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力 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章 力 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07 10:3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章 力 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C.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只有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2.(2024陕西中考)“时代楷模”张玉滚老师扎根山区,将青春奉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如图,张老师挑着扁担将书本运回学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张老师爬山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扁担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书本受到的重力方向会因袋子晃动而发生改变
D.扁担对肩膀的压力与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500 N的是 (  )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 B.一瓶500 mL矿泉水
C.一辆小汽车 D.一名初中学生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
B.运动员用船桨向后划水,龙舟向前运动,说明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船桨
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小明观察不同的弹簧测力计,得出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
B.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都要调零
C.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作用线一致
D.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越大,其弹簧的长度一定越长
6.下列有关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用手提水桶时,只有手对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不是弹力
7.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
A.物体没有了质量 B.河水不会总向低处流
C.跳水比赛可以正常进行 D.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向地面
8.(2024贵州中考)“贵州村超”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中,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此过程中对足球分析正确的是 (  )
A.相对球门静止 B.运动状态改变
C.球离开脚后仍受踢力 D.不受重力作用
9.运动会足球赛中小明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气中飞行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
A B C D
10.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设想我们乘宇宙飞船到达月球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质量为6 kg的物体,在月球上质量只有1 kg
B.在地球上重为600 N的人,在月球上重为100 N
C.一个金属球在月球上的密度仅为它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一根轻弹簧,在地球上将它拉长1 cm需6 N的拉力,在月球上只需要1 N的拉力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弦被手拉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    ;手拉弯了弦的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它的读数是    N。物体在太空里处于失重状态,则在太空里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
13.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 kg的货物吊着往下放。若g取10 N/kg,则直升机所吊货物重为    N;货物所受重力方向是    。
14.(2024临夏州中考改编)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图是世界机器人大赛上科创小组设计的投篮机器人,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机器人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外,还需要控制力的     和     ;机器人抱球前进过程中,以机器人为参照物,球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5.墙体的竖直性是房屋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如图所示的铅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这是因为          ,图中所示的墙体向    (选填“左”或“右”)倾斜。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0分,共26分)
16.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把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发生的形变来探究。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a)和(c)两图,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2)通过比较(b)和(c)两图,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个因素有关吗 答:    。
(3)若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应选择    两幅图。
17.兴趣小组做“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实验。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3.5 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如图(a)所示。然后将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算出弹簧伸长量x=L-L0,记录实验数据,作出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
(1)图(b)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A.坐标标度选取不合理
B.弹簧本身的长度
C.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2)该同学用实验中的弹簧制作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
将该弹簧测力计竖直放置,未挂重物时,指针与零刻度对齐,悬挂某一重物时,如图(c)所示读数为
    N,此时弹簧总长为    cm。
(3)如图(d)所示是A、B两根弹簧所受拉力F与伸长量Δx的关系图像,若想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选填“A”或“B”)。
18.表1是小明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表1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    /(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3)表格中空白处应为    。
(4)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 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表2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表2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2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②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9.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 kg,底面积为3×10-3 m2,内装0.6 kg的水后。(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求:
(1)水的体积为多少
(2)水和容器的总重力为多少
20.张师傅开车从外地拉货回来将要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了一下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把车开过了桥,已知汽车自身所受重力为6×104 N。(g取10 N/kg)求:
(1)张师傅的汽车的质量。
(2)除车重外,所载货物和人的重力应不超过多少牛
【详解答案】
1.C 解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B正确;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树上的苹果会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故D正确。
2.B 解析:张老师爬山时速度在变,运动状态在改变,故A错误;扁担被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会因袋子晃动而发生改变,故C错误;扁担对肩膀的压力与肩膀对扁担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
3.D 解析:根据重力公式G=mg,可得重力为500 N的物体的质量m===50 kg=50 000 g。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g,故A不符合题意;一瓶500 mL矿泉水的质量在500 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一辆小汽车质量约为1.5 t=1 500 kg,故C不符合题意;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故D符合题意。
