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运动和力 评估测试卷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章 运动和力 评估测试卷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2-07 10: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章 运动和力评估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离开枪膛的子弹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作用
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2.下列情境中,物体所受合力为0的是 (  )
A.减速着陆的战斗机 B.正在拐弯的汽车
C.加速冲刺的运动员 D.静止不动的路人
3.(2024山西中考)如图所示,一辆公交车正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右行驶,遇到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下列能正确表示车内拉环情形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棋子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尺将Q快速水平击打出去。则 (  )
A.击打前,Q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B.Q在P下方滑动时,P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5.如图,甲物重25 N,乙物重15 N,甲、乙均静止,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
A.35 N B.10 N C.15 N D.25 N
6.(2024遂宁中考改编)芳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当水平向左的拉力F=10 N时,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运动(B足够长),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 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
A.10 N B.4 N C.6 N D.8 N
7. (2024湖北中考)冰壶运动员比赛用鞋如图,蹬冰鞋鞋底用橡胶制成,滑行鞋鞋底用塑料制成。运动员用滑行鞋支撑全身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停下时,用蹬冰鞋接触冰面进行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蹬冰鞋鞋底是为了减小压力
B.用滑行鞋鞋底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C.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需要力来维持
D.滑行时若摩擦力消失,则运动员会停止运动
8.如图所示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共享自行车,下列自行车的设备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
A.车上安装有刹车闸 B.车把手做得较粗糙
C.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D.车轮上的花纹
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拉力F作用下,物块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物块B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块A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F
D.物块B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等于F
10.“反向蹦极”是一项比蹦极更刺激的运动。如图所示,弹性轻绳的上端固定在O点,拉长后将下端固定在体验者的身上,并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扣环相连。打开扣环,人从A点由静止释放,体验者像火箭一样被“竖直发射”,经B点上升到最高位置C点,在B点时弹性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对此过程(忽略空气阻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体验者从A点到C点做减速运动
B.体验者从A点到C点,合力方向发生变化
C.体验者在此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一直增大
D.体验者在运动过程中,一直受平衡力作用
二、填空及作图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第11小题4分,共24分)
11.如图所示,一个木块从斜面上滑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画出木块在水平面滑动时:
(1)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水平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12.如图甲所示为赵州桥,距今已有1 400多年历史,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图乙为有负载时桥面的受力示意图。这个现象说明:桥梁上表面受到    时会发生    。如图丙所示,为两人推车过桥时的示意图,小车同时受到水平推力F1和水平拉力F2,大小分别为100 N和200 N,小车受到这两人的合力大小为     N。
13.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0~2 s,物体没有被推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推力;2~4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推力;若6 s后,推力变为1 N,物体将会    (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14.“共享单车”被网友戏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单车的结构和使用中都蕴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例如:单车轮胎都刻有花纹是为了    摩擦力,在单车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可以    摩擦力。
15.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填写出任意两条:①      ;②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8分,第18小题10分,共30分)
16.(2024赤峰中考)为解决班级拔河比赛如何选队员的问题,物理老师引导学生做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选择了长木板、棉布、毛巾、木块、相同的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下表是其中一组同学多次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木块 长木板 0.7
2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长木板 0.9
3 木块上放2个钩码 长木板 1.1
4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棉布的长木板 1.2
5 木块上放1个钩码 铺有毛巾的长木板 1.6
①分析表中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    (选填“大”或“小”)的同学。
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滑动摩擦力越大。
(3)该组同学又探究了不同材质的鞋底对拔河比赛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选用外形、体积完全相同的实心橡胶块和塑料块(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请指出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       ;在不改变器材的情况下提出改进方案:    。
17.某同学在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方案实验效果更好。
(2)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
(3)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是平衡力。
18. 为研究物体所受阻力对运动的影响,我们做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小车实验。
(1)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    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
(2)实验发现: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如果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达到绝对光滑,小车将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
(3)结合本实验,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通过三次实验,可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6分,第20小题10分,共16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9.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1)求在t=1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求在t=3 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若物体重20 N,现用15 N的力竖直向上提升该物体,求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0.一辆质量为1 500 kg的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是汽车重力的,且轮胎与地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N/kg)。
(1)求汽车受到的重力G。
(2)求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
(3)若行驶过程的某个时间段内,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恒为5 000 N,求这段时间内汽车受到的合力大小,并判断方向。
(4)当汽车快要行驶到休息区时,该汽车减速行驶,求此时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大小。
【详解答案】
1.D 解析: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错误;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运动的物体可以不受力的作用,故B错误;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不再受推力作用,脱离枪膛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但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C错误;由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故D正确。
2.D 解析:物体所受合力为0,即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ABC.减速着陆的战斗机、加速冲刺的运动员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正在拐弯的汽车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他们所受合力不为0,故ABC不符合题意;D.静止不动的路人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0,故D符合题意。故选D。
3.A 解析:车、拉环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紧急刹车,公交车的速度减小,拉环的上部随公交车一起速度减小,由于惯性,拉环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拉环向右摆动,由图示可知,B、C、D错误,A正确。
