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22·雅安)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2.(2024·安徽)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
A.科举取士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镇割据现象 D.重文轻武政策
3.(2023·黄冈)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4.(2023·金昌)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
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
5.(2024·南通)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A.强化经济管理 B.实行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外戚专权
6.(2024·河南)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 )
A.建筑用途广泛 B.史料价值突出
C.艺术价值较高 D.材料来源丰富
7.(2024·南充)《全球通史》载:“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这“印记”体现在( )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建秦始皇陵
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创立科举制度
8.(2023·广东)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9.(2023·黄冈)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10.(2023·宜昌)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11.(2020·淮安)“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 D.项羽和刘邦
12.(2024·广州)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
A.炫耀王朝国力 B.巩固政治统治
C.推动交通发展 D.减轻民众负担
13.(2024·呼和浩特)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还设立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这些措施属于( )
A.蒙藏和亲 B.订约会盟 C.逐级册封 D.行政管辖
14.(2024·浙江)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按:此为西周初《克罍(1éi)》铭文拓片。据研究,铭文内容为周天子册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燕侯制作克罍以为纪念。
A.扩大选官范围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15.(2024·兴安盟)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归纳如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措施
秦朝 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宋朝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元朝 在地方设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明朝 设立“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力
A.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16.(2024·宿迁)大概念对书本零散知识具有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 )
A.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B.清王朝的边疆管理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7.(2024九下·自贡)《中国通史》载: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获赐玉印……至元元年(1264)又领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据此可知,元朝有效管辖的地区指( )
A.西藏 B.西域 C.岭北 D.琉球
18.(2024九下·自贡)某制度“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该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9.(2024·枣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制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新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0.(2021·雅安)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滨州)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考古学家对古代都城遗址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通过对这些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民族所建立的都城布局形制的一致性,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摘编自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与国家认同》
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疆域图(1820年)》绘制
(1)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选择其中一项说明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文本的观点。从《元大都平面图》中找出能论证此观点的信息,并予以简要说明。
(3)清朝疆域示意图中A处应填写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疆域的形成过程。
22.(2024·常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一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摘编自杨清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写出华夏民族所尊崇的人文初祖。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史表现,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可知,唐朝科举考查文学写作,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D符合题意;
科举考试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
科举考试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B项;
科举考试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2.【答案】B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题干中的这一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立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B符合题意;
科举取士制度是隋朝创立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A;
藩镇割据现象是唐朝后期出现的中央权力衰微,地方割据称雄的现象,排除C;
重文轻武是宋代实行的政策,与唐太宗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A项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错误,科举制的诞生,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合题意;
B项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错误,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不符合题意;
C项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错误,世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中举入仕,不符合题意;
D项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科举制的影响。
4.【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是依据家世门第,不合题干信息,排除A项;
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说明科举制度注重真才实学,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到道德品质,排除C项;
D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表明材料不看重身份资历,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科举制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识记与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牢记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5.【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可知,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符合题意;
A:郡县制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不属于经济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
B:郡县制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不属于思想控制,B项不符合题意;
D:防止外戚专权,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可知,西汉时期的瓦当具有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的特点,说明其艺术价值较高,C符合题意;
题干无法说明瓦当的建筑用途,排除A;
题干并未强调瓦当的史料价值,排除B;
题干未涉及瓦当材料来源丰富的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该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因此材料中的“印记”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A项正确;
秦始皇陵也是秦朝统治时期的史实,但不是给“中国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排除B项;
秦朝时期没有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
创立科举制是在隋朝,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地方郡县官员的职责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由材料信息可知,题干主要是强调秦朝对地方的管理,并没有体现南方的开发信息,没有体现社会矛盾关系,没有反映中央机构的完善等信息,故排除BCD;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分析解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与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主要知识考点是秦朝郡县制度与地方治理,解题要注意理解题意,准确把握材料关键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
9.【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可知行省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项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错误,根据材料“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可知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没有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不符合题意;
B项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错误,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并没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不符合题意;
