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我们本单元围绕着两个语文要素来学习,第一个语文要素是什么?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交流平台
回顾经历,交流经验
阅读时,怎样才能把一篇长文章读“短”,把一本厚书读“薄”呢?
需要我们
学会概括。
准确地概括出一段话的大意,除了用自己的话,还可以借助这段话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这段话讲了什么?哪一句概括了这个意思?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这段话讲了什么?哪一句概括了这个意思?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一下子拽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的小毛驴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本单元哪篇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也是能用段落中的原句直接概括那一段的意思的。
《小虾》第3自然段的“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这一句直接写出了这一段的意思。
有时候一段话的某一句话可以直接概括这段话的大意,这是概括段落大意的第一种方法。
读《花钟》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句。想一想:这个关键句能直接说明这一段的大意吗?
《花钟》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不能直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要进行修改,这句话和后面的句子是一问一答的关系,在概括的时候,要把大意提取、总结出来。可以概括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仔细对照这些段落,看看这些关键句的位置,说说能得出什么结论。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的开头。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的中间。
关键句可能在一段话的结尾。
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可以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这是概括段落大意的第二种方法。
课堂总结,完成练习
自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说说写了什么。
关键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有时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
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可能有不同的位置。
举例子说明关键语句可能会在段落的不同位置。
《花钟》第1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2句话。
《小虾》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第1句话。
概括段意的方法:
1.直接用关键语句来概括。
2.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来概括。
请运用学到的方法概括文段的段意。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这段的段意你是如何概括出来的?
第一段的第一句是关键句,这个关键句可以作为本段的段意。
关键语句的位置并不固定,有的是段落的第1句话,如《小虾》的第3自然段;有的是段落的第2句话,如《花钟》的第1自然段。
借助关键语句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在找关键语句时,我们要灵活处理,仔细研究,判断这个关键语句是可以直接引用还是需要修改,如《花钟》的第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就不能直接引用,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布置作业
1.查找学过的课文或课外书里带有关键语句
的段落。
2.尝试概括自然段的大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件
语文园地四
第二课时
本次练习的要求是,照样子写一写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
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观察时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是个好习惯,请大家自读题干,说说本次练习的要求。
观察与思考
这两个例子分别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例一写蜜蜂在狂风中飞行的情形。
例二写相距百米的两个路口的不同现象。
两个例子都是先写情况,再写思考,并提出疑问。
回忆相关经历,仿照例子说一说。
在生活中,天气晴朗的时候,我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每到傍晚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太阳是从东方升起,而不是从西方升起的呢?
我看到妈妈在打扫厨房卫生的时候,把小苏打和白醋掺在一起做成去污剂,它的去污效果特别好,当时我就想,在用小苏打做去污剂的时候,只能放白醋吗?可以换成别的什么东西吗?
学习修改符号
说出这段话中已学的修改符号的名称。
增补号
删除号
改正号
哪句话用到了我们新学的修改符号?
对调符号。
移动符号。
这段话还存在的其他问题,尝试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它
的
学习“日积月累”
借助注音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chú jiàn
yōu
朗读链接
韦应物(约737—约791),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韦苏州集》等。
把诗中写到的景物勾画下来。
让我们结合诗句和插图,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首古诗所描述的情境。
我想到了诗人闲适地在山涧散步。
我想到了一幅优美的画。画上有茂盛的树木、飞离大树的黄鹂鸟、长在山涧边上的小草、停泊在山涧渡口的一条小船。
你们想到了怎样的情形呢?
根据这些景物,想象一下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情境。
我是韦应物,我在滁州做刺史,我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今天有空,我来到这里赏景游玩。站在涧边,我看到了脚下幽谷里生长的野草,我抬起头,又看到了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现在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春潮上涨,西涧水的水势比平时湍急了很多。荒野渡口没有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
把不理解的词或诗句提出来,一起讨论。
怜:怜爱、喜欢。
幽:幽谷。
深树:树从深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荒野的渡口。
横:随意漂浮。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意:我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黄鹂在树丛深处婉转啼唱。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暮雨,水势很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春天在滁州西涧赏景和在春潮带雨的野渡所见。开头两句写春景,以喻乐安贫守节而轻居高媚时;后两句蕴含了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的忧伤。全诗表露了诗人恬淡、忧伤的情感。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