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 .古 诗 三 首
——《惠崇春江晚景》
同学们,上次的学习之旅让我们认识了杜甫眼中的春天。这次我们又要踏上新的学习旅程,看看“大文豪”苏轼眼中的春天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将书翻到第二页,并大声朗读一遍古诗。
知诗人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作品有《题西林壁》《浣溪沙》和我们今天将学习的《惠崇春江晚景》等。
认识惠崇
惠崇(965- 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莹洁,颇为欧阳修等大家称道;作为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北宋郭若虚语)。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传千古。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惠崇春江晚景》其实是一首题画诗。
听朗读,读准字音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让我们先来学习这首古诗中的生字,再尝试着自己书写一遍。
优惠 实惠 贤惠
崇拜 崇高 崇敬
河豚 海豚 豚鱼
芦苇
葫芦
芦荟
豆芽
芽苗
发芽
让我们来看一张图片,并试着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竹子、桃花、鸭、春江与蒌蒿等景物,点明了时间——早春。
你还能再说几种春天特有的景物吗?
懂诗意
竹 外 / 桃 花 / 三 两 枝 , 春 江 / 水 暖 / 鸭 先 知 。
大意: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嬉戏玩耍。它们是最先知道春天江水在慢慢变暖。
你能闭上眼睛,试着想象一下那美丽动人的画面吗?
懂诗意
蒌 蒿 / 满 地 芦 芽 短 , 正 是 / 河 豚 欲 上 时。
大意:岸边长满了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了解完大意后,你能够用流利、欣赏的口吻来读这首诗吗
你认识河豚吗?
答:河豚不仅有毒,会让我们的身体受到摧残,还会让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所以我们应该拒绝食用河豚肉,杜绝食用野外动物,从我做起!
解析古诗
诗的前三句描写了哪些景物? 又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呢?
描写了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苇等一系列景物。按照“江岸”——“江面”——“江边”的顺序描写的。
解析古诗
学完这篇古诗后你能够知道这首古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吗?请仔细想一想,并试着说一说。
这首题画诗再现了画中的江南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早春大地一片生机的无限喜爱之情,也表达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知识扩展
1.你知道唐宋八大家都是谁吗?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与曾巩。
2.请看课本上黄色小气泡中的字,为什么能知道“蒌蒿”是一种植物 呢?
因为都是草字头的字,草字头的字一般都与植物有关联。
同学们,时间匆匆,这首古诗我们学完了!我们下节课再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