C项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D项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错误,根据材料“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地方的权力相应的得到提高,地方社会治理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及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
10.【答案】C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 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带兵打仅要按照朝廷预役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弊端,C项正确;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答案】A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夏启和商汤 ,不符合题意;
C. 老子和孔子 ,不符合题意;
D. 项羽和刘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准确记忆。
12.【答案】B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考虑到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既便于粮食和物资的供应,又能够“照顾全局”,这样的选择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政治统治,B项正确;
虽然建造东都洛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体现了隋朝的国力,但隋炀帝的主要动机并非为了单纯炫耀,排除A项;
交通的便利只是实现其他目的的一个条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
隋炀帝时期的大规模建设和征伐往往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隋炀帝统治的认识。
13.【答案】D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据材料“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立机构”可知,这是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辖的表现,D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姻亲关系,与和亲无关,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设置机构,“订立会盟”与题干“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不符,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设置机构进行行政管辖,“逐级册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无法体现与册封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元朝加强西藏管理的认识。
14.【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周天子册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可知,铭文反映的是周天子分封同姓王族于燕地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封官是依据血缘关系,无法表明扩大了选官范围,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选官范围的扩大,无法说明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
西周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
15.【答案】B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实施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知州与通判彼此制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在地方设10个行省”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设三司,分行省之权”并结合所学可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综上分析可知,秦宋元明这些措施的实施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故选B项。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皇帝权力不断加强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丞相权力不断加强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中枢机构办事效率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相关史实。
16.【答案】D
【知识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D: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消灭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和控制。题干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项符合题意;
A:①②体现了明清反抗外来侵略,表述不全,A项不符合题意;
B:③④体现了清王朝的边疆管理,表述不全,B项不符合题意;
C: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A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获赐玉印…至元元年(1264)又领总制院(后改称官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和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提到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并在至元元年(1264年)领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吐蕃是历史上对西藏地区的称呼,因此可以推断出元朝有效管辖的地区是西藏,A项符合题意;
B:西域与题干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
C:岭北与题干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
D: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对西藏的管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始于隋大业中”“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
A: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推行全国,A项不符合题意;
B: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方法,B项不符合题意;
D: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据题干“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制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在地方上实施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故选A项。
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排除B项;
唐太宗并未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排除C项。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与宋太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秦始皇的相关史实。
20.【答案】D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AB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答案】(1)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作用: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观点:中国古代都城在布局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说明:元大都平面图中有“孔庙、太庙、国子监、社稷坛”说明元朝借助儒学等汉人文化来维护统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统治;元大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中,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与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基本一致。
(3)填充:A处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过程:东南: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东北: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西北: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行省制度及其影响;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解析】【分析】
(1)措施:据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法度衡石丈尺是指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是指统一车轨宽窄。书同文是指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全国标准文字。
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统一车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观点:据材料二“我们发现不同民族所建立的都城布局形制的一致性,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可知,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中国古代都城在布局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说明:据材料二“《元大都平面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有“孔庙、太庙、国子监、社稷坛”,说明元朝借助儒学等汉人文化来维护统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统治:元大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中,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与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基本一致。综上得知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3)填充:据材料三“清朝疆域示意图”可知,A对应的是清朝的东南边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东南边疆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过程:据材料三“达赖金印”“班禅金印”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册封班禅喀尔德尼,雍正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据材料三“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据材料“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物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时期,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结合所学可知,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清朝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综上可知,清朝为安定和巩固东南东北、西北边疆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1)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作用: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观点:中国古代都城在布局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说明:元大都平面图中有“孔庙、太庙、国子监、社稷坛”说明元朝借助儒学等汉人文化来维护统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统治;元大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中,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与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基本一致。
