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第8课《短文两篇》《月》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摇曳 阴翳 无微不至
B.厮守 荆棘 雾凇沆砀
C.垂髫 勒索 悬崖勒马
D.至息 面颊 安分守己
答案:D
解析:
分析:至息--窒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
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
A.博识 真谛 宛蜒游动 目光灼灼
B.璀璨 弥漫 盛气淩人 千山万壑
C.伫立 急燥 海誓山盟 挺身而出
D.驰骋 虐待 夜阑人静 轰轰烈烈
答案:D
解析:
分析:A项中“宛蜒游动”应为“蜿蜒游动”;B项中“盛气淩人”应为“盛气凌人”;C项中“急燥”应为“急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
3.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在《雪》中绘声绘色地再现了江南雪天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欢乐情景。这种欢快喜悦与下文写到因雪罗汉的消融而深感失落、悲哀之情形成鲜明对照,突出追求美好理想的思想感情。
B.高尔基的《海燕》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大海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C.纪伯伦《雨之歌》中的“雨”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形象,作者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与执着追求。
D.郭沫若的《雷电颂》是一篇慷慨悲壮的抒情独白,通过屈原对风暴雷电的召唤,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至高礼赞。
答案:B
解析:
分析:A.不是“突出追求美好理想的思想感情”,是暗含作者对江南的雪的怀念之情,为写朔方的雪埋下伏笔。C.是《浪之歌》中“浪”的形象及其内涵。D.表达的是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作品内容的掌握,回忆平时所积累的内容。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她脸上早已没有了刚下岗时的期期艾艾的神情,浑身上下透着成功者的自信。
B.这部电视剧,没有写惊心动魄的侦探故事,也没有写轰轰烈烈的英雄业绩,却吸引着广大观众收看。
C.妈妈做事一向干脆,绝不拖泥带水。
D.她整天长吁短叹的,似乎有诉不尽的烦恼。
答案:A
解析:
分析:“期期艾艾”形容口吃。不能形容神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成语运用能力。
5.下面语段有两处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
今年,最为热门的科技领域当属智能可穿戴设备,众多此类产品纷纷亮相: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普通配饰变身为科技神器,引来众多媒体、报纸和杂志的关注。
答案:①在“科技领域”后加“产品”②把“媒体”后的顿号改为“包括”。
解析:
分析:首先通读片段内容,再找不恰当的一项,在进行修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病句的合理搭配。
6.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趋炎附势的小人,历来被人们所不齿。
B.林则徐为人刚直不阿,以民族大义为重,一直被人们所传颂。
C.成绩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
D.义愤填膺不应该是共产党员该做的,该想该做的是礼尚往来。
答案:C
解析:
分析:一撮灰的“撮”应读cu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最近一次模拟考试中,全班同学的数学平均成绩都超过了80分。
B.我不但支持他,而且连反对过他的人也支持他了。
C.这种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定。
D.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迅速,见效之广泛,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A既是“平均成绩”,不可能都超过80分;B关联词位置错误,“不但”放“我”之前;D搭配不当,“应用之迅速”应改为“应用之广泛”,“见效之广泛”改为“见效之迅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字音的掌握,把平时常混淆的找到看是否正确,逐个排除,答案就很简单。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瓜树的选择
林清玄
路过市场,偶然看到一棵木瓜树苗,长在水沟里,依靠水沟底部一点点烂泥生活。
这使我感到惊奇,一点点烂泥如何能让木瓜树苗长到腰部的高度呢 木瓜是浅根的植物,又怎么能在水沟里不被冲走呢
我随即想到夏季即将来临,届时会有许多的台风与豪雨,木瓜树会被冲入河里,流到海上,就必死无疑了。
我看到木瓜树苗并不担心这些,它依靠烂泥和市场中排放的污水,依然长得翠绿而挺拔。
生起了恻隐之心,我想到了顶楼的花园里,还有一个空间,那是一个向阳的角落,又有着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如果把木瓜树苗移植到那里,一定会比长在水沟更好,木瓜树有知,也会欢喜吧!