4. B 解析:击打前,Q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桌面对Q的支持力和P对Q的压力,Q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P、Q互相接触,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即滑动摩擦力,所以P受到Q对它的摩擦力,故B正确。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受到桌面对它的滑动摩擦力,Q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和Q与桌面间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Q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C错误。离开P后滑动过程中,Q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减速最终停下,故D错误。故选B。
5.C 解析: 以乙物体为研究对象,乙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弹簧测力计右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F=G乙=
15 N,所以该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5 N。
6.C 解析: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和向右的弹簧的拉力,物体A保持静止,则物体A受力平衡,即摩擦力的大小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相等,则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4 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4 N,则物体A对物体B的摩擦力大小为4 N,方向水平向右,此时物体B水平向左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左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地=F-fA=10 N-4 N=6 N;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B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6 N,故C正确,A、B、D错误。
7.B 解析: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故A错误;塑料鞋底比较光滑,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故B正确;运动员在冰面上滑行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摩擦力,若摩擦力消失,运动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
8.C 解析:车上安装有刹车闸是为了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闸迅速制动,是为了增大摩擦,故A不符合题意;车把手做得较粗糙、车轮上的花纹都是使接触面更粗糙,是为了增大摩擦,故B、D不符合题意;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故C符合题意。故选C 。
9. C 解析:物块A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吸引所产生的,与B对A的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在竖直方向物块B受到重力、地面支持力和A的压力作用,属于三力平衡,故B错误;因为物块A匀速运动,且受到向右的拉力作用,所以物块B对物块A的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大小等于F,物块A对物块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F,故C正确;把物块A、B看作一个整体,它们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等于F;物块B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等于F,故D项错误。
10.B 解析:打开扣环后,体验者在A点受弹力和重力,此时弹性轻绳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弹力大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上,人做加速运动;在A到B过程中弹性轻绳的弹性形变逐渐减小,弹力逐渐减小,在B点时弹性轻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人的速度达到最大;在B到C过程中弹性轻绳的弹性形变逐渐减小,重力不变,合力又逐渐变大,合力方向竖直向下,人做减速运动;故体验者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合力先减小后增大,且方向发生变化,故A、C错误,B正确;体验者运动过程中有加速有减速,并不是一直受平衡力作用,故D错误。
11.(1)(2)如图所示:
12.压力 形变 300 解析:有负载时桥面发生了弯曲。这个现象直观地说明了桥梁上表面受到压力产生的形变。小车同时受到水平力F1和F2,大小分别为100 N和200 N,方向相同,所以合力的大小F=F1+F2=100 N+
200 N=300 N。
13.等于 小于 减速 解析:由v-t图像可知,在0~2 s内,物体速度为零,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受到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摩擦力和推力作用,根据v-t图像可知2~4 s物体做加速运动,说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同且大于0,所以摩擦力小于推力;由F-t图像可知在4~6 s,推力F=2 N,由v-t图像可知,在4~6 s内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与推力F是一对平衡力,此时滑动摩擦力等于推力,即f=F=2 N;6 s后,推力F变为1 N,但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物体与地面间的压力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则在6 s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仍然是
2 N,推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所以合力F合=f-F=2 N-1 N=1 N,方向向左与运动方向相反,所以物体会减速。
14.增大 减小 解析:单车轮胎都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单车转动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来减小摩擦力。
15.①禁止超载 ②保持车距(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运动的车辆由于惯性仍要向前运动,容易造成车祸,保持车距,可以减少车辆的碰撞。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减小车载质量可以使车尽快停下来,减少车祸。
16.(1)二力平衡 (2)①1、2、3 大 ②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 (3)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将橡胶块和塑料块叠放在一起,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析:(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等于拉力,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①分析表中1、2、3三次实验数据,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压力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据此结论,选队员时应选体重大的同学。②分析表中2、4、5三次实验中,压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可以得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3)此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改进方案:将橡胶块和塑料块叠放在一起,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橡胶块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它与该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用同样的方法测塑料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重复上述实验三次;比较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7.(1)乙 (2)不能 探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不可能
解析:(1)采用小车变滑动为滚动,在压力和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减小了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影响,故乙方案实验更好。(2)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小车不能平衡,该实验是用来探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即大小、方向、作用点均相同,而平衡力要求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因此不可能是平衡力。
18.(1)速度 (2)远 慢 匀速直线 (3)B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为了使小车在进入平面时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2)实验中,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达到绝对光滑,则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不受阻力,小车速度不会变小,将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错误,B正确;生活中不受力的物体不存在,所以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归纳概括出的,故C错误。
19.解:(1)由图丙可知,在t=1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由图乙可知,此时拉力为2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 N。(2) 由图可知,在4~6 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4 N,在t=3 s时,物体加速,但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所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4 N。
(3)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F支=G-F拉=20 N-15 N=5 N。
20.解:(1)汽车受到的重力为
G车=m车g=1 500 kg×10 N/kg=1.5×104 N。
(2)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为
f=G车=×1.5×104 N=1.5×103 N=1 500 N,
由于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与汽车受到的阻力相等,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F=f=1 500 N。
(3)汽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F=F牵-f=5 000 N-1 500 N=3 500 N,
其方向与车原来行驶的方向相同。
(4)当汽车快要行驶到休息区时,该汽车减速行驶,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则此时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的大小为f'=f=1 500 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