(3)A处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过程:东南: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东北: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西北: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
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边疆管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22.【答案】(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
特点: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2)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实行郡县制,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 抵御外来侵略,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等。
具体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做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汉武帝的大一统;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炎、黄两个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根据材料一“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2)根据材料二“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等。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和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
故答案为:
(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特点: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2)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等。具体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做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
【点评】本题以二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人文初祖、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史表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 / 12025年中考历史重点专题练(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2022·雅安)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可知,唐朝科举考查文学写作,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D符合题意;
科举考试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
科举考试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B项;
科举考试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
2.(2024·安徽)贞观年间,唐太宗曾对大臣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唐太宗这段话可用以研究( )
A.科举取士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藩镇割据现象 D.重文轻武政策
【答案】B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知,题干中的这一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立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三省六部制的特点是三省六部间既分工合作又互相牵制,B符合题意;
科举取士制度是隋朝创立的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A;
藩镇割据现象是唐朝后期出现的中央权力衰微,地方割据称雄的现象,排除C;
重文轻武是宋代实行的政策,与唐太宗无关,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掌握三省六部制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3.(2023·黄冈)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其余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改由中央任命,并将科举制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这一变化( )
A.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
C.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 D.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答案】D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
A项降低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错误,科举制的诞生,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不符合题意;
B项削弱了选官用人的严肃性错误,科举制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不符合题意;
C项关闭了世家子弟入仕途径错误,世家子弟通过科举考试中举入仕,不符合题意;
D项加强了用人上的中央集权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及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科举制的影响。
4.(2023·金昌)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
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
【答案】B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据此分析:
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是依据家世门第,不合题干信息,排除A项;
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说明科举制度注重真才实学,故B项正确;
C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到道德品质,排除C项;
D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表明材料不看重身份资历,排除D项;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是历史基础性知识测试,主要知识考点是科举制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基础识记与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牢记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
5.(2024·南通)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秦朝推行这一制度意在( )
A.强化经济管理 B.实行思想控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防止外戚专权
【答案】C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秦朝在地方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的做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郡县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可知,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符合题意;
A:郡县制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不属于经济措施,A项不符合题意;
B:郡县制属于秦朝的政治制度,不属于思想控制,B项不符合题意;
D:防止外戚专权,与题干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郡县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4·河南)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材料强调了西汉瓦当( )
A.建筑用途广泛 B.史料价值突出
C.艺术价值较高 D.材料来源丰富
【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早在西周就已出现的瓦当,到西汉时一改原来的简单、朴素,变得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可知,西汉时期的瓦当具有纹饰繁多,构思奇巧,集绘画、浮雕、工艺美术和书法于一身的特点,说明其艺术价值较高,C符合题意;
题干无法说明瓦当的建筑用途,排除A;
题干并未强调瓦当的史料价值,排除B;
题干未涉及瓦当材料来源丰富的信息,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题干信息,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2024·南充)《全球通史》载:“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这“印记”体现在( )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建秦始皇陵
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创立科举制度
【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该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因此材料中的“印记”指的是中央集权制度,A项正确;
秦始皇陵也是秦朝统治时期的史实,但不是给“中国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排除B项;
秦朝时期没有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
创立科举制是在隋朝,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秦朝巩固统一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8.(2023·广东)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治理强化 B.南方土地开发
C.社会矛盾缓和 D.中央机构完善
【答案】A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秦时,南郡郡守向所属各县重申朝廷律令,规定:各县长官若不能及时发现民间的违法行为,就是“不胜任”,发现了不敢管就是“不廉”,都要受到严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对地方郡县官员的职责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由材料信息可知,题干主要是强调秦朝对地方的管理,并没有体现南方的开发信息,没有体现社会矛盾关系,没有反映中央机构的完善等信息,故排除BCD;
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分析解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识记能力与材料分析理解能力,主要知识考点是秦朝郡县制度与地方治理,解题要注意理解题意,准确把握材料关键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读。
9.(2023·黄冈)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由此可知,行省制度( )
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 B.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
C.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
【答案】C
【知识点】行省制度及其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可知行省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A项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错误,根据材料“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可知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没有极大地增强了地方独立性,不符合题意;
B项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错误,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并没固化了后世地方管理体系,不符合题意;
