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教材分析:
本首作品选自五年级下册第4课《你好大自然》其中四首作品都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以赞赏大自然为主题。合唱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的选编,一是让学生在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尾声三部分的合唱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以此旋律为主题的多风格变化,加深对高水平的合唱艺术的感受,二是为中学进一步聆听此类作品主题与变奏作预设。两首作品都以其丰富的表现手法,让学生领略到冬季雪地上的狂欢情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性格活泼,体验感受、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但是对于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聆听。他们喜欢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形式,并具备了较好的识谱能力,和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学习中,更应该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学生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以此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
1、对乐曲的音乐要素进行简单的分析,能够初步感受歌曲的变迁。
2、通过对比聆听、律动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情绪的变化。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感受多元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或者可以尝试对熟悉的乐曲进行变迁创作。
教学重点: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辨别节拍的不同,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及音乐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音乐风格变换能随音乐律动或编创表演形式。
教学过程:
导入
欣赏《铃儿响叮当的变迁》音乐片段,引导生找到熟悉的音调并共同演唱一下《铃儿响叮当》导入本课
生随音乐共同演唱
熟悉歌曲的主题旋律为发现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做铺垫
新课教学
1、完整聆听全曲并提问
2、板书课题、分段欣赏音乐片段1,设问:本段音乐的情绪、速度等
3、欣赏音乐片段2,引导学生对比两段舞蹈风格音乐的特点。
4、音乐片段3,通过本段的欣赏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的同时简单总结爵士摇滚的特点,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5、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在听到喜欢的乐句时可以随音乐律动
思考:歌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聆听中感受歌曲的情绪、所产生的变化,并能够跟音乐来哼唱,进一步对旋律加深印象
生通过对比聆听感受3拍子的圆舞曲风格和4拍子的狐步舞风格的特点,并能够随音乐进行律动
谈谈自己对这段音乐的体验,并根据自己的体验表现一下。
随音乐律动
引导学生发现音乐是怎样“变迁”的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体验去发现乐曲的变化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音乐
知识的延伸与归纳
6、聆听第三乐段华尔兹风格音乐
分析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的特点,在步伐上感受华尔兹音乐的优雅大气。
7、聆听第四乐段狐步舞风格音乐
《Jinge Bells》主题旋律,分析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的特点,为该乐段编配简单的声势动作,感受音乐中欢乐的气氛。
8、分组为第五乐段编创动作
第五乐段爵士风格音乐,节奏欢快,通过简单地引导,让学生做出声势或符合音乐风格的动作。
拓展
为《小星星》进行变迁的创作
说出自己的想法,试着唱一唱。
初步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作音乐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