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期末评估测试卷 同步练(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307.7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教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5-02-07 10:39:30 |
F乙 D.F甲=F乙
4.如图所示是“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石块从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石块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石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石块经过b点时,橡皮筋具有弹性势能
D.小石块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
5.A、B两个实心球,已知=,=,现将两球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之比为=,则两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状态可能是 ( )
A.两球均漂浮 B.两球均浸没
C.A球浸没B球漂浮 D.B球浸没A球漂浮
6.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D.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7.自行车上的闸把属于简单机械中的 ( )
A.杠杆 B.滑轮
C.轮轴 D.斜面
8.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9.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长玻璃筒中,分别装入高度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然后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从液面O点由静止释放,金属球沿直线下沉到P点,在食用油中下沉得较慢。则两球从O 点运动到P点时,下面物理量相同的是( )
A.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B.两球受到液体的浮力
C.两球重力势能变化量 D.两球重力做功的功率
10.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从斜面底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80 N,斜面长2 m、高1 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g取10 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B.做的有用功是120 J
C.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5%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0 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1.(2024江西中考)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所示,某赣剧演员在水平舞台上站立不动时,她受到的重力与舞台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 。
1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t=1 s时物体处于 (选填“静止”“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所受水平推力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物体所受摩擦力。t=7 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N。
13.如图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有液体,A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A,B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pB,若两试管装有同种液体,则pA pB;若两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则pA pB。(均选填“>”“<”或“=”)
14.用洗衣机给湿衣服脱水时,是利用 (选填“衣服”或“水”)具有惯性;货车超载时货车的惯性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请写出一个减小惯性危害的事例: 。
15.如图是一款新型智能航拍无人机,机身总质量为3 kg,此无人机先以1.2 m/s的速度匀速上升
36 m,又以1 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100 m(g取10 N/kg),则在无人机在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 J,在水平飞行过程克服重力做功 J,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无人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6分,第17小题10分,第18小题14分,共30分)
16.(1)抽水机也叫水泵,如图甲、乙、丙是活塞式抽水机工作原理的示意图。抽水机是利用
来工作的;图中POQ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等臂”“省力”或“费力”)杠杆。
(2)如图丁所示A、B两位同学分别用吸管从玻璃瓶中吸饮料,则 (选填“A”或“B”)同学能把饮料吸到嘴里。
17.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h与ρ液、ρ水及H的关系式是h= 。
(3)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其中0.9刻度线与1.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刻度线与1.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4)若图(a)、图(b)中液体均为水,密度计由装有不同质量的金属丝、粗细均匀的相同吸管制成,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H>h。则图(a)吸管中的金属丝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图(b)中吸管中的金属丝质量,图(a)中密度计的测量范围 图(b)中密度计的测量范围。
18.杆秤是我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出来的,以方便人们买卖,映射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后制作了一把杆秤。
(1)将杠杆的中点悬挂,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使杠杆在水平平衡,小明应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便于 。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悬挂不同质量的钩码并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水平平衡,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①分析数据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
②小明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如图乙,小明在杠杆A位置挂一个弹簧测力计,在B位置挂了2个钩码,将弹簧测力计从D竖直向下转动到沿C斜向下拉,在此过程中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每个钩码重均为0.5 N,杠杆每格刻度均匀且杠杆重不计)。
(4)实验结束后,小明制作了如图丙所示的杆秤,经测试发现能测的物体的最大质量太小。下列操作能使杆秤所测最大质量变大的是 (填选项前字母)。