C项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正确,符合题意;
D项削弱了地方社会治理水平错误,根据材料“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地方的权力相应的得到提高,地方社会治理水平相应得到提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及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元朝的行省起初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后来逐渐演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各行省在中央统一领导之下,独立处理本省的军政事务”。
10.(2023·宜昌)北宋时期,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其目的在于( )
A.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B.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
C.防止武将跋扈,避免政局动荡
D.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
【答案】C
【知识点】重文轻武的政策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 阵图′行军布阵“可知,武将带兵打仅要按照朝廷预役的“阵图”行军布阵,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目的在于克服五代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弊端,C项正确;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教育文化无关,排除A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节约军费开支,减轻百姓负担”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主旨是防止武将跋扈,与“减少矛盾冲突,缓和民族关系”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2020·淮安)“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老子和孔子 D.项羽和刘邦
【答案】A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和炎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夏启和商汤 ,不符合题意;
C. 老子和孔子 ,不符合题意;
D. 项羽和刘邦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识记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准确记忆。
12.(2024·广州)隋炀帝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隋炀帝遂于605年下诏营建东都洛阳,其主要目的是( )
A.炫耀王朝国力 B.巩固政治统治
C.推动交通发展 D.减轻民众负担
【答案】B
【知识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洛阳地处中原,河运便利,可以解决粮食、物资供应的困难,且其地理位置适中,可以照顾全局”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考虑到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既便于粮食和物资的供应,又能够“照顾全局”,这样的选择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政治统治,B项正确;
虽然建造东都洛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体现了隋朝的国力,但隋炀帝的主要动机并非为了单纯炫耀,排除A项;
交通的便利只是实现其他目的的一个条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
隋炀帝时期的大规模建设和征伐往往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隋炀帝统治的认识。
13.(2024·呼和浩特)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还设立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这些措施属于( )
A.蒙藏和亲 B.订约会盟 C.逐级册封 D.行政管辖
【答案】D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据材料“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设立机构”可知,这是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辖的表现,D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姻亲关系,与和亲无关,排除A项;
材料体现的是设置机构,“订立会盟”与题干“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不符,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设置机构进行行政管辖,“逐级册封”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并无法体现与册封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元朝加强西藏管理的认识。
14.(2024·浙江)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按:此为西周初《克罍(1éi)》铭文拓片。据研究,铭文内容为周天子册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燕侯制作克罍以为纪念。
A.扩大选官范围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C.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
【答案】C
【知识点】西周的分封制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周天子册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可知,铭文反映的是周天子分封同姓王族于燕地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拱卫王室、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封官是依据血缘关系,无法表明扩大了选官范围,排除A项;
材料未涉及选官范围的扩大,无法说明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
西周分封制度下,诸侯权力较大,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
15.(2024·兴安盟)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归纳如表,能得出的结论是( )
朝代 措施
秦朝 进一步废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宋朝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元朝 在地方设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明朝 设立“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力
A.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D.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
【答案】B
【知识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分析】据题干信息“秦朝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实施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知州与通判彼此制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在地方设10个行省”并结合所学可知,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设三司,分行省之权”并结合所学可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综上分析可知,秦宋元明这些措施的实施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故选B项。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皇帝权力不断加强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丞相权力不断加强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
表格信息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中枢机构办事效率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相关史实。
16.(2024·宿迁)大概念对书本零散知识具有整合统领功能。请你为下图选择一个恰当的“大概念”( )
A.明清反抗外来侵略 B.清王朝的边疆管理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D
【知识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建制;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清朝对西北疆域的管辖
【解析】【分析】D: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中期,戚继光抗倭,消灭了东南沿海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至此,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和控制。题干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项符合题意;
A:①②体现了明清反抗外来侵略,表述不全,A项不符合题意;
B:③④体现了清王朝的边疆管理,表述不全,B项不符合题意;
C:隋唐时期的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C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2024九下·自贡)《中国通史》载: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获赐玉印……至元元年(1264)又领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据此可知,元朝有效管辖的地区指( )
A.西藏 B.西域 C.岭北 D.琉球
【答案】A
【知识点】元朝的疆域及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解析】【分析】A:根据题干“中统元年(1260)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获赐玉印…至元元年(1264)又领总制院(后改称官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和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提到八思巴被忽必烈尊为国师,并在至元元年(1264年)领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吐蕃是历史上对西藏地区的称呼,因此可以推断出元朝有效管辖的地区是西藏,A项符合题意;
B:西域与题干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
C:岭北与题干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
D: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元朝对西藏的管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8.(2024九下·自贡)某制度“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该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C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解析】【分析】C:根据题干“始于隋大业中”“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和结合所学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
A: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推行全国,A项不符合题意;
B:察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主要方法,B项不符合题意;