向市场摊贩要了塑胶袋,把木瓜和烂泥一起放在袋里,回家种植,看到有茶花与杜鹃为伴的木瓜树,心里感到美好,并想到日后果实累累的情景。
万万想不到的是,木瓜树没有预期中生长得好,反而一天比一天垂头丧气,两个星期之后,终于完全地枯萎了。
把木瓜苗从花园拔除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怅然,对于生长在农家的我,每一株植物的枯萎都会使我怅然,只是这木瓜树更不同,如果我不将它移植,它依然在市场边,挺拔而翠绿。
在夕阳照拂的院子,我喝着野生苦瓜泡的茶,看着满园繁盛的花木,心里不禁感到疑惑:为什么木瓜苗宁愿生于污泥里,也不愿存活在美丽的花园呢 是不是当污浊成为生命的习惯之后,美丽的阳光、松软的泥土、澄清的饮水,反而成为生命的负荷呢
就像有几次,在繁华街市的暗巷里,我不小心遇到一些吸毒者。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我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跑过去拍拍他们的肩膀,告诉他们:“这世界有灿烂的阳光,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这世界有值得追寻的爱,这世界有可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事物。”
随即,我就看到自己的荒谬了,因为对一个吸毒者,污浊已成为生命的习惯,颓废已成为生活的姿态,几乎不可能改变。不要说是吸毒者,像在日本的大都市,有无数自弃于人生、宁可流浪于街头的“浮浪者”,当他们完全地自弃时,生命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
“浮浪者”不是“吸毒者”,却具有相同的部分,吸毒者吸食有形的毒品,受毒品所宰制;浮浪者吸食无形的毒品,受颓废所宰制。他们放弃了心灵之路,正如一棵以血水、污水维生的木瓜苗,忘记了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
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恐惧堕落的人心里会有一个祝愿,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抵达繁花盛开的花园,住在那花园里的人都有着阳光的品质,有很深刻的爱、很清明的心灵,懂得温柔而善于感动,欣赏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粒木瓜的种子,偶然掉落在市场的水沟边,那是不可预测的因缘,可是从水沟到花园之路,如果有选择,就有美好的可能。
一个人,偶然投生尘世,也是不可预测的因缘,我们或者有不够好的身世,或者有贫穷的童年,或者有艰难的生活,或者陷落于情爱的折磨……像是在水沟烂泥中的木瓜树,但我们只要知道,这世界有美丽的花园,我们的心就会有很坚强很真切的愿望:我是为了抵达那善美的花园而投生此世。
万一,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抵达那终极的梦土,我们是不是可以一直保持对蓝天、阳光与繁花的仰望呢
(选自《林清玄散文自选集》)
(1)从水沟到花园,木瓜树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的态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概括。
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
木瓜树命运的变化?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
答案:木瓜树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依靠烂泥和污水生活;在花园里,木瓜树拥有向阳的角落和来自阳明山的有机土,与茶花和杜鹃花为伴。
木瓜树命运的变化:在水沟里,木瓜树长得翠绿而挺拔;在花园里,木瓜树却完全地枯萎了。
作者对木瓜树态度的变化:惊奇→同情→怅然→疑惑。
解析:
分析:写木瓜树时,对比手法的运用很典型,应结合前9段来提炼。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概括。
(2)分析下面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如何刻画出吸毒者的生存状态的 (3分)
他们弓曲在阴暗的角落,全身的细胞都散发出颓废,用迷离而失去焦点的眼睛看着世界。
答案:“弓曲”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形态,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他们颓废的生活状态。“迷离”一词通过描写吸毒者的眼神,刻画出了他们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和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精神状态。
解析:
分析:“弓曲”是写吸毒者的身体形态,“迷离”则是写眼睛无神,刻画了他们的颓废和没有理想目标的精神生活状态。
点评:此题考查对加点词语作用的分析。
(3)文中写道:“恐惧堕落与恐惧提升虽然都是恐惧,却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你认为恐惧提升的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答案:恐惧提升的人心中没有目标,摆脱不了各种物质的诱惑和恶习的困扰,精神甘于堕落,放弃了心灵之路,不期待光明的未来。
解析:
分析:“恐惧堕落”和“恐惧提升”带来了不同的选择,那么和第14段中“恐惧堕落”截然不同的结果即是本题的答案。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4)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答案:(1)要有美好的理想,追求真善美的生活,相信自己有一天一定可以实现理想。(2)万一理想实现不了,至少要保持一颗追求上进的心,不能自暴自弃。
解析:
分析:倒数第二段告诉我们,应有远大理想,只要自己努力,相信终会实现理想。最后一段则告诉我们,万一理想实现不了,也要积极进取。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9.阅读下文,完成相关问题。
枯枝与鲜花
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
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
③当我一步步走近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他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
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
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得到了发挥。
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
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1)在第①段,作者描写了“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
①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不超过10个字)
②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称这是奇迹?(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落花时节 ( http: / / www. / s q=%E8%90%BD%E8%8A%B1%E6%97%B6%E8%8A%82&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繁花满枝
(2)枯枝与牵牛花复活
解析:
分析:一个“这”字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之前的内容就是“神奇的树的景象”。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在第③段中,作者写枯树和牵牛花各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答案:枯枝把身躯借给牵牛花,牵牛花把鲜艳的花簪上枯枝头顶,结果它们复活了,和谐美丽地生活在一起。
解析:
分析:对于枯树来说新的生命代表了希望,在本文中作者借助枯树的身躯,牵牛花的活力使两者都能成长,一个大胆的想象,使其更加美满。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联想能力,分析句子能力。
(3)阅读第④⑤⑥段,填写下面的空白。
文章的这部分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方法和_______的写法,表达了对枯树和柔藤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现象的赞美。
答案:拟人|对比|相互依存,相互帮助。
解析:
分析:阅读四至六自然段,分析其修辞方法及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意义。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的掌握,对写法的运用。
(4)文章在结尾说“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你觉得作者从枯树和鲜花的生命现象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答案:人生只有相互信赖、宽容、帮助、合作,才能超越自我,充分实现生命的价值 ( http: / / www. / s q=%E7%94%9F%E5%91%BD%E7%9A%84%E4%BB%B7%E5%80%BC&ie=utf-8&src=wenda_link" \t "_blank )。
解析:
分析:“望着这棵树,我微笑着。”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一种意义,结合文章主旨,作者意图概括总结人生的感悟。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结尾的作用分析。
- 7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