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第3课
课程标准: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方面的进步
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
传统农业(粗放经营)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顽强性……
铁农具
耦犁
曲辕犁
耙
耱
筒车
翻车
男耕女织
1.原因
一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电气时代
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2.过程
依据材料结合教材第一段,分析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问题思考
(1)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20世纪下半叶以来:
优良品种;高效化肥;设施农业;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形态。现代农业主要有三个领域:产前领域,包括农业机械、化肥、水利、农药、地膜等;产中领域,包括种植业(含种子产业)、林业、畜牧业(含饲料生产)和水产业等;产后领域,包括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运输、营销及进出口贸易技术等。
3.表现
(1)农业机械的现代化
原因:汽油、柴油拖拉机相继批量生产。
特点: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
影响:
①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推动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
播种机
联合收割机
铧式犁
农用机器人
3.表现
(2)杂交育种技术进步
意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突出贡献。
美国
墨西哥
菲律宾
中国
1930年,培育出杂交玉米新品种
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
1941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
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创世界记录
成就:
这是2020年11月2日在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衡南试验示范基地测产现场拍摄的待收割的水稻。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进行的袁隆平领衔的杂交水稻双季测产,达到了亩产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晚稻品种“叁优一号”911.7公斤,超过了1500公斤的预期目标。比数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次测产充分展示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更加契合实际生产的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
二 畜牧业的现代化
大型养鸡场可饲养1000万到2000万只肉鸡,或100万只蛋鸡;大型养猪场可饲养1万到10万头猪。
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2.生产规模大型化
1.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
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3.养殖种类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
三渔业的现代化
“集约”是指农业上在同一面积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精耕细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
现代意义的“集约化经营”的内涵,则是从前苏联“引进”的。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解释其义为: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人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
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材料一:十九大提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因此,提升小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构建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重大课题。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呈现怎样的特点?
问题思考
①实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相结合;
②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材料二:全国积极推行适度规模养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养殖小区,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结合草原生态保护,逐步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模式,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家畜品种改良加快,配合饲料用量增加。
——《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措施》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今畜牧业的特点有哪些?
问题思考
①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相结合;
②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畜牧业生产现代化。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加大投入,提高渔业设施装备水平。目前,全县60马力以上的渔船钢质化率达到98%,海洋捕捞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渔船通信设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对讲机、电台等,电台功率从15 瓦发展到50瓦,通讯距离从开始的几百公里发展到几千公里,定位设施从罗盘定位发展到GPS定位、雷达测深仪等,给渔船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40年,如东海洋渔业生产迈向现代化》
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今渔业生产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
问题思考
趋势:渔业生产逐渐走向现代化。
原因:①改革开放;②政府重视;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
4.农业服务社会化。形成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特点和影响
5.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化。发展农业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6.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既有利于增强农业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又有利于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发展后劲大为增强。
7.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8.农业劳动者现代化。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科技技能,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9.农民生活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美好。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特点和影响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2
1.原始社会:人们利用地窖、陶器来存储余粮。
一 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半坡遗址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地窖贮藏的基本原理:因为土壤的导热性弱,其温度变化比大气小得多;土壤内的湿度变化也比较稳定,有利于防止果实的蔫缩。此外。土壤中的气体交换较差,加上地窖一般要用覆盖物覆盖,所以地窖内具有积累二氧化碳、降低氧气的自然气调作用,所以可以长时间保证食物不变质。
2.古代社会
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
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 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古代粮仓。
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 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席子夹糠”法,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
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
3.近现代社会
(1)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3)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3.近现代社会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3)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粮仓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广泛应用;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组建中储粮总公司、建立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的重大决策。
中央储备粮是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中储粮总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并对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
1.古代:腌制或者风干。
二 粮食储藏技术的发展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
2.现代冷冻食品加工的发展:
3.中国冷链物流产业:
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冰柜普及;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4.作用
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
问题思考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的生鲜农产品。
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
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
④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3
一 粮食安全
据当前估计,有近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8.9%,一年中增加了1000万,五年中增加了近6000万。重度粮食不安全是与饥饿相近的另一项衡量指标,受此影响的人数也同样呈增加趋势。2019年,全世界有近7.5亿人面临重度粮食不安全,占世界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联合国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简称“联合国粮农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是各成员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
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障人类免于饥饿。
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18日,罗马)
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 ?
学思之窗
1.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对农业的投资不足;
(2)经济危机;
(3)人口激增;
(4)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5)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
(6)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蝗虫灾害 气候变暖 洪涝旱灾 暴力冲突
2.应对之策
(1)国际层面:
①粮食安全是当今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要加强国家合作;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国家层面:
①保障粮食安全和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②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
③保护耕地资源、遏制耕地锐减;
④制定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
⑤改进技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粮食产量。(开源)
(3)个人层面:增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厉行节约。(节流)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2015年7月,在考察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时的讲话
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协调各国政府对粮食安全的政策承诺,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
2019年4月,中国政府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对非洲五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的启运仪式在上海举行。
3.粮食安全的意义
(1)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是稳定时局的利器。
(2)粮食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粮食安全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安全能够及时供应军队,保障国家安全。
2010年地沟油事件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舌尖上的安全”
2016年曝光“饿了么“
店面无证经营脏乱差
2013年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
2011年瘦肉精事件
二 食品安全
漫画反映了当今我国食品安全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问题思考
1.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导致出现食品安全事件。
2.应对之策
①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
②加强宣传和社会舆论监督;
③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
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2019年校园食品安全事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分布情况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①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②食堂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工操作前应当洗手消毒,进入工作岗位前穿戴工作衣帽。
③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等食品经营场所,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④中小学、幼儿园食堂不得制售冷荤类食品、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加工制作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高风险食品。
习近平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的意义:
①保证食品安全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②消除饥饿能够提高全人类的生活水平。由此,才能进行其他方面的经济建设。
课堂小结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畜牧业的现代化
渔业的现代化
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
粮食储存技术的发展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