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1-21 16: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步辇图》
《千里江山图》
《八骏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扬:传布。
名:名誉,声誉。
中外:中国和外国。
张择端(约1085年—1145年),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绘画大师。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资料简介
自读课文,完成: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2.了解课文大意。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选择  故宫  摊 贩  官吏 
毛驴 一乘 马笼头  栏杆  风貌

gōng
tān
fàn


shèng
lóng
lán
mào
认读生字
多音字。
“乘”在这里读“shènɡ”,还有一个读音是“chéng”,组词是“乘法” 。
“笼”在这里读“lónɡ”,还有一个读音是“lǒnɡ”,组词是“笼罩”。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识记这些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择、摊、贩、笼、栏。
形近字比较:窜—宫 史—吏 乖—乘
组词扩展:择(选择 抉择) 貌(礼貌 面貌)
理解重点词语。
名扬中外:名声在中国和外国都有传扬 ,比喻名声很大。
作坊:从事手工制造加工的工场。
风貌:泛指一个地方的人文特征和地质风貌。
一乘:古时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
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自学完成活动卡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北京故宫博物院
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这幅画有八九百年的历史。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清明上河图》早已名扬中外,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热闹的场面。
5个自然段。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哪几段集中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
第2~4自然段。
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总体情况。第5自然段总结这幅画的历史意义。
像课文这样的结构叫作“总—分—总”结构。
自由读文,对照图画,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简单地标注在文字旁边。
自主探究,精读全文
读第2自然段,思考:图上画了哪些人?课文是怎样来描述的?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
读第3自然段,思考:图上人物分别在干什么吧?课文是怎样来描述的?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读第4自然段,思考:第4自然段的写法和前面两个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
第4自然段围绕“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这一句写的,后面的内容都是在围绕一个场景具体写。而第2、3自然段则是列举式的描述。
读第5自然段,思考:欣赏了这样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读懂了这么有趣的一篇课文,现在你想说什么?
从《清明上河图》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古都风貌,可以了解到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不少研究者正是通过这幅画对北宋历史展开研究的,因此这幅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这是它名扬中外的原因之一。
课文中描写的内容,都是张择端通过画笔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清明上河图》是一件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是这幅画能名扬中外的另一个原因。
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名扬中外的原因是这幅画记载了一个朝代的文明,彰显了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清明上河图当中所展露的各个行业的活动为历史的调查和研究给予了丰富的事实资料。
完整地说一说《清明上河图》名扬中外的原因。
如果让你当一回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讲解员,向参观者介绍《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你会怎样说?
《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作品,是传世名作、一级国宝,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很多有趣的故事。
课后总结,拓展延伸
《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读了本单元的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而骄傲!
我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一幅长卷上竟然能容纳这么多的人物,这么多的场景,这么丰富的故事情节,怎能不令人称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优秀而多彩的传统文化是我哦们民族的文化根基,我们要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
课堂小结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