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压强 总结提升 章末复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章 压强 总结提升 章末复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1-21 22:1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章 压强 总结提升
一、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    的大小有关,还与    的大小有关。
2.定义:物理学中,把    的大小与    的比叫作压强。压强的定义式是    。
3.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的物理量。
4.增大压强的方法:一是增大    ,二是减小    。减小压强的方法:一是减小    ,二是增大    。
二、液体压强
1.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          。
2.规律: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深度越深,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3.计算公式: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为    。
4.连通器:上端    、下端相    的容器叫作连通器。
5.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  均匀液体    时,各开口处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6.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       、     等。
2.产生:气体由于受    作用且具有    ,会相互挤压,因此在气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即处在大气中的物体会受到来自大气的压强,这个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    。
3.测量:     实验精确测出了大气压的值。1标准大气压为     Pa,跟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的水柱高度约     m。
4.影响因素:①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    。②晴天气压比多云天气气压    。
5.沸点与气压: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下为    ℃,它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    。
四、易错点辨析
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目 压力 重力
区别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产生的 原因 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 地球吸引
力的性质 弹力 引力
大小 决定于材料和形变程度 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竖直向下
作用点 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物体的重心
施力物体 产生压力的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被压的物体 地面附近的物体
联系 当物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2.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及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压强比较
容器 上窄下宽的容器 上下粗细均匀的容器 上宽下窄的容器
容器底受到的压强 p=ρ液gh p=ρ液gh p=p液gh
容器底受到的压力 F=pS=ρ液ghS=G柱
F>G液 F=G液 F对支持面的压力 F'=G液+G容
对支持面的压强 p'=
教科八下图9-1-1 命题点:压力的作用效果 1.在厚厚的积雪中行走,会陷到雪里。如果穿上一副滑雪板,即便总重力变大了,也不会陷下去。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的大小和    的大小都有关。
教科八下图9-1-5(a) 命题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有一个塑料容器,在侧壁上开两个口,向容器中倒入液体后,液体从口喷出。液体深度越深,喷出的距离越    ,表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
教科八下图9-1-6 命题点:增大与减小压强 3.图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     ;减小压强的是     。
教科八下图9-3-2 命题点:连通器及其应用 4. 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的容器叫作    ,船闸就是    的应用。
教科八下图9-4-2(b) 命题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5. 覆杯实验表明    的存在,是大气压产生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克服了水的    ,也说明大气压向    都有压强。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方法:    和    。
2.实验过程:把一个长方体金属块分别竖直、水平放置在海绵块上,观察海绵块的形变;换一个同样大小的木块分别竖直、水平放置在海绵块上,观察海绵块的形变。
3.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    有关,而且与        有关。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当压力的大小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交流反思:在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1.实验思路:用微小压强计来探究液体的压强,改变探头的    就能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改变探头的深度或把探头放入其他液体中,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    的关系。
2.实验原理:微小压强计的原理是当探头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力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两边液面的    表示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也就越    。
3.实验方法:    、       。
4.实验过程
(1)分别把U形管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深度为5 cm的    和    中,使橡皮膜分别朝上、朝下、朝侧面,记录U形管中液面的    。
(2)使橡皮膜始终朝下,分别记录当橡皮膜处于深度为10 cm、15 cm的水和盐水中时,U形管中液面的    。进行实验,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
探头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U形管液面高度差/mm
水 盐水
5 朝上
5 朝下
5 朝侧面
10 朝下
15 朝下
5.实验结论
(1)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    方向压强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    而增大。
(4)液体的压强还与    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    。
6.交流反思
实验前,小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中,发现连接金属盒与U形管的橡胶管有小漏洞,应该怎么做 请简述理由:  。
生产生活中的压强
1.(2024天津中考改编)小明对我国一些科技成就进行了梳理,如下表所示。在“相关内容分析”中存在错误的是 (  )
序号 科技成就 相关内容分析
① 三峡船闸 轮船通行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② “玉兔号”月球车 车轮宽大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③ 用高压锅煮食物 锅内液面上方气压低,液体沸点高