D:行省制是元朝创立的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9.(2024·枣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制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此外,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新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答案】A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正确评价秦始皇;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据题干“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制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废除了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在地方上实施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且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故选A项。
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排除B项;
唐太宗并未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排除C项。
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统一度量衡与货币,与宋太祖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秦始皇的相关史实。
20.(2021·雅安)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答案】D
【知识点】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AB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
【点评】 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二、材料分析题
21.(2024·滨州)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考古学家对古代都城遗址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通过对这些古代都城的考古研究,我们发现不同民族所建立的都城布局形制的一致性,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摘编自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与国家认同》
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疆域图(1820年)》绘制
(1)材料一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选择其中一项说明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2)概括材料二文本的观点。从《元大都平面图》中找出能论证此观点的信息,并予以简要说明。
(3)清朝疆域示意图中A处应填写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疆域的形成过程。
【答案】(1)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作用: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观点:中国古代都城在布局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说明:元大都平面图中有“孔庙、太庙、国子监、社稷坛”说明元朝借助儒学等汉人文化来维护统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统治;元大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中,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与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基本一致。
(3)填充:A处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过程:东南: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东北: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西北: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知识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行省制度及其影响;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
【解析】【分析】
(1)措施:据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并结合所学可知,一法度衡石丈尺是指统一度量衡。车同轨是指统一车轨宽窄。书同文是指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全国标准文字。
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统一车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观点:据材料二“我们发现不同民族所建立的都城布局形制的一致性,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可知,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中国古代都城在布局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说明:据材料二“《元大都平面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有“孔庙、太庙、国子监、社稷坛”,说明元朝借助儒学等汉人文化来维护统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统治:元大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中,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与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基本一致。综上得知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
(3)填充:据材料三“清朝疆域示意图”可知,A对应的是清朝的东南边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东南边疆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过程:据材料三“达赖金印”“班禅金印”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册封班禅喀尔德尼,雍正设立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据材料三“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据材料“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物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并结合所学可知,康熙时期,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结合所学可知,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推动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清朝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综上可知,清朝为安定和巩固东南东北、西北边疆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故答案为:
(1)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
作用: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观点:中国古代都城在布局形制上具有一致性,体现了古代中国各个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文化认同。说明:元大都平面图中有“孔庙、太庙、国子监、社稷坛”说明元朝借助儒学等汉人文化来维护统治,仿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进行统治;元大都由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宫城居中,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与中原都城的传统制度和规格基本一致。
(3)A处是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过程:东南: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军队,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置台湾府,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隶属福建省管辖;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东南海防,强化了对台湾的治理。东北:反击沙俄侵略(雅克萨之战);1689年签订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西北:康熙时期,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发动的叛乱;乾隆时期,平定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
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反击阿古柏侵略、1878年收复新疆,1884年新疆建立行省,巩固了西北边防,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点评】
(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边疆管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熟练掌握相关史实。
22.(2024·常州)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自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在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一体意识不断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
——摘编自杨清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理路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所学,写出华夏民族所尊崇的人文初祖。据材料一归纳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史表现,并列举中国共产党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案】(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
特点: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2)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实行郡县制, 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 抵御外来侵略,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等。
具体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做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汉武帝的大一统;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可知,炎、黄两个部族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根据材料一“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2)根据材料二“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等。根据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开创了民族团结的新局面”和结合所学可知,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
故答案为:
(1)人文初祖:黄帝和炎帝。特点:各民族长期交错杂居,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2)表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大一统封建王朝的基础;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抵御外来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等。具体措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做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积极投身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国家政策和时事热点等。
【点评】本题以二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人文初祖、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特点、我国古代维护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历史表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的关键,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