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16.金色的草地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
草地上长着什么?
蒲公英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这是什么,有人知道吗?
蒲草
“蒲”本是一种长在沼泽里的植物,也叫蒲草,也叫菖蒲。端午节的时候,人们喜欢把它和艾叶一起悬挂在门边,以避虫驱邪。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英”本来指没有绽开的花朵,因此它是“草字头”。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识写生字,积累词语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
蒲公英 玩耍 哈欠 钓鱼 合拢 一本正经 引人注目
识写生字,积累词语
指导写字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自由朗读课文,把感觉难读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互相纠错。
听老师读,边听边思考:这片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做什么?“我”发现了什么?
1
2
3
4
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我”家窗前一片草地上长满蒲公英,当蒲公英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金色的。“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这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有一天,“我”发现草地颜色会发生变化。“我”经过仔细观察,终于搞清楚了颜色变化的原因。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同学们,图片上“我”和弟弟正在干什么呢?
关注人物动作
“我” 一朵蒲公英,一边 ,一边把蒲公英绒毛 到弟弟脸上。弟弟用手 飞过来的绒毛, 着腮帮子也向“我” 。我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开心。
拿着
跑
吹
挡
鼓
吹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出快乐。
画出其中最能表现我们快乐的词句,读一读,想象画面。
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 ;
我仿佛听到了 ;
链接习题,学会观察
自读课文,思考:“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完成填空。
小组交流,完成习题。
是绿色的
是金色的
是绿色的
花瓣是合拢的
花瓣是张开的
花瓣又合拢了
根据习题,你能复述一下课文的内容吗?
(先说说三个时间段颜色的变化,用一个问句,引出变化原因。)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时间顺序
早上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草地的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除了草地的变化,文中还有哪个场景让你觉得很有趣?
①蒲公英盛开的场景
②兄弟俩草地玩耍的场景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花朵合拢时
花朵张开时
手掌
拳头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
观察细致
(张开)
(合拢)
金色
草地也是金色
金色的花瓣被包住
草地就是绿色
链接习题,学会观察
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这么多有趣的现象?他是怎么发现的?
仔细读课文,你从哪里读到作者观察细致?
这些词说明作者一整天都在观察这片草地。
问句表明作者发现蒲公英变化之后用心思考,继续留心观察。才发现它的花瓣会张开、合拢的秘密。
接下来“我”有了什么发现?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观察细致
金色
绿色
合拢——
张开——
合拢
张开
合拢
张开
拓展交流,迁移运用
说说生活中你观察到的植物变化现象。
枫树的叶子到了秋天会变红,然后纷纷落下来,到了春天又会长出新叶子;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过了一段时间会变深。
我家阳台上的花草枝叶的疏密会随着摆放的方向发生变化……
拓展交流,迁移运用
同学们,本文作者因为用心思考,追问探究变化背后的原因,明白了原来蒲公英跟自己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多么有趣的发现啊!正因为这个发现,他们觉得原本熟悉的草地更加可爱了,所以作者说——
同学们,事物的变化一般都需要我们坚持长期细致观察才能发现,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事物,大家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1.平时坚持长期留心观察生活;
2.坚持写观察日记;
3.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想;
4.为了搞清楚事物变化的原因,还可以查阅工具书……
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与积累。
——爱默生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关于观察的名言警句
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
——冈察洛夫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苏霍姆林斯基
板书设计
早上—草地 —花朵
开篇点题(1):
草地玩耍(2):
金色的草地
“我”和弟弟互吹绒毛
我的发现(3)
中午—草地 —花朵
傍晚—草地 —花朵
直抒胸臆(4):
蒲公英盛开时草地是金色的
绿色
合拢
金色
张开
绿色
合拢
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我”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