A.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 B.将b点向左移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8分,共16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9.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 cm2的长方形容器里盛满水,将一个底部粗糙的金属瓢放在容器中的水面上,水溢出一部分。将金属瓢取出,水面下降了5 cm,再将金属瓢沉入水中,静止在容器底部,液面又上升了2 cm。求:(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1)金属瓢的密度是多少
(2)金属瓢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底,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3)金属瓢静止在容器底部时,容器对金属瓢的支持力是多少
20.图甲是一辆起重车的图片,起重车的质量为9.6 t,有四个支撑脚,每个支撑脚的面积为0.3 m2,起重时汽车轮胎离开地面。图乙是起重车吊臂上的滑轮组在某次作业中将质量为1 200 kg的货物匀速提升,滑轮组上钢丝绳的拉力F为5 000 N,货物上升过程中的s-t图像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绳重,g取10 N/kg)求:
(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拉力F的功率。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详解答案】
1.D 解析:A.运动员拉弓时,运动员与弓箭的重力之和与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平衡,故A错误;B.用力拉弓,弓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受到水向前的力,开始前进,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D.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是因为船桨向后划水时,水会给桨一个向前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确。故选D。
2.A 解析:A.列车进站时,高速列车的速度很大,安全线与列车的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小,故A正确;B.乙图实验中U形管压强计因一端封闭,故不属于连通器,故B错误;C.丙图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压力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海绵凹陷越不明显,故C错误;D.丁图珍珠奶茶吸管的管口切成尖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D错误。故选A。
3.B 解析:AB.由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乙的体积小,由ρ==可知乙的密度大,由p=====ρh'g可知,甲、乙被切之前乙对地面的压强更大,故A错误,B正确;F剩甲=F剩乙,所以ρ甲ghS甲=ρ乙ghS乙①,即ρ甲S甲=ρ乙S乙②,甲、乙被切去之前对地面的压力差F甲-F乙=ρ甲g·(h甲切+h)S甲-ρ乙g(h乙切+h)S乙=(ρ甲gh甲切S甲+ρ甲ghS甲)-(ρ乙gh乙切S乙+ρ乙ghS乙),代入①化简得F甲-F乙=ρ甲S甲g(h甲切-h乙切),因为h甲切
5.C 解析:由题知,=,=,则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之比:==×=,由G=mg可得,两球的重力之比:==,如果A、B都漂浮,则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浮力之比应该等于重力之比,即浮力之比为2∶3,不是6∶5,故A错误。如果A、B都浸没在水中,则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由F浮=
ρ水gV排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成正比,所以A、B受到的浮力之比应该为1∶2,不是6∶5,故B错误。因A、B两球既不是都漂浮,又不是都浸没,所以只能是一个漂浮、一个浸没,并且密度大的浸没,密度小的漂浮,因为=,所以可以判断A球浸没、B球漂浮,故C正确,D错误。
6.C 解析:A.种子上浮过程中,深度变小,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小,故A错误;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故B错误;C.当种子密度大于盐水密度时,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其重力,种子就会下沉,故C正确;D.沉底的种子受到浮力、重力及支持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7.A 解析:自行车上的闸在使用过程中,符合杠杆的条件,且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8.D 解析:甲、乙两滑轮组绳子的有效段数n甲=3,n乙=2,则s甲=3h,s乙=2h,则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故A错误;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上升的高度相同,根据W有用=Gh可知,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多,故B错误;由B可知,W有用甲>W有用乙,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由η=可得,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的大,已知时间相同,由P=可知,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大,故C错误;忽略绳重和摩擦,由η===可得,η甲=,η乙=,因为GA>GB,η甲<η乙,所以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故D正确。
9.C 解析:A.液体的高度相同,由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因而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是由于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两球受到液体的浮力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从O点运动到P点,下落的高度相同,小球的质量相同,则小球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相同,故C符合题意;两球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根据P===Gv可知,小球在食用油中重力做功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D 解析:A.物体在斜面上会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做的有用功是
W有用=Gh=mgh=10 kg×10 N/kg×1 m=100 J,故B错误;C.拉力所做的功为W总=Fs=80 N×2 m=160 J,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62.5%,故C错误;D.此过程中额外功为W额外=W总-W有用=160 J-
100 J=60 J,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30 N,故D正确。故选D。
