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任务一 活动准备助成长(43分)】
1.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开场白,请阅读语段,完成练习。(9分)
zhàn chǎnɡ( )上,革命先烈迎着qiānɡ dàn( ),用生命换来了胜利,是一种伟大的品格;liè huǒ( )中,消防员用生命守护生命,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平凡ɡǎnɡ wèi( )上,兢兢业业的职员努力jiàn xínɡ( )自己入职时许下的承诺,亦是一种美好的品格。我们将继承并发扬美好品德,使之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
(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正确的词语。(5分)
(2)联系上下文,“兢兢业业”中的“兢兢”应解释为( )。(2分)
A.恐惧 B.小心,谨慎 C.恭敬 D.经过提炼或挑选的
(3)下列词语中,不适合用来形容革命先烈的品质的一项是( )(2分)
A.英勇无畏 B.心急如焚 C.临危不惧 D.坚贞不屈
2. 主持稿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单于(chán) 摧毁(chuī) B.解剖(pāo) 秩序(zhì)
C.慷慨(kǎi) 冰雹(bāo) D.敞开(chǎnɡ) 安葬(zànɡ)
3. 主持稿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晕”,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晕”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2分)
A.晕头转向 B.头晕目眩 C.月晕而风 D.晕晕乎乎
4. 主持稿中出现了错别字,下列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调谴 占领 混乱 主宰
B.暴炸 复部 伦理 规定
C.射击 芙蓉 举措 愤怒
D.不料 突击 撕哑 洛阳
5. 主持稿中还出现了一个汉字“膘”,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可以猜出这个字的意思与( )有关。(2分)
A.肥肉 B.太阳落下去的一边
C.用来作为凭证的纸张 D.把事物摆出来
6. 主持稿中引用了一些诗句,为了更好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这些诗句,典典给重点字词做了注释,但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将它选出来。( )(2分)
A.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B.只留清气满乾坤(天地间)
C.欲将轻骑逐(骑兵) D.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冷的心)
7. 品格传承从佳句开始。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B.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
C.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D.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8. 华华想当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下面是她准备的自我介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我是华华,在班里担任班长一职。我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B.我是华华,性格开朗,多次参加学校、区里举办的讲故事比赛,还获得过一等奖,另外还加入了“小小主持人”社团,受到社团老师的青睐。
C.我是华华,兴趣爱好广泛,擅长绘画、舞蹈等,曾多次参加区里的绘画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
D.我是华华,自信爱笑,在班里成绩优异,多次参加数学比赛并获奖,有着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
9. 为积累活动素材,华华搜集了作曲家聂耳的相关资料,但是顺序被打乱了,正确排序应是( )(2分)
①这支旋律激昂、催人奋进的战斗曲很快传遍了全国,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
②后来,聂耳成了一名出色的作曲家。
③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④1935年,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
⑤聂耳从小就聪明好学,喜欢音乐。
A.④②⑤①③ B.④③⑤②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③④②
10. 下面是华华对与“人物品质”有关的课文所作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写的小说。哈尔威船长那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我。
B.《芙蓉楼送辛渐》构思新颖,既写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写自己的高风亮节,表明了诗人永葆高洁品格的崇高气节。
C.《挑山工》一文中,作者对挑山工的外貌和语言进行描写,表现了挑山工健壮、纯朴的特点和勤劳、坚韧的品质。
D.《黄继光》一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黄继光冒着枪林弹雨摧毁敌人的火力点,最后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1. 华华在校园内外捕捉到了一幕幕精彩的瞬间。请仿照例句,选择一幅图,发挥想象写一组连续的动作。(3分)
例: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面出自主持稿中的这段话有三处问题,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帮助华华修改。(3分)
1949年,留美工作的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就立即决定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工作。所以,美国政
府却加以阻挠。他坚持斗争,最终于1955年回到了祖国的拥抱。
13. 国学经典中也有很多描写意志与品格的内容,同学们对此展开了交流。(10分)
【任务二 品格传承促成长(27分)】
(一)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练习。(11分)
素梅(十九)
[元]王 冕
平生固守冰霜操①,不与繁花一样情②。
岁晏③溪头春意足,是谁看得最分明?
