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oCa@ie
同学们,请谈谈: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心目中最合格的 使臣
古代代表队:蔺相如 现代代表队:王毅、华春莹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
文《左传》。
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 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 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 使秦晋两国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 离的故事。
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十万兵
左丘明,姜姓,左氏,名明,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
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 人 。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师尚父姜子牙二十一世孙,鲁 国太史丘成之子。
继承父位,担任鲁国太史,推荐孔子位国相,撰 写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和《国语》 ,生动记录西 周和春秋时期的重要史事,详细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 始资料,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和开山鼻祖,尊为
左丘明 "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前502年~前422年)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司马迁
作家作品
>孔子作《春秋》
《孟子 ·滕文公下》: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 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 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 罪我者其唯《春 秋》乎。”
《孟子 · 离娄上》:“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诗》亡然后
《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秋》 , 一也 。
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 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欲知《左传》,先知《春秋》
《春秋》记事特点:
1.极为简略,每条只用简短的语句进行概括,几无具体史实 可 言 ,这被王安石讥为“断烂朝报”。
2.记事讲究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经常运用具有特定含义的 字眼或独特的行文方式,暗寓作者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和褒贬。
春秋笔法
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一种古代的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由孔子首创。它在 记述历史时,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 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和主张,而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春秋笔法主要特点
①文约辞微。春秋笔法用词简练、含蓄、微妙,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而是通过暗示、隐喻、对 比等手法来传达深远的意义。例如,《春秋》中用“杀”、“弑”、“诛”三个动词来表示杀人行为,其 中“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这样就可以区分不同情况下杀人 者和被杀者的道德地位和责任。
②寓褒贬于字里行间。春秋笔法在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常常暗含褒贬之意,有时明褒而暗贬,有时明 贬而暗褒,有时有褒有贬,褒贬互用。这样就可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做出评价和结论。
③以礼为准绳。春秋笔法在记述历史时,以周朝的礼乐制度为标准,对各国君臣、亲属、宾客等的言行举 止进行评判。如果符合礼的要求,就给予赞扬;如果违背礼的规范,就给予批评。
春秋笔法的影响
春秋笔法对后世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它开创 了编年体史书的先河,为后来的《史记》、《汉书》等史书提供了范例和启示。其次,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 文学的典范之一,它展示了一种高超的语言艺术,为后来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提供了借鉴和灵感。 再次,春秋笔法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载体,它传达了孔子的仁义礼智之道,为后来的儒家、道家、法家等 思想流派提供了源泉和对话。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
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 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 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 优秀的散文著作。
> “ 传”是古代典籍注释的一种体例,起着解释作用。
文学成就:《左传》不仅是史学著作,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 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记事清楚有条理,叙述精确,详略得 当,委婉详尽;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对 后世 史书、小说、戏剧的写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左 传 》
“ 春秋三传 ”
1.左丘明《春秋左氏传》
2.公羊高《春秋公羊传》
3.谷梁赤《春秋谷梁传》
郑玄《六艺论》:“左氏善于礼,公羊善于谶,谷梁善于经。”
《春秋左氏传》: 补 充具体史实为主,不空发议论,其解经之目的在于通经识古,属 于历 史 著 作。
《公羊传》和《谷梁传》对《春秋》经义的解释,不补充任何具体史实,通过自问自 答的议论,以解释《春秋》经文的褒贬义例,其空言解经之目的在于通经致用,属于 政治理论著作。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公羊传》: “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 君之始年也。春 者何 岁之始也。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 王正月也。何言乎 王正月 大 一 统也。”
①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
②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
史事件,如《史记》《汉书》 。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
④ 通 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资治通鉴》。
⑤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二十四史” 中,除《史记》外都属于断代史)。
⑥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 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史书主要的六种体例:
常识积累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第一部诗歌总集
第一部词典
第一部神话集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 春 秋 》
《 资 治 通 鉴 》
《 史 记 》
《 汉 书 》
《 诗 经 》
《 尔 雅 》
《 山 海 经 》
《 论 语 》
文学常识
常识积累
古代爵位制度。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 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自称、尊称、敬称、谦称。
● 臣 ,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 执 事,指的是办事的官吏,是对对方的敬称。
● 寡 人 ,诸侯王、国君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秦伯纳女五人,怀赢与焉。奉匝沃盥,既而 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公子惧,降 服而囚。 ——春秋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 年》
"秦晋之好"的原义是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代
联姻;后遂以秦晋之好代指两姓联姻的关系;在句 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褒义;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 偶""秦晋之盟""秦欢晋爱""秦晋之缘"。
秦
秦晋
好
退:使动用法,使 … .. …撤退。
师:军队。
为何 (起因) 退 选谁 (发展) 如何 (高潮)
结果 (结果)
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 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地点:郑国
郑国地理位置重要—
1.周天子东部屏障;
2.楚国北上争霸要道;
3.晋国东出、南下争霸要道。
因此整个春秋300年,
郑国遭受六十多次兵灾。
周边强国特别晋国和楚国,
没事就吃饭、睡觉、打郑 国。
起因
发展
高潮
结局