4.B 解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人推车时车也推人,故A正确;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对水施加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就会对船桨产生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因此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而不是船桨,故B错误;用手捏易拉罐,易拉罐瘪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
5.D 解析: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都是均匀的,故A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前都要调零,故B正确;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力的作用线一致,否则可能会因为存在摩擦使得测量结果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故C正确;量程是弹簧测力计所能测的最大力,与弹簧的长度无关,量程大的弹簧长度不一定比量程小的弹簧长度长,故D错误。故选D。
6.A 解析: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发生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另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B错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提水桶时,手对水桶施加了力,同时水桶对手也有力的作用,故C错误;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属于弹力,故D错误。故选A。
7.B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与是否受力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水往低处流是由于水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如果失去了重力,水就不会总向低处流,可能会四处飘散,故B符合题意;跳水运动员从跳板上跳起后会落向下方的水中,是由于运动员受到重力作用,如果失去了重力,运动员跳起后就不会下落,跳水比赛就不能正常进行,故C不符合题意;抛出去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都会落向地面,如果失去了重力,抛出去的物体就不会再落向地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B 解析: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足球相对于球门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故A错误;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飞向球门,运动方向改变,因而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B正确;球离开脚后不受踢力,故C错误;球离开脚后仍受重力作用,D错误,故选B。
9.A 解析:足球在空中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选A。
10.B 解析:地球上质量为6 kg的物体到达月球后,质量仍为6 kg,因为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因为月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地球上600 N重的人到达月球后,重为100 N,B正确;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材料、温度等因素有关,与它所处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弹簧的弹力只与弹簧本身有关,与拉动时的环境无关,即拉力大小与重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B。
11.形变 相互 解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手拉弦,弦被拉弯,这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手拉弦,手对弦施加力的同时,弦对手也有力的作用,人觉得弦勒疼了手,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0~5 3.6 能 解析:弹簧测力计上最大刻度是5 N,所以量程为0~5 N,1 N之间有5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2 N,即此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故示数为3.6 N,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在失重状态虽然重力表现不出来,但是拉力还是有的,所以弹簧测力计仍能在失重状态下有效使用。
13.9×104 竖直向下 解析: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力G=mg=9×103 kg×10 N/kg=9×104 N,货物所受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
14.方向 大小 静止 解析:要想准确把球投入篮筐,除了需要控制力的作用点外,还需要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机器人抱球前进过程中,以机器人为参照物,球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故球是静止的。
15.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左 解析: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工作的,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墙体向左倾斜。
16.(1)大小 (2)不能 (3)(a)(b) 解析:(1)通过比较(a)和(c)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a)中挂一个钩码弯曲程度比(c)中挂两个钩码弯曲程度小, (a)和(c)中力的方向、作用点都相同,只有力的大小不同,故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比较(b)(c)两图,可以发现:(b)是挂一个钩码,(c)是挂两个钩码,力的大小不同,且力的作用点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所以不能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某个因素有关。(3)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要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应选择(a)(b)两幅图。
17.(1)C (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则它的伸长量越大(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 10 (3)A
解析:(1)先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自然长度L0=3.5 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弹簧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会再伸长一些,此时弹簧的长度比平放在水平桌面的弹簧长度更长,图(b)中直线没过坐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与坐标标度的选取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则它的伸长量越大(或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如图(c)所示,读数为3 N。分析图(b)可知,弹簧每伸长1 cm,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加0.5 N,即k=0.5 N/cm,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3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1===6 cm,弹簧的自然长度L0=3.5 cm,再将弹簧的上端挂在铁架台上,使弹簧处于竖直状态,弹簧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会再伸长0.5 cm,所以L=3.5 cm+0.5 cm+6 cm=10 cm,此时弹簧总长为10 cm。(3)由图(d)得,在受到相同的拉力时,A伸长量较大,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A。
18.(1)弹簧测力计 (2)正比 (3)G/m (4)①地理纬度的不同 ②质量
解析:(1)在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测量重力及质量的大小,用到弹簧测力计及天平。(2)从表中数据知道,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也增大几倍,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比值相等,所以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根据表格数据单位知道,表格中空白处应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所以空白处应为G/m。(4)①由图表知道,不同地理纬度的g值是不同的,故可判断g值不同可能与地理纬度有关。②贸易往来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并不是指的重力,而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19.解:(1)由ρ=可得水的体积:V水==6×10-4 m3;
(2)水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 =m水+m容=0.6 kg+0.3 kg=0.9 kg,其总重力:G总 =m总g=0.9 kg×10 N/kg=9 N。
20.解:(1)由G=mg可得汽车的质量:
m车===6×103 kg。
(2)由图知,该桥“限重”m=20 t,汽车所载货物和人的最大质量:m最大=m-m车=20×103 kg-6×103 kg=1.4×104 kg,则所载货物和人的最大重力:G最大=m最大g=1.4×104 kg×10 N/kg=1.4×105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