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命题人、审题人:邵东一中生物组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研究禁食对机体代谢的影响,研究者用大鼠开展持续7天禁食(正常饮水)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血清中尿
素、尿酸(嘌呤核苷酸代谢产物)的水平显著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中尿素、尿酸水平可作为检验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B,禁食初期交感神经兴奋,支配胰岛A细胞使血糖回升
C.禁食后血清中的尿酸可来源于组织细胞碎片的分解
D.禁食后血清中高水平的尿素来源于脂肪的分解代谢
2.示反射弧传导兴奋的部分结构,、b表示轴突末梢。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
A.a、b可能来自同一神经元,也可能来自不同神经元
B.a、b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a、b通过突触传递的兴奋都能经细胞膜传递到I处
D,脑和脊髓中都存在图示这种传导兴奋的结构
3.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变化可影响其兴奋性、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即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表示不同环境下静息电位或阈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30r
0
的
60阀电色
景
90
静息电位
-1201
正常
乙丙
A.正常环境中细胞的动作电位峰值受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
B.环境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环境
C,细胞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后,钠离子通道才开放
D,同一细胞在环境乙中比丙中更难发生兴奋
试卷第1页,共8页
4,缺血性脑卒中是因脑部血管阻塞而引起的脑部损伤,可发生在脑的不同区域。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无其他疾病
或损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损伤发生在大脑皮层S区时,患者不能发出声音
B.损伤发生在下丘脑时,患者可能出现生物节律失调
C.损伤导致上肢不能运动时,患者的缩手反射仍可发生
D.损伤发生在大脑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不完全
5.甲状腺激素在肝脏中激活其β受体,使机体产生激素G,进而促进胰岛素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等升高血糖的激素与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相抗衡
B,甲状腺激素能升高血糖,也可通过激素G间接降低血糖
C.血糖浓度变化可以洞节胰岛素分泌,但不能负反馈调节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
D.激素G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属于体液调节
6.机体存在血浆K+浓度调节机制,K+浓度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摄入K,使血浆K浓度
恢复正常。肾脏排钾功能障碍时,血浆K浓度异常升高,导致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最大时依然无法使血浆K+浓度恢
复正常,此时胞内摄入K的量小于胞外K+的增加量,引起高钾血症。已知胞内K+浓度总是高于胞外,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高钾血症患者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电位差增大
B.胰岛B细胞受损可导致血浆K+浓度升高
C,高钾血症慈者的心肌细胞对刺激的敏感性改变
D,用胰岛素治疗高钾血症,需同时注射葡萄糖
7.某些树突状细胞可迁移到抗原所在部位,特异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增殖后大部分形成活化的树突状
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树突状细胞。为验证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记忆,研究人员用3种不同品系的小鼠(同一品系小
鼠具有相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4
甲品系小鼠
Ⅱ组:腹腔注射乙品系
28天后,去除
7天后,检测骨
(T、B细胞缺陷)
小鼠肝细胞
骨髓,移植丙
髓中活化的树
品系小鼠骨髓
突状细跑数量
2
Ⅲ组:
腹腔注射丙品系
③
③
小鼠肝细胞
①
注:用于移植的骨髓已处理(其中的细胞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只保留抗原结构)
A.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记忆体现在抗原呈递功能增强
B.③中活化的树突状细胞可识别丙品系小鼠的抗原
C.Ⅱ组中检测到的活化树突状细胞与I组相近
D.Ⅱ组和Ⅱ组骨髓中均可检测到记忆树突状细胞
试卷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