④ 活塞式抽水机 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
A.① B.② C.③ D.④
固体压强计算
2.(2024北京中考)近年来在东北林区发现了越来越多野生东北虎的足迹。生物学家为了估算某只野生东北虎的质量,在松软、平坦且足够深的雪地上,选取该东北虎四脚着地停留时的脚印,其中的一个脚印如图甲所示。在方格纸上描绘出脚印的轮廓,如图乙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
9 cm2,数出脚印轮廓所围小方格的个数(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个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用数出的小方格的个数乘以一个小方格的面积,就大致得出了脚印的面积。测出脚印的深度,在脚印旁边相同的雪地上放一底面积为100 cm2的平底容器,在容器中缓缓放入适当的物体,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出容器及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为30 kg。忽略脚趾和脚掌之间空隙的面积,g取10 N/kg。
(1)该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为    cm2。
(2)该东北虎的质量为    kg。
液体压强
3.(2024安徽中考)小亮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用薄橡皮膜封闭一个圆孔,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形状发生改变。
(1)将同种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右侧液面高于左侧,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乙所示。将A、B两种不同的液体(ρA<ρB)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如图丙所示。
①由图乙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由图丙可初步得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    。
(2)若将C、D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倒入容器左右两边,倒入液体的深度如图丁所示,发现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由此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C    (选填“>”“=”或“<”)ρD。
压强的综合应用
4.(安全责任)(2024山西中考)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消防员在讲解如图所示的警示图片时强调: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平均按1 m算,车门很难被打开。正确的方法是立即解开安全带,用安全锤等尖锐物品破窗进行自救。有的同学很疑惑:落水汽车车门离水面仅有1 m深,为什么很难打开呢 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车门很难打开的原因。(提示:用数据解释更有说服力,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5.(2024江西中考改编)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平底薄壁容器(重力忽略不计)底面积为0.01 m2,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 kg的水。一实心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的质量为0.6 kg,体积为1×10-3 m3,此时水深为0.39 m。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受到的重力。
(3)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4)此时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详解答案】
教材要点梳理
一、1.压力 受力面积
2.压力 受力面积 p=
3.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4.压力 受力面积 压力 受力面积
二、1.液体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相等 越大 密度 越大
3. p=ρgh
4. 开口 连通
5.同种 不流动
6.连通器
三、1.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
2.重力 流动性 大气压
3.托里拆利 1.01×105 760 10.34
4.越小 高
5. 100 降低
教材图片专练
1.压力 受力面积 2.远 增大
3.(a)(c) (b)(d) 4.连通器 连通器
5. 大气压 重力 各个方向
教材实验突破
实验1
1.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3.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1)压力 (2)受力面积
4.海绵块的形变程度
实验2
1.方向 深度 密度
2.高度差 大
3.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4.(1)水 盐水 高度差
(2)高度差
5.(1)底 侧壁 压强 (2)各个 (3)增加 (4)液体密度 大
6. 应换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再进行实验,因为装置的气密性差会影响测量结果
高频考点过关
1.C 解析:A.三峡船闸是应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正常通航,故A正确;B.“玉兔号”月球车车轮宽大,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故B正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煮熟,原因是液面上方气压越大液体沸点越高,故C错误;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故D正确。故选C。
2.(1)135 (2)162
解析:(1)由图乙可知,脚印占用的小方格的数量为15,因此该东北虎一只脚印的面积约为S=15×9 cm2=135 cm2;(2)容器及内部物体的总质量为30 kg时,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F压=G=mg=30 kg×10 N/kg=300 N,平底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为p===3×104 Pa;当容器下陷的深度与脚印的深度相同时,东北虎对地面的压强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东北虎对地面的压力即所受重力为G虎=F虎压=pS虎=3×104 Pa×135×10-4×4 m2=1 620 N,该东北虎的质量m虎===162 kg。
3.(1)②大 (2)<
解析:(1)②由图丙可知,A、B两种不同的液体倒入容器左右两边,使左右两侧的液面相平,此时橡皮膜向左凸出,说明橡皮膜右侧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而橡皮膜右侧液体密度较大,说明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2)由图丁可知,橡皮膜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左右两侧的压强相等,左侧的C液体深度较深,由p=ρgh可知,隔板左侧的C液体密度小于隔板右侧D液体密度,即ρC<ρD。
4.解:当落水汽车车门所处深度为1 m时,此时受到水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1 m=1×104 Pa,
车门的面积为0.8 m2,则车门受到的压力
F=pS=1×104 Pa×0.8 m2=8 000 N,
此时车门受到水的压力远大于人的推力,因此车门很难被打开。
5.解:(1)根据题意可知,木块的密度为
ρ===0.6×103 kg/m3;
(2)根据题意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为
G=mg=0.6 kg×10 N/kg=6 N;
(3)根据p=可知,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4.6×103 Pa;
(4)根据p=ρgh可得,此时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
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39 m=3.9×103 P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