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力 总结提升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 物体,另一个是 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也可以改变物体的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 或 发生改变。
3.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它们大小 ,方向 ,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4.力的单位:力一般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来表示。
5.力的三要素:指力的 、 和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
6.力的图示: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 ,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
7.力的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从 开始画一条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 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作力的示意图。
二、弹力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 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叫作弹力。
2.力的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作 。在物理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则它的 越大。即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 与所受拉力成 比。
三、重力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用符号 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可用公式 来表示,式中
是一个定值,大小为 ,表示 。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利用铅垂线可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在建筑行业,建筑工人利用重力的这一特点,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铅垂线)确定竖直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4.作用点: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
教科八下图7-1-3(b) 命题点:力的作用效果 1.用力折弯钢片,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教科八下图7-1-5(a) 命题点:力的相互性 2.甲同学用力推乙,甲和乙都会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
教科八下图7-2-5 命题点:力的三要素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 ;如图,开门时,在A点比C点更省力,说明力的 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教科八下图7-3-2(a) 命题点:弹力 4.当运动员向下踩压跳板时,运动员受到的弹力是 的形变引起的,方向 。
教科八下图7-4-5 命题点:重力的方向 5.无论人在什么位置,他手中的铅垂线的方向总是 的。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实验器材:木块、 。
2.实验过程: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及体验力的大小。
(1)观察 和 ,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否则要 。
(2)用手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 ,使指针指到0.6 N、2 N,观察弹簧 的变化,感受0.6 N、2 N的力。
(3)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读出拉力的大小。
3.交流与反思: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使用前: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便于读数;②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 ,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齐为止;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 。
(2)使用时:①测力时,要使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避免由于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程度;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 。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实验器材: 、 。
2.实验过程
(1)分别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不同数量的 ,如图所示,测量不同个数的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 。
(2)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设计的表中,计算出每次重力与质量的 ,并分析实验数据。
质量m/kg
重力G/N
3.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4.交流与反思:实验中,多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
力
1.(2024吉林中考改编)用力捏车闸可以使自行车快速停下来,自行车快速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传统文化)(2024江西中考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展现了手工制瓷中的四道重要工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揉泥:泥团能被揉成一定的形状,是因为泥具有弹性
B.拉坯:捏、捧、拉等手法使坯成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晒坯:坯体在晒架上晾晒,坯体变干的过程需要放热
D.利坯:类似于用卷笔刀削铅笔,刀片与泥坯相对静止
3.(2024绥化中考改编)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D.飞机起飞向上爬升时不受重力作用
4.(2024山西中考)如图为运动员撑杆跳高的场景。他通过助跑将撑杆压弯后起跳,越过横杆,松手后撑杆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助跑时运动员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压弯撑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压弯撑杆时,运动员不受撑杆力的作用
D.松手后运动员仍然受撑杆的作用力
弹力
5.(2024宜宾中考)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
A. B. C. D.
6.(2024盐城中考)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
A.把挂钩向下拉 B.把挂钩向上托
C.把面板向上移 D.把面板向下移
力的示意图
7.(2024扬州中考)如图,请画出篮球撞击篮板时所受重力G以及对篮板压力F的示意图。
重力及其方向
8.(2024牡丹江中考改编)关于建造楼房时利用的物理知识,砌墙时使用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 的。
9.如图所示,请画出挂在墙上的足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0.在“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中:
(1)在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时,实验数据如表:
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G与m的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①在探究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 ;实验中某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重力G= N。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得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其关系式是 。
(2)如图乙所示是做“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选填“变化”或“不变”);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
11.(2024盐城中考改编)“鲲龙”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最大起飞质量为53 500 kg,正常的巡航速度为500 km/h,g取10 N/kg。求:
(1)若火场距离最近的水源100 km,飞机从水源地巡航到火场至少需要的时间。
(2)飞机的最大起飞重力。
12.(2024天津中考节选)如图所示是一种智能装卸机器人,它能够代替人工进行货物装卸。该机器人在10 s内将质量为800 kg的货物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2 m,g取10 N/kg。求:货物所受的重力。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施力 受力
2.形变 运动状态 快慢 运动方向
3.相互 相等 相反
4.F 牛顿 牛 N
5.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效果
6.大小 方向 作用点
7.作用点 箭头
二、1.接触
2.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3.伸长量 伸长量 正
三、1.地球 G 地球
2.正比 G=mg g 9.8 N/kg 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N
3.竖直向下
4.几何中心
教材图片专练
1.形状 2.相互的 3.大小 方向 作用点 作用点 4.跳板 向上 5.竖直向下
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1
1.弹簧测力计
2. (1)量程 分度值 调零 (2)挂钩 长度
3. (1)①量程和分度值 ②零刻度线
③卡壳
(2)②垂直
实验2
1.钩码 弹簧测力计
2. (1)钩码 拉力 (2)比值
3.正比
4.寻找重力与质量的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高频考点过关
1.运动状态 解析:用力捏车闸使自行车停下来,自行车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B 解析:泥团被揉成一定的形状,发生了塑性形变,说明泥具有塑性而非弹性,故A错误;捏、捧、拉等手法使坯成型,泥团在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坯体在晒架上晾晒,使坯体内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过程,汽化需要吸热,故坯体变干的过程需要吸热,故C错误;利坯时,以泥坯为参考系,刀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刀片相对于泥坯是运动的,故D错误。
3.A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其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C错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故选A。
4.B 解析:助跑时运动员相对于地面位置在不断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A错误;压弯撑杆,撑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压弯撑杆时,运动员受撑杆力的作用,故C错误;松手后,运动员不再接触撑杆,因此不再受撑杆的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
5.A
6.D 解析:由图知,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需将面板向下移动,就能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处,故选D。
7.如图所示:
8.竖直向下 解析:砌墙时使用铅垂线,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当墙体与铅垂线平行时,说明墙体是竖直的。
9.如图所示:
10.(1)①弹簧测力计 3.6 ②正比 G=mg (2)不变 竖直向下
解析:(1)①根据实验目的和表格数据可知,要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利用天平测量质量,弹簧测力计测量出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题图甲所示,分度值为0.2 N,则物体的重力G=3.6 N;②从表中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物体所受的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所以可得到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关系式G=mg;(2)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始终为竖直方向);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解:(1)由v=可得,飞机从水源地巡航到火场至少需要的时间
t===0.2 h=720 s;
(2)飞机的最大起飞重力
G=mg=53 500 kg×10 N/kg=5.35×105 N。
12.解:货物所受的重力
G=mg=800 kg×10 N/kg=8×10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