11.平衡力 解析:演员站立不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舞台对她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12.静止 等于 2 解析:由v-t图像可知,0~2 s内物体的速度为0,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t=1 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水平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物体所受水平推力等于物体所受摩擦力。由v-t图像可知,4~6 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由F-t图像可知,4~6 s内物体受到的推力为2 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2 N。物体在t=7 s时做减速运动,此时物体仍受滑动摩擦力,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改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即t=7 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 N。
13.= > 解析:由p=ρgh可知,ρ、h相同,则两试管底受压强大小相等,即pA =pB;由图可知,若两支试管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VA
14.水 变大 汽车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合理即可)
解析:洗衣机中衣服脱水时,水与衣服高速转动,衣服被滚桶挡住,而水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离开了衣服。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货车超载时质量变大,惯性变大。急停时,由于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安全带可以阻止人向前运动,减少由此带来的危害。
15.1 080 0 36
解析:无人机的重力G=mg=3 kg×10 N/kg=30 N,无人机在整个飞行过程中,需要克服重力做功W=Gh=30 N×
36 m=1 080 J;在水平飞行过程中,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此过程克服重力做功为0。无人机上升所用时间t===30 s,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P===36 W。
16.(1)大气压 省力 (2)A
解析:(1)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从低处压到高处,则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图中POQ是以O点为支点、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杆。(2)A同学所用的玻璃瓶瓶口敞开,当用力吸时,管中气压减小,饮料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管中,再进入人的口中;而B同学所用的玻璃瓶瓶口塞紧橡皮塞,不能与大气压连通,故无法利用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
17.(1)漂浮 (2) (3)大于 (4)大于 大于
解析:(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液体中,在吸管下端塞入一些金属丝作为配重。(2)设吸管的底面积为S,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F浮=ρgV排=ρgSh,F浮水=F浮液=G,即ρ水gSH=ρ液gSh,所以h=。(3)吸管在(a)(b)图中均漂浮,F浮=G,所以在水和另一种液体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由F浮=ρgV排,可知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小,所以密度计上端刻度小、下端刻度大,即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下方;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由于不同液体不同,所以相邻刻线的间距不均匀,越往上刻度越稀疏,故0.9刻度线与1.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于1.1刻度线与1.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4)若图(a)、图(b)中液体均为水,密度计由装有不同质量的金属丝、粗细均匀的相同吸管制成,由漂浮的条件可知F浮=ρgV排=G,密度计浸入水中的深度H>h,图(a)中吸管浸入水中较多,排开水的体积较大,因此受到的浮力较大,其重力较大,由G=mg可知,图(a)中吸管中的金属丝质量大于图(b)中吸管中的金属丝质量。由F浮=ρgV排=ρgSh=G,可得ρ=,密度计的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图(a)中吸管中的金属丝质量大于图(b)中吸管中的金属丝质量,那么图(a)中密度计的重力大于图(b)中密度计的重力,因此图(a)中密度计的测量范围大于图(b)中密度计的测量范围。
18.(1)平衡 测量力臂 (2)①F1L1=F2L2 ②寻找普遍规律 (3)变大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 (4)B
解析:(1)杠杆在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处于平衡状态。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就在竖直方向上,可以直接测量力臂。(2)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等于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即F1L1=F2L2;②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3)将弹簧测力计从D竖直向下转动到沿C斜向下拉,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变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4)A.换一个质量较小的秤砣,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变小,阻力臂不变,则阻力变小,能测的物体的最大质量更小,故A不符合题意;B.将b点向左移,减小阻力臂,增大动力臂,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大,阻力臂变小,则阻力需要变大,则能测的物体的最大质量变大,故B符合题意。故选B。
19.解:(1)金属瓢漂浮在水面上时,浮力等于金属瓢的重力,此时金属瓢排开水的体积
V排=100 cm2×5 cm=500 cm3=5×10-4 m3,
金属瓢的重力
G=F浮=ρ水V排g=1.0×103 kg/m3×5×10-4 m3×10 N/kg=5 N,
金属瓢的质量m===0.5 kg,
金属瓢沉入水底时,金属瓢的体积等于金属瓢此时排开水的体积
V=V排'=100 cm2×2 cm=200 cm3=2×10-4 m3,
金属瓢的密度
ρ===2.5×103 kg/m3。
(2)金属瓢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液面下降了5 cm-2 cm=3 cm,即Δh=3 cm=0.03 m,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
Δp=ρ水gΔh=1.0×103 kg/m3×10 N/kg×0.03 m=300 Pa。
(3)金属瓢静止在容器底部时金属瓢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2×1 m3,
此时金属瓢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V排'g=1.0×103 kg/m3×2×10-4 m3×10 N/kg=2 N,
容器对金属瓢的支持力
F=G-F浮'=5 N-2 N=3 N。
20.解:(1)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的总重为
G总=G车+G物=(m车+m物)g=(9.6×103 kg+1.2×103 kg)×10 N/kg=1.08×105 N,
提升重物时,受力面积为
S车=4×0.3 m2=1.2 m2,
提升货物过程中起重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车====9×104 Pa。
(2)物体的速度为
v物===0.25 m/s,
钢丝绳拉力端的速度为
v绳=3v物=3×0.25 m/s=0.75 m/s
拉力F的功率
P=Fv绳=5 000 N×0.75 m/s=3 750 W。
(3)提升货物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