分析课文,理清脉络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晋文公、秦穆公。
以:因为。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于,对。
贰于楚: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贰,从属二主。数 →动
军:驻扎。名词 →动词
晋侯、秦伯围 郑 ,以 无礼于晋 贰于楚 军
其 ,且 也。晋 ( 于 )
函陵,秦军 (于)汜南。
翻译: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 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 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
《烛之武退秦师》第1段
一、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 、在晋国与楚国的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协助楚国,
因而结怨于晋。
思考: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合作探究,理清脉络
起因 秦晋围郑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发展
烛之武退秦师
高潮
结局
状语后置举例:
① 《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出师表》:“咨臣以当世之事”
③ 《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文言知识补充: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句:晋军 (于)函陵,秦军 (于)汜南。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
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 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
2.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 在今译时, 一般都作状语。 例: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 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
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文言知识补充:状语后置
若:如果。
师:军队。
使:派。
之:代词,他。
辞:推辞
犹:尚且
已:同“矣”,语气词
是:代词,这。
然:然而,但是
许之:(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译文: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 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 军队一定退走。”郑文公听了他的意 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壮年时,尚 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
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 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亡国了,对您也不利啊!”烛
之武答应了。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 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 之。
烛之武,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
被推荐时,已经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佝偻,步履蹒跚。
3.请你替烛之武代言,谈谈临危受命的原因
2.烛之武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答应
(1)基于势(2)激于义(3)感于礼:郑文公以礼相待(4)出于利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4.分析本段主要的手法
1.试概括本段内容。
问题探究
①语言描写;②正侧面相结合。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① “国危矣”,“危”字表现了佚之狐对国运准确清醒的判断;
“矣”字为句末语气助词,加强了郑国危在旦夕的语气;此乃直
言相劝。
②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采用了“若……必……” 的句式,从假设角度进言郑伯,为郑伯出谋划策,帮助郑国解除危 机;一个“必”字,体现了佚之狐的信心和对烛之武才能的信任。
5.品味佚之狐劝说郑伯的语言艺术。
问题探究
①首先,“自责”。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用 判断句诚恳地表明了态度,检讨过失,借此感染烛之武。从称谓看,用
“吾”"寡人(谦称)"称呼自己,放下身段;用“子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称 呼烛之武,表达了敬重之意。
②其次,“恭维”。 一个“求”字,郑伯身为国君,却能放下身份,难能 可贵;同时,较自然地向烛之武传达:"国难当头,拯救国家的重任非你莫
属。"其谦卑、恭维之态,可见一斑。
③最后,“提醒”。“然郑亡,子亦有不 利焉。”巧用转折关系复句,提 醒烛之武,“郑亡对你也有危害”。 一个“然”字,自然转换话题,急切委婉, 绵里藏针,向烛之武传达出个人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唇亡齿寒的道理。
6.品味郑伯劝说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理清脉络
起因 秦晋围郑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发展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
高潮
结局
译文: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 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 (秦国的) 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
增加土地呢 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 往 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 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
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 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 到
(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 自己就回去了。
宾语前置举例:
(三)折叠有标志的宾语前置:
①“之”何厌之有
②“是”唯利是图
文言知识回顾: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句:何厌之有
秦、晋围郑,郑 既 知 亡矣。若 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 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 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 舍郑 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 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 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坦言知亡,动之以情
阐明利害,晓之以理 为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小组合作:齐读第三段,将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讨论分析烛之 武是如何分析利弊说服秦伯退兵的 结果如何
示弱
离间
利诱
挑拨 瓦解
层 层 深 入 ; 步 步 紧 逼
说理内容 说理思路
说理技巧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 现实:郑国脱困无望, 秦攻郑有害,舍郑有益 以"利"巧攻心理
以退为进,消除戒备
(讲究语言艺术)
越国敝远,亡郑陪邻
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善于分析利弊)
舍郑无害,共其乏困
替秦着想,拉拢利诱
(善于揣摩心理)
秦为晋赐,背信弃义 历史:晋过河拆桥 以"史"巧施离间
以史为鉴,挑拨秦晋
(善于利用矛盾)
阙秦利晋,唯君图之 未来:晋贪得无厌,恐将阙秦 以"害"巧析形势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善于转移矛盾)
春秋无义战 利益至上
品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合作探究,理清脉络
起因 秦晋围郑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发展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
高潮 劝退秦师
结局
坦言知亡,动之以情
阐明利害,晓之以理 为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假如没有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依靠 损害 同 盟 通“智”
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
符合武德 祈使语气,还是离开
不武。 吾其还也。”亦去 之。
译文: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 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
而后伤害他,是不仁义的;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是不明智的; 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1.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退兵,
