及选文乙第③段“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可知,太和殿以金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圆柱等构成的以红、黄为主要色调的建筑色彩风格,与天空等相互映衬,体现了北方建筑善于运用色彩对比与调和,色彩鲜明、活泼的特点。
②本题考查说明语言。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
定性:“之一”,指其中的一个,表范围,起修饰限制作用。
带词解句:联系原句“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可知,在此指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有很多,最敢于使用色彩和最善于使用色彩只是其中的一个特点。
删词解句: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删去后就变成中国古代建筑只有这一个特点了,与原义、事实不符。
说明文语言特点:“之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16.B 17. 作比较 通过对比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和冬眠时的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的变化,突出强调了冬眠与常态睡眠的区别,表现冬眠现象的特殊性及冬眠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或:说明冬眠可以说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有效策略)。 18.我同意小语的观点。材料两个事例说的是掉入冰中和在雪山失踪的人在没有心跳或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经过抢救复苏过来,可以作为实例具体准确地说明第⑥段“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这一内容,第⑦段列举了研究团队发现远古人类可能具备冬眠能力这一研究结果,材料内容列举的是实例,第⑦段列举的是结果,二者共同照应了第⑥段“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或:二者共同照应了第⑧段“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因此可放到⑥⑦段中间。第⑩段说明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顺畅,而材料中是两个经历低温后成功复苏的例子,与第10段相矛盾,因而不适合放在第⑩段和第 段之间。
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结合第③段“这说明,冬眠对于哺乳动物来说,并不一定伴随着超低体温现象的出现…… 熊的体温仅降到30℃”可知,哺乳动物冬眠时,不一定都会出现体温下降的情况,像熊的体温仅降到 30℃,不是所有哺乳动物在冬眠时体温都会下降,选项表述与本文内容不符;
故选B。
17.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第④段“这些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均会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而在冬眠时,这些指标则降幅很大,有的动物甚至降到濒临死亡的状态”可知,此段将动物在自然常态睡眠时的代谢水平、心跳、呼吸等指标变化情况,与动物在冬眠时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比较。通过这种对比,清晰地呈现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即常态睡眠时指标变化不大,而冬眠时指标降幅很大。
由此可知,该段主要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强调了冬眠与常态睡眠的区别。进一步说明了冬眠时动物指标大幅下降,这种大幅下降可以大大减少它们维持生命所需的能量,从而表现出冬眠现象的特殊性以及冬眠对于动物度过凛冽冬季、生存下来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冬眠是动物通过节能方式应对“极限气候”的一种智慧和有效策略。
18.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首先明确:同意小语的观点。结合第⑥段“依托于信息传播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可知,此段提出人类或许有冬眠潜力,且强调了实例和研究结果对科学家的影响。而所给材料中“1999 年,一位挪威的滑雪者不慎掉入冰中,被救起后已没有心跳和呼吸,体温下降到13.8℃,但经过抢救,他仍然苏醒过来。2006年10月,一位攀爬雪山失踪24天才被救援的日本人,在确认新陈代谢已经停滞的情况下经过治疗生命复苏”,这两个事例正是人类在极端低温等类似冬眠状态下能够复苏的实例。由此可知,该材料能够具体准确地说明第⑥段中“人类自身或许真的具备冬眠的潜力”这一内容,为该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结合第⑦段“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腊学术研究团队在《人类学》期刊发表研究结果,他们在43万年前的人类骨骸中,找到了人类冬眠的证据……”可知,此段列举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远古人类可能具备冬眠能力这一研究结果。材料所列举的是现实中的实例,第⑦段列举的是研究结果,二者共同照应了第⑥段“一些实例的出现和研究结果的发表给了科学家很大信心”,也共同为第⑧段“在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供了具体内容支撑。所以材料放在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是合适的。
结合第⑩段“受变温动物冬眠时体内大半液体冻结,心跳、呼吸、血液流动和大脑活动停止,几个月后又活蹦乱跳的启发,科学家研究出了‘人体冷冻法’……但有研究者指出,通过这种方式冬眠复苏后,无法证明储存大脑信息的神经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顺畅”可知,此段重点说明靠冷冻来实现人工冬眠存在问题,道路不太顺畅。而材料中是两个经历低温后成功复苏的例子,强调的是成功复苏,与第⑩段所表达的靠冷冻实现人工冬眠存在困难的观点相矛盾,不能对第⑩段内容起到合理的支撑或补充作用。所以材料不适合放在第⑩段和第 段之间。综上,同意小语的观点。
19.分类别和作诠释。分类别:将无人机分为固定翼、直升机、多旋翼机三种类型,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无人机的常见类型;作诠释:对三种类型无人机的特点及优势进行解释说明,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无人机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0.军事用途和民用用途两个方面。 21.不能删除。“可能”表示推测,说明无人机有成为黑客潜在攻击对象的可能性,但不是肯定会发生,如果删除就变成了肯定的表述,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2.B
1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类别使说明条理清晰,便于读者了解无人机的类型和特点。“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多旋翼的直升机”具体介绍各类无人机的特点,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使读者了解更清楚。
20.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
结合第④段“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可知,从军事用途和民用用途两个方面来说明“无人机用途广泛”的。
2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应回答“不能删掉”,然后解析“可能”一次的意思。“可能”有“也许”“或许”的意思,有这个词语,就表示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只是一种推测,并不表示“一定”会受到黑客攻击;而如果删掉这个词语,句子就变成“这就意味着它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是肯定句,表示它一定会成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个词语与“一般”“大多数”等词语一样,具有限制意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掉。
2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
B.由第③段“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零伤亡、使用方便、机动性能好、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可知,“坚固耐用”属强加信息;所以错误。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