【注释】①操:操守,品德。②情:志向,意志。③岁晏:一年将尽时。晏,晚。
14. 华华读完这首诗后,为这首诗做了一个档案卡,但是有一栏内容写错了,错误的是哪一项?(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15. 《素梅》(十九)中最后提出“是谁看得最分明”的疑问,你认为“看得最分明”的是谁?( )(2分)
A.繁花 B.诗人 C.梅花 D.游客
16.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2分)
(1)固守( ) A.坚硬 B.顽固 C.坚决
(2)春意足( ) A.值得 B.充足 C.专指脚
17.下面的选项中,哪一项与本诗表达的情感最相似?( )(3分)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B.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C.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D.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18. 回顾王冕的另一首古诗《墨梅》,并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诗,你能发现两首古诗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吗?请从诗歌内容、表现手法、表达的情感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你发现的相同之处吧。(2分)
诗题 相同之处
《素梅》(十九)
《墨梅》
(二)袁隆平的“自述”(16分)
毕业后,我去了偏远的安江农校任教。我除了在教室里上课,就是在地里种水稻。比起老师的身份,我反倒更像名勤恳的老农。安江那里是峡谷盆地,浇水施肥都得翻山越岭。插水稻时,腿要整个浸在水里,各式各样的虫子就顺着腿往上蹿。
1961年的一天,我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穗子又大又饱满,籽粒足有230粒。我高兴坏了,心想:我们如果培育出人工杂交水稻来,便能提高水稻产量。虽然西方权威遗传学家认定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但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六七月份,正是南方热的时候,也是水稻长得较旺的时候。我每天就带着水壶和馒头,拿着个老式放大镜,一行行、一穗穗地“排查”。那段时间我就像着了魔似的,整日整日地待在田里。几年后,我在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1968年5月的一个晚上,我培育的700多株秧苗被拔除毁坏,我第一次明白了天塌下来的感觉。我拼命地张大嘴,做深呼吸,强迫自己平静下来。我跟我的团队翻遍了每一寸土地、每一根秧苗。第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还是一无所获。第三天,我遣了些人回去休息,自己漫无目的地在田里打转。那时候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从头来过。第四天,我偶然在一口废井中发现了几根秧苗。我什么都没想,毫不犹豫地跳了井,看着废井里残存的5根秧苗,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为了重选优质的雄性不育株,我和助手们离开安江农校,先去了云南搞试验田,后来又到海南找野生稻。1970年,我们在海南发现了天然雄性不育株野生稻,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几年后,“南优2号”诞生了,产量比常规水稻增产很多。我们又不断攻克了难关,成功用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从此世界兴起“东方魔稻”——杂交水稻。
可这,还远远不够,1996年,农业部正式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0年第一期亩产700千克,2004年第二期亩产800千克,2014年亩产1000千克……我们无数次刷新了自己创下的世界纪录,通过中国精神、中国技术,把饭碗攥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我们不需要再为粮食发愁。
我叫袁隆平,我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
19. 第2自然段中,“我”一行行、一穗穗地“排查”是为了( )。(2分)
A.检查水稻长势 B.排查病虫害
C.寻找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D.抢救残存秧苗
20. 第3自然段加点的“劫后余生”原指经历灾难后幸存下来的生命。文中形容的是“我”( )。(2分)
A.发现残存秧苗后的激动 B.遭遇灾难时逃过一劫的幸运
C.对秧苗被拔除毁坏的愤怒 D.对研究遭遇破坏的无奈与失望
21. “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是袁隆平的自作诗,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段落是( )。(2分)
A.第2自然段 B.第3自然段 C.第4自然段 D.第5自然段
22. 第1自然段描写了安江的环境,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2分)
A.说明安江农校地处偏远 B.突出袁老工作艰辛勤恳
C.强调水稻种植方式落后 D.体现当时身份特殊无奈
23. 对文中“中国精神”“中国技术”的理解,最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甘于清贫 培育天然雄性不育稻株
B.热爱土地 种植水稻粮食
C.无私奉献 研发“南优2号”
D.开拓创新 攻克杂交水稻难关
24. 阅读第 1~3 自然段,想一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老先生是怎样做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结合文本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去世。有人在悼词中写道:“袁老用自己的一生,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结合文本内容说明悼词这样写的理由,至少写两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寻找亮点助成长(30分)】
26. 英雄人物身上的精神让我们体会到了“伟大品格”的力量,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同样有属于自己的使命,也有独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足以让你为自己喝彩!请你以“为自己喝彩”为题,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件事夸夸自己,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认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1)战场 枪弹 烈火 岗位 践行 (2)B (3)B
2.D 3.C 4.C 5.A 6.D 7.A 8.B 9.C 10.D
① 只见她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将球高高地抛起,眼睛死死地盯着球,右臂向后一扬,再向前猛一发力,球向这边飞过来了!
然而 怀抱
12.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国工作 所以 拥抱
1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 满乾坤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 不息不怨天 不尤人
14.D
15.C
16.(1)C (2) B
17.D
18.【示例一】诗歌内容方面:两首诗歌均是写梅花。
【示例二】表达的情感方面:两首诗都赞颂了梅花坚守节操、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质。
19.C
20.A
21.D
22.B
23.D
24.①除了在教室里上课,就是在地里种水稻;②整日整日地待在田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稻株;③在秧苗被拔除毁坏后,坚持不懈地寻找残存的秧苗。 我从中可以感受到袁隆平老先生热爱科学研究、不惧辛苦、亲力亲为、永不言弃、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25.①研制出“南优2号”并不断攻克难关,成功用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左右的人口。从此世界兴起“东方魔稻”—杂交水稻。②参与“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使水稻亩产不断提高,通过“中国精神、中国技术”,把饭碗攥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
26.思路:本题要求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闪光点,夸夸自己。想想自己有哪些优点,是学习努力,还是孝敬老人?是乐于助人,还是聪明能干?……选择你认为自己最突出的优点或最想表达的去写。写作时要注意选择典型的事例表现自己的闪光点,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用上学过的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