你怎样看待晋文公退兵的理由
“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 口,如果真的仁义, 当初就不会发兵攻打郑国。
“不知”才是实 质,“知”同“智”,是对现实进行 冷静分析,权衡利弊的结果。
“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是
一 个“利”起作用。
不愧是我
2.秦晋围郑,烛之武,为何不去说服晋国退兵,而是选
择了秦国。如果让烛之武说服晋国,晋国有没有退兵的可能
很难
①郑国得罪了晋国。
②秦 国打郑国没有好处,反而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越国以鄙 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秦国可能未必真正想攻打郑国,只是碍于和晋的盟友关系,不得 不出兵,郑国之举,正和秦国之意。
3. 《烛之武退秦师》假如用孟子代替烛之武,你认为孟子
会和秦穆公的对话是怎样的 孟子能否成功劝退秦军
孟子会讲述唐虞三代之德,引经据典,说明取天下不以霸道,而 靠王道。用仁政治国,使周围国家信服,而不以力图之的道理。
合作探究,理清脉络
起因 秦晋围郑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发展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
高潮
结局
坦言知亡,动之以情
阐明利害,晓之以理 为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劝退秦师
秦晋退兵
(一)概括本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文章开头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驻军,
为退秦军设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前文的“国危矣”;
②情节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辞——晋
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 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
因。略:其他经过。
语 言 艺 术
1、礼起于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 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 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 ·礼论》)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 自诸侯出。"(《论语》)
3、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 · 隐公十一 年》)
(二)烛之武退秦师,是“礼”的缺失,还是“利”的体现
从烛之武退秦师中,你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
拓展资料:春秋战争之礼
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二、必须要师出有名。
三、不能在险要的地方阻击敌人,必须要找个宽敞的地方,堂堂正正摆开 阵仗干一架。不战而屈人之兵
四、不鼓不成列。在对方没摆好阵型之前,不能发动进攻。
五、不重伤。就是说不能在对方已经受伤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对对方造 成二次伤害。
六、不擒二毛。意思是不能俘虏花白头发的老人。
七、不逐北。就是敌人败退逃跑时,不能追。要追也只能追五十步。
(二)烛之武退秦师,是“礼”的缺失,还是“利”的体现 从烛之武退秦师中,你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
归根结底,“烛之武退秦师”的始末,不过都是为一个 “ 利 ” 字 。
正所谓“春秋无义战,唯利而已”,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也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
益 。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 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 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顾 炎武《日知录》
举例1:志士
理由: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志士: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只身赴敌营。
举例2:勇士
理由: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 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 三 )请同学们根据此篇,从以下几个词语中挑出能概括烛之武个人形象 的词,并给出理由。
志士
辨士
勇士
①善于分析利弊,处处为秦着想;
②善于利用矛盾;
③善于揣摩心理;
④语言艺术:“忠言顺耳”
(四)你认为烛之武成功退师的原因是什么 进行一定的阐述。
积累成语
·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 今泛指两家联 姻。
· 贪得无厌: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胜之不武:以强凌弱,即使赢了也不光彩。比喻以大欺小。
·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知识检测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 : 知,通“智”,明智。
古:使者,出使的人;
行李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
携带的物品。
夫人 :那个人;
7 . 导 小 又 人 安于。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古 : 东 方 道 路 上 的 主 人 ;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贰
东道主
二、古今异义
- [克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名词作动词,驻军
名词作动词,结盟
名词作动词,合乎武德
形容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
形容词作名词,远地,边远的地方
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三、词类活用
1.夜缒而出:
2.朝济而夕设版焉:
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4.晋军函陵,秦军汜 南 : 5.与郑人盟:
6.以乱易整,不武 : 7.共其乏困 :
8.越国以鄙远:
9.邻之厚,君之薄也:
三、词类活用
1.烛之武退秦 师 : 2.既东封郑 :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5.阙秦以利晋 :
6.越国以鄙远 :
使动用法,使……撤退
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
使动用法,使……削减 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动用法,使……获利
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寡人之国也(.... …也,表判断)
2.邻之厚,君之薄也(.....,... …也,表判断)
状语后置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为“于晋无礼”“于楚贰”) 2.伊之狐言于郑伯曰(应为“于郑伯言”)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应为“于君有益”)
①边远的地方。
例: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②庸俗,鄙陋。
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③看不起,轻视。
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昭公十六年》
五 、重点实词积累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 答应,听从。
例:"许之。"、 “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④约数。
例: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⑤表处所。
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五、重点实词积累
五、重点实词积累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六、重点检测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选项的一项是(C)
A.因人之力而敝之
B.子犯请击之
C.行李之往来,工其乏困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个选项的是(D)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无能为也已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郑既知亡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
A." 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
B." 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
C." 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
D." 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 兵驻守郑国都城。
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 可。
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 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
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
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