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1-23 22:4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A.引发了党锢之祸
B.维护了豪强利益
C.抵制了佛道冲击
D.有利于选官公平
4《新唐书·食货志二》记载:“两税之立,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
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反映出两税法
A.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
B.彻底废除了人丁税
C延续了租庸调制的征税标准
D,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5.《宋史》记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
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这反映了宋代
A.中央集权强化
B.皇权进一步加强
C.官僚机构冗杂
D,三省六部制完善
6.明清时期,“一田二主”现象在我国南方逐渐盛行,田底主(拥有土地的人)具有土地所有
权;田面主(承租土地的人)享有耕作权和土地的其他使用权;田底和田面可以自由独立
买卖。这一现象
A.瓦解了封建统治基础
B.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传统社会转型
D.导致了新经济因素萌发
7清末以来,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新式地图在我国逐渐盛行,商务印书馆译印了《西洋历史
地图》《万国舆图》等教学地图,受到了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其基于日俄战争在中国东
北展开而出版发行的《最新满州朝鲜地图》则成为了当时有代表性的时务地图。据此可
知,这一现象
A.以追求市场效应为首要目标
B.推动了新式学堂教育的确立
C.适应了当时社会转型的要求
D.提升了近代西学东渐的层次
8辛亥革命不仅改观了“皇帝倒了,辫子剪了”的社会形式,而且一些报刊上更是不时有以
“公民某某某”的名义,向军政府提出有关政治、经济、文教方面建设或改革的禀文刊出。
材料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推动了近代传媒发展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冲击了封建传统陋习
D.促进了民众思想解放
9.某一列强为了争夺在中国东北的特殊权益,与中国军队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很快突破
中国防线,并进一步威胁到中国内地的安全,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清政府紧急调兵应对。
材料所述的这场战争
A.诱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C.加速了清政府中央集权瓦解
D,直接激起民众盲目排外的情绪
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10.阅读表一可知,1842一1913年间
年份
1842年
1860年
1894年
1913年
中国土布生产中使用机制洋纱(比重%)
0.40
0.56
23.42
72.33
中国棉布消费中机织洋布(比重%)
0.46
3.18
14.15
34.83
表一1842一1913年中国洋纱使用和洋布消费比重表
A.政府重视鼓励兴办实业
B.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
C,中国近代纺织业较发达
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11.《北洋时代:政治与文化的碰撞》中提到:段祺瑞执政时,大量向日本借款,并将东北等地
的铁路修筑权、矿产开采权等让给日本,以换取军事和经济支持。这反映出北祥政权
A.重视维护国家主权
B.积极推动经济建设
C.依附列强以保统治
D.努力拓展外交舞台
12.《时代曙光:中共早期奋斗》中说:“中共一大的代表们缺乏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而中共
二大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党在早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党在理论和实践上都
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这一转变表明党
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路线
B.转移了革命工作重心
C.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深化了对国情的认识
13.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国立浙江大学2000余名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率领下,历时两年
多,行程2600多公里,完成了从浙江西迁至贵州的历程,其路线与红军长征上半段路线
基本吻合,后人称之为“文军长征”,这一事件
A.开启了西南教育的现代化
B.体现了学界强烈的民族情感
C.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范围
D配合了革命中心地区的转移
14.阅读表二,其所评论的历史事件
评论
内容
1
从根本上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
2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村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
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
表二部分学者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
A.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C.使土地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